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超声
- 格式:ppt
- 大小:16.23 MB
- 文档页数:5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30例分析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30例经手术证实睾丸扭转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
结果30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睾丸扭转29例,准确率为96.67%,误诊1例,误诊率为3.33%。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地诊断睾丸扭转及判断睾丸扭转的程度及病情发展,方便、快捷、无痛苦,能重复观察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睾丸扭转的最佳检查方法。
标签: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急症,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以青春期14岁左右最常见[1],临床上极易误诊,基层医院及非专科门诊,首诊误诊率高达50%以上[2]。
由于睾丸持续缺血导致睾丸坏死而影响生育,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手术至关重要。
笔者所在科室2005年7月~2010年8月对睾丸扭转30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报告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睾丸扭转患者30例,年龄9~17岁,平均13.5岁。
左侧22例,右侧8例。
发病时间2 h~3 d。
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患侧睾丸的持续性疼痛、肿胀及触压痛,疼痛放射至耻区和腹股沟区以下,伴恶心呕吐等。
均经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睾丸扭转。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GE VOLUSON 730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探头频率7.5~10.0 MHz,取仰卧位,阴茎向上提起,阴囊上涂耦合剂,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双侧睾丸、附睾、精索、阴囊等形态、位置和回声有无变化,然后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重点观察睾丸、附睾及精索血流灌注情况。
同时进行两侧对比。
2 结果30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睾丸扭转29例,准确率为96.67%,误诊1例,误诊率为3.33%。
观察发现健侧睾丸包膜光滑,回声均匀,包膜动脉包绕睾丸边缘,睾丸实质内见条状或点状分布的血流信号,血流频谱为低阻型,平均RI为0.52。
15例早期睾丸扭转患者,发病24h,患侧睾丸明显增大,形态饱满,轮廓模糊,内部回声减低,分布不均匀,其内可见片状低回声,周边见少量液性暗区,血流信号消失。
睾丸扭转是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和常见急症。
对睾丸扭转有很深的认识。
今天特别邀请成都康尔诺医院为大家带来这篇讲座。
超声医师必备知识之阴囊急症--睾丸扭转临床上见到几例患儿来就诊,超声检查患侧睾丸完全没有血供,就诊时已经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了。
记得2007年在北医三医院学习是一位从内蒙来的父亲带着13岁的儿子来就诊,看是否是睾丸扭转,其实检查时患儿患侧睾丸已经坏死(当地诊断睾丸扭转,可惜是后来诊断的)。
最近又见到因诊断附睾炎而延误治疗的睾丸扭转坏死病例。
所有睾丸扭转并不少见,而且容易延误最佳治疗的黄金时期,故借张华斌老师的平台和大家交流一下睾丸扭转诊断及鉴别,减少向上述患儿的不幸,避免因误诊和漏诊这样的病例而给造成医疗差错给自己和同行惹上医疗纠纷。
睾丸扭转是睾丸和精索的解剖异常加之活动度加大而引起扭转,是精索内的血液血环障碍,使睾丸缺血坏死。
睾丸分为内外两侧面、前后两缘和上下两端。
内侧面比较平坦,与阴囊隔相贴;外侧缘隆突与阴囊外侧壁相附;前缘游离而隆突,后缘较平直,与附睾及精索下部相接触。
睾丸及附属结构示意图睾丸扭转其发病解剖基础:1.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以及睾丸系膜过长,远端精索完全包绕在鞘膜内,睾丸悬挂在其中,活动度增加,与睾丸扭转的发生有关。
2.睾丸引带发育不良、隐睾、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呈水平位。
3.附睾与睾丸连接不完全仅与睾丸的上下极的某一端附着。
附睾与部分精索过度活动、精索过长等因素有关。
4.睾丸与附睾被鞘膜完全覆盖则睾丸在鞘膜内活动度加大,容易扭转。
左侧精索较右侧稍长,故左侧睾丸扭转多见。
(点击右边看看:睾丸血供与睾丸扭转)临床表现:1、症状为一侧阴囊部或腹股沟区的疼痛,可向下腹部和股内侧放射,常在睡眠中突然痛醒,起初为隐痛,继之加剧变为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体征查体时有时可出现睾丸肿大上移,呈横位等特异性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触痛明显,精索呈麻绳状扭曲、缩短,托起阴囊或移动睾丸时疼痛不减或加剧(即Prehn征阳性),12小时后可见阴囊皮肤红肿,睾丸附睾均肿大、界限不清,透光试验阴性等体征。
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心肝肺肾功能不全者,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26岁~64岁,平均年龄(42.3±1.6)岁。
1.2研究方法检查前1d 禁酒忌高脂肪、高蛋白及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食物,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检查当天禁剧烈运动。
所有受检者均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制作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本次检验由同一医疗团队操作完成,所有检验结果均一式两份,以规避人为因素影响。
溶血标本在-40℃冷箱中冷存30min 后待其呈液化状态后于4000转/min 条件下离心处理5min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未溶血标本直接离心处理后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
1.3观察指标比较溶血标本与非溶血标本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 )、间接胆红素(IBiL )、丙氨酸转氨酶(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总蛋白(TP )、白蛋白(ALB )、白球比(A/G )、碱性磷酸酶(ALP )、谷氨酰胺转氨酶(GGT )、乳酸脱氢酶(LDH )、球蛋白(GLO )。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研究组IBiL 、ALP 、GGT 、A/G 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BiL 、DBiL 、ALT 、AST 、TP 、ALB 、LDH 、GLO 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3讨论大量资料显示,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差异较大,临床检验时应尽量避免标本发生溶血,以保证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4]。
本文结果显示溶血标本检验结果中IBiL 、ALP 、GGT 、A/G 等指标均低于非溶血标本,TBiL 、DBiL 、ALT 、AST 、TP 、ALB 、LDH 、GLO 指标均高于非溶血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证明肝功能检验时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的检查结果差异较大,在实际应用时应引起注意。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23例分析睾丸扭转(torsion of testis)又称精索扭转,由于剧烈运动或暴力损伤阴囊时螺旋状附着于精索上的提睾肌强烈收缩,导致扭转并引起睾丸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
临床并不罕见,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睾丸坏死或不可逆的睾丸萎缩,首诊误诊率高,所以睾丸扭转的尽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尤为重要。
2008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睾丸扭转患者23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急性睾丸扭转患者23例,年龄9~25岁,临床症状以一侧阴囊内睾丸疼痛,呈持续性,阵发加重,疼痛可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患者可有类似的局部疼痛发作病史发病至就诊时间1小时~7天,5例有恶心呕吐症状。
仪器和方法:超声设备为GEhealthcareloalq5Eexpert彩色多谱乐显像仪,探头频率7.5~10.6MHZ。
23例均经超声检查及手术探查,睾丸及精索有不同程度的扭转。
结果23例患者中,发病于2~24小时就诊14例,均经手术复位成功。
发病于24小时以上至7天9例,均因睾丸广泛出血坏死而切除。
彩超诊断符合率100%。
讨论正常睾丸及附睾的侧方有一部分无鞘膜覆盖,而直接附着于周围组织,使活动受限。
若睾丸附睾完全被鞘膜包绕并有较长系膜时,这样睾丸有大的活动性,当遇到某些诱因时,很容易发生扭转。
睾丸扭转发病率1/4000,占阴囊急诊的35%~40%[1],睾丸扭转幅度以90°扭转多90°~540°,左侧多见,扭转幅度越大,睾丸成活率越小,因扭转后精索血运受限,睾丸失去血液供应,从而导致睾丸缺血性坏死。
睾丸扭转属于外科急症,应该尽可能早地进行手术复位,如发病6小时内进行手术,睾丸可保留100%,6~12小时进行手术保留70%,12~24小时仅有20%可能睾丸可保留,>24小时手术保留复位的,可能性极小[2],所以早期明确诊断及复位,对睾丸存活意义重大。
对疑似睾丸扭转的患者,临床医生又不能作出明确的诊断时,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有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灵敏性88%,特异性100%[3],CDFI对睾丸扭转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睾丸及附睾的附件扭转的超声诊断本组资料为睾丸疼痛患者,临床初步诊断为睾丸扭转或者附件扭转,共56例,年龄8~15岁,平均11岁。
1.2 仪器采用LOGIQ-9以及惠普影像之星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
1.3 方法受检者仰卧位,直接将涂有耦合剂的探头置于阴囊进行扫查。
2 讨论2.1 睾丸附件扭转的临床表现:睾丸附件扭转,常见于10~13岁的儿童,症状与睾丸扭转相似,但程度较轻。
临床表现为一侧阴囊突然肿大,皮肤红肿触痛,透光试验阳性,有些病例在睾丸上端可发现压痛点,阴囊皮肤可见暗蓝色小结,或可触及痛性结节,严重的患儿可同时伴有鞘膜积液。
一般来说,这种扭转的疼痛部位在睾丸的上端,睾丸则仍处于正常的垂直位置。
但患儿在发病初期,阴囊疼痛一般不太明显,仅在活动时疼痛加重,所以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附件扭转的特点是可触及阴囊内的结节。
但在临床检查时,由于患儿阴囊及其内容物严重肿胀并伴有剧烈的触痛,因而在该病病程的早期,扪及结节的可能性甚低。
因此,术前很难鉴别是睾丸扭转还是附件扭转。
故常规临床上此类病例一律手术治疗。
晚期整个睾丸肿胀难以鉴别是附睾炎、睾丸扭转还是附件扭转。
因为睾丸扭转必须及时治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手术探查。
通常在睾丸扭转六个小时后,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以至于睾丸必须被切除。
扭转的本质原因一般是生殖器官先天畸形。
易发生在夜晚或凌晨。
2.2 附件扭转的超声表现2.2.1 部位睾丸或附睾旁的肿大块状回声,回声改变:回声强度取决于病程的发展,可表现为低、高及混合回声。
可伴有附睾头增大、反应性水肿、鞘膜积液及阴囊壁增厚等征象;CDFI:肿大块状回声内部未见血流信号,而附睾和睾丸及阴囊被膜有血管信号;附件扭转在临床上也不少见,但是,在超声上,正常与扭转睾丸附件的大小及回声存在重叠;这些重叠可能导致对睾丸附件扭转的误诊。
因由于受附件较小及部分彩超仪器血流敏感性不高等原因,附件扭转的诊断率受到了限制。
高频彩超声诊断小儿睾丸附件扭转1清丰县第三人民医院朱晓玲4573002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佘亚鹏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在小儿阴囊急症中常见。
其临床均以阴囊局部肿痛为特点,在病史上无明显差异, 早期和正确诊断小儿阴囊急症非常重要,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是诊断小儿睾丸附件扭转及睾丸扭转比较可靠的方法。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2006 年1 月至2009 年3 月以阴囊肿痛为主诉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无明显胃肠道症状,无发热者。
临床最后诊断为睾丸扭转或者睾丸附件扭转,共88例,年龄5. 5 个月至14 岁,平均9 岁,其中10~12 岁占54.5 %。
1. 2 仪器:采用IU22 以及Mylab70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7~5 MHz 及4~13 MHz。
1. 3 方法:患儿仰卧,探头直接置于阴囊皮肤上,常规纵、横、斜多切面双侧对比扫查,详细观察记录异常回声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正常与异常区域血流的有无、多少及主要的血流参数。
2 结果本组88 例, 85 例手术证实,3 例保守治疗,其中睾丸扭转6 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6 例(100 %) ,其中左侧4例,右侧2 例;睾丸附件扭转82 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81 例(98. 8 %) ,其中左侧47 例,右侧35 例,1 例误诊为附睾炎。
2. 1 睾丸扭转声像图表现:6 例睾丸扭转,患侧附睾头与精索近睾丸端有大小不等的非匀质性高回声团块,附睾头消失[1 ,2 ] ,精索可有旋转感,附睾体积不同程度增大,轮廓尚清晰,实质回声强弱不均,中间回声低且不均质,周边回声可增强,睾丸鞘膜积液5 例,阴囊壁增厚5 例。
CDFI :睾丸附睾血流信号与健侧对比减少或消失。
2. 2 睾丸附件扭转的声像图表现:于患侧睾丸上方睾丸与附睾头之间的沟内显示患儿的睾丸附件为球形结节,可有蒂样结构与附睾或睾丸相连,范围最小约0. 43 cm ×0. 30cm ,最大约1. 02 cm ×0. 91cm ,边界清晰, 与睾丸相比呈强回声或等回声,不均质性强回声者58 例,内部可有囊状或片状无回声;等低回声者24 例,睾丸附睾肿大39 例,睾丸鞘膜积液53 例,阴囊壁增厚42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