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
- 格式:pptx
- 大小:9.77 MB
- 文档页数:24
疼痛科小针刀松解术诊疗常规小针刀松解术是治疗软组织痛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基本原理:利用现代医学“刀”的松解和中医“针”的刺激两者相加的综合效应,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组织间的平衡,达到止痛治病之目的。
一、适应证:1、软组织损伤因外力损伤、慢性劳损、风寒潮湿侵袭而引起的软组织顽固性疼痛、各部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因病理损伤如手术瘢痕、肌肉反复注射引起的粘连,往往有明显的硬结或条索,产生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一般治疗方法无明显效果。
应用小针刀的手术效应可松解粘连,切碎硬结,解除疼痛,恢复功能。
2、滑膜炎在肌肉和关节周围的滑囊受急、慢性损伤后引起炎症,使滑囊内分泌物增多,囊内压增高,产生胀痛。
同时肿胀的滑囊可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产生疼痛,采用小针刀将囊壁切开数孔,可解除疼痛,搔刮滑囊内壁,注入某些药物,可防止复发。
3、各种腱鞘炎、韧带炎引起的痛、麻和功能障碍如屈指肌腱腱鞘炎、桡骨茎突处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跟腱炎、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等,可用小针刀切开肥厚的腱鞘,松解粘连的肌腱,切开、剥离挛缩的韧带,解除其对神经、血管的压迫,缓解或消除疼痛。
3、脊柱的某些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非骨性椎管狭窄症、L3横突综合征等,可用小针刀切割挛缩的韧带、肥厚的关节囊,剥离粘连的肌肉、筋膜,缓解或消除疼痛。
4、四肢关节的退行性或损伤性病变如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或内上髁炎、骨性膝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跟骨骨刺等均可选用。
5、神经卡压综合征因软组织粘连、瘢痕、牵拉压迫神经干引起的疼痛、麻木、营养障碍综合征,可用小针刀松解粘连,切碎瘢痕,解除压迫,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舌咽神经痛、枕神经痛、腰3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均可采用小针刀疗法。
二、禁忌证:1、发热,全身感染,施术部位和周围有感染灶。
2、严重内脏疾病发作期,体质虚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慎用。
- 1 -3、施术部位有难以避开的重要血管、神经或内脏。
腕关节镜下Chow法行腕横韧带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张耀南;赵立连;王强;张良;徐宏兵;薛庆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1(9)17【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采用双入口Chow法施行腕横韧带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材料和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36例(38个腕,男14例,女2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全部采用双入口Chow术式施行腕关节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术中、术后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33-61岁(平均47.3岁)右侧腕22例,左腕12例,双腕2例.患病5个月至6年不等(平均14.3个月),据滨田分类法分级:Ⅰ级的有15个腕,Ⅱ级的21腕,Ⅲ级的2腕.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保守治疗无效,才行手术并全部经术后2周、4周和12周的随访(平均13.7周).镜下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23.4min);术中出血量5~30mL(平均16.7mL).疼痛VAS评分:术前(6.4±2.1),术后(1.8±2.5)(P<0.05).术后有4例患者捏、握力减退、拇对掌障碍没有完全改善且复查ECG阳性.按Kelly分级进行术后疗效评估:优16侧,良18侧,一般2侧,差2侧,总体优良率88.9%(32/36).结论腕关节内镜下双入口Chow法治疗腕管综合征,虽然有学习曲线长、医疗费用高的缺点,但作为微创技术具有保护正常的解剖结构、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会被更多的外科医师所充分认识,值得开展推广.【总页数】4页(P7-10)【作者】张耀南;赵立连;王强;张良;徐宏兵;薛庆云【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7【相关文献】1.Okutsu法与Chow法内窥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与疗效分析 [J], 孙贵新;史其林;郑宪友;周琳;李文军;顾玉东2.特发性腕管综合征与腕部疾病患者腕关节MRI腕横韧带形态的研究 [J], 冉永旺;石爱军;陈金叶3.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联合前臂相关激痛点灭活治疗腕管综合征 [J], 方颖华;王燕玲;林树东4.自制开窗式透明通道内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 [J], 谢建华;叶国泰;陈德辉;刘海华;柴香林;王生钰;张克录;戴鹏祥;幸世民5.小切口腕横韧带联合掌腱膜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J], 曹卫权;成章;陈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奇的小针刀作者: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3年第04期采写:樊中文海军总医院受访专家:乔晋琳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针刀和针刀医学针刀针刀是指在非直视下进行切割、铲剥、剥离变性软组织,以改变组织微细结构为目的一种微创手术器械。
针刀兼具针灸的“针”和手术的“刀”两者的某些性能和作用。
针刀是以毫针的进针方法刺入皮肤,其尖端为刀刃,宽度为0.8~1.2毫米;刺入人体后依据病灶局部的微观解剖特点,病因病理,对局部组织进行切、割、剥、分离等术式,达到松解的目的。
针刀医学针刀医学是研究针刀手术操作和作用机理及其所治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学科。
具体来说,针刀医学是以关节和软组织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经络学说和动态平衡学说等为基础,以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慢性神经卡压性疾病、骨病、关节微小移位和脊柱相关疾病为研究对象,以恢复局部病理改变,调节整体的动态平衡为目的的学科。
针刀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针灸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刀医学的理论优势在现代医学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不断提倡微创,现在外科手术大都还停留在从大切口到小切口,而真正的微创,小针刀做到了,就是说比普通的手术切口要小得多。
当然,这就对医生的要求特别高,要具备立体和微细解剖知识。
针刀医学对慢性劳损有新认识,人体组织在动力和静力的协调下,才能达到一种平衡。
但是当机体在受到长期静力或者动力过高过大的情况影响下,就会发生人体动态平衡失调、力平衡失调。
人体软组织就会出现粘连、疤痕、挛缩、堵塞,最终形成慢性软组织劳损。
以往人们提起骨质增生,就会望而生畏,其实,骨质增生本身不是病,它只是一种骨的“退行性病变”。
当机体在受到外力和自身重力的影响而产生不平衡时,累及相关肌肉软组织就会发生持续痉挛收缩,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骨质在长期力的作用下应力(反作用力)也增强,反应性形成骨质增生(骨刺)。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21期 -41-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by ultrasound-guided acupotomy陈平肖德华郭韧闫明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21-0041-证型:IG【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观察32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超声引导行小针刀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1个月的V AS评分和临床疗效。
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术后3d及术后1个月时患者的V AS评分明显下降(P<0.05),治愈率87.5%,有效率100%。
结论: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适合临床应用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小针刀;超声引导【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acupotomy on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Methods: A total of 32 patients received ultrasound-guided acupotomy.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regularly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pain scor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 before treatment and in 3 days and 1 month. Results: The V AS score in 3 days and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total cure rate was 87.3%,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acupotomy on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had curative effects and safety, wa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Keywords】Stenosing tenosynovitis; Acupotomy; Ultrasound-guided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21.02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是临床上桡侧腕部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丁双;尚祥;卢梦雅;孟德鸿;刘存斌;杨永晖【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3)2【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腰背MP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超声组,每组30例。
常规组采用普通针刀疗法进行治疗,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疗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为1个疗程。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多裂肌杨氏模量值评估患者肌肉状态变化,并于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及杨氏模量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组比较,超声组SF-MPQ评分及杨氏模量值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超声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腰背MPS,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肌肉组织弹性。
【总页数】4页(P49-52)【作者】丁双;尚祥;卢梦雅;孟德鸿;刘存斌;杨永晖【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火针针刺肌筋膜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2.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联合前臂相关激痛点灭活治疗腕管综合征3.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4.肌骨超声引导下微针刀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5.刺激激痛点或干预激痛点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进展马余鸿;裴建【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31)003【总页数】2页(P368-369)【关键词】腕管综合征;物理治疗;局部封闭;小针刀;腕管松解减压术【作者】马余鸿;裴建【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 上海 20003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上海 200065【正文语种】中文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腕管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后引起腕部以下正中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候群。
临床表现一般先出现桡侧3个半手指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拇指外展、对掌无力,典型病例可表现为猿掌,晚期出现鱼际肌萎缩[1]。
每年CTS的发病率为72/100 000,约占世界人口8%,其中女性远高于男性,平均发病年龄在55岁左右,患病率相对较高的人群为从事手工劳动者[2-4]。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CTS患病率在不断上升,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因此,为了避免患手功能不可逆的完全性丧失,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就非常重要[5]。
而且CTS的治疗经济成本较高,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和损失。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2008年在法国仅CTS手术就花费了1.08亿欧元[6]。
1 保守治疗1.1 物理治疗孟舒静等[7]随机分组48例早期轻中度CTS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超短波结合中频电治疗和腕管封闭治疗,治疗20 d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较高。
钱选昆等[8]认为低强度激光治疗能有效地缓解轻中度CTS疼痛,并改善手无力症状。
Casalechi等研究发现mRNA的表达被低强度激光干预后,白细胞介素-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受到影响,从而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9]。
1.2 局部封闭治疗Milo等[10]局部注射曲安西龙后能明显改善症状,正中神经DML降低。
痹通药酒配合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体会山东俞长青陈泰良典型病例患者滕某某,女,54岁。
山东省莱州市西小区居民。
主诉:颈肩部疼痛不适伴双手麻木疼痛1年余。
曾以“颈椎病”在当地某诊所针刺治疗1月,效果不明显。
病情继续发展,双腕部及手疼痛麻木加重,每于夜间加重,少眠,病情重时一个夜晚得起来3-4次,甩手或在痛处贴止痛膏能稍有缓解。
2015年9月29日,患者去当地一家三甲医院仍以“颈椎病”接收住院治疗17天(输液、牵引、针刺、小针刀、熏蒸、微波),病情稍有缓解,但夜间仍会被痛醒。
手指麻木加重,以右侧为重。
医生建议她做颈椎微创(射频消融)治疗。
因为害怕,她没有接受。
2015年11月9日经病友介绍来我诊所治疗,查体:颈椎曲度直,C4-6棘突间隙及椎旁压痛,压头试验(-),臂丛牵拉试验(-),Hoffman氏征(-),颈椎前屈后伸侧屈范围正常。
右肩后部深压痛,肩关节上举、后伸内旋功能正常。
双手桡掌侧3个半指麻木,腕关节稍肿胀,腕部Tinel征(+),右侧明显。
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腱反射正常。
病理征未引出。
初步诊断:1.腕管综合征2.颈椎病(颈型)。
处理:1.针刀治疗,先行右侧腕管部位针刀处理,定点参考《针刀基础与临床》庞中华主编。
如相片1相片2相片3,现行2法松解腕横韧带,再用1法松解腕横韧带在舟骨结节、豌豆骨、大多角骨、钩骨的附着点,最后用手法松解(用双手分别握住患者大小鱼际,用力向两侧掰动以进一步松解腕横韧带),当晚患者腕痛明显减轻,2日后腕痛消失,睡眠明显改善。
因患者合并颈椎病,故常规行颈椎针刀治疗及手法治疗。
2.痹通药酒10ml 每日2次,双腕部痹通药酒外用并中药熥敷(当归、羌活、红花、白芷、防风、制乳香、制没药、骨碎补、续断、木瓜、透骨草、川椒、桂枝、郁李仁各10g,再加大青盐30g,粉碎装长7寸宽5寸的布袋中),交替熥敷,每日1次,每次1小时。
熥敷前后均外喷痹通药酒适量。
针刀每周一次,共行腕管松解及颈后部针刀松解各2次。
腕管综合征内窥治疗进展_腕管综合征的最佳治疗腕管缠绕于手腕掌的一侧,主要组成部分是腕骨和腕横韧带[5],其中腕横韧带为正中神经受迫的主要原因,引起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6]:①局部因素有腕管容积减小,腕管内容物增加如脂肪瘤等[7];②全身性因素有引起神经变性的因素:如糖尿病、痛风等,体液不平衡如妊娠、甲状腺功能低下等;③姿势因素如长期用腕的劳动者如流水线操作员、计算机操作员、拄拐杖的老人等[8]。
但需指出的是目前仍有一部分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确[9]。
2.腕管综合征的治疗物理疗法适合于病程较短、疼痛感较轻的患者,但其复发率较高,远期效果不够好[10]。
推拿疗法遵循法则是“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主要操作步骤是:拇指用力揉阳溪、极泉、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位,按住腕部压痛点4min;拿前臂三阴经2min拨腕横韧带3min;摇法摇动腕部6次;两侧分推腕掌4次;拔伸五指[11]。
除上述推拿治疗外,还可以选用针灸推拿小针刀、腕管内注射药物等方法[12]。
需说明物理疗法中的推拿治疗对腕管综合征患者虽有一定疗效,但是手法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者,应立即考虑手术治疗。
本课题选取1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经物理治疗方法后,仅有2例无再复发[13]。
内窥治疗应用也较为广泛,内镜治疗治疗腕管综合征是一种通过约1cm的皮肤切口、在很轻的组织侵袭下进行的微创治疗。
它的优点是减轻了术中创伤的痛苦,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增加的手术的安全性,术后无手掌部痛性瘢痕及皮神经瘤形成,术后可很快恢复日常生活活动,无需石膏外固定,能减少了术后生活上的不便和痛苦。
尤其是对于双侧手术患者来说,极大地较少了术后的不便。
内窥镜治疗适用于:病人有夜间患手麻醒史;经肌电图EMG检查报告腕部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4.5ms,先行3个月正规保守治,临床症状未能改善者行手术治疗。
该手术应用是有其限制性,对于继发性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滑膜增生,腕关节明显肿胀,腕骨骨折畸形、囊肿、肿瘤等所造成的腕管内容积变小,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同时需做拇指对掌功能重建者视为其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