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通论讲义》第二章:考古学简史
- 格式:ppt
- 大小:7.21 MB
- 文档页数:77
《考古学通论》教案导言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地一门科学。
我们著名地考古学家夏鼐指出,“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地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情况地一门学科”。
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一样,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所不同地是,考古学研究地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地对象是文献资料。
这里要注意的是,考古学只研究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近现代文化遗存则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的实物资料,是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而获得的。
考古调查、考古发掘的资料要经过室内整理,再编写成报告,才能成为研究资料。
所有非考古调查,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都不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也不是真正的考古学,而只能称为“金石学”和“古器物学”。
考古学所研究的人类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即文字刚出现的时代)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
史前时代没有文献资料,必须而且只能靠实物资料来了解当时的社会信息。
所以对史前时代来说,考古学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文化遗存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
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1、遗迹:遗迹是古代人类获得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它包括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墓葬等古代人类建筑和设施。
古代人类活动又可分为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
所以,与古代人类有关的遗迹,还有矿坑、作坊、窖藏等。
与古代人类生活活动有关的遗迹还有洞穴、聚落(村落)、城堡等。
2、遗物: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既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按用途,它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按它的质料来分,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木、漆器和丝绵织品等。
除此之外,还有艺术品(如雕塑的、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铜镜、车马器、日用器皿、装饰品、货币、铭刻、文书等。
史前时代,人类自身的化石或骨骸,既是古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中国考古学通论(摘要讲义)中国考古学通论(摘要)第一章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以研究古代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
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
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艺术品和礼器等。
按其质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器、木器、漆器和丝棉织物等。
三、考古学研究的作用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文字未出现的史前时代的研究,完全依靠考古资料。
对于文字出现后的王朝时代,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
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资料少有记载,更需依赖考古资料。
第二节考古学文化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特征性明显的文化遗存。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是考古学文化命名中最常见的做法。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面貌及特征;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演化;文化时代和分期;相邻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等。
第三节考古时代的划分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基本上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并行的。
第二章考古学简史第一节欧洲古物学的发展古物学的萌芽——古典时代古物学的形成——文艺复兴时期古物学的发展——拿破仑东征以后一、古物学的萌芽——古典时代古典历史学家不但对他们没有文字记载的先民的历史感兴趣,也对周边蛮族的文化遗存感到迷茫。
在困惑之余,他们对这些遗物进行搜集、发掘、分类、记述和分析。
古希腊、罗马的王公贵族是这些早期古物爱好者的代表,他们中的许多人毕生都从事古物学研究,在他们死后的墓葬中还随葬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
二、古物学的形成——文艺复兴时期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古典时代的语文和美术史的兴趣,从而开始搜集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刻和碑铭,意大利、希腊人以及在希腊、罗马地区的旅行者是这一古物学新阶段的先行者。
意大利收藏古典时期古物的热潮始于15世纪,18世纪衰落,早期收藏的罗马时代古物流散到了威尼斯、马德里、巴黎、幕尼黑等地的博物馆中。
英国古物学家不同于意大利的艺术爱好者,他们是从“地理学”中延伸出来的“田野工作者”。
十七世纪是英国古物学的繁荣时期,为修订《不列颠》,阿什摩尔博物馆爱德华·勒威德在威尔士郡长途旅行收集古物资料,被看成是“严肃的田野工作的开端”;约翰·奥布里在威尔特郡获得大量巨石柱群的资料,被称为“英国第一位考古学家”。
三、古物学的发展——拿破仑东征以后拿破仑远征埃及之后,在开罗成立了著名的“埃及研究院”。
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竭尽全力工作,将能搬动的文物都收集起来。
后由于法国战败在英国手下,这些埃及古物没有进卢浮宫,而是进了大英博物馆。
但是,法国人的埃及研究院继续工作,并出版了几大卷本的《埃及记》。
十八世纪欧洲古物学的重要特点是地质学在史前古物学上的贡献,地质学的调查证明了人类骨骸、石器与绝灭动物的共存关系。
而在这之前,虽然也有史前古物的零星发现,但都被放在《旧约》中的“创世说”的框架中解释,即人类和整个自然王国都是上帝在肯定不超过公元前5000内的刻意之作,上帝设计完美、不造恶物、万物其用。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考研版)中国考古学通论目录学:张昌卓主编的《文物与考古学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值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考古学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考古学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苏著《中华文明起源新探索》(三联书店)199苏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和主编《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结构199第一章:考古学与文物基础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学第三章:夏、商、周考古学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学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学第六章:文物与考古学专题第一章考古学与文物基础理论第一节考古学与文物的基本含义1、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1、“考古学的起源”名称:(1)《后汉书》说马融“传古”,贾逵“古学”,桓谭“精古”,刑铮“精古”。
这里所谓的“古代研究”特指古代经典的研究(2)《考古》:北宋中期(11世纪),陆大林编著了《考古地图》,将“考”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首次出现。
然而,它的研究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仅限于古代的“吉祥金”(青铜)和石雕,并不等同于考古学。
在系统化之前不能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
因此,中国古代的“考古学”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大不相同。
(3)科学考古学:科学中的“考古学”一词,即我国将要研究的考古学的主题,是从欧洲语言翻译过来的考古学是一门崭新的科学,只是在近代才形成。
它起源于欧洲,并传播到世界所有国家。
具体来说,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它只在中国的XXXX开始。
它包括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密切相关。
2.考古学的定义:中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考古学百科全书》中表述了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一门以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品为基础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
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
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
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
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