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指征
- 格式:ppt
- 大小:6.25 MB
- 文档页数:64
降低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护理实践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通过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方式替代受损的肾脏,连续、缓慢清除水及有害物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对脏器功能起重要支持作用,可明显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
但由于CRRT技术的专业性,操作的复杂性及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因非计划性下机而意外中止治疗,存在护理风险,影响疗效的同时增加了患者医疗花费。
为保障临床实施CRRT精准护理,现将预防非计划下机护理实践总结如下:1 CRRT下机指征1.1CRRT计划性下机是指已完成治疗指标而停止CRRT治疗,其患者脱水总量、血清中钾、钠、钙离子等电解质、酸碱平衡,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值等参数达标。
CRRT的治疗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显示,CRRT持续时间超过10d,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
牛津大学出版的ContinuousRenal ReplacementTherapy一书中指出,当尿量>30ml/h,肌酐清除率>20ml/min时,可以考虑停止CRRT治疗;也有学者指出,CRRT的停止时机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容量负荷、凝血酶原活性等)和外界因素(床护比、治疗费用等)。
因此,CRRT的下机时机应是全面、合理评估后的结果。
1.2 CRRT非计划性下机则是指未达到治疗目标或未达到预计的治疗时间,因各种原因提前终止CRRT治疗的。
Daugirdas等根据纤维束的凝血程度将滤器凝血程度分为4级,无凝血为0级;透析器中<10%成束纤维凝血为Ⅰ级;透析器中10%~50%纤维凝血为Ⅱ级;透析器静脉压明显增高,透析器中>50%纤维凝血为Ⅲ级。
0~Ⅰ级为抗凝效果好,Ⅱ级以上说明抗凝不足,Ⅲ级时需要更换滤器。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作出非计划下机指征的界定:①滤器发生Ⅱ级或以上的凝血堵塞,滤器外观颜色显示整体发暗、发黑,中空纤维丝出现大面积阴影或呈条索状,且跨膜压>250mmHg(1mmHg=0.133kPa)、各种报警不能排除导致停机。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一、基本概念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指一组体外血液净化的治疗技术,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治疗方式的总称。
传统CRRT技术每天持续治疗24h,目前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病情,对治疗时间做适当调整。
CRRT的治疗目的已不仅仅局限于替代功能受损的肾脏,近来更扩展到常见危重疾病的急救,成为各种危重病救治中最重要的支持措施之一,与机械通气和全胃肠外营养地位同样重要。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1)肾脏疾病:①重症急性肾损伤(AKI)。
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需要持续清除过多水分或毒性物质,如 AKI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外科术后、严重感染等。
②慢性肾衰竭(CRF)。
合并急性肺水肿、尿毒症脑病、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2)非肾脏疾病: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挤压综合征、乳酸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心肺体外循环手术、慢性心力衰竭、肝性脑病、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液体潴留、需要大量补液、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肿瘤溶解综合征、过高热等。
2.禁忌证CRRT无绝对禁忌证,但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慎用:(1)无法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
(2)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3)严重的活动性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
三、原理与方法1.CRRT的原理以弥散和对流的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有毒物质。
弥散是半透膜两侧液体各自所含溶质浓度梯液及它所形成的不同渗透浓度,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
对流是溶质通过半透膜的另一种方式,即为在跨膜压作用下,液体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液体中的溶质也随之通过半透膜。
它具有治疗期间心血管状态稳定,生物相容性好,溶质清除率高,能根据患者需求补充大量液体等优点,为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了保障。
引言概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用于危重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通过连续而逐渐进行的血液净化与电解负荷调整,有效纠正体内代谢紊乱、排除毒性物质和清除过量液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CRRT的治疗指南,包括适应症、治疗原则、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正文内容一、适应症1. 急性肾损伤(AKI):CRRT在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适应症包括持续性低尿量、高血氧化氮血症、高钾血症等。
2.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CRRT可以通过调整电解负荷来达到液体平衡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3. 毒物和中毒性物质的清除:CRRT可以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和中毒性物质,对于治疗中毒或者药物过量患者十分重要。
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CRRT对于SIRS导致的多器官功能受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通过清除炎症因子来缓解病情。
5. 紧急手术后的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以在紧急手术后提供早期肾脏替代治疗,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和代谢平衡。
二、治疗原则1. 补充液体:CRRT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合理调整补充液体的种类和速度。
2. 维持稳定的血流:确保良好的血流量和适当的抗凝剂使用,以降低滤器和血管内腔的血栓形成风险。
3. 控制置换液流速和滤过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适时调整置换液流速和滤过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监测和调整电解负荷:严密监测患者的电解负荷,及时调整CRRT的置换液中电解负荷的组成和浓度,以维持电解负荷的平衡。
5. 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采取必要的感染预防措施,监测患者的微生物学和临床指标,及时处理并发症。
三、治疗过程中的监测1. 血液监测: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电解负荷和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 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监测患者的氧合指标、心率、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一、主要技术:1、缓慢连续超滤(slow continuous ultrafiltration,SCUF)2、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3、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4、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is,CVVHD)5、连续性高通量透析(continuous high flux dialysis,CHFD)6、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7、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ontinuous plasma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二、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1、肾脏疾病(1)重症急性肾损伤(AKI)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需要持续清除过多水或毒性物质,如AKI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外科术后、严重感染等。
(2)慢性肾衰竭(CRF)合并急性肺水肿、尿毒症脑病、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2、非肾脏疾病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挤压综合征、乳酸酸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心肺体外循环手术、慢性心力衰竭、肝性脑病、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液体潴留、需要大量补液、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肿瘤溶解综合征、过高热等。
(二)禁忌证CRRT无绝对禁忌证,但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慎用。
1、无法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
2、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3、严重的活动性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
三、治疗前患者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以保证CRRT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患者是否需要CRRT治疗应由有资质的肾脏专科或ICU 医师决定。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规范化治疗流程(contin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hy,CRRT),是指每日持续24h或接近24h的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
一、评估患者是否需要实施CRRT(一)绝对指征包括:对利尿剂无反应的容量过负荷,如急性肺水肿等;严重的高钾血症(>6.5mmol/L)或血钾迅速升高伴心脏毒性;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7.1)。
(二)相对指征1.肾性指征:当AKI患者不能耐受液体平衡和代谢物波动时,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或)合并脑水肿、颅高压的AKI患者。
2.非肾性指征:如顽固性液体过负荷、感染性休克、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溶瘤综合征、热射病等。
(三)禁忌症CRRT无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症包括:无法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活动性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
当凝血功能障碍或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存在紧急CRRT指征时,仍可通过采取无肝素抗凝或枸橼酸局部抗凝等方式进行CRRT治疗。
(四)CRRT启动时机针对何时开始CRRT治疗,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
可以借鉴第17届急性疾病质量倡议(Acute Disease Quality Initiative,ADQI)会议上达成的共识意见:当代谢和液体管理需求超出肾脏能力,就需要考虑急性肾替代治疗(acute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ARRT),肾脏功能的需求由溶质及液体负荷、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非肾性合并症所决定,当然肾脏功能的'需求-能力'不匹配也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动态评估。
借鉴这个共识,笔者制定了以下的一个评估流程:1、对于任何一例收住ICU的重症患者,首先都应该优化容量;2、通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3、评估有无AKI风险,监测血清肌酐、尿量来早期发现并诊断AKI;4、然后通过评估患者肾脏功能的'需求-能力'之间的差距来决定开始实施CRRT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