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2.生物的变异现象课后练习二十一
- 格式:docx
- 大小:504.03 KB
- 文档页数:6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材及学生分析】: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本着这种理念,本节课在设计时我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课外搜集能力和课上的表达能力,因此,从课前预习搜集到课中的交流汇报,尽量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生物的变异与生物的遗传一样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使物物延续,变异使后代出现差别。
在学习时,变异比遗传稍难理解。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难点是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生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目标】: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4、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难点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现象,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跟父母除了相似之处,还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科学上称作变异,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揭示课题:生物的变异现象。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真实的生活经验入手,抓住“差异”二字直入课题,同时有了上节课的遗传方面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入课。
)2、认识人类的变异现象。
(1)、谈话: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让大家观察自己和父母在外貌特征上的差异,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观察结果。
学生自由汇报。
(2)、现在,请大家在自己小组内观察组内成员的外貌特征,填写导学案表格内容,如果大家发现表格里没有的特征,可以补充上去。
小组活动。
抽小组汇报结果,其他学生补充。
提问:除了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些差异,谁还能举出人类变异现象的一些例子?小结: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作变异。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二课生物的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中的第二课。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与它们的父代及同代之间有许多不同”来展开的,但是对于“变异”这个概念,学生的背景知识非常之少,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
作为一节概念教学课,其中包含不少的名词、术语,如何就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程度,尽可能地做到科学和准确?如何在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关系处理本课的教学。
1. 知识与能力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它们同样都是构成个人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成分。
科学知识构成了科学的基本信息内容。
科学能力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科学知识是科学能力的载体,科学能力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有效“工具”。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头脑空白的人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
反之,学生在建构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猜想、预测、实验等技能达到对新知识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
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推测植物是否也存在变异现象后让学生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对多个苹果进行观察,从而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这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和收集证据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植物也存在变异现象”这个结论性的知识。
2.探究与传授的时机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但是在概念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发挥传授的作用。
探究教学能够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传授式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
教师在一些知识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架时,教师就应该进行一些传授。
在“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一概念中“同一物种”、“子代与父代”等术语大部分学生对于它是陌生的,所以在教学的起始我就把它拿出来做以解释,消除学生在理解概念中的障碍。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内容课本第14-16页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4、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2、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3、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2、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14,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3、学生讨论后回答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遗传现象(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15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15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4、总结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三、遗传现象的推测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讨论后汇报三、拓展作业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限时作业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现象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花纹、手指形状在相似的特征鼻子、嘴形……教学反思2、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内容课本17-19页,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生物的变异现象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科学探究: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科学知识: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2.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教学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二、课前准备教师: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构思与调整一、导入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学生讨论交流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2.班级差异大调查(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3.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4.总结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全班交流全班参与调查小组讨论回答三、变异现象的拓展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课后调查板书设计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2课《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材分析:生物的变异与生物的遗传都是生物体繁殖的重要规律,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变异比遗传稍难理解。
所以在教学的建构模式上,引导学生从认识人类开始,逐步向认识其他动植物,从而使学生了变异及变异的种类。
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观察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2、技能目标:(1)学会调查及进行统计。
(2)学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3、情感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知道变异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识,问题导入,激发兴趣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遗传现象,那么什么叫遗传?2、给学生提出问题:因为遗传现象,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能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但是有的为什么就很难被认出来呢?(容易认出来的是因为与父母长得像,难被认出的是因为与父母长得不像)3、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4、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不同的地方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揭示课题)(设计目的: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产生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调查探究,初识变异1、游戏“找不同”(1)找一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
(2)找找这两组双胞胎的外形特征分别有什么不同。
2、汇报在课前调查的“自己与父母特征的异同”。
3、通过游戏“找不同”和课前调查“自己与父母的异同”,你发现了什么?(每人都和自己的父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即使是双胞胎也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4.班级同学差异大调查(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直发还卷发”等。
2.生物的变异现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2.学生讨论。
(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出示成龙一家三口的照片)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幻灯片出示人的外形差异图片)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了解变异的种类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幻灯片图片。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8.了解变异的种类。
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
(2)不可遗传的变异。
四、课堂训练1.老师出示几道练习题。
普通西红柿和樱桃西红柿属于同种植物,但它们果实的大小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属于()。
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2.生物的变异现象
课后练习二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大概在( )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发生变异,长出4片叶子。
A、100株
B、1万株
C、10万株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龙生九子,个个不同是变异现象。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与祖先一样(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三叶草中大约10万株里能找出一株是四叶,它是欧州人心目中幸运的象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______现象。
A变异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______培育而成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答案】:
第10题【填空题】
______的变异是可遗传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A可遗传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遗传和______是生命的两种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生物除______会出现变异外,______也会产生变异。
【答案】:
第13题【解答题】
变异一般有几种形式?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A这是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引起的变异现象,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你知道哪些有关变异现象的谚语或俗语吗?? ?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一母养九子,九子九个样。
九狗出一獒。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