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NO”背后园区转型路
- 格式:pdf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创业的口号15篇关于创业的口号11、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创造奇迹。
2、选择自主创业,演绎财富人生。
3、创业精彩有约,创新魅力无限。
4、创阳光事业,展青春风采。
5、回乡工作好,家里有老小。
6、创业天不负,立志事竟成。
7、创业,改变未来。
8、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走向市场,自主择业。
9、手拉手打造创业平台,心连心建设和谐上海。
10、倡导自主创业,建设绿色家园。
11、助你创业、帮你兴业、促你就业。
12、创业出岗位,培训出人才。
13、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
14、提高创业意识,弘扬创业文化。
15、机会稍纵即逝,创业只争朝夕。
16、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事业,全民创大业。
17、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18、创业路书写新人生,小买卖成就大事业。
19、青春展风采,创业赢未来。
20、点燃创业星火,建设魅力家园。
21、创业重在行动,梦想点燃激情。
22、创业点亮生活。
23、技能就业计划,助你走向成功。
24、推动全民创业,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5、魂牵梦绕故乡情,报效桑梓我先行。
26、培训提高技能,能力创造机会。
27、创业促发展,创业促创新,创业促和谐。
28、选择自主创业,演绎自强人生!29、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30、创业是就业之基、财富之源。
31、创新创业新福地,宜商宜居新环境。
32、点燃创业梦想,崛起和谐伊旗。
33、创业大舞台,有你更精彩。
34、回乡创业你我同行,报效桑梓父老受益。
35、拓宽创业门路,建设和谐家园。
36、爱心凝聚力量,创业成就梦想。
37、不怕创业无成,就怕懒惰平庸。
38、梦想在青春,创业我添辉。
39、青春领航创业,智慧塑造未来。
40、营造创业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41、点燃创业星火,建设魅力都市。
42、激情在创业中燃烧,成功在实践中铸就。
43、创新魅力无限,创业激情有约。
44、改善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45、创业是船,创新是帆,成功是岸。
46、创业项目无大小,施展才能有天地。
7第2卷 第26期〈区域发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体系探索与优化*贾 宁,白笑怡,许真真(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河南 洛阳 471000)摘要:积极探索如何发挥郑洛新自创区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中的“试验田”作用,对于“十四五”时期郑洛新三市乃至河南的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章主要介绍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体系现状以及在推广落实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深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政策体系优化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26-0007-0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
自2009年3月,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已经有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复建设。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12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要依托郑州、洛阳、新乡3个城市高新区,举全省之力将其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
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既是我国在新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在河南的缩影,也是河南省贯彻落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体现,对全省转换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1+N”的政策体系构建建设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关键的问题是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自批复以来,河南省全力推动构建“1+N”的政策体系。
作为自创区政策体系中的“1”,《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印发,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创建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意见》提出的30条先行先试政策,最大程度发挥激励引导作用,推动示范区建设尽快破题、取得成效。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创意园区改造案例:
1. 旧厂房转型:德国柏林的RAW-Gelände是一个成功的旧厂房转型项目,将废弃的火车场和工业建筑改造成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文化和创意园区。
该园区融合了艺术、音乐、餐饮和创业孵化等元素,吸引了许多创意产业和年轻创业者。
2. 艺术与科技融合:英国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是一个集艺术与科技于一体的创意园区。
通过将旧港区的仓库和建筑改造成办公场所、艺术工作室和展览空间,吸引了许多艺术家、设计师和科技创业者。
园区内还设置了公共艺术装置和交互式科技展览,为园区增添了独特的氛围。
3. 城市农业园区:荷兰鹿特丹的魔鬼山是一个城市农业园区的成功案例。
该园区将废弃的钢铁厂改造成了一个可持续农业和食品生产的区域。
园区内种植了大量蔬菜和水果,并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利用的水系统来提供能源和灌溉。
4. 创意产业集聚:中国深圳的华强北是一个著名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原本是一个以电子零售闻名的商业街,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造,逐渐形成了一个集电子产品设计、研发和创业为一体的创意园区。
园区内有众多的科技企业、创客空间和
创业孵化器,为创意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园区改造方式,从旧厂房转型到艺术与科技融合,再到城市农业和创意产业集聚,每个案例都以独特的特色和吸引力吸引了创意产业和创业者。
这些园区的成功改造也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于其他园区改造项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1年第1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 anagem ent Research2021 No. 1doi: 10.3969/j.issn. 1000-7695.2021.01.010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分布特点及经验启示鱼坤\吴圣、张春英2,吴永常、陈学渊1(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2.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26)摘要: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先行者山东省为省域案例,系统梳理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4个发展阶段,阐释其空 间分布特点及产业特征,并基于D E A模型从总体运行水平、规模报酬趋势等方面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园区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分析。
研究表明,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效率总体较好,但个别园区由于投入结构与投入规模不合理致使园区D E A无效。
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问题,结合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实践及经验,提出注重科技资源投入效率、完善园区管理体系、促进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建议,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历程;运行效率;分布特点;山东省中图分类号:F30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7695 (2021 ) 01-0062-08 Development Proces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of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Shandong ProvinceYu K un1, W u Sheng1, Zhang Chunying2, W u Y ongchang1, Chen X ueyuan1(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2.C hinese Academ y of A gricultural Engneering Planning &Design, Beijing 100026, China)Abstract:T ak ing S handong Province, a p io n eer in the construction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as a provincial case,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com b ed four developm ent stages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and explaine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D EA m odel,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 f park in various cities in S handong Province is evaluat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 f overaU operating level and scale rew ard trend. T h 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operation efficiency o f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relatively good, b u t the D E A o f som e parks is invalid due to their irrational in p ut structure and in pu t scale. In view o f the d evelopm ent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Shandong P 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 ard suggestions to focus on the efficienc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input, im prove the m anagem ent system o f the park, and prom ote the distinctive and differentiated developm ent o f the park, providing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C hina.Key words:a g ric u ltu ra l scien ce an d te c h n o lo g y park; d e v e lo p m e n t p a th; o p e ra tio n efficien cy; d istrib u tio n characteristics; Shandong Province农业科技园区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现代 化建设中为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而涌现出来 的一种新生事物[1],对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促 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等起到巨大的 支撑和推动作用。
10项案例深度解析零碳工业园区零碳工业园区是指通过采用绿色、低碳、环保的技术与策略,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在工业园区内实现碳中和的一种发展模式。
下面将深度解析10个零碳工业园区的案例。
1. 案例一:芬兰埃斯波零碳工业园区芬兰埃斯波零碳工业园区是世界上第一个零碳工业园区,该园区通过建设风力发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设施,实现了100%的能源自给自足,并利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 案例二:中国深圳前海零碳工业园区深圳前海零碳工业园区以低碳产业为主导,通过推广节能技术、提供低碳金融支持等手段,有效降低碳排放。
该园区还鼓励企业间资源共享,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 案例三:美国硅谷零碳工业园区硅谷零碳工业园区致力于推动绿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园区内的企业通过采用能源高效设备、推广智能交通系统等措施,实现碳排放减少,并积极开展研发工作,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4. 案例四:德国弗劳恩霍夫零碳工业园区弗劳恩霍夫零碳工业园区是德国重要的科研基地,通过开展绿色化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推动工业园区的碳排放降低。
园区还注重企业间的合作,通过共同研发解决方案,共同推动绿色转型。
5. 案例五:日本东京湾零碳工业园区东京湾零碳工业园区以海洋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来源,通过建设海上风力发电设施、太阳能光伏电站等,实现了碳排放的大幅减少。
园区还注重环境保护,开展海洋生态修复等工作。
6. 案例六:新加坡淡滨尼零碳工业园区淡滨尼零碳工业园区是新加坡的示范性绿色工业园区,通过引入清洁能源和高效节能设备,实现了碳排放的零排放。
园区还注重提升生态环境,推动园区内的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7. 案例七:英国伦敦奥运村零碳工业园区伦敦奥运村零碳工业园区是为了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而建设的,通过采用节能建筑、低碳交通等措施,实现了碳排放的大幅减少。
园区还注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低碳生活和就业机会。
8. 案例八:印度班加罗尔零碳工业园区班加罗尔零碳工业园区是印度南部重要的工业基地,通过采用太阳能发电、废物能源利用等手段,实现了碳排放的减少。
Feb. 2021Vol. 33 No. 12021年2月 第33卷第1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文章编号.1009-4873(2021)01-0035-05数字经济下河北产业结构现状及转型路径李倩(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摘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发展形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晋景下,河北省亟需确定肖身产业 发展着力点,借数字化之力引导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渗透,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向 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基于河北省产业结构及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 分析,探究河北省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近年来,数字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已引起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其中,在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方面,文献[1] 采用浙江省10年间的数据,分析了数字基础建设水平、数字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及数字技术创新科研水 平这三个因素对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影响。
文献[2]依据两种数据模型研究了数字经 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
文献[3]通过实证研究评估了嘉兴五县两区的产业数字化状况, 指出了海宁市产业数字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区域特色。
在产业发展路径和驱动保障机制方面,文献[4]和文献[5]分别从传统产业融合、政策标准制定、数字人才建设、强化软硬件支撑、发展环境营造等方面 总结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路径及保障机制。
2020年, 河北省也相继发布了关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支持文件,数字经济已成为河北省未来经济 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本文主要聚焦数字经济作用于地区产业发展相关问题,采用河北省统计局发布的《河北经济年鉴一2018》⑷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下河北省目前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数字经济对河北 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路径,以及未来重点行业的发展方向。
扬州日报/2013年/9月/18日/第A01版
扬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9个月婉拒12个粗笨重物流项目落户
12个“NO”背后园区转型路
紧靠蜀冈—瘦西湖风景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第四方物流及总部经济通讯员韩萱金文朱妍见习记者飞越记者默然
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石和主体,项目一直是各地、各园区争抢的“香饽饽”。
然而,紧靠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扬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近9个月却婉拒了12个项目落户,其中不乏投资额超过5亿元的大项目。
送上门的大项目都不要,这个园区底气何在?
“扬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紧靠蜀冈—瘦西湖风景区,面对扬州大旅游发展带来的新命题,集聚区必须更高定位、更新规划,走出一条与风景区良性互动的转型升级之路。
”物流集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园区将把钢材、混凝土等粗笨重物流项目拒之门外,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第四方物流及总部经济。
9个月对12个项目说“NO”
这几天,武汉一家物流企业的项目经理张峰心中有些失落又充满感激:虽然企业重头项目没有进入扬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但在园区工作人员的推荐下,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投资地。
“要是前年来扬州就好了。
”张峰说,三年前,物流集聚区邀请他们来投资,但当时公司总部投资规划还没有最终确定。
“去年年底,总部决定进军江苏市场,想把江浙地区的钢材中转基地放在扬州,没想到主动送上门却被婉言拒绝。
”
上海一家建材物流企业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该企业负责人说:“5个亿的投资啊!很多地方与园区都在争,但我们最青睐的还是公铁水连接、江海河沟通的扬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但数次洽谈,甚至主动提出增加投资,都没有被通过。
”
“去年底到现在9个月时间,已有12个物流项目被我们拒绝。
”扬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管委会主任朱义东介绍,这些项目中,有的放在以前都是求之不得,但现在面对扬州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大旅游发展的要求,舍不得也要舍。
“物流集聚区紧靠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既要发展产业更要呼应扬州大旅游的发展要求。
”朱义东说,这使得园区对那些处在物流产业链下游的运输仓储项目,尤其是钢材、混凝土等粗笨重的物流项目不得不拒之门外。
大旅游发展带来转型新命题
“今年1月,市委、市政府对蜀冈—瘦西湖风景区进行扩容调整,城北乡及物流集聚区部分区域划归风景区。
”扬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石毅说,城市发展让集聚区面临着全新命题:一方面,产业定位要站在全市旅游的高度和风景区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区域定位要从过去城市郊区转变为市中心的城市新区。
新调整、新挑战,传统的物流集聚区该如何转身?听取专家建议、拜访各个部门、到苏南先进园区学习……物流集聚区找到了新定位:加快产业升级,由专业化物流园区向现代化城市新区转型,打造一座高端物流为主,商贸宜业、人文宜游、生态宜居的新城。
“其实,这也是苏南很多园区走过的路。
”石毅说,苏南园区之所以发展快、质态好,就是因为升级快、转型快,该舍要舍,该变要变。
而今,物流集聚区已初步绘就了一张新的画卷:大王庙广场、北区大润发、奥特莱斯等商业项目构成现代服务业项目高地;国药物流、月星家居等优质商贸物流项目支起现代商贸集聚区的
框架;竹西路和上方寺路两侧一幢幢高品质住宅楼让城市品质生活区初现。
婉拒项目却换来醒目成绩单
9个月时间,对12个项目说“NO”,有的项目体量还很大,不少人感到可惜,甚至有些不理解:物流园区不要物流企业要什么?
然而,今年8月,一份数据出炉后,所有人的疑虑打消了:今年前8个月,物流集聚区实现服务业营成额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8%、217%,税收2.2亿元,同比增长70%,重大项目位居邗江前列……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城市发展倒逼园区转型,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是如何看待。
”谈及今年以来的发展,朱义东颇有感慨:园区发展只有顺应城市发展,才能海阔天空!
前不久,扬州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将旅游名城作为扬州建设成为世界名城的永久性标志,将旅游业确定为扬州永久性基本产业。
“旅游发展带来的是更多的人流、物流,带来的是更多的高端项目和高端人才。
”扬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桑祖云介绍说,集聚区现有企业都在加快技术和产业升级,未来将重点瞄准商贸物流、第四方物流及总部经济项目。
“尤其是第四方物流,是现代新兴物流的典范,专门为传统物流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堪称物流产业的神经与大脑。
”桑祖云说,园区转型就应该瞄准高端产业与新型产业,目前集聚区正与国内几家第四方物流企业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