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雨水系统管径粗算表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
虹吸雨水计算【篇一:虹吸雨水系统管径粗算表】【篇二:虹吸雨水计算书】虹吸雨水计算书计算原理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一、基本参数:管材:hdpe 温度:10℃二、基本计算公式:1、暴雨强度公式:q=167a(1+clgp)n(t+b)2、雨水设计流量公式:f -- 汇水面积(hm2)1 hm2 = 10000平方米 3、管道沿程阻力公式: lv2d2gg -- 重力加速度(m/s2)取 9.81 4、阻力系数:式中:△ -- 管壁绝对粗糙度(mm),由管材生产厂提供 re -- 雷诺数5、局部阻力损失:2hj=∑t5vx式中:hj--局部阻力损失(mbar)1mbar=100pa=0.1kpa t -- 局部阻力系数 vx -- 管道某一x断面处流速(m/s)6、总阻力损失h总=hf+hj7、管道某一x断面处的压力:2px?98.1?hx?5vx??zx?2式中: px -- 管道某一x断面处的压力(mbar)1mbar=100pa=0.1kpa hx -- 雨水斗顶面至计算断面的高度差(m)vx -- 管道某一x断面处流速(m/s)∑zx-2 -- 断面处对应最远雨水斗至计算断面的总阻力损失之和(mbar)8、压力余量计算公式:pr98.1h5v12z式中:△pr -- 压力余量(mbar)1mbar=100pa=0.1kpa h--雨水斗顶面与排水管出口的几何高差(m) v1 -- 排水管出口的管道流速(m/s)∑z -- 最远雨水斗至排水口处的总阻力损失之和(mbar) 9、流速 v=4q2式中:v -- 流速(m/s)q -- 管段流量(l/s)d -- 管道的计算内径(m)三、计算结果:管道最大负压值: -81.37 kpa 压力余量:20.3 kpa四、虹吸雨水水力计算表:【篇三:虹吸排水材料量计算公式】1. 方钢(m):(6m/根)横长/62. 方钢连接件(个):=方钢根数-13. 骑卡(个):每2m一个 =方钢长度/24. m10内膨胀(个):=骑卡数量(可适当上调)5. m10螺纹杆:(3m/根):骑卡数量*1.5m(与墙壁间长度)/36. 管卡(个):间距为管道直径的10倍。
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龙锋刘亚杰(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35)摘要:本文在分析了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优势基础上,以广州PZB1401项目为例,针对原设计对该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说明了该系统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屋面雨水排水;虹吸式排水系统;优化设计;应用the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iphon Rainwater DrainageSystemLong Feng Liu Yajie(Shenzhen China overseas construction limited, 510335, Guangzhou, Guangdong)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echnique superiority of siphon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cedure of the sys tem’s design optimization by taking Guangzhou PZB1401 project as an example. Besides, it explains the methods and procedure of hydraulic power calculation of the system.Key words: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iphon drainage system; design optimization; Application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面积、大跨度屋面(汇水面积超过5000m2)排水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由于此类建筑的屋面跨度大、面积大,使得屋面荷载的承受能力较小,这就要求降雨时屋面积蓄的雨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排出。
第七篇、虹吸雨水管道一、管道及组成件材质1、管道材料1.1 虹吸雨水管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HDPE管),管材执行标准为GB/T13663-92,应满足以下要求:(1)长期压蠕变试验(80±2℃,4MPa,170h):171小时未破裂,未渗漏。
(2)熔融指数(负载5Kg,温度190℃):0.41g/min(3)拉伸断裂伸长率(23±2℃):752.16%(4)拉伸屈服强度(23±2℃):21.53MPa(5)焊件拉伸屈服强度(23±2℃):22.44 MPa(6)负压试验(23±2℃,0.08MPa,60min):未渗漏(7)静液压试验(23±2℃,1.0MPa,60min):未破裂,未渗漏(8)线膨胀系数(-28℃~32℃):1.158*10-4/℃1.2 管径与壁厚对照表1.3雨水斗(1)雨水斗选用要求a、雨水斗应选用特殊设计的带防护罩和隔气装置,斗体采用全金属不锈材料制造,使用寿命应超过50年。
b、需使用下沉式斗体的雨水斗,雨水斗出口尾管与管道为同类材质。
产品须满足《虹吸雨水斗》CJ/T245-2007的要求,虹吸厂家需提供雨水斗的专利证书或授权使用证书。
(2)雨水斗与预留洞尺寸对照表。
1.4主要材料要求。
二、管道施工技术要求1、管道安装基本程序通常按照屋面雨水斗――支管――水平管――立管---出户管的顺序进行施工。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有可能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做出适度的调整),能够预制的尽量预制,以加快施工速度。
按照设计的管段长度和配件类型逐段进行安装连接,用支吊架及时把管道固定牢固,并按照规要求安装固定管卡。
对于施工完的管道系统及时检查施工质量,及时调整偏差项目,水平管道的水平度和立管的垂直度应该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
(1)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与土建和监理单位做好协商与沟通工作。
(2)按图纸设计的要求,密切配合施工总进度要求,理顺施工程序和系统要求。
虹吸雨水计算书计算原理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一、基本参数:管材:HDPE 温度:10℃二、基本计算公式:1、 暴雨强度公式: nb t P C A q )()lg 1(167++=式中:q -- 降雨强度,(L/s ·ha 、L/s ·hm 2、L/s ·104m 2) t -- 降雨历时(min ) P -- 设计重现期(年) A 、b 、C 、n -- 当地降雨参数2、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F k Q l ψ=式中:Q -- 雨水设计流量(L/s ) q -- 降雨强度,(L/s ·ha 、L/s ·hm 2、L/s ·104m 2) ψ-- 径流系数。
F -- 汇水面积(hm 2)1 hm 2 = 10000平方米 3、管道沿程阻力公式: gv d l h f2λ2=式中:h f -- 管道沿程阻力损失(m );1米=10kPa λ-- 管道沿程阻力损失系数,按下式计算 l -- 管道长度(m) d -- 管道计算内径(m ) v -- 管内流速(m/s )g -- 重力加速度(m/s 2) 取 9.81 4、阻力系数:⎪⎭⎫ ⎝⎛+=λΔλRe 51.27.3lg 21d 式中:△ -- 管壁绝对粗糙度(mm ),由管材生产厂提供Re -- 雷诺数5、 局部阻力损失:∑25xj v T h =式中:h j --局部阻力损失(mbar )1mbar=100pa=0.1kPaT -- 局部阻力系数 V x -- 管道某一x 断面处流速(m/s )6、 总阻力损失j f h h h +=总7、管道某一x 断面处的压力:∑---⨯=2251.98x x x x Zv h P式中: P x -- 管道某一x 断面处的压力(mbar )1mbar=100pa=0.1kPa h x -- 雨水斗顶面至计算断面的高度差(m ) v x -- 管道某一x 断面处流速(m/s ) ∑Z x-2 -- 断面处对应最远雨水斗至计算断面的总阻力损失之和(mbar )8、压力余量计算公式:∑--=∆Z v H P r 2151.98式中:△P r -- 压力余量(mbar )1mbar=100pa=0.1kPa H--雨水斗顶面与排水管出口的几何高差(m ) V 1 -- 排水管出口的管道流速(m/s )∑Z -- 最远雨水斗至排水口处的总阻力损失之和(mbar ) 9、 流速2π4dQv =式中:V -- 流速(m/s)Q -- 管段流量(L/s )d -- 管道的计算内径(m )三、计算结果:管道最大负压值: -81.37 kPa 压力余量:20.3 kPa四、虹吸雨水水力计算表:。
第七篇、虹吸雨水管道一、管道及组成件材质1、管道材料1。
1 虹吸雨水管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HDPE管),管材执行标准为GB/T13663—92,应满足以下要求:(1)长期内压蠕变试验(80±2℃,4MPa,170h):171小时未破裂,未渗漏。
(2)熔融指数(负载5Kg,温度190℃):0.41g/min(3)拉伸断裂伸长率(23±2℃):752.16%(4)拉伸屈服强度(23±2℃):21。
53MPa(5)焊件拉伸屈服强度(23±2℃):22.44 MPa(6)负压试验(23±2℃,0.08MPa,60min):未渗漏(7)静液压试验(23±2℃,1。
0MPa,60min):未破裂,未渗漏(8)线膨胀系数(-28℃~32℃):1.158*10-4/℃1。
2 管径与壁厚对照表1。
3雨水斗(1)雨水斗选用要求a、雨水斗应选用特殊设计的带防护罩和隔气装置,斗体采用全金属不锈材料制造,使用寿命应超过50年。
b、需使用下沉式斗体的雨水斗,雨水斗出口尾管与管道为同类材质。
产品须满足《虹吸雨水斗》CJ/T245—2007的要求,虹吸厂家需提供雨水斗的专利证书或授权使用证书。
(2)雨水斗与预留洞尺寸对照表.1。
4主要材料要求。
二、管道施工技术要求1、管道安装基本程序通常按照屋面雨水斗――支管――水平管――立管-—-出户管的顺序进行施工。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有可能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做出适度的调整),能够预制的尽量预制,以加快施工速度。
按照设计的管段长度和配件类型逐段进行安装连接,用支吊架及时把管道固定牢固,并按照规范要求安装固定管卡。
对于施工完的管道系统及时检查施工质量,及时调整偏差项目,水平管道的水平度和立管的垂直度应该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
(1)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与土建和监理单位做好协商与沟通工作。
(2)按图纸设计的要求,密切配合施工总进度要求,理顺施工程序和系统要求。
爱康保利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技术手册一、虹吸雨水排放系统简介1.1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即压力流雨水排放系统,该系统在设计中有意造成悬吊管内负压抽吸水流作用,国际通用专业名词为“siphonic system”,中文译:虹吸式系统。
二次悬吊系统:二次悬吊系统又称“消能悬吊系统”,是针对虹吸式系统中水流流速大,震动强而专门设置的消能减震的固定装置。
1.2虹吸雨水排放系统发展史虹吸雨水系统产生于欧洲,30多年来,该系统以其泄流量大、耗费管材少,节约建筑空间和减少地面开挖等突出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和不断改进。
在中国,随着近年来的大跨度、大面积的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空间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材料领域迅猛发展,虹吸雨水系统在材料和空间等方面的高效性受到空前的重视,并被纳入国家的科技攻关项目。
在一些机场和展览馆等建筑上成功地应用后,虹吸雨水系统正式登陆中国,并迅速地、不可阻挡地向雨水排放领域的霸主地位迈进。
二、虹吸雨水技术系统2.1屋面建筑雨水系统分类●屋面建筑雨水系统主要分类:屋面建筑雨水系统主要分为重力流(87型斗)雨水系统、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及堰流式雨水排放系统。
A.重力流(87型斗)雨水系统,指使用65型、87型雨水斗的系统,设计流态为半有压流态,系统的流量负荷、管材、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就是该系统。
B.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
是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3年版本中规范名称,专指虹吸式雨水系统。
C.堰流式(重力流)雨水系统。
指使用自由堰流式雨水排放,设计流态为无压流。
●屋面雨水系统按其他标准分类方式标准:按管道的设置位置分为:内排水系统、外排水系统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檐沟排水、天沟排水几无沟排水按出户横管(渠)在室内部分是否存在自由水面分:密闭系统和敞开系统。
虹吸雨水系统:虹吸式系统设计流态为水的一相满流,在提高系统的流量依靠升高屋面聚水水面高度,但升高水位与原总体相对高度比例微小,因此超重现期雨水须设计溢流设施排除。
虹吸排水设计粗略步骤1.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采用虹吸排水的屋面区域.2. 在cad图纸上计量所选区域的面积,即屋面设计汇水面积,F。
3. 在暴雨强度及雨水流量计算软件中,查出工程所在地,按规定的设计重现期年限下的,降雨历时为5分钟的暴雨强度值q(l/s•10000m²)4. 由公式:屋面雨水设计流量:Q=k•ΦqF k<1, Φ>1 通过跟当地设计院的工作人员沟通确定应用哪一个公式进行计算。
一般,我们取用公式Q=qF进行计算。
为了使单位变为l/s,我们把公式变为Q=qF/10000 这样得到的屋面雨水设计流量Q(单位:l/s)5. a.根据屋面雨水设计流量和给定的雨水斗的额定流量参数值,确定雨水斗的数量。
一般雨水斗的计算分担值不要超过20l/s,若超过太多应该多加斗。
b.根据确定的雨水斗的数量,在cad图中找到天沟的位置,计量出天沟的长度,然后计算出雨水斗之间的距离,一般2个雨水斗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20m,然后确定雨水斗在图纸中的具体位置。
备注: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3.1.5对汇水面积大于5000 m²的大型屋面,宜设置不少于2组独立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3.3.2 4雨水斗顶面至过渡段的高差,在立管管径不大于DN75时,宜大于3m;在立管管径不小于DN90时,宜大于5m;3.3.2 5悬吊管设计流速不宜小于1.0m/s;立管设计流速不宜小于2.2m/s,且不宜大于10m/s;3.3.2 6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管系过渡下游的流速,不宜大于2.5m/s;当流速大于2.5m/s时,应采取消能措施;3.3.2 7立管管径应经计算确定,可小于上游悬吊管管径。
4.1.3 虹吸式雨水斗与屋面应设置在每个汇水区域屋面或天沟的最低点,每个汇水区域的雨水斗数量不宜少于2个。
2个雨水斗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设置在裙房屋面上的虹吸式雨水斗距离裙房与塔楼交界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m,且不应大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