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 格式:ppt
- 大小:461.00 KB
- 文档页数:17
必修5: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必修5: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爱,是我们生活的社会永恒的主题。
我们每天都在爱中生活着:在父母的爱中体验为人子女的快乐,在兄弟姐妹中体会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学校大家庭中感受相互融洽的友谊……在这些泛着浓浓情谊的爱中,我们最能体会的是亲情。
亲情是世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
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是被亲情围绕着的。
记不记得,三岁的你顽皮地到别人家玩,惊惶失措的父母沿街用嘶哑的喉咙呼唤你名字的声音;记不记得,五岁的你在暴风雨之夜高烧,茫然无助的父母深一脚浅一脚抱着你往医院送那焦灼的面孔;记不记得,八岁的你得了语文数学双百分,喜笑颜开的父母专注地望着你不知说什么做什么的情形……亲情,就是这样伴着我们一起成长……回首,满眼时亲情荡漾;回首,满耳时亲切的叮咛;回首,整个心田都是那难忘的亲情。
过程指导•方法建议一、注重联想,把握情感要把真情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联想,通过联想回忆过去的发生的故事、体验当时的情感和现在的思想等。
的勇气,它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它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
生活是不能没有真情的,而生活里就时时有真情在温暖着我们。
请以“感受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分析】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父母与子女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
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感谢父母辛勤工作,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理解,感受社会的关爱……对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都有一颗感受亲情的心。
只要有一颗会体会亲情的心,你就能时时感念父母,就能明白父母心甘情愿不知劳苦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了一颗感动的心,你就会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
二、注重细节,描摹真情细节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事例或人物的神态、动作等。
细节要经过精心的选择,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人物的性格,显示人物的思想,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内涵,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亲情,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3.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4. 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亲情。
2. 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
2. 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描绘来表现亲情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亲情。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亲情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表达亲情的技巧。
3. 练习法: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亲情写作练习。
五、教学内容1. 亲情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 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
3. 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4. 分析优秀的亲情作文,学习表达亲情的技巧。
5. 进行亲情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2. 讲解亲情的内涵:阐述亲情的定义,解释亲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分析优秀作文:挑选几篇优秀的亲情作文,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表达亲情的技巧。
4. 写作指导:讲解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5.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亲情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课堂练习讲解1. 学生提交作文后,进行批改和点评,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2. 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分析其表达亲情的优点和不足。
3. 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八、拓展学习1. 推荐一些关于亲情的书籍、电影、歌曲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观看和欣赏,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2. 组织一次亲情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亲情的重要性。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备课素材1.话题导入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
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当今物欲横流,亲情的博大和温馨又是何等的重要。
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
有人这样形容亲情: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我说,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
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
2.交流素材亲情如灯--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生命,如果没有亲人的关爱和温暖,是不敢想象的.亲情,无论是父子、母女,还是兄弟、姐妹,无论手足之情,还是骨肉之情,都是天然的,是与生俱来的,是无须寻找的,只须好好珍惜和保护,好好守望和回味。
但遗憾的是,由于亲情离我们太近,仿佛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像对待水和空气那样.让我们回忆起以前那些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美丽岁月,如花一般绽开的美丽岁月。
在对美丽岁月的回望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指出细节描写.以心换心我是背着苦难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两个月大时,随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医生在病历上写下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判决,并预言我活不过20岁。
五彩斑斓的童年,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紧锁的眉头和妈妈的泪眼,还有白大褂、静滴架和病房里那一大片阴冷刺眼的白色。
父母带着我,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他们时刻都能感觉到死神的威胁,但他们从未放弃过抗争。
这是一场必败无疑的与命运的搏斗,他们为我耗尽了心力。
一、教案基本信息《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适用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亲情。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亲情的能力,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赞美亲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亲情。
2. 运用文字表达亲情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地表达亲情的感悟。
2. 如何赞美亲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与亲情有关的作文范文。
2. 与亲情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 回顾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点滴,准备分享。
2. 写作文所需的文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播放与亲情有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亲情。
1.2 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点滴,感受亲情。
2. 讲解(15分钟)2.1 教师讲解亲情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2.2 教师讲解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亲情,并举例说明。
2.3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文字表达亲情的感悟,并举例说明。
3. 练习(15分钟)3.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写作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3.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
2. 准备参加课堂展示。
五、课堂展示及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亲情的故事。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赞美亲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反思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开展亲情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提升写作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分享亲情的感悟,增进家校联系。
八、复习与巩固1. 教师挑选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课堂朗读,让学生感受亲情的美好。
2. 学生结合所学,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巩固所学知识。
九、评价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不断提高。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5《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及教学反思本文主要探讨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5《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一课的教学活动及反思,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
教学目标本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了解家庭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表达自己对亲情的认知和感悟。
具体目标如下:•了解文章《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的内容和主旨;•通过分析文本,学习描写技巧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含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预习在上课前,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并完成以下预习任务:1.思考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和亲情体验;2.注意文本中的描写技巧和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对文章效果的作用;3.写一篇读后感,总结个人的认知和感悟。
导入课堂开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和读后感,以促进情感沟通和情感共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理解阅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文本分析,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文章的文体和结构;2.文章的主题和主旨;3.文章的描写技巧和修辞手法;4.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
通过阅读和分析,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和认识。
创作写作借助文本分析的基础,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感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家庭和爱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回顾在本节课的结束前,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并展开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亲情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讨论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对亲情的看法和体验,并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阅读教学法阅读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节课程中,通过阅读课文和文本分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写作教学法语文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和发挥自己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本节课程中,通过写作活动,促进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和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