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4.50 MB
- 文档页数:12
无锡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2024.11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Fe-56 I-127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盛大开幕!开幕式上主火炬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燃料甲醇(CH3OH),从物质类别来看,关于甲醇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B.属于碱C.属于氧化物D.属于混合物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纳米氮化镓(GaN)”是一种胶体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句中体现的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D.“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有对应关系的是A.金属钠导热性良好,可用作传热介质B.Na2CO3溶液显碱性,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维生素C很难被氧化,可用作抗氧化剂D.次氯酸钠放置在空气中可分解出氯气,用作漂白剂4.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有多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CIO3与浓盐酸制备Cl2时,盐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B.Ca(ClO)2与浓盐酸制备Cl2时,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KMnO4、Ca(ClO)2分别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等量Cl2时转移电子数也相同D.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无需加热,因此不能用盐酸来酸化KMnO4溶液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B.28gN2和N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C.0.2mol·L-1Na2SO4溶液含有0.4N A个N a+D.56g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 A第1页,共6页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 +、B a 2+、C l −、C O 2−3B.K +、Na +、OH -、C l -C..C u 2+、B a 2+、C l −、N O −3D.Na+、OH -7.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金属钠B .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 .钠燃烧生成氧化钠D .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8.离子化合物CaO 2和NaH ,分别与水反应均产生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aO 2不是碱性氧化物B .过氧化钙在水产养殖中可用于增加水体的溶氧量,有效预防鱼虾浮头现象C .二者与足量水反应产生等量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不相同D .CaO 2与水反应时,水作还原剂;NaH 与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9.现有下列四种溶液:①400mL2.5 mol·L -1HCl 溶液,②250mL4.0mol·L -1HCl 溶液,③200mL2.0 mol·L -1MgCl 2溶液,④600mL 1.0 mol·L -1CuCl 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的导电能力:B .Cr 的物质的量:③>④C .②④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消耗Fe 的质量比为5:6D .标准状况下,将22.4LHCI 溶于400mL 水中可得①10.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饱和碳酸钠溶液比较Na 2CO 3、NaHCO 3的热稳定性除CO 2中的HCI杂质观察钾的焰色沉淀的过滤第2页,共6页11.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 .氧化镁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MgO +2HS O −4=M g 2++H 2O +2S O 2.4B .酸性条件下加碘盐中碘元素的检验: I O −3+5I −+6H +=3I 2+3O H−C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 O 2−3+2H +=C O 2↑+H 2OD .钠与水反应: 2Na +2H 2O =2N a ++2O H −+H 2↑12.亚氯酸钠(NaClO 2)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可用于各种纤维和某些食品的漂白。
江苏省无锡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14.01 命题单位: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2.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3.《明史》载:“世宗朝,璁、萼、言、嵩(璁、言、嵩曾为内阁首辅)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
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该材料反映出A.内阁职能的强化一定程度上侵夺了六部职权B.六部是内阁的附属机构,受内阁控制C.内阁职能的强化有效遏制了太监专权的势头D.内阁职权的扩大超越了皇权限制范围4.鲁迅在评论一部小说时说道:“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
终于是奴才。
”下列各项对这部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描述正确的是A.洪秀全掀起天平天国运动B.火药开始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C.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限制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5.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
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A.是台湾士绅模仿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尝试B.是非正常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爱国行为6.“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聊城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七校联考”期末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韦庆远《中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周朝)800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C.①②④ D.②③④《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②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③元代④废分封、行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 .宗法制得以恢复B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 .分封制被彻底取消D .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5.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A .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B .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D .沿袭了世卿世禄制6.下列选项中,通过限制地方来加强中央的措施有 ①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度 ②唐朝三 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立文臣知州、通判 ④明朝废丞相、设殿阁(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7.唐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A.设立六部B.分化相权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8.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
越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 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其体制变革的 一项是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 .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9.纵观明代历史,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现象。
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这是因为 A .“中朝”的决策 B . 内阁的作用 C .六部掌握实权 D .军机处的设置10.下面四幅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皇权势力不断变化的总趋势,正确是A B C D 11.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皇权年代 皇 权年代 皇 权年代 皇 权年代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12.“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天子吓得发了懵。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实验中学2022-2023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B.交通运输业C.冶金业D.机器制造业参考答案:A2. 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
是强国的诉求。
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
”材料论及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赫鲁晓夫D.斯大林体制参考答案:D考点:“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控制农业、榨取农业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服务”,材料论述的是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将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部分中小企业国有化;C赫鲁晓夫扩大集体农庄和企业的自主权,这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3.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参考答案:D4. 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当然不是皆大欢喜的事,而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事。
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其中“愁”一类的是A.西班牙B.荷兰C.意大利D.英国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传统的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国家意大利走向衰落,而大西洋位置上英国、西班牙、荷兰逐渐崛起,故“欢乐”的是英国、西班牙、荷兰等,而“愁”的是意大利,故ABD错误,C项正确,所以选C。
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解“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内涵,二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欢喜”和“愁”所代表的国家即可知道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60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4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国”重大考古成果发布。
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出土器物包含很多其他文化因子:如折腹鼎、背壶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属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因素等。
这体现了A .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 .贫富分化起先出现C .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武王伐纣后,“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
徧(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这则材料可用于探讨A .世袭制B .禅让制C .井田制D .分封制3.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斗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亦称诸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与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
可见,春秋争霸斗争促进了A .各国改革B .民族交融C .技术进步D .思想旺盛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主要缘由是 A .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B .工商业和城市旺盛兴盛C .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D .都江堰促进了农业发展5.“儒道互补”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
下列主见中,属于道家思想的是 A .“复礼”与“归仁” B .“无为”与“自然”C .“兼爱”与“尚同”D .“变法”与“专制” 6.《史记》中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由此爆发了A .陈胜吴广起义B .绿林赤眉起义C .黄巾起义D .黄巢起义7.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
对右图所示历史事务的作用说明精确的是A .加速了国家分裂B .增加了诸侯势力C .扩大了王国疆域D .加强了中心集权 8.古代思想家认为“神”是“形”之“君”。
嘉兴市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一历史试题卷(2024.01)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据考古发现,洛阳东周王城遗址的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赵都邯郸城面积是其两倍,楚都纪南城面积接近其两倍,齐都临淄城的面积约为其三倍。
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 礼崩乐坏B. 华夏认同C. 诸侯混战D. 皇权旁落2. 以下是某时期洞庭郡行政管理体系示意图。
该时期是A. 春秋B. 秦朝C. 宋朝D. 元朝3. 公元前60 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该机构位于下图中的A. ①B.②C.③D.④4. 东晋政权以“王与马共天下”为开端,下启庾、桓、谢氏迭相执政局面,这种“共天下”的局面是秦汉以来专制皇权结构的一大变化。
这说明当时的政治特征是A. 相权崛起B. 民族交融C. 政权更替D. 士族专权5.贞元十年(794年) ,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陆贽向唐德宗上万字长文《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直指当时赋税改革之弊。
他批评的是A. 租庸调制B. 两税法C. 均田制D. 地丁银6.1313年,元朝宰相向皇帝上奏说:“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
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
自隋唐以来,取人(选官) 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
”据此推测,该官员建议A. 禁止民间诗词歌赋的教学B. 确保程朱理学正统地位C. 提高经学在科考中的地位D. 科举考试经学词赋并重7. 俄国财政大臣维特曾记述:“这次占领北京的主要特点,是军队大肆进行抢劫,皇宫也遭到了抢劫……我们听到一些传闻,说俄国军官在这方面一点也不落后于他国军官。
”该记述发生于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甲午中日战争8. 传统中国存在摈弃于四民之外的“贱民”阶层,如闽粤之蛋户、绍兴之堕民等。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左传》记载:文王“以受命造始周国,故天下君之。
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有关上述史料说法错误的是()A.文王通过宗法制建立起专制统治B.西周的宗法制进一步完备C.庶子中的长子也有机会继承王位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2.汉武帝令诸侯王得“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并隶属汉郡乡又令仕于诸王者地位低于中心所任官吏,并不得进人中心任职;禁止士人和诸侯主交游。
汉武帝此举旨在()A.强化地方行政监察B.多管齐下维护统一C.不拘一格笼络人才D.大力限制外朝权力3.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愿署敕。
据此分析可知,魏征当时任职的部门可能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4.明英宗以幼冲即位,三阁老杨荣等患圣体易倦,因创权制:每一早朝,止许言事八件,前一日先以副封诣阁下,豫以各事处分陈上。
遇奏,止依所陈传旨而已。
这反映明英宗时()A.决策权归于阁臣B.内阁制正式确立C.阁臣地位略有上升D.专制皇权受到制衡5.有史学家形象地用“不敢泄气”(就是不能乱说话)“昏天暗地”(就是跪在地上埋头写会议记录,听不懂也不许问)来形容某一时期的皇帝身边的大臣。
这一时期应当是指()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6.《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开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峻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经济发展供应了一个先决条件,该观点认为《权利法案》()A.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B.创建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C.解决了国王与议会间的冲突D.体现了立宪体制下的分权与制衡7.1785年,约翰•亚当斯被任命为第一任驻英大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一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A 、内外服制度B 、礼乐制度C 、宗法制度D 、劳役制度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 、周天子分封天下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开拓疆土D 、忽必烈一定乾元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A 、推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推行宗法制D 、废除郡县制4、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5、朱元璋为解决君权与相权矛盾而采取的措施是:A 、设立三省,分割丞相权力B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C、设置军机处,剥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D、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6、明太祖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同措施是:A、废除丞相,加强君权B、设立特务机构C、解除节度使权力D、直接控制地方行政权、军权7、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基础的改革是:A、伯利克里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梭伦改革D、亚历山大改革8、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是:A、《民法大全》的编撰B、《万民法》的颁布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D、公民法的形成9、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B、公民法的形成C、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D、《民法大全》的编纂10、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
两者形式不同,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A、地域特征决定政治形式B、思维习惯决定行为模式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不同方式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D、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12、《权利法案》规定:“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聚会。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推动了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出现B.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但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有利于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的形成D.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赋予希腊广阔的发展空间2.古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逐渐发展的君主专制B.平等互利的社会观念C.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D.素质较好的公民集体3.古希腊城邦的特色主要包括①公民的民主政治②发达的商品经济③繁荣的思想文化④小国寡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4.下列享有雅典民主权利的是A.成为男性公民的人B.妇女C.广大奴隶D.外邦人5.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西方政党政治之先河B.自由民和奴隶也享有公民权C.其范围主要限于雅典男性公民D.是一种颇为原始的间接民主6.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罗马习惯法发展史的起点B.是罗马万民法的组成部分C.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D.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7.罗马公民法专门适用于A.罗马公民B.罗马贵族C.罗马平民D.罗马奴隶8.万民法对公民法的突破体现在①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②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③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④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罗马法不断积累和完善的根本原因是A.平民与贵族不断斗争的结果B.罗马法拥有发达的立法技术C.罗马社会发展的推动D.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完善的过程10.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A.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11.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A.雅典民主政治B.罗马法律C.1787年宪法D.《人权宣言》12.罗马法律体系高度成熟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精神13.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B.宣布了英国为共和国C.1688年“光荣革命”D.《权利法案》的通过14.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A.彻底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B.它有利于《权利法案》的颁布C.资产阶级完成了夺权政权的目的D.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15.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B.巩固了国家政权C.否定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D.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巨大权力的国家元首是A.皇帝B.宰相C.总统D.议长1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1)法国启蒙思想(2)德意志古典哲学(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英法空想社会主义A.(1)(2)(3)B.(1)(3)(4)C.(1)(2)(4)D.(2)(3)(4)18.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相比,其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宰相只对皇帝负责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19.马克思说:“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军事专制度的国家”,这个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20.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有①选举②议会立法③保留君主④内阁拥有最高权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是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C.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暴露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2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1948年“柏林危机”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两个德国的形成23.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的主要的力量中心是(1)美国(2)欧洲联盟(3)日本(4)俄罗斯(5)中国A.(1)(2)(3)(4)(5)B.(1)(2)(3)(4)C.(1)(2)(4)D.(1)(3)(5)2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A.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B.强大的军事力量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D.发达的科技和教育25.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①立法②行政③司法④考试⑤监察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26.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统一后的德国为A.君主立宪制国家B.联邦制君主国家C.总统共和制国家D.君主专制国家2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发表B.《共产党宣言》发表C.巴黎公社成立D.第一国际成立28.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29.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C.联合国地位日益提高D.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3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制度和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的制度,两者最主要的共同点是A.本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B.都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C.国王与总统的权力基本相同D.内阁都是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最高首脑负责31.两极格局结束后,目前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说明不正确的是A.是各部分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B.反映了世界格局变化的多极化趋势C.是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的结果D.美国实现了领导世界的企图32.近代美国和德国代议制的确立都①符合各自的国情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稳定了社会秩序④维护了国家统一A.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3. 有人说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最能论证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是A.公社缺乏统一革命政党的领导B.公社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C.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D.公社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34.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A.封建农奴制 B.沙皇专制制度 C.梯也尔政府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5.对十月革命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B.在经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中获得胜利C.走城市到农村的道路D.革命历程的曲折反复36.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相同之处是A.革命对象B.革命性质C.革命方式 D革命结果37.“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铁幕演说发表B.杜鲁门主义提出C.马歇尔计划提出D.北约成立38.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A.把联合国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政治舞台B.使亚非拉国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C.有力冲击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完全改变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39.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A.西欧、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崛起C.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40.两极格局的结束后①世界形势总体向缓和发展②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③天下太平④地区冲突仍时有发生A.①②B.②③C.③④D. ①④巴市中学2011—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二、材料解析题(10分)41.阅读下列有关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材料: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A.商代王权和神权相结合B.商代农业生产方式C.商代社会迷信色彩浓厚D.商王践行民本思想1.在甲骨文中有商王向上天祈祷丰收的记录,“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
”这则材料可以论证( )A.文明精粹,铁制工具广泛使用B.诸侯争霸,诸侯国数目减少C.礼崩乐坏,卿大夫专权夺利D.文化繁盛,甲骨文已相当成熟2.如图为侯马盟书中的一片。
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时用毛笔写在玉片上的约信文书,既包括加强宗族内部团结以打击敌对势力的内容,也有其他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等。
该盟书反映东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是( )A.秦国变法效果显著B.秦朝百姓不堪重负C.秦国国君权力集中D.秦人民风纯朴剽悍3.陕西凤翔发现的秦君陵寝规模巨大,1号陵园即达20万平方米,是已发现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
据此可以推断( )A.分封制的实行B.郡县制的推行C.科举制的创立D.行省制度的创立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到:“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像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
”“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 )A.汉代推崇法家思想B.皇帝权威不断加强C.中枢机构已经异变D.西汉政治腐朽黑暗5.汉武帝时期,曾经走马灯一样地换了13任丞相,其中除一人在汉武帝托孤时留任外,其他12位丞相被免职的有7人,有5人因犯罪自杀或被下狱治罪。
被免职的7个人中也有2个人是非正常死亡。
该历史现象说明( )A.顽固的忠君意识B.昂扬的进取精神C.烈强的功利思想D.浓厚的宗法观念6.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末灭,无以为家”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
他们都体现了( )7.据谭其骧先生估计,从4世纪初期到5世纪中叶约160年间,北方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南迁,南方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来自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