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和互锁`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电力课堂什么是自锁、互锁?自锁互锁工作原理与电路图电气互锁电气控制中互锁主要是为保证电器安全运行而设置的。
它主要是由两电器件互相控制而形成互锁的。
它实现的手段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电气互锁。
二是机械互锁,三是电气机械联动互锁。
▲互锁电气互锁:将这两个继电器的常闭触电接入另一个继电器的线圈控制回路里。
这样,一个继电器得电动作,另一个继电器线圈上就不可能形成闭合回路。
但也可以用机械联杆实现这一动作。
三是电气机械联动互锁。
如高压柜内的仃电,不断开开关,隔离开关就拉不开,上述都拉不开就合不上接地刀闸,拉不接地开刀闸,就打不开高压柜门,就不能进行开关的检查等到工作。
电气互锁就是通过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实现互锁,比如电动机正转时,正转接触器的触点切断反转按钮和反转接触器的电气通路。
机械互锁就是通过机械部件实现互锁,比如两个开关不能同时合上,可以通过机械杠杆,使得一个开关合上时,另一个开关被机械卡住无法合上。
电气互锁比较容易实现、灵活简单,互锁的两个装置可在不同位置安装,但可靠性较差。
机械互锁可靠性高,但比较复杂,有时甚至无法实现。
通常互锁的两个装置要在近邻位置安装。
常用电源恢复供电后可以自动切换到常用电源(当然也可以不切换),电气实现这种功能称为电气互锁,也可以叫电气联锁的。
有很多地方需要电机的正转和反转运行,比如大门的开启和关闭就是电动机的下转和反转控制的,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是靠对电源的相序进行倒相实现的,正转运行的时候,反转投入运行就会造成相间的短路,烧坏电气设备,这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正转的时候将交流接触器的辅助常闭触点串连在电机反转的控制回路中,将反转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串连在电机下转的控制回路里面,当电机正转的时候用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切断反转电机的控制回路,使反转无法投入运行。
反转工作的时候用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切断电机正转的控制回路,使正转的操作不起作用。
电路分为主电路也叫做一次电路(电源的接线)和控制电路也叫做二次电路,二次电路是控制一次主电路的。
电气控制电路中自锁互锁和联锁的解释与阐述标题:电气控制电路中自锁、互锁和联锁的解释与阐述引言:电气控制电路在现代工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领域中,自锁、互锁和联锁是常见且关键的概念。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概念,并解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实际应用。
通过本文,将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自锁、互锁和联锁在电气控制电路中的重要性。
一、自锁电路:自锁电路是指一种可以在没有外部输入的情况下保持输出状态的电路。
它通过采用反馈回路来实现,其中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将作为输入信号的一部分。
这种自反馈回路可以确保当输入信号关闭后,输出信号继续保持打开状态,直到另一个操作信号触发关闭。
自锁电路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在控制系统中的开关控制。
例如,当我们按下一个按钮时,自锁电路可以使得继电器保持闭合状态,即使按钮不再被按下。
这种功能在许多自动化过程和机械控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锁电路:互锁电路是指一种通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制约电路的工作状态的机制。
互锁电路通过保护设备和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互锁电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其中常见的一种是通过使用互锁开关。
互锁开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开关,它在一个位置上只允许一个电气元件接通,而在其他位置则不允许。
这种设置确保了在特定条件下,只允许某个元件处于工作状态,从而避免了错误操作和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联锁电路:联锁电路是一种电气电路,它通过在不同部分之间建立相关或互相依赖的联系来确保系统按照正确的顺序操作或避免错误操作。
联锁电路在许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安全关键系统中。
联锁电路的实现利用了逻辑门、定时器和传感器等元件。
通过逻辑门的组合,可以实现多个条件的判断和联锁动作的触发。
定时器用于控制时间延迟和顺序控制。
同时,传感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来检测和监测不同的参数,以触发联锁电路的动作。
结论:电气控制电路中的自锁、互锁和联锁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的重要概念。
自锁、互锁和联锁是机械和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术语,在汽车、飞机、机床、电机和机器人等领域广泛应用,用于描述电路或机械结构的运行方式,以下是它们的定义:
1.自锁:是一种机械或电气控制机制,通过利用一个锁定机构或锁定元件,使设备或机构在某个位置或状态下保持锁定状态,即使操作人员已经松开了控制开关或释放了锁定机构。
自锁机制通常用于保持设备的位置、速度或力,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互锁:是一种保护机制,通过在两个或多个电路或机构之间建立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防止同时接通或同时断开。
互锁通常用于避免同时操作多个电路或机构,以避免潜在的危险或损坏设备的情况。
3.联锁:是一种保护机制,通过在多个设备或机构之间建立相互制约的关系,以确保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同时运行或同时操作。
联锁通常用于避免设备之间的冲突、保证安全和防止损坏设备的情况。
⾃锁与互锁有什么区别⾃锁与互锁是电机控制中常见的⼀种电路形式,那么对于为什么⼜会分为⾃锁和互锁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从字⾯上先了解下,什么是⾃锁,什么互锁。
⾃锁,⾃⼰给⾃⼰锁定。
互锁,互相锁定。
我们先看两个电路,然后在分析下电路的原理,你就会明⽩⾃锁与互锁究竟是什么了。
⾃锁电路简单的⼀个电机启动是需要使⽤接触器的,接触器的主触点⽤来分合电机的主电源,⽽辅助触点就是⽤来做各种辅助功能的开关,⽽⾃锁与互锁就是利⽤这个辅助触点来进⾏控制,我们来看下这个⾃锁电路。
主电路就不说了,直接看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中有四个开关触点,FR为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来保护电机在过载时切断控制电路,停⽌电机。
然后是停⽌按钮,启动按钮,还有其中的⼀个就是KM接触器的常开触点,这个KM的常开触点就是⽤来⾃锁控制的,当控制电路导通,接触器的线圈得电吸和,主触点就会导通,电机启动,若是没有⾃锁时,当松开启动按钮时,KM 接触器线圈就会失电断开,主触点也就会断开,电机就会停⽌。
为了将这个启动状态保持,我们就引进了⾃锁电路。
当KM接触器吸和,它的常开触点就变成了常闭触点,⽽当我们把这个常开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时,启动按钮按下后导通,KM线圈得电,常开变常闭,即使松开启动按钮,控制电路⼀直导通,这样就解决了松开启动按钮时线圈马上失电的这种状态了,就把启动状态给保持住了。
这就是⾃锁电路。
互锁电路,⼀般互锁电路多应⽤在电机的正反转电路上,为了就是防⽌在正转的时候意外按了反转按钮导致电机损坏。
所以当电机正转或者反转时我们要将其相反的控制电路给断开,即使再怎么按按钮,也不会让它导通。
如下图的电路图。
KM1为正转接触器,KM2为反转接触器,KM1吸合,电机正转运⾏,⽽当KM1吸合时,它的常闭触点就会断开,⽤这个常闭触点将反转控制电路切断,这样就算再怎么按反转的按钮也不会导通反转电路,这就是互锁电路。
当然互锁电路中也会包含⾃锁电路,两个电路会配和使⽤。
自锁与互锁作用自锁互锁自锁,是在接触器线圈得电后,利用自身的常开辅助触点保持回路的接通状态,一般对象是对自身回路的控制。
如把常开辅助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这样,当启动按钮按下,接触器动作,辅助触点闭合,进行状态保持,此时再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也不会失电断开。
一般来说,在启动按钮和辅助触点并联之外,还要在串联一个按钮,起停止作用。
点动开关中作启动用的选择常开触点,做停止用的选常闭触点。
互锁,说的是几个回路之间,利用某一回路的辅助触点,去控制对方的线圈回路,进行状态保持或功能限制。
一般对象是对其他回路的控制。
联锁,就是设定的条件没有满足,或内外部触发条件变化引起相关联的电气、工艺控制设备工作状态、控制方式的改变。
“在一个回路中,即有自锁又有互锁的就叫做“联锁””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也不全面。
机械手动变速器的自锁与互锁的作用自锁机构的作用是:防止自动换档和自动脱档的作用互锁机构的作用是:防止同时挂入两个档。
自锁装置挂档后应保证结合套于与结合齿圈的全部套合(或滑动齿轮换档时,全齿长都进入啮合)。
在振动等条件影响下,操纵机构应保证变速器不自行挂档或自行脱档。
为此在操纵机构中设有自锁装置。
如图所示,换档拨叉轴上方有三凹坑,上面有被弹簧压紧的钢珠。
当拨叉轴位置处于空档或某一档位置时,钢珠压在凹坑内。
起到了自锁的作用。
互锁锁装置当中间换档拨叉轴移动挂档时,另外两个拨叉轴被钢球琐住。
防止同时挂上两个档而使变速器卡死或损坏,起到了互锁作用。
假设有两个接触器:A,B,分别控制两台电机。
A接触器的起动接点为Qa,把A的常开辅助点,并联于Qa,即为自锁。
自锁的作用:起动接点Qa闭合,A接触器吸上,A的常开辅助点闭合,即使Qa断开,A接触器由自己的辅助点保持吸上状态,此为自锁。
把A的常闭辅助点串联在B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同时,把B的常闭辅助点串联在A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则为互锁。
互锁的作用:A接触器吸上;则B接触器不能吸上,反之亦然。
自锁和互锁指的是电气回路中接触器控制常用到的。
自锁,是在接触器线圈得电后,利用自身的常开辅助触点保持回路的接通状态。
具体是把常开辅助触点与启动的电动开关并联,这样,当启动按钮按下,接触器动作,辅助触电闭合,进行状态保持,此时再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也不会失电断开。
一般来说,在启动按钮和辅助按钮并联之外,还要在串联一个按钮,要不怎么停止。
点动开关中作启动用的选择常开触点,做停止用的选常闭触点。
互锁,说得是两个接触器之间,利用自己的辅助触点,去控制对方的线圈回路,进行状态保持。
原理和上面基本一样。
互锁是两个开关相互锁定,这个开关动的话,那个开关就肯定动不了。
自锁是自我锁定,当这个开关一动作,那么他就会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在电气回路里面,自锁一般用于启动保持,比如一个电机通过开启按钮启动之后,人不能一直按这按钮,如果在接触器上加上自锁,那么就可以让电机一直接通。
互锁的例子很多,同样是电机,有正转、反转的要求时,两个不可能同时接通,那么加自锁就可以避免误动作。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行的控制电路。
线路分析如下:一、正向启动: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2、按下正向启动按钮SB3,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2、L3,即正向运行。
二、反向启动: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2、按下反向启动按钮SB2,KM2通电吸合并通过辅助触点自锁,常开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L3、L2、L1,即反向运行。
三、互锁环节:具有禁止功能在线路中起安全保护作用1、接触器互锁:KM1线圈回路串入KM2的常闭辅助触点,KM2线圈回路串入KM1的常闭触点。
三相电机的自锁与互锁原理三相电机的自锁与互锁原理是基于电路设计和电机控制理论的。
三相电机常用于许多工业应用中,并且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控制其启停和运转方向。
自锁和互锁是两种常见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电机启停方面的问题。
三相电机的自锁原理自锁是指电机在停止运转后,能够自动阻止再次启动,直到电路重新恢复供电才能重新启动。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不必要的启动和停止,并降低电机的能耗。
自锁的实现依赖于继电器和断路器等组成的电路。
当电机运转时,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电流流经电路。
当需要停止电机时,可以通过控制继电器,使其断开电路,从而断开电机的电源。
但是此时电机会继续旋转,直到动能消耗殆尽才会停止。
为了实现电机的快速停止,可以在电路中增加断路器。
一旦电路被打开,断路器就会断开电源,并阻止电机继续旋转。
采用断路器的自锁控制方法在停止电机后,可以确保电机不会突然再次启动,因为电流需要重新流过断路器才能重新启动电机。
这种自锁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机的动能损失,提高其寿命和效率。
三相电机的互锁原理互锁是指电机在一个特定的状态下只能执行一种动作,而不能执行另一种相反的动作。
例如,电机不能同时前进和后退。
互锁的实现依赖于控制逻辑电路。
在控制电路中,通常会设计一个互锁开关,用于限制电机的动作。
互锁开关可以通过机械或电气方式实现。
当电机执行其中一种动作时,例如前进,互锁开关会自动切换到相应的位置,防止电机再次执行后退操作。
互锁控制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机,例如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交流同步电机等。
在控制电路中,还可以引入额外的互锁信号,用于确保电机在启停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操作。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被错误操作,提高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自锁和互锁是两种常用的电机控制方法,并且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自锁通过断开电机的电源来快速停止电机的旋转,降低电机的能耗,并提高电机寿命和效率。
互锁则通过限制电机的动作,防止电机操作出现错误,提高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锁和互锁的工作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自锁和互锁这两个有意思的玩意儿,它们的工作原理可神奇啦!你想想看啊,自锁就像是一个特别执着的家伙,一旦它抓住了某个状态,就死活不撒手。
比如说一个电路吧,当电流通过某个开关,让它处于闭合状态后,它就自己锁定在那儿啦,就像个倔强的小孩抱住心爱的玩具不放手一样。
不管外面怎么风吹雨打,它就是稳稳地保持着那个状态,非得等你去专门摆弄它,它才肯改变。
这是不是很有趣呢?再说说互锁,这就像是两个小伙伴在互相较劲儿呢!一个动了,另一个就绝对不能动,它们之间有着一种奇妙的制约关系。
就好比有两扇门,你打开了这一扇,另一扇就自动被锁上了,你想打开那扇被锁上的,就得先把这扇关上。
是不是有点像那种此消彼长的感觉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锁和互锁的应用可多啦!比如说电梯,当电梯门关上开始运行的时候,它不就是一种自锁状态吗?只有到达了指定楼层,才会解除这个自锁。
还有一些机器设备,通过自锁和互锁来保证安全操作,避免出现误操作带来的麻烦。
你看工厂里的那些大型机械,要是没有自锁和互锁,那还不乱套啦?工人不小心按错了一个按钮,可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呢!但有了它们,就好像给机器上了一道道保险,让一切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自锁和互锁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和安全。
就像交通信号灯,红黄绿之间的转换不就是一种互锁吗?红灯亮的时候,绿灯和黄灯就绝对不会亮,这样才能保证交通的顺畅和安全呀。
咱们再来想想,如果没有自锁和互锁,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那肯定会乱套呀!电器可能会不停地开关,机器可能会随意乱动,那多吓人啊!所以说,自锁和互锁可真是太重要啦!总之,自锁和互锁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它们的作用可不容小觑啊!它们就像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在我们身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我们真应该好好感谢它们呀!不是吗?。
电工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自锁与互锁的含义_自锁与互锁的作用原理图解自锁与互锁,是每个电工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往往新手电工对此比较容易混淆。
自锁与互锁的含义自锁与互锁需要用到的元件一般来说,最常用的元件是接触器和继电器(二者原理相同)。
自锁与互锁的作用自锁与互锁均对电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电路失压,维护电路的正常运行。
自锁与互锁的定义自锁: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触头而保持接触器线圈通电的现象。
互锁:利用接触器常闭辅助触头作为相互制约的控制关系。
自锁与互锁的作用原理图解自锁:一般利用接触器线圈、接触器常开触点以及按钮使用,如下图:图中,按钮SB2,接触器线圈KM和接触器常开触点KM共同组成了自锁装置。
该装置可以保证按下按钮SB2时电路可以持续供电。
工作过程:按下按钮SB2后,电路中通电,接触器线圈KM得电,且接触器常开触点KM闭合(接触器特性),整个电路拥有持续电流。
松开按钮SB2后,按钮SB2断开(按钮特性),由于接触器常开触点KM已经闭合,电路依然可以正常供电。
如果没有自锁——如果没有接触器KM接入电路,则按下按钮SB2后整个电路得电,松开按钮SB2后,电路断开。
互锁:用于两个支路相互制约,一般由两个接触器的线圈和常闭触点配合使用,如下图:图中自锁与互锁并存,以SB1所在支路为例,接触器KM1的线圈、常闭触点和SB1相互配合,共同制约SB2所在支路。
工作过程:按下SB1,支路自锁,接触器常开触点KM1闭合。
同时,接触器KM1常闭触点KM1断开。
此时再按下SB2,电路无反应。
如果没有互锁——如果没有接触器常闭触点KM1和KM2,且同时按下SB1和SB2或在SB1自锁后再按下SB2,会导致两个支路同时供电。
若两个支路不能同时供电,如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则会造成危险。
电气控制中最常见的电路-自锁互锁控制
一、起动、自锁控制
·自锁----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触点而使其线圈保持通电的现象
合上QS,按下SB2,KM线圈吸合,KM 主触点闭合,电动机运转。
KM辅助常开触点闭合,自锁。
按下SB1,KM线圈断电,主触点、辅助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
自锁另一作用:实现欠压和失压保护
二、互锁控制
·控制要求:正、反转
·互锁----在同一时间里两个接触器只允许一个工作的控制作用称为互锁(联锁)。
三、·复合联锁正、反转控制
控制规律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时,乙接触器就不能工作,此时应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串入甲接触器的动断触点。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时乙接触器不能工作,而乙接触器工作时甲接触器不能工作,此时应在两个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互串入对方的动断触点。
通常情况下,换挡是由变速器执行机构中,拨叉轴带动拨叉实现拨动同步齿套,实现轴与某挡齿轮的啮合,进而传递动力。
常见的变速器执行机构中为了防止跳挡或同时挂上两个挡,设计了自锁和互锁机构。
在各个拨叉轴上都有凹槽,当任何一个拨叉轴和拨叉一起轴向移动到啮合位置(即挂上档)时,一个小钢球在自锁弹簧的压力下,嵌入凹槽里,使得拨叉轴不会自行轴向移动,因此齿套也就不会自行滑出啮合位,不会自动脱档。
需要换挡时,由驾驶员给一定的力,克服自锁弹簧压力来使档位脱开。
另外,拨叉轴侧向也有凹槽,而且在该处一般还有通槽,里面有互锁销,并排的轴和轴之间凹槽处有互锁钢球。
在一个轴到位时,钢球会被推动嵌入另一个轴的凹槽内,并通过互锁销传递推动其他拨叉轴间的钢球嵌入其他的凹槽。
这样,一个轴到位的同时,其他轴就被锁死在自己的空挡位置。
强调:为了保证安全性,必须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来进行自锁和互锁!这是包含在变速器设计的基本需求里。
通过软件控制来锁止的方法是非常不可靠的,因此在目前,任何一个变速箱,无论是否是自动挡,都绝对不会不设计机械自锁和互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