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46 KB
- 文档页数: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23例分析睾丸扭转(torsion of testis)又称精索扭转,由于剧烈运动或暴力损伤阴囊时螺旋状附着于精索上的提睾肌强烈收缩,导致扭转并引起睾丸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
临床并不罕见,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睾丸坏死或不可逆的睾丸萎缩,首诊误诊率高,所以睾丸扭转的尽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尤为重要。
2008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睾丸扭转患者23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急性睾丸扭转患者23例,年龄9~25岁,临床症状以一侧阴囊内睾丸疼痛,呈持续性,阵发加重,疼痛可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患者可有类似的局部疼痛发作病史发病至就诊时间1小时~7天,5例有恶心呕吐症状。
仪器和方法:超声设备为GEhealthcareloalq5Eexpert彩色多谱乐显像仪,探头频率7.5~10.6MHZ。
23例均经超声检查及手术探查,睾丸及精索有不同程度的扭转。
结果23例患者中,发病于2~24小时就诊14例,均经手术复位成功。
发病于24小时以上至7天9例,均因睾丸广泛出血坏死而切除。
彩超诊断符合率100%。
讨论正常睾丸及附睾的侧方有一部分无鞘膜覆盖,而直接附着于周围组织,使活动受限。
若睾丸附睾完全被鞘膜包绕并有较长系膜时,这样睾丸有大的活动性,当遇到某些诱因时,很容易发生扭转。
睾丸扭转发病率1/4000,占阴囊急诊的35%~40%[1],睾丸扭转幅度以90°扭转多90°~540°,左侧多见,扭转幅度越大,睾丸成活率越小,因扭转后精索血运受限,睾丸失去血液供应,从而导致睾丸缺血性坏死。
睾丸扭转属于外科急症,应该尽可能早地进行手术复位,如发病6小时内进行手术,睾丸可保留100%,6~12小时进行手术保留70%,12~24小时仅有20%可能睾丸可保留,>24小时手术保留复位的,可能性极小[2],所以早期明确诊断及复位,对睾丸存活意义重大。
对疑似睾丸扭转的患者,临床医生又不能作出明确的诊断时,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有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灵敏性88%,特异性100%[3],CDFI对睾丸扭转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高频彩超声诊断小儿睾丸附件扭转1清丰县第三人民医院朱晓玲4573002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佘亚鹏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在小儿阴囊急症中常见。
其临床均以阴囊局部肿痛为特点,在病史上无明显差异, 早期和正确诊断小儿阴囊急症非常重要,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是诊断小儿睾丸附件扭转及睾丸扭转比较可靠的方法。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2006 年1 月至2009 年3 月以阴囊肿痛为主诉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无明显胃肠道症状,无发热者。
临床最后诊断为睾丸扭转或者睾丸附件扭转,共88例,年龄5. 5 个月至14 岁,平均9 岁,其中10~12 岁占54.5 %。
1. 2 仪器:采用IU22 以及Mylab70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7~5 MHz 及4~13 MHz。
1. 3 方法:患儿仰卧,探头直接置于阴囊皮肤上,常规纵、横、斜多切面双侧对比扫查,详细观察记录异常回声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正常与异常区域血流的有无、多少及主要的血流参数。
2 结果本组88 例, 85 例手术证实,3 例保守治疗,其中睾丸扭转6 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6 例(100 %) ,其中左侧4例,右侧2 例;睾丸附件扭转82 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81 例(98. 8 %) ,其中左侧47 例,右侧35 例,1 例误诊为附睾炎。
2. 1 睾丸扭转声像图表现:6 例睾丸扭转,患侧附睾头与精索近睾丸端有大小不等的非匀质性高回声团块,附睾头消失[1 ,2 ] ,精索可有旋转感,附睾体积不同程度增大,轮廓尚清晰,实质回声强弱不均,中间回声低且不均质,周边回声可增强,睾丸鞘膜积液5 例,阴囊壁增厚5 例。
CDFI :睾丸附睾血流信号与健侧对比减少或消失。
2. 2 睾丸附件扭转的声像图表现:于患侧睾丸上方睾丸与附睾头之间的沟内显示患儿的睾丸附件为球形结节,可有蒂样结构与附睾或睾丸相连,范围最小约0. 43 cm ×0. 30cm ,最大约1. 02 cm ×0. 91cm ,边界清晰, 与睾丸相比呈强回声或等回声,不均质性强回声者58 例,内部可有囊状或片状无回声;等低回声者24 例,睾丸附睾肿大39 例,睾丸鞘膜积液53 例,阴囊壁增厚42 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30例分析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30例经手术证实睾丸扭转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
结果30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睾丸扭转29例,准确率为96.67%,误诊1例,误诊率为3.33%。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地诊断睾丸扭转及判断睾丸扭转的程度及病情发展,方便、快捷、无痛苦,能重复观察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睾丸扭转的最佳检查方法。
标签: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急症,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以青春期14岁左右最常见[1],临床上极易误诊,基层医院及非专科门诊,首诊误诊率高达50%以上[2]。
由于睾丸持续缺血导致睾丸坏死而影响生育,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手术至关重要。
笔者所在科室2005年7月~2010年8月对睾丸扭转30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报告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睾丸扭转患者30例,年龄9~17岁,平均13.5岁。
左侧22例,右侧8例。
发病时间2 h~3 d。
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患侧睾丸的持续性疼痛、肿胀及触压痛,疼痛放射至耻区和腹股沟区以下,伴恶心呕吐等。
均经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睾丸扭转。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GE VOLUSON 730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探头频率7.5~10.0 MHz,取仰卧位,阴茎向上提起,阴囊上涂耦合剂,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双侧睾丸、附睾、精索、阴囊等形态、位置和回声有无变化,然后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重点观察睾丸、附睾及精索血流灌注情况。
同时进行两侧对比。
2 结果30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睾丸扭转29例,准确率为96.67%,误诊1例,误诊率为3.33%。
观察发现健侧睾丸包膜光滑,回声均匀,包膜动脉包绕睾丸边缘,睾丸实质内见条状或点状分布的血流信号,血流频谱为低阻型,平均RI为0.52。
15例早期睾丸扭转患者,发病24h,患侧睾丸明显增大,形态饱满,轮廓模糊,内部回声减低,分布不均匀,其内可见片状低回声,周边见少量液性暗区,血流信号消失。
彩色多普勒对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26例睾丸扭转患者中,行睾丸切除22例,其中20例睾丸回声不均,呈片状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1例左侧腹股沟隐睾扭转误诊腹股沟疝;1例睾丸呈混合回声,边缘稀疏血流信号,误诊睾丸血肿。
4例行睾丸松解固定术,表现为睾丸实质回声均匀,血流信号较对侧减少。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判断睾丸缺血程度,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
标签:睾丸扭转;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诊断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睾丸扭转患者26例,进行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年龄13~40岁。
右侧扭转6例,左侧扭转19例,左侧腹股沟隐睾扭转1例。
患者均以阴囊肿痛为主要症状就诊,发病时间2h~7天。
体格检查可发现睾丸肿大、触痛,精索增粗,睾丸附睾分界不清,部分患者睾丸位置上抬呈横位等。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Acuson-Sequoia 512、GE-Logie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8~14MHz。
患者取仰卧位,向上牵拉阴茎显露阴囊。
超声探头直接于阴囊表面多切面扫查,两侧睾丸对照。
二维超声:观察睾丸、附睾大小、形态、内部回声,鞘膜腔等情况;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睾丸、附睾内血供情况。
2 结果26例睾丸扭转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正确24例,其中20例表现睾丸回声不均匀,见片状低回声,无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较对侧明显减少,其中10例鞘膜腔少量积液;4例发病3h以内者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回声均匀,血流信号显示基本正常。
术后随访睾丸大小正常,内部回声均匀,血流显示正常;误诊2例中,1例误诊睾丸血肿的成年患者除阴囊肿痛外同时有外伤史,表现睾丸附睾界限不清,睾丸呈混合回声团块,内未见血流信号,鞘膜腔少量积液,1例误诊右侧腹股沟疝者为脑瘫合并隐睾的患者,右侧腹股沟见低回声团块,回声不均,其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睾丸扭转是青少年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发病急速,疼痛明显,应早期诊断,以免睾丸出现坏死,影响生育,这点是每一个父母最为焦虑的。
本研究分析21例睾丸扭转的声像图特点,旨在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其的诊断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经手术证实为睾丸扭转患者21例,年龄8-52岁,平均28.5±4.1岁。
患者均阴囊部突发性钻疼或持续性钝痛,12例人伴有恶心、呕吐;会阴痛后就诊时间0.5h~5d。
(二)仪器与方法使用ALOCKa10和GElogiq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2MHz。
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两腿自然分开,常规扫查睾丸、附睾、阴囊及上缘腹股沟,注意睾丸的大小、形态、回声,血流情况及阴囊内是否有积液。
二、结果睾丸扭转的声像图表现:早期附件肿大,位于睾丸上缘或附睾头旁,成卵圆形或圆形,回声不均匀,扭转的附件无血流信号显示,其周围组织血流信号增多。
附睾附件的扭转,可使附睾头充血肿胀,回声不均匀,血供增多,睾丸正常大小或轻度肿大,中等回声,患侧阴囊壁增厚,睾丸鞘膜腔少量积液,附睾与睾丸之间可见扭曲或螺旋的管状回声,探头加压此处疼痛最明显;晚期,睾丸肿大,坏死内部呈“蜂窝”状低回声,形态不一,甚至出现液性小暗区,睾丸周围液体增多。
利用多普勒超声显示睾丸内血流信号流失,为重要特征[1]。
21例经手术证实为扭转,精索扭转幅度90°~360°,其中15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管状低回声和睾丸实质内无血流信号显示,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睾丸坏死。
手术后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18例,3例漏诊。
三、讨论(一)睾丸扭转病理和临床:“钟摆”式睾丸是睾丸扭转的主要原因[2]。
正常睾丸后侧缘附着阴囊内壁上,无鞘膜覆盖。
当睾丸附着异常,睾丸完全被鞘膜覆盖时,则形成“钟摆”式睾丸,阴囊过度收缩,碰撞和激烈运动都可使睾丸发生扭转,扭转时,精索内血管受压,血流受阻,睾丸淤血缺氧,以致缺血坏死。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关键词】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急诊的常见病,睾丸定居在阴囊内,睾丸通过被称为睾丸系膜的组织与阴囊相连,由睾丸系膜将睾丸固定于阴囊。
有的胎儿在发育时就会产生一侧或两侧睾丸系膜过长,出生后,睾丸与精索的活动度就很大,万一遇上突然用力或猛烈震荡等情况,睾丸与精索就会发生360度以上的扭转。
因此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研究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2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睾丸扭转患者28例,年龄2~37岁,平均21岁,以20岁以内居多,占71%(20/28)。
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睾丸剧痛,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下腹部或腰部,并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患儿多因哭闹不安而就诊。
体征为睾丸位置升高、阴囊上举、阴囊皮肤发红、水肿,附睾可转至睾丸前方或侧方,或横位睾丸,局部压痛显著,抬高阴囊不能缓解疼痛甚至有所加重。
发病至就诊时间小于6小时10例,6~12小时之间9例,超过12小时9例。
1.2方法仪器使用GEVivid7及Logip9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应用7.5~14MHz宽频带线阵探头,探查深度为4.0cm。
患者取仰卧位,暴露会阴部,将阴茎贴于腹壁,阴囊下方托一软垫,对双侧睾丸及附睾做常规长轴、短轴对比扫查,记录其形态、大小、边界、回声,当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血流时,尚需调节相关条件(彩色增益、彩色壁滤波、彩色血流速度)至敏感,检查有无血流信号。
统计学方法应用Fisher 法判别睾丸血流情况及扭转程度、时间与睾丸是否存活关系。
2结果28例患侧睾丸均较对侧增大,内部回声减低,明显不均,26例伴睾丸周围积液,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25例患侧睾丸内部及包膜下均无血流信号,其中睾丸存活21例;3例患侧睾丸内部未见血流信号而包膜下可见微弱血流信号,睾丸均坏死,两组睾丸存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9)。
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与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儿的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改变。
结果睾丸扭转的二维超声主
要表现为睾丸增大,实质回声尚均匀或不均匀。
彩色多普勒(CDFI):睾丸内血
流信号较健侧明显减少或无明显血流信号。
结论彩超是诊断睾丸扭断的首选检
查手段。
【关键词】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
0161-01
睾丸扭转是精索自身扭转导致睾丸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睾丸缺血或坏死。
是
急性睾丸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预后与扭转程度及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因此及时、正确的彩超诊断对预后非常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经彩超诊断并经手术证实为
睾丸扭转的患儿共12例,其中最小6天,最大12岁,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
左侧阴囊疼痛,均无外伤史,无明显诱因,发病时间为8小时到10天不等,其
中3例为睡眠中突然发病;1例为隐睾10年发生腹股沟区疼痛4天来诊。
1.2使用:仪器PHILIPS-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
1.3检查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阴囊,探头直接置于阴囊,常规纵切、横切、斜切多切面双侧对比探查。
先用二维超声检查睾丸、附睾、精索、鞘膜腔、阴囊壁及腹股沟的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睾丸、附
睾及精索内的血流情况。
2 结果
本组12例患儿,二维超声主要表现为:患侧睾丸体积增大,实质回声尚均匀或不均匀,部分可见放射状低回声,附睾弥漫性增大,以附睾头较明显,部分患
儿附睾头显示不清,睾丸上方可见非均质区,部分还伴有鞘膜积液、阴囊壁增厚,精索增粗等。
其中2例可在腹股沟处探及精索旋转,1例探查时患侧睾丸位于腹
股沟,呈横位,1例为隐睾发生扭转于腹股沟处探及一强回声团,后方伴弱声影。
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9例患儿患侧睾丸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3例血流信号较健侧明显减少,部分患儿睾丸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环绕。
3 讨论
睾丸扭转是急性阴囊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主要为先
天性的解剖因素,后天性诱因主要包括剧烈运动、外伤、环境温度的改变等。
起
病较突然,患侧阴囊持续性疼痛,偶有隐睾发生扭转者则表现为腹股沟区疼痛,
睡眠状态时发病可能与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提睾肌收缩活动增强有关。
患侧睾丸位置常见抬高,甚至附睾尾部受到缩短精索的牵拉抬高而使睾丸呈横位。
多数为左侧发病,这与左侧精索较长有关,本组12例患儿均为左侧患病。
如果
扭转刚刚发生,二维超声是非特异性的,常表现为正常;扭转2-4小时常表现为
正常,也可表现为弥漫性高回声;扭转发生后4-6小时,由于间质水肿,通常表
现为睾丸开始肿大,回声减低,阴囊壁增厚,在这个时期睾丸的存活率还是很高的;扭转发生6-24小时,由于出血、缺血、坏死、水肿睾丸回声不均匀,出血性梗死多表现为高回声。
在亚急性期(1-10天)上述改变更为显著。
到了慢性期
(大于10天)常出现睾丸缩小,回声减低,附睾仍增大且回声增强。
急性期
(扭转小于360°或发病未超过6小时),睾丸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实质回声均匀,大多数睾丸内可探及少量点状血流,认识此型是挽救睾丸的关键,应认真鉴别。
亚急性期(6小时到2周),睾丸肿大,回声强弱不均,常有鞘膜积液及血
肿形成,睾丸内无血流信号,附睾肿大,回声不均。
继续发展可表现为睾丸缩小、实质呈不均匀低回声,可伴有钙化点。
在亚急性期,睾丸动脉血流阻断后,提睾
肌动脉的分支扩张形成侧支循环,以供应睾丸周围组织,此时在睾丸周围可见丰
富血流信号环绕。
有时探头横置精索处向下滑动可探及旋转感,提示精索的扭转[1]。
睾丸的保留取决于缺血的程度与时间,在发病6小时内手术者,其存活率为100%;6-12小时为70%;12-24小时为20%;超过24小时存活可能性极小[2]。
本组12例患儿中有8例超过24小时为亚急性期来诊,其余4例在发病8-9小时
来诊,术中见扭转360°-900°不等,其中3例发病9小时,扭转360°者睾丸活力尚存,松解复位,睾丸保留,其余9例睾丸均坏死切除。
睾丸扭转主要与睾丸炎、
附睾炎鉴别,三者均有阴囊肿痛症状,CDFI显示睾丸扭转时血流减少或消失,而
炎症时血流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当睾丸扭转松解时,可发生局部充血性改变,这
是缺血组织血流重新灌注的“反跳反应”,从而导致附睾炎、睾丸炎的错误诊断[3]。
睾丸扭转还要与睾丸附件扭转鉴别,1.睾丸附件扭转时表现为睾丸与附睾头之间
或者二者旁不均质高回声结节,而睾丸扭转时表现为睾丸上方强回声团块,且要
大得多。
2.附件扭转时睾丸、附睾血流轻度增多,睾丸扭转时血流减少或消失。
因此,及时、正确的诊疗对睾丸扭转的预后十分重要,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
睾丸扭转简便、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贾立群,王晓曼.实用儿科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0-334.
[2]黄福光,黄品同.胎儿与小儿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35-539.
[3]杨斌,詹维伟,陈亚青,等.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学图解[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