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W选型指导
- 格式:pdf
- 大小:62.48 KB
- 文档页数:8
光缆选型手册(原创实用版)目录1.光缆选型手册概述2.光缆的分类与性能指标3.光缆选型的重要性4.光缆选型的主要考虑因素5.光缆选型的具体步骤6.光缆选型的注意事项7.结论正文1.光缆选型手册概述光缆选型手册是一本为光缆选型提供指导的工具书,旨在帮助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缆产品。
本文将对光缆选型手册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包括光缆的分类与性能指标、光缆选型的重要性、光缆选型的主要考虑因素、光缆选型的具体步骤以及光缆选型的注意事项等方面。
2.光缆的分类与性能指标光缆可以根据传输模式、光纤类型、结构形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其中,传输模式主要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光纤类型包括 G652 光纤、G655 光纤等;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层绞式光缆、平行式光缆等。
光缆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信号衰减、光纤参数等。
3.光缆选型的重要性光缆选型对于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合适的光缆选型可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从而确保光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4.光缆选型的主要考虑因素光缆选型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缆性能指标。
(2)网络拓扑结构: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光缆结构形式。
(3)环境条件:考虑光缆敷设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抗拉强度等。
(4)预算: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成本因素选择合适的光缆产品。
5.光缆选型的具体步骤光缆选型的具体步骤如下:(1)明确需求:了解光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性能要求。
(2)选择光缆类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缆类型,如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等。
(3)选择光缆结构形式: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光缆结构形式,如层绞式光缆、平行式光缆等。
(4)考虑环境条件:根据敷设环境选择具有相应性能指标的光缆产品。
(5)综合考虑成本和性能: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光缆产品。
6.光缆选型的注意事项光缆选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光缆的性能指标和适用场景,避免选型不当导致的性能问题。
氨合成塔外壳选型采购过程中的几个技术问题张凤魁【摘要】从技术角度出发,对采购过程中氨合成塔壳体结构形式选择、材料选择、部分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业主在技术方案确定时应重点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Taking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selection and purchasing of ammonia convertor from these aspects:shell structure ,material , partial structure design , etc ., and point out several technical problems should be paied more attention for the ow ner .【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氨合成塔;壳体结构;材料;结构设计【作者】张凤魁【作者单位】兖矿鲁南化肥厂,山东滕州 2775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13.26+6.5氨合成塔是合成氨厂的心脏,合成塔外壳的采购是在合成塔内件型式确定后,由合成工艺包或内件供应商提供外壳设备条件图和技术要求,业主或总承包商进行招标采购。
而化工工程设计公司通常不对氨合成塔外壳做施工图纸的设计,一般由制造厂完成整体设计和制造工作。
由于合成塔操作压力和温度都较高,使用环境较为恶劣,材料存在氢损伤和回火脆化等问题,一旦发生破坏,容器内储存的巨大能量瞬间释放,并伴随有毒介质的扩散,将会导致灾难性事故发生。
因此业主在合成塔外壳采购时必须对影响合成塔制造质量、购置成本、安全性、可维护性等相关因素进行充分研究,对制造商提出必要的、严格的技术要求,并强化采购质量的监督控制,保证设备的订货质量。
1 壳体结构型式的选择1.1 合成塔结构型式现在主要有单层厚板卷焊式、多层热套式、多层包扎式、整体多层夹紧式等。
1、所有高频元件包括电感、振荡器等已经全部集1、所有高频元件包括电感、振荡器等已经全部集成在常用无线收发IC/无线收发模块/无线收发体系/数传IC原料下载(315MHZ----2.4GHZ单片无线收发芯片选型指南) 型号事业频段频道基础特性1、所有高频元件包括电感、振荡器等已经全部集成在常用无线收发IC/无线收发模块/无线收发体系/数传IC原料下载(315MHZ----2.4GHZ单片无线收发芯片选型指南)型号事业频段频道基础特性功耗解说兴办工具资料应用NRF401 433MHZ单片机无线收发芯片21、最高速率20Kbps2、最大发射功率+10DBM工作电压2.7-5V发射电流约8-18MA接受电流约10MA待机电流约8UA1、约10个核心元件,采用低本钱的4M晶振2、凭据系统须要可用环形天线或单端天线,良好区配的坏分子件和单端天线时通讯间隔可达300米-800米3、仍旧多量应用,机能靠得住NRF401-Quick-Kit火速开发套件:含nrf401、PCB、4M公用高精度贴片晶振,高Q电感各两套。
NRF401-Quick-DEV开发系统:包括两个无线模块、两个开发板(含可退换MCU及用户开发空间),周密源代码,原理图,资料光盘。
NRF402 433MHZ单片无线发射芯片21、最高速率20Kbps2、最大发工作电压2.7-3.3V发射电流约1、约10个外围元件,采用低成本的4M晶振2、根据系统需要可用环形射功率+10DBM8-18MA 接收电流约10MA待机电流约8UA天线或单端天线,良好区配的坏分子件和单端天线时通信距离可达300米-800米NRF403315/433MHZ 双段单片无线收发芯片21、最高速率20Kbps 2、最大发射功率+10DBM 工作电压2.7-3.3V发射电流约8-18MA接收电流约10MA待机电流约8UA1、约10个外围元件,采用低成本的4M 晶振2、根据系统需要可用环形天线或单端天线,良好区配的坏分子件和单端天线时通信距离可达300米-800米3、由于工作频段较低,在315MHZ 频段,当参数完婚良好时没关系得到比NRF401更远的通信距离NRF903433/868/915MHz 三段单片无线收发芯片1691、最高速率76.8Kbps2、最大发射功率工作电压2.7-3.3V发射电流约10-120MA 1、约10个外围元件,学习所有。
香飘异国一一一阿尔特轻机枪作者:暂无来源:《轻兵器》 2010年第22期文武柯尔特公司自1 960年代正式生产M16系列步枪以来,这种轻武器就被许多公司当作各型枪械的“衍生平台”。
然而有这样一种现象,尽管AR15/M16系列的各类衍生型、变型枪多得不可胜数,但在班组支援武器领域却无甚建树,未成大器。
其实,早在AR15/M16问世的1960年代,柯尔特公司就开始以此为原型开发系列班组用支援武器,而其中的柯尔特轻机枪(LMG)是最接近实用阶段的轻机枪——加拿大公司在对该枪进一步改进后成为多国制式武器。
柯尔特M16系轻机枪研制轨迹柯尔特公司早期试图将M16改作班用轻机枪的努力始于M16 HBARMl(公司内部编号R0606)和M16AlHBAR Ml(公司内部编号R0606A),这两种枪械基本结构相同,都配备重型枪管,快慢机设有单发和连发两档选择,惟一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拥有一个辅助推机柄。
随后,柯尔特公司在这两款枪械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种采用福斯特·斯图尔特文专利快慢机的型号(公司内部编号R0606B),其快慢机有保险、单发、连发、3发点射4个位置。
这3种早期衍生型轻机枪都采用标准的三角护手和与M16相同的闭膛待击方式。
柯尔特公司当初开发这些枪械主要是为了参与陆军的枪械武器系统(SAWS)计划【注:不同于1970年代的SAW(班组自动武器)计划】。
同一时期,柯尔特公司还设计过数款以M16为原形、采用弹链供弹的试验型机枪,比如柯尔特HBAR M2和CAR15 HBAR M2等,这些试验型机枪有的曾少量生产,用于装备在通用直升机的侧舱门边,并参加了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
这几款轻机枪同样采用与M16相同的闭膛待击方式。
1970年代中期,为参与陆军班组自动武器(SAW)选型,柯尔特公司又启动了以M16为蓝本的轻机枪项目,型号名称为XM106。
该枪一改柯尔特以往的设计风格,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较大改进。
基于ZMP—SynqNet的SAW滤波器生产线控制研究作者:何丹青牟式标楼越升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09期摘要:为实现声表面(SAW)滤波器的自动化生产,并解决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的可靠性、辅助工装设备的稳定性、生产线报警等问题,设计了基于SynqNet现场总线的生产线控制系统。
不仅从控制模块、执行机构、电气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硬件设计,而且提出了控制方案的软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SynqNet现场总线工业机器人生产线自动化中图分类号:TN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9-0012-02电子产品的生产数字化是国内外电子生产企业的发展趋势,自动化生产线的工艺水平直接决定了电子产品的生产周期、质量、可靠性、成本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大多数电子生产企业在自动化生产领域起步晚,还没有自行研制成熟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和管理。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对某电子科技企业的SAW滤波器的生产工序,提出了集电气控制、现场总线、传感技术和气动控制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生产线部分工序自动化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可靠性高、效率良好、灵活性强、易于维护检修。
1 SAW滤波器生产线SAW滤波器的生产加工需要经过前道车间、后道车间和成测车间各生产工序才能完成,其生产线布局如图1所示。
全线有22道工序、14个工位、2个仓库、2个中转站组成。
前道车间F1~F4工位分别进行清洗、蒸铝、光刻修频和半成品精检等工序。
后道车间B1~B5工位主要完成划片、揿片、去胶、镜检、胶片、盖帽、中测、封帽和检漏等工序。
成测车间C1~C5工位主要完成老化、成测、打印、测电阻、复测、抽测、包装和检验等工序。
2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的应用引起了自动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它的关键是把网络化、信息化的概念彻底引入到控制领域[1-2]。
为优化滤波器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高可靠性、灵活性的实时控制,综合考虑生产线控制要求和机器人自动控制要求,通过比较CAN、Profibus、 FF等国际流行的总线,提出了以SynqNet总线为基础的SAW滤波器生产线控制方案。
什么是SAW滤波器?SAW滤波器工作原理及应用详解在如今的数字化世界中,无线通信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从智能手机到先进的雷达系统,无线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在这背后,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关键组件:SAW滤波器。
这种基于声表波技术的滤波器在确保我们的通信信号清晰和准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神秘的东西呢?接下来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它:SAW(Surface Acoustic Wave)滤波器是一种利用声表波技术实现信号滤波的设备,它基于压电晶体的特性,通过晶体表面传播的声表波来实现信号的频率选择和滤波。
SAW滤波器示意图SAW滤波器的结构包括压电晶体、电极和衬底。
压电晶体通常是石英或锂钽酸锂等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即在施加电场或机械应力时会产生电荷分布和机械变形。
电极用于施加电场和接收滤波后的信号,而衬底则提供支撑和机械耦合。
SAW滤波器材料示意图SAW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如下:输入信号:待滤波的信号通过输入端进入SAW滤波器。
电极激励:电极施加电场,产生声表波。
声表波传播:声表波在压电晶体表面传播,同时与电极相互作用。
滤波效果:声表波的传播路径和电极的设计使得只有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能够通过滤波器,其他频率的信号被抑制或阻塞。
输出信号:滤波后的信号从输出端输出,只包含通过滤波器的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SAW滤波器工作原理示意图SAW滤波器特点和优势:高品质因数:SAW滤波器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可以实现较窄的带通或带阻滤波特性。
低插入损耗:相对于其他滤波器技术,SAW滤波器的插入损耗较低。
温度稳定性:SAW滤波器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适用于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应用。
小尺寸:由于利用了晶体表面进行信号传播,SAW滤波器可以实现较小的尺寸。
宽带特性:SAW技术允许设计宽频带的滤波器。
SAW滤波器应用领域:移动通信:在手机和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中,SAW滤波器用于选择性地滤除或传递特定的频率带段。
Saw滤波器市场空间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Saw滤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射频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卫星通信、雷达等领域。
Saw滤波器通过声表面波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频率选择和信号处理,具有良好的抑制杂散信号的能力,因此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市场需求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其对信号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Saw 滤波器具有优异的特性,可以有效地过滤掉不需要的信号,提高通信质量,因此在手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另外,在卫星通信、雷达、无线电等领域,对信号处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Saw滤波器在这些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市场现状目前,Saw滤波器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与传统的LC滤波器相比,Saw滤波器在占用空间小、性能稳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设备采用Saw滤波器进行信号处理。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推进,对于更高频率、更宽带宽的信号处理需求也将进一步推动Saw滤波器市场的增长。
市场竞争在Saw滤波器市场中,拥有先进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厂商具有竞争优势。
一些大型芯片厂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持续提升Saw滤波器的性能,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类设备中。
同时,一些专业的滤波器厂商也在不断扩大其在市场中的份额,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市场前景展望未来,Saw滤波器市场仍然充满机遇与挑战。
随着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车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Saw滤波器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同时,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对高性能、低插损的Saw滤波器将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将成为Saw滤波器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结语综上所述,Saw滤波器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射频滤波器,其在通信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企业应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深入挖掘市场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选型指导
概论:
声表面波技术是六十年代末期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领域,它是声学和电子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声表面波技术的发展相当迅猛,其应用领域从最开始的军用雷达发展到现在几乎遍及整个无线电通讯,特别是最近几年移动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声表面波技术的发展。
SAW滤波器的主要特点是:设计灵活性大、模拟/数字兼容、群延迟时间偏差和频率选择特性优良(可选频率范围10MHz~3GHz)、输入输出阻抗误差小、传输损耗小、抗电磁干扰(EMI)性能好、可靠性高、制作的器件体积小、重量轻,而且还能实现多种复杂的功能。
SAW滤波器的特征和优点,正适应了现代通信系统设备以及移动通讯轻薄短小化和高频化、数字化、高性能、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其不足之处是:所需基片材料价格昂贵,另外对基片的定向、切割、研磨、抛光和制造工艺要求高,受到基片结晶工艺苛刻和制造精度要求严的影响。
1声表面波基本理论
“声表面波”(SAW)是沿物体表面传播的一种弹性波。
1885年,瑞利(Rayleigh)根据对地震波的研究,从理论上阐明了在各向同性固
体表面上弹性波的特性。
1965年,怀特(R.M.White)和沃尔特默(F.W.Voltmer)发明了“叉指换能器”(IDT),从而取得了声表面波滤波器技术的关键性突破。
声表面波SAW(Surface Acoustic Wave)就是在压电基片材料表面产生并传播、且其振幅随深入基片材料的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的弹性波。
SAW滤波器的基本结构是在具有压电特性的基片材料抛光面上制作两个声电换能器——叉指换能器(IDT)。
它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平面工艺,在压电基片表面蒸镀一定厚度的铝膜,再把设计好的两个IDT的掩膜图案,利用光刻方法沉积在基片表面,分别用作输入换能器和输出换能器。
其工作原理是:输入换能器将电信号变成声信号,沿晶体表面传播,输出换能器再将接收到的声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出。
声表面波原理图示
2、声表面波(SAW)器件的应用
SAW滤波器在抑制电子信息设备高次谐波、镜像信息、发射漏泄信号以及各类寄生杂波干扰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可以实现所需任意精度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滤波,这是其它的滤波器所难以完成的。
另外由于采用了新的晶体材料和最新的精细加工技术,使得声表面波器件(SAW)的使用上限频率提高到2.5~3GHz,从而更加促进SAW滤波器在抗EMI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SAW滤波器以极陡的过度带使CATV的邻频传输得以实现,与隔频传输相比,频谱利用率提高了一倍。
电视接收机如果不采用SAW滤波器,不可能工作得这么稳定可靠。
事实上,早期SAW滤波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即是以电视机为代表的视听类家电产品,进入80年代末之后,由于电子信息特别是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为SAW滤波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致使其产量和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
目前世界声表面波(SAW)滤波器的年产量在6亿只以上。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射端(TX)和接收端(RX)必须经过滤波器滤波后才能发挥作用,由于其工作频段一般在800MHz~2GHz、带宽为17~30MHz,故要求滤波器具有低插损、高阻带抑制和高镜像衰减、承受功率大、低成本、小型化等特点。
由于在工作频段、体积和性能价格比等方面的优势,SAW滤波器在移动通信系
统的应用中独占鳌头,这是压电陶瓷滤波器和单片晶体滤波器所望尘莫及的。
在无线寻呼系统中,BP机接收到的RF信号需先滤波后再进行放大,滤波器的电气特性直接影响到接收信号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早期生产的BP机一般采用LC滤波器,由于LC滤波器的调试复杂,选择性和稳定性又较差,因此现已逐渐被SAW滤波器所取代。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全球上网的用户愈来愈多,但目前通过电话上网的最大缺点是带宽太窄(几十千频),下载速度极慢,而CATV的网络频率资源丰富,不少商家因而均在开发基于CATV网的宽带多媒体数据广播系统(如VOD等),通过CATV上网可使信息传输速度提高几十倍以上,在这些系统中都要用到高性能的SAW滤波器来解决邻频抑制问题。
可见,SAW滤波器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声表面波(SAW)器件具有工作频段宽(10MHz—3GHz),信息容量大,时带积大(可达104以上),频响特性好,勿需调整,一致性好,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特点,自1965年第一个声表面波器件制作出来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从最开始的军用雷达,发展到现在的几乎覆盖了整个无线电通讯领域。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1、 声表面波谐振器可用于汽车无钥匙插入系统、run-flat tire
系统、自动门开关、个人及家庭安全、销售点的无线终端、条码阅读器、身份证标签、计算机外设、CATV和VTRS的RF调制器;
2、用于光通信中时钟恢复单元;
3、 Nyquist 声表面波滤波器(SAW)用于无线电收音机;
4、用于CATV系统的VSB声表面波滤波器;
5、用于移动通讯系统(GSM、DCS、DECT、CDMA、AMPS)的前、 末端和中频滤波的低损耗声表面波滤波器;
6、 用于无线本地环路的声表面波滤波器;
7、 用于卫星通信系统和微波传输系统的声表面波滤波器;
8、 声表面波滤波器用于电视机的中频滤波;
9、 用于Pager的低损耗声表面波滤波器;
10、用于无绳电话的声表面波滤波器;
11、用于BB机的声表面波滤波器。
3、声表面波(SAW)滤波器的选型指导
声表面波(SAW)滤波器是无源器件,其主要电性能参数及定义是:
中心频率: 给定相对插入损耗(比如 –3dB)电平的两个截止频率值的算术平均值。
通带宽度(带宽): 给定相对插入损耗电平的两个截止频率间
的频率间隔。
插入损耗: 在给定端接负载下,插入滤波器前,信号源直接传给
视在功率与插入滤波器后传给负载的功率之比,通
常以分贝表示。
通常情况下,滤波器的插入损耗是
用通带中最大输出电平频率点的插入损耗值来衡
量。
通带波纹: 指通带内规定频域的最大损耗之间的差值。
对于声表面波滤波器,还给出了一个通带波纹的概念,定
义为平顶通带内最大的两个相邻峰和谷之间的损耗
差值。
阻带抑制: 在给定频带内器件的最大旁瓣电平。
矩形系数: 指两个规定的损耗值所确定的频带宽度之比,未特别指明时,可用40dB带宽与3dB带宽之比来量度。
群时延波动:在规定通带范围内,群延时的最大差值。
选用器件的性能应定性考虑的因素是:
1、 窄带滤波器将比宽带滤波器体积更长;
2、 小矩形系数滤波器将比大矩形系数的器件体积更长;
3、 窄带器件将有比宽带器件更差的群时延波动;
4、 低频器件体积将比高频器件大;
5、 给定带外抑制越高,器件延迟时间就越长;
6、 器件越长,成本就越高;
7、 较大插入损耗越的滤波器将有较好的振幅、相位和群时延波动特性;
选型框图:
4、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发展方向
当前,SAW滤波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型片式化 SAW滤波器的小型片式化,是移动通信和其它便携式产品提出的基本要求。
为缩小SAW滤波器的体积,通常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优化设计器件用芯片,设法使其做得更小;二是改进器件的封装形式,现在已经由传统的金属壳封装改为 LCCC(无引线陶瓷芯片载体)表面贴装的形式(体积最小的产品仅为2.5×2mm,重约22mg。
);三是将不同功能的SAW滤波器封装在一起,构成组合型器件以减小占用PCB的面积,如应用于1.9GHz PCS终端60MHz带宽的双频段SAW滤波器 。
高频、宽带化 为适应电子整机高频、宽带化的要求,SAW
滤波器也必须提高工作频率和拓展带宽。
研究表明,当压电基材
选定之后,SAW滤波器的工作频率则由IDT电极条宽度所决定,
IDT电极条愈窄,频率愈高。
采用半导体0.35~0.2μm级的精 细加工工艺,可制作出2~3GHz的SAW滤波器。
拓展SAW滤波器的带宽通常从优化设计IDT的电极结构入
手。
比如将IDT按串联和并联形式连接成梯形若干级联的结构,
输入/输出直接实现连接,采用0.4μm以下的精细加工技术,就
可制作出用于无线局域网(LAN)的2.5GHz梯形结构谐振式SAW
滤波器,带宽达100MHz;在多重模式滤波器中,采用纵向连接
的滤波器带宽要比横向耦合型滤波器大一些,因此被广泛用于蜂
窝电话和寻呼机的RF滤波,而后者具有陡削的窄带特性,可用
于个人数字蜂窝(PDC)和模拟电话的中频(IF)滤波。
低插入损耗早期SAW滤波器的最大缺陷是插入损耗大,
一般在15dB以上,这对于要求低功耗的通信设备特别是接收前
端是无法接受的。
为满足现代通信系统以及其它用途的要求,人
们通过开发高性能的压电材料和改进IDT设计,使器件的插入损
耗降低到3~4dB,最低可达1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