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山东专用)语言表达的连贯
- 格式:docx
- 大小:21.97 KB
- 文档页数:4
表达效果(2024·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
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
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
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
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
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
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
雨来了,云还在,太阳也还在。
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
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19.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19.本句是无疑而问的反问句,故意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思考,增强情感力度,强调作者和朋友们不打伞在雨中淋着而行的惬意美好,表达对北京的云和太阳雨的喜爱和享受。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赏析标点符号用法,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问句可以分为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其中是问句却不表示疑问的是反问句,“不是吗”属于反问句,无疑而问,用问句是为了加强语气和语势,使表达意思更肯定,引导读者思考和想象。
“不是吗”是对上文作者与朋友在街道上闲逛,恰好遇上了太阳雨,便淋雨而行这一行为的肯定和强调,表达作者对太阳雨的喜爱,对淋雨而行的喜欢和享受。
(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
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
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
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连贯(六)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_______?它是指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古时人们看见天上的明月,就想象月中有宫殿和嫦娥,于是产生了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
人们看见天上的飞鸟,就想象自己也要插上翅膀,在空中自由翱翔,于是后来就发明了飞机。
这说明:②______________,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和艺术;想象也是科学创造的前提,③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文化艺术,行为举止,自古以来都有高雅与通俗之分。
但凡高雅的,__________。
路人皆知的,不能称之为高雅。
但凡通俗的,必定流传于民间,__________。
入得朝堂,为皇亲王胄所传扬的,不能称之为通俗。
从古至今,似乎高雅和通俗势同水火,不能相容。
有雅俗共赏的,反倒成了不伦不类,模糊了雅俗的界限。
然而,__________?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①_____________。
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
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
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②____________。
因此,③______________,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说到生物世界里的发光现象,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是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能发光。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7.1 语言表达的连贯——语句衔接教学目标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教学过程一历年高考题型微观年份卷别题干表述命题特点2022年国考4套卷均为补写语句2021新高考Ⅰ、2020新高考Ⅱ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语言连贯考查总体特点:①考查的频率“高”(或“热”)。
无论采用何种题型,连贯题从未“缺席”过全国卷。
②考查的题型“活”。
或用客观题,或用主观题;或用复位题,或用补写题,或同时用两种题型。
③考查的重点“显”。
虽然题点、题型在变,但有一个重点很突出,那就是情境补句。
该题型近5年来,除2018年暂缺外,都是必考题。
④考查的趋势“综”。
单独设题的可能性有,但很小,更多的是命题趋向综合性、情境化,即提供一个语段,与词语、病句、修辞等一起考查,尤其是情境补句题,不大可能再单独设题了,更多的是与其他考点综合考查。
(2)语句衔接考查特点:①所选句子或为语段中完整的一句,或为语段中完整句子的一部分。
②与上下文高度衔接,几乎都有“过渡”性质。
③采用单选题型,与词语、病句等一同考查。
2018—2020全国Ⅰ、Ⅱ、Ⅲ2021全国甲、乙知识图要二掌握选句复位连贯的四要求一、保持话题、陈述对象的一致性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
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对象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
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从句子连贯的角度看,保持主语前后一致最重要。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答案C解析从上文来看,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
专题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对本专题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E级。
考情归纳连贯:语言连贯题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常见题型,考查的形式有排序、语句补写等。
语句补写题是连贯的重要题型,此题型考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涉及语言表达运用的几个方面,因而是检测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也一直备受命题者欢迎。
该题型比较固定,纵观2012~2017年近6年的高考课标全国卷,该题一直没有变化。
2018年高考没有考查此题型,2019年又考查了此题型,说明此题型依然要重视。
得体:命题角度包括语体(口语、书面语)、事体(对象、场合、目的等)、人物(尊卑、长幼、职业等),2017、2018年连续考查此考点。
简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考查的过程中,已经摒弃了单独考查这一考点的出题方式,更侧重实际运用,并且注意与其他考点相结合。
准确:这一考点在历年语言文字运用题中都有考查,2017年的三套高考语文全国卷更是以逻辑推理题的形式来考查材料语言的准确性。
鲜明、生动:鲜明常在拟写广告词、邀请信以及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试题中进行考查。
生动常结合仿写句式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等考点综合起来进行考查。
用选择题单独考查这一考点的出题方式很少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原因是现在的高考语文试卷更侧重对考生理性思维的考查。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每年都考查的考点,出题的角度有很多,考查形式灵活多变,题型多样,要熟悉已有的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及其解题方法,能灵活按照题干要求解题。
题组一语句补写题1.(2019·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__①__,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又开花的枝条。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的连贯一、对点练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网络文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写手,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许多网络写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格调不高,不能反映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而是遵循一种“快感机制”,供大众“悦读”。
这其实是价值错位、急功近利的表现。
网络写手应该摆正心态,自觉跳出“作品点击量”的桎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B.热衷于追名逐利,出现了浮躁情绪,偏离了文学初心C.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出现了浮躁情绪D.偏离了文学初心,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篆刻艺术对我国文人绘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诗、书、画、印的结合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特点。
(),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与高雅,其不只是篆刻技法的具象表现,更是文人主体思想意趣的抒发与吐露,是文人个性、内心情感的外化。
A.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一定程度上在篆刻艺术上体现B.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一定程度上通过篆刻艺术来体现C.篆刻艺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D.篆刻艺术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得以体现4.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品牌价值之大,引无数企业竞折腰。
然而,品牌并不是艺术品,,,,,,也会步入暮年、后继无力,直至死亡。
①它更像是一个极具灵性的生命体②既有胎中的酝酿思考③也有成长的培养与投入④一经雕琢便可经久不衰⑤在经历过征伐市场的壮志高歌后A.①④②③⑤B.④①②③⑤C.①②③⑤④D.④⑤①②③5.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树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呢?它的正身是实用世界中的一片段,它和人发生过许多实用的关系。
语言表达的连贯(附参考答案) 1.(2011·淄博联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解析:“山水画”及冒号提示:先写山,后写水,故③应在①②之后;从“朦胧意境”和“在平远中”分析,应是先清晰后朦胧、先近后远的顺序。
答案: A2.(2011·滨州第三次质检)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大鹏翻飞如故,飞向生之解放。
欢乐着,也痛苦着,______,痛苦着,却也欢乐着,________。
(2)人之爱兰,爱它无梅香,________;爱它无松坚,________;爱它无竹节,________。
①就因为飞之艰难②就因为艰难地飞着③却柔而有韧④却清新怡人⑤却兰心蕙质A.①②⑤③④B.②①⑤④③C.①②④③⑤D.②①⑤③④解析:(1)“飞之艰难”与“痛苦着”相连,“艰难地飞着”与“欢乐着”相连。
(2)中三句都是两两相对,有轻微的转折。
“清新怡人”与“无梅香”相对,“柔而有韧”与“无松坚”相对。
答案: C3.(2011·潍坊一中期末)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
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
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________。
花仰望着月,________,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来,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A.④①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①②③④解析:这一段文字叙述了月亮的变化(时间)以及眼前所见景色(空间),从“还见不到月亮”之时所见的“远景”到“近景”再到“地上”,视角从上到下;从“暮色苍茫”到月亮升空,时间在向前推移,因此答案为C。
高三语文语言的连贯山东人民版考纲要求:2007年考试大纲对语言表达运用的考查内容之一是语言的连贯。
能力层级为E。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查重点:按考试大纲规定,考查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
考查类型:选择题(第一卷)简答题(第二卷)基础知识:一. 语言连贯1. 概念就是语言连接得紧密、妥帖,前后呼应,语义畅达。
2. 条件话题统一:每个句子都围绕同一个内容去说,陈述角度一致,陈述对象一致。
陈述对象一致:主语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现象。
语序合理:句子内部的成分与成分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在结构上和语义上合乎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句式一致:句与句之间结构要相对应。
语境和谐:感情基调保持前后的一致性。
衔接呼应:一个词在句子里、一个句子在句与句之间,上钩下联,照应紧密。
3. 注意①陈述对象的同一性、正确性在对某一主语进行陈述时,如果语义尚未表达完整,中途改换了主语,会破坏句子的连贯性②相同的句式说话或写作中,为了使语言流畅,朗朗上口,易采用对偶、排比句,所以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形式③前后照应注意前面意义和后面意义照应④感情基调的一致性注意欢快、悲哀、高昂、低沉等情绪创设的意境⑤能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搭配得当,能体现句子的逻辑关系。
⑥顺序要合理除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顺序外,还要注意词语与词语之间的顺序,注意递加定语和递加状语的顺序⑦注意文章体裁对语句排列的影响⑧注意代词的位置和指代的范围⑨注意表时间、空间词的衔接与对应总的要求:衔接自然,顺畅,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考试类型:一. 排序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第52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诗歌鉴赏建议用时50分钟1.[2023·福建仙游第一中学阶段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杯揭幕战开始,中国足球队缺席,但中国媒体并不缺席。
为了利益,中国一些媒体人成为戏精段子手。
如何极尽所能制造出戏剧性,如何把世界杯搞成肥皂剧和悬疑片,如何东拉西扯演绎戏剧性冲突,反倒成了刷屏利器。
而之所以段子和戏精能在世界杯间①,以及对冰岛足球真正崛起原因的漠视,恐怕也不难看出中国足球水平之所以落后的根本所在,不难找出中国足球土壤之所以贫瘠的源头。
因为爱所以爱,没有②的辉煌,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有足球强国的成绩都孕育于热爱足球的土壤,得益于强大的青训体系,需要有别于“盆景工程”式的炒作,( )。
就像当点击量和有态度产生分歧时,点击量能带来短暂的狂欢,但有态度却能在③中④。
媒体如此,冰岛足球如此,我想中国足球也不可能例外。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②③④(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足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所产生的运动规律需要有着最起码的尊重B.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所产生的运动规律需要对足球有着最起码的尊重C.需要对足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所产生的运动规律有着最起码的尊重D.需要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所产生的运动规律对足球有着最起码的尊重(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据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方消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于7月正式入网,使用测距码编号61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语言表达的连贯1.(2011·淄博联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解析:“山水画”及冒号提示:先写山,后写水,故③应在①②之后;从“朦胧意境”和“在平远中”分析,应是先清晰后朦胧、先近后远的顺序。
答案: A2.(2011·滨州第三次质检)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大鹏翻飞如故,飞向生之解放。
欢乐着,也痛苦着,______,痛苦着,却也欢乐着,________。
(2)人之爱兰,爱它无梅香,________;爱它无松坚,________;爱它无竹节,________。
①就因为飞之艰难②就因为艰难地飞着③却柔而有韧④却清新怡人⑤却兰心蕙质A.①②⑤③④B.②①⑤④③C.①②④③⑤D.②①⑤③④解析:(1)“飞之艰难”与“痛苦着”相连,“艰难地飞着”与“欢乐着”相连。
(2)中三句都是两两相对,有轻微的转折。
“清新怡人”与“无梅香”相对,“柔而有韧”与“无松坚”相对。
答案: C3.(2011·潍坊一中期末)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
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
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________。
花仰望着月,________,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来,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A.④①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①②③④解析:这一段文字叙述了月亮的变化(时间)以及眼前所见景色(空间),从“还见不到月亮”之时所见的“远景”到“近景”再到“地上”,视角从上到下;从“暮色苍茫”到月亮升空,时间在向前推移,因此答案为C。
答案: C4.(2011·滨州联考)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前后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历史是前人创造的,但评说历史是后人的权利和义务。
时光不可逆转,历史的原貌难以完全恢复。
________,也希望借此对今天的世界产生积极的意义。
以妇孺皆知的隋唐演义戏说历史,那是以讹传讹的流俗,会使国人陷入对“贞观之治”更大的历史误区中。
①故只能剪裁其重要事件、突出其重大理念②以聚焦历史的重点,来表达对历史的理解和评说③特别是陈述一个历史时期以及政治生活④枝节蔓延、尤为复杂,良莠陈杂、不可胜举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解析:本题以定位选择填充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特定语境中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段的中心话题是“应如何评说历史”,基本观点是要借评说历史“产生积极的意义”,就应“聚焦历史的重点”。
解题的关键在于联系中心和上下文,扣住“特别是”“故只能”这样表强调和因果关联的词语,从语流和语意的衔接上辨析思考。
答案: C5.(2011·山师大附中检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
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_____,一连好几天,________,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________。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解析:①②句意思相同,②句倒装,意在强调,与前文“不禁为之震颤”相呼应,故选②;③句“望它们”与下句顶真相连,更为连贯;根据语境“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寂寞”等,故应选⑤与之对照呼应。
答案: B6.(2011·济宁第二次联考)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最近,我又回到白云湖,时值初夏,________(2)我们要育的是莲藕,因为它________①环湖大堤,垂柳轻拂,婀娜多姿;湖心桥畔,楼榭亭阁,错落有致;大湖之内,碧波荡漾,一望无际。
②大湖之内,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环湖大堤,垂柳轻拂,婀娜多姿;湖心桥畔,楼榭亭阁,错落有致。
③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莲心固苦,但可医病疗疾。
④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莲心固苦,但可医病疗疾。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第一段文字是一个描写性语段,描写的对象是白云湖,在所填文字中,①按从大堤到湖心再到大湖之内的顺序,描写合乎观察逻辑。
②的顺序则不合观察逻辑。
第二段文字是一个议论性语段,议论的中心是“育莲藕”的原因。
③对莲藕的描写顺序不当。
④的描写顺序合理。
答案: D7.(2011·潍坊第一次调研)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________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遍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
⑤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⑥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A.①②⑤⑥③④B.②⑤①⑥③④C.②⑤①④⑥③D.①②⑤④⑥③解析:本语段讲的是色彩的和谐,注意形象到理论,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
④是总结句,与“这也就是和谐”相连。
答案: B8.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填在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一直认为,除开《三国演义》中的小说形象,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多半是因为这篇《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诗中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这个意思。
①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追思、感慨②即便是一次失败的行动③历史上比他更具政治能量和军事成就的人物太多了④而一旦有了文学印记⑤却都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学印记⑥因此也都退出了人们的记忆A.②⑤⑥③④①B.②⑤④⑥③①C.③⑤④②①⑥D.③⑤⑥④②①解析:空缺文字分为两部分,分别叙述其他人物(③⑤⑥)与诸葛亮(①②④),而①必须放于最后与杜甫所写的诗相衔接。
答案: D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关于守信,我不必多讲。
________。
________。
要做到这三点不容易啊!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家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说“错了”,素质教育首先教育怎么样做一个人。
①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还有谁会跟他打交道呢?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②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一个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那他什么事都敢做。
④大家不要认为有羞耻心就什么都不敢做,其实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
⑤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
A.⑤③①④②B.②③④①⑤C.⑤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⑤解析:⑤为本段分论点;③④①分别照应分论点中“知耻”和“守信”;②既照应前文的“气节”,又与后面的“这三点”呼应。
答案: C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A.①③②⑤④B.④⑤③②①C.④①⑤③②D.①⑤④③②解析:整段文字都在谈父亲教育的职责,先用母亲的比喻加以区分,然后依次写父亲教育的内涵,冒号连缀③②,②是对③的解说。
答案: C11.(2011·淄博第二次质检)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趣味。
__________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
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
①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
②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③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入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④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
解析:要填入横线的话其实是接“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趣味”的,所以②句打头最顺;①句承②句的“不空所以不灵”,④句承①句的“物界的沉寂”;③句总结。
答案:②①④③12.(2011·济南外国语学校双基测试)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起来。
云南省委宣传部新来的年轻人,39岁的伍皓,正在中国的边陲地区刮起影响全国的新闻改革风。
通过“新闻执政”,伍皓力求尝试带动公开与透明,缓解民怨。
伍皓的比喻是,一壶已经烧开的水,①______还使劲儿捂着盖子,结果②______是连壶底都被烧穿;③______盖子一揭,④______有可能会烫着自己的手,但沸腾的民意也就会变为蒸汽。
⑤______,他“宁愿被烫手,绝不愿意被烧穿”。
解析:从“捂着盖子”与“连壶底都被烧穿”的内在联系看,它们之间应是一种假设关系,所以①处应该填“如果”“假设”一类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②处可根据语感填入“只能”;分号前后应是并列关系,是从不同方面陈述现象的,故③处可填表并列关系的“而”字;④处因后句的“但”字可看出前后是转折关系,但转折意味不很强,所以填“尽管”;最后一处不难看出与前文是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