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之标题的含义作用妙处答题指导
- 格式:docx
- 大小:23.17 KB
- 文档页数:3
标题的作用和含义答题技巧
标题的作用和含义是文学和文章分析中常见的问题,通常用于探讨标题对于文章主题、情节或读者的意义。
在答题时,可以参考以下技巧:
1. 标题的含义:首先,要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思和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其次,要深入探究标题的深层含义,这需要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观点和背景信息等进行分析。
例如,标题可能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情感或观点,或者引导读者对文章进行特定的解读。
2. 标题的作用:标题的作用多种多样,但通常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概括文章主题:标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概括了文章的主题或主要内容。
引导读者:标题通过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或情感共鸣,引导读者继续阅读文章。
增强文章可读性:一个好的标题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使读者更有兴趣阅读。
创造特定的情感氛围:标题可能为文章创造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如悲伤、喜悦或紧张等。
创新性:新颖、独特的标题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总的来说,对于标题的作用和含义的分析,需要紧密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标题含义及作用【常考题型】题型一:标题含义题型二:标题作用(好处、妙处、用意)题或为什么以它为题?题型三:理解标题(含义、作用);题型四:文章未提A,却以A为标题,为什么?;文章以A为标题,为何却写B,为什么?【答题指导】一、标题含义(含意、涵义、内涵)【答题规范】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意思+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试题例举】1、《永远翠绿的富贵竹》问:文章题目“永远翠绿的富贵竹”有何含义?【解析及答案】我们先看表层含义。
字面含义是富贵竹永远翠绿,再结合文章内容,是同学们送给我的,合在一起,就是“同学们送给我的富贵竹永远翠绿”。
接着看“深层含义”,不论是比喻义、象征义还是引申义,都跟主题有关,你也可以把深层次的含义当作主题去答。
我们认真读文章,不难发现,文章倒数第二段有主题总结,故省去了我们提炼主题的麻烦。
参考答案:①表层含义:同学们送给我的富贵竹永远翠绿。
【字面含义+文中内容】②深层含义:教师的根只有深扎于学生之中,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富贵竹是千千万万普通教师光辉形象的写照。
【象征义】2、《龙虎斗》(2017年广州市中考题)问:标题“龙虎斗”内涵丰富,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它的多层含义。
(4分) (梁刚《龙虎斗》) 参考答案:①表层含义指的是一道广帮菜的菜名“龙虎斗”。
深层含义是:②王兴龙与丁晓虎或他们所代表的两家饭馆的竞争。
③也指七宝镇上,本帮菜和广帮菜的竞争。
④也暗指王兴龙与小田一郎的斗争。
⑤还指抗战时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的较量。
【方法提示】对于理解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试题升级——标题含义探究题】同学们,一旦“标题含义”与“探究”二字相结合,往往分值较高,答题方向要侧重于主题与意蕴挖掘,且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
【试题例举】《最大的事情》问:阅读全文,请探究题目“最大的事情”的内涵。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考点--文章题目的作用一、关于标题标题是对文章内容、思想情感进行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
散文、小说的标题往往不像议论文、说明文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很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除了表层含义之外,标题还有深层含义,即比喻义和象征义。
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二、题型1.结合全文,分析题目“XX”的作用。
2.阐述文章标题“XX”的深刻含义。
3.探讨文章以“XX”为题的好处。
4.谈谈你对题目“XX”的理解。
三、答题技巧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深层义包括把握象征意义和语带双关。
2.题目的作用(好处):①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或描写的对象等;②概括内容主题,揭示文章主旨;③运用修辞手法;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点明线索,贯穿全文主线;⑥透露情感主旨。
3.答题技巧:1)先看标题的本义: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再思考深层含义: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现手法象征。
3)最后分析其效果(题目本身特点):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四、结合学过的文章谈谈你对下面题目的理解1.《背影》:点明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了父子深情。
2.《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突出___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___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3.《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4.《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___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五、归纳题目的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例如:《雷电颂》。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之标题的含义作用妙处答题指导文章分析:本文主要描述了夏天来临时半岛城市的景象,通过描绘花卉的生长变化和城市的气候特点,表现出夏天的狂热和不期而至。
改写: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夏天来临时半岛城市的景象。
作者通过描述花卉的生长变化和城市的气候特点,表现出夏天的狂热和不期而至的特点。
题目分析:本文的题目是《半岛小夜曲》,这个题目通过运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了夏夜的静谧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改写:这个题目《半岛小夜曲》通过运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了夏夜的静谧和美丽。
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题目的妙处:这个题目通过运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了夏夜的静谧和美丽。
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这种表达方式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人感受到夏夜的美好和独特。
此外,这个题目也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富有诗意和情感。
走在街上,清凉的风吹拂着,霓虹灯的闪烁映照着广场。
一个年长的大叔在中心优雅地吹奏着萨克斯,深情专注地演绎着音乐的内涵。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曲调中,那份投入和忘我,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
他演奏的是XXX经典的《绿岛小夜曲》,歌词中描述着绿岛像一只摇晃的船,在月光下摇啊摇,让歌声随着微风飘进你的窗帘,让内心的情感随着流水不断向你倾诉。
人们开始驻足观看,优美的萨克斯曲吸引了许多喜欢广场舞的人,他们跟随着乐曲起舞。
星星在遥远的天空闪烁,和煦的晚风轻轻掠过,滑过肌肤,带来微微的凉意,一切都是那么闲适自然。
萨克斯的曲调优美低沉、舒缓,伴随着清凉的海风,时断时续地飘过来,像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畔轻轻诉说着什么,让人感到清爽;又像一声声柔软而熨帖的话语,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心,给予我力量。
我一直以来因生活的忙碌和平淡而堆积起来的焦躁情绪,在这乐曲的陪伴下,渐渐地随海风而去。
这里不是绿岛,不是台湾岛,这里只是渤海与黄海交汇处的一个美丽而舒适的半岛城市。
仲夏的夜晚,人们休闲消夏,喝啤酒,吃西瓜,聊天,享受着闲适的夏夜生活。
考点五: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常见问法①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②这篇小说以“……”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将小说标题改为“……”可以吗?技巧点拨一、理解标题含义。
①分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
②分析标题修辞。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
③分析内容主题。
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解释的思想内容。
二、分析标题作用。
分析标题的作用,要按标题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
标题一般有以下作用:①概括小说内容。
②是全文行文线索,全文是围绕这条线索展开的,也使文章结构严谨。
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④运用某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标题新颖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⑤一语双关,暗示文章主题。
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0】平衡(广东,17分)陈国凡①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赶。
今天星期天,休息。
老婆带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轻闲自在。
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②咦,怪了?怎么钥匙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
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了头:“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③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拿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许是你走得匆忙,忘了,就先给你放着了。
现在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可就麻烦大了。
”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见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
⑥老婆回来听我说了这事,人都蹦了起来:“这还得了!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
初中语文阅读题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解答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注意观察日常的生活,在生活中领悟语文,把语文学习带出课堂。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中语文阅读题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解答方法,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题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解答方法目标:(1)掌握小说标题的双重含义。
(2)掌握小说标题的作用一、小说标题的含义1.小说的双重含义如何把握?答: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表层含义就说小说标题字面上的意思,深层含义是指标题的“潜台词”,根据标题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主题进行分析。
二、小说标题的作用1.小说的标题有何作用?学生答:包括如下作用:(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6)揭示(暗示)文章主旨(7)富有哲理,引人思考(8)运用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某道理,意蕴丰富初中语文学习的五大原则1)循序渐进。
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
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每天可以认真的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2)熟读精思。
学习最忌讳是懂非懂,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
“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3)善于总结。
学完一章,要做个小结;学完一本书。
要做个总结。
总结很重要,不同的学科总结方法不尽相同。
常做总结可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4)博研结合。
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5)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注意观察日常的生活,在生活中领悟语文,把语文学习带出课堂。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标题的作用,标题的含义,修辞和描写角度赏析
词句
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概括文章内容,提供文章线索。
2. 点明文章中心,揭示文章写作对象。
3. 运用修辞,富有韵味;含有象征意义,引起阅读兴趣。
对于标题的含义,通常可以从表层和深层两个角度去挖掘。
表层含义是字面意思,深层含义是文章主题,可以结合文章主旨去理解。
赏析词句可以分别从修辞、描写角度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
修辞方面,要结合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赏析;描写角度主要从描写方法入手,要结合描写方法的作用进行赏析;表达方式主要从抒情方式、叙述、议论、说明几个方面入手,应重点关注抒情在句子中的位置以及作用。
以上是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和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一)标题的含义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1、联系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记叙的内容2、体会深层含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解题方法:1、把握标题的关键词语,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表层含义。
2、抓住文章中的点题句,结合文章主旨,体会深层含义。
注:不是所有的标题都有表层和深层含义,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例题讲解田野上的白发(1)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2)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
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3)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4)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
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
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
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5)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
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
记叙文阅读之文章标题含义知识讲解【文章标题含义】文章标题含义:通俗来说就是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即你觉得它有什么样的意思。
文章标题含义侧重于内容层面,是问我们文章标题关联文章哪些内容【文章标题含义题型辨识】题型例举:1. 谈谈你对标题“怯懦”的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6分)2.文章标题“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如何面对困难”的看法。
(6分)3.请你谈谈对标题“最小的星星也闪光”的理解。
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发扬长处”的看法或感悟。
(6分)总结:1.文章标题含义和作用,出题形式与位置一致。
2.出题形式为:问答题或选择题。
3.文章标题含义题,题目中一般会出现“含义”“理解”等字眼,文章标题作用题则直接出现“作用”字眼。
5.分值;3-4分【文章标题含义答题方法】文章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表层含义:即字本义。
大部分和文章的写作对象相关,我们需要找文中出现标题内容的部分来作答。
深层含义:通常与主旨相关联,一般为题目中关键物的引申义,象征义。
文章标题含义答题模板:“××”的表层含义是:深层含义是:【过关练习】【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三星级)灯光①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又温暖。
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③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
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
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④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一、总结优化
1.标题的含义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3)一语双关,多重含义。
2.标题含义答题思路
(1)在理解标题表面意义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2)要注意它是否有双关语意。
3.标题的作用
(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
(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3)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6)揭示主题。
(7)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
(8)渲染环境氛围。
4.标题作用提答题思路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及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2)如果以物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贯穿全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3)如果以人物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交代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举例阅读
刀爱
⑴明媚的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
在清凉的阳光中,奶奶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之标题的含义作用妙处答题指导技巧点拨:一、题目(标题)的含义答题步骤:题目的含义:表面意和深层意(1)表面意(字面上的意思):先要进行内容要素概括,文章哪些内容与题目相关,把它概括下来;(2)深层意(与中心主旨挂钩):主题要素概括(看看这篇文章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思想感情是什么,文章揭示了什么道理)提示:注意分析并化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等。
解答时,要注意若标题用了比喻,则需写出本义和比喻义;若用了双关,则需写出由浅到深的多层含义;若有象征意义,则需写出本义和象征义。
二、题目(标题)的作用答题要点:1表明了写作对象。
(如《猫》)2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注意表述要具体,内容要点要准确到位)。
3贯穿全文的线索(如《羚羊木雕》4(制造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如《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5揭示文章的主题(如《月亮是妈妈的枕头》)三、题目(标题)的妙处(好处)答题思路:题目之所以有妙处,是因为这个题目在在表达上有特点,所以在作答时要答题目表达特点和题目的作用,即表达+作用表达上的特点参考:(1)看修辞,比喻,拟人等。
(2)看问句/诗情画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3)引用古诗词,有文学色彩,富有诗意(4)有对比,反差强烈(如《雪山那么冷,棉衣那么暖》(5)新颖巧妙等(一般是引用,化用,有悖常理等)※小结标题的好处常见答题要点: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作者抒发情感的依托;④新颖/有诗情画意/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揭示文章主旨(中心)。
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指出,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标题的好处,脑海中思考的要点是(1)考虑题目和文章所写的中心内容或表现的主题即主旨的关联,即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否揭示了文章主旨。
(2)标题运用了什么表达及其作用(3)题目是否是文章线索(4)题目是否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半岛小夜曲①春三月的迎春花谢了,五月底的野蔷薇也谢了,转眼间小扇子一般的夜合欢也开得粉艳艳的,张扬不羁。
夏天慌慌张张的,就那样不期而至。
②三面环海的半岛城市,即使是仲夏,也不会热得让人发狂。
③走在街上,凉风习习,霓虹闪烁。
街中心的广场上,一位年纪略长的大叔,正在优雅地吹着萨克斯,他深情、专注,极力用肢体语言诠释着音乐的内涵。
他沉浸在自己的曲调中,那份忘我,那份投入,让人情不自禁地进入音乐的氛围中。
侧耳细听,那首优美的萨克斯曲,居然是蔡琴那首经典的《绿岛小夜曲》: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④有人开始驻足围观,优美的萨克斯曲,自然会招来许多喜欢广场舞的人们,他们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星星在遥远的空中眨着眼睛,和煦的晚风轻轻地掠过,滑过肌肤,有微微的凉意,一切都是那么闲适、自然。
⑤萨克斯的曲调优美,低沉,舒缓,伴随着清凉的海风,时断时续地飘过来,像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畔轻轻诉说着什么,使人清爽;又像一声声柔软而熨帖的话语,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心,给人以力量。
我一直以来因生活的忙忙碌碌、平淡无奇而堆积起来的焦躁情绪伴着这乐曲,渐渐随海风而去。
⑥这里不是绿岛,不是台湾岛,这里只是渤海与黄海交汇处一个美丽而舒适的半岛城市。
仲夏的夜晚,人们休闲消夏,喝啤酒,吃西瓜,侃大山,过着闲适的夏夜生活。
⑦在霓虹灯下,沿着街道一路走来,有小情侣在花影里喁喁私语,仿佛要说尽一生的情话。
有老夫老妻在马路上就着月光灯影遛弯儿,虽不曾手牵着手,但中间相隔一尺的距离,是一生修行而来的默契。
谁家的孩子,举着烤鱿鱼,眉飞色舞地在小伙伴眼前晃两下,忽然又撒着欢儿地跑了,引来一路追逐嬉戏和欢声笑语。
谁家的男人在小吃摊前,穿着拖鞋,光着脚丫,满嘴跑火车,说中东局势,侃钓鱼岛问题,一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神气模样。
也有老婆婆拿着小板凳,摇着蒲扇,在街口和左邻右舍闲聊,兴致来了,也会给孩子们出几个谜语猜猜。
也有老爷爷,拿着烟袋,兴致勃勃地讲上几段《杨家将》《聊斋》或者《三侠五义》什么的。
谁家的女人,在这夜的暗影里,扯着嗓子,悠长地喊,那个谁,回家睡觉了,明天还上不上学了?这活生生的生活画卷如一轴烟火图,只让人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美。
⑧市井生活,鸡零狗碎,琐碎繁杂,在这夏夜里都渐渐地悄然隐去,陪伴我的是夜色朦胧,晚风轻拂,蛐蛐低唱,花影婆娑。
一颗心宁静恬美,不再焦躁,不再郁闷,只感到这仲夏夜的生活如同那首《绿岛小夜曲》,让奔波劳碌的生活有了诗意。
⑨趿拉着鞋,在路灯下,慢慢地走,忘记了想要去哪里,忘记了曾经的心绪。
这仲夏夜的生活,正如一首优美的半岛小夜曲,迷人而沉醉,美得让人不忍心睡去……(文/积雪草,有改动)1.本文以“半岛小夜曲”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熟了墨染诗笺①那年夏天,紫色的葡萄熟了,挂在碧绿的藤蔓下,散发出淡淡的葡萄清香。
一缕阳光透过厚厚的葡萄叶,落在葡萄架下,斑驳了一地碎影,回忆起熟悉的他。
②葡萄成熟时,父亲爱携一支烟筒,点然一支香烟,默默地抽起来,发出“嘟嘟”的响声。
还不时的扬起头,看枝头那一串沉甸甸的葡萄,每当这时候,他会摘下葡萄给我吃。
一阵咳嗽声传来,我跑到他的身旁,在他的背上轻轻地锤动,慢慢地夺下父亲那未抽完的半截烟。
他好似不解我的做法,满脸疑惑。
父亲突然问我,他是不是老了。
看到了他乌黑的头发又增添了许多银灰,我心如刀割。
安慰说,父亲还年轻,要明儿长大了,才准许父亲老去。
父亲听后没有言语,只是笑笑,继续点燃那半截烟,烟筒再次发出“嘟嘟”的响声,这响声如雷贯耳,触动我的心弦。
我没有再次夺下他手中的烟筒。
因为我知道父亲日夜操劳,劣质的烟和古老的烟筒,承载了父亲无数的辛酸。
那年我6岁,刚刚懂事,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父爱,只知道父亲摘下的葡萄很甜。
也许,那就是爱了吧。
③父亲常常对我说起,院子里的那株葡萄和我有着同样的年龄。
调皮的我不相信父亲的话,总爱寻找所谓的“证据”,想证明那株葡萄树比我年轻。
父亲对我的质疑不屑一顾。
不,是父亲整天忙碌于一家人的生计,无暇顾及顽劣的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证据”。
我把父亲拉到葡萄架下,准备向他陈述。
还没有等我拿出所谓的证据。
父亲低声对我说,孩子,这葡萄树是你爷爷亲手栽下的,那时候你还不会走路。
当时你爷爷种下这颗葡萄树,说等到你会跑时,就可以在葡萄树下玩耍啦,而你学会跑时,你的爷爷已经不在了。
在我的眼中,父亲是个坚强的男人,支撑着这个不是很宽裕的家庭。
可这一次,我发现父亲的眼中包含着泪水。
原来再坚强的男人,也会落泪。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父亲的眼泪。
我开始后悔,自己不该怀疑父亲的记忆,更不应该以自己的顽劣,让饱经风霜的父亲增添忧伤。
也就是从那天起,不再自以为是,开始学会换位思考。
那一年我13岁,在读小学三年级。
那天,父亲摘下葡萄给我吃,我感觉葡萄特甜,那种甜,一辈子难以忘怀。
④去年暑假,我回到家里,正值葡萄成熟。
村里人并没有因为我这个所谓的大学生,而增添一丝欢愉。
相反我得到的是一些白眼,一些话中带刺的言语。
因为我是一个专科生,在她们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小角色,一株墙角的小草。
我没有怪村里人,因为自己还能是她们眼中的小草,足以证明自己还卑微的存在着。
回到家中,父亲见我满脸惆怅,憔悴的眼里透露出迷茫。
他没有多问,因为他了解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是从来不会把心事轻易的告诉他的。
⑤他和我坐在葡萄树下,摘下一串葡萄递给我,我发现这次的葡萄,和以往有些不同。
以前父亲从来不会摘下未成熟的葡萄给我。
可这次递到我手中的的确是青色的葡萄。
父亲没有言语,而是抽起了他的烟,这是我读大学以来,父亲第一次抽烟,烟依旧,还是那古老的牌子。
他仿佛要对我说些什么,可他没有开口。
他知道,此时他读大学的儿子,比他明白的要多得多。
我捧着手中的那串青色的葡萄,一颗颗的吃了起来,那种酸刻骨铭心。
当我吃到最后一颗葡萄时,我明白了。
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良苦。
我扑到父亲的怀里。
没有说话,只是在思考,在比较。
自己所受的委屈和父亲比起来,微不足道。
自己所受到的乡里人的白眼,和父亲比起来,不及十分之一。
父亲支撑起这个家庭,承载的辛酸苦楚,和酸葡萄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父亲再次摘下葡萄,依旧是绿的,那种绿,相当耀眼。
他开口说话了,孩子,要吃甜的自己摘。
我将父亲摘下的葡萄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我感觉特甜,那甜只有自己明白。
是的,要甜的自己摘。
要成功,就该自己奋斗,别人只会挖苦,不算什么。
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所讲述的道理,绝对不亚于大学里任何一位老师。
这一年,我20岁,在大一的跑道上。
⑥几天前,我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父亲。
还没等我开口,父亲就迫不急待地告诉我,葡萄熟了,等着我回去品尝。
当他得知这个暑假,我可能因为实习的事不能回家时,父亲的声音哽咽了,他没有再说话。
我似乎明白父亲的心情。
补上一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会先回家几天再去实习。
父亲爽朗一笑,活像个小孩子,说变就变。
因为他知道,儿子无论多忙,都会回家一趟的。
这次他和我聊了很久,直到电话那头母亲催促他去干农活,他才恋恋不舍地挂断电话。
⑦这次是我有生以来和父亲最长的一次通话,也是我第一次向他谈及我的人生规划。
他第一次告诉我,我是他坚强的动力,他想我时总会坐在葡萄树下,当然,他已经不再抽烟了。
18.阅读文章,分析为什么要以“葡萄熟了”为题目呢?谈谈你的理解。
(4分)参考答案(一)(3分)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半岛仲夏夜的生活”比作一首“小夜曲”,有诗情画意,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本文记述了“我”与父亲之间的很多回忆,都发生在葡萄成熟之时,葡萄见证了“我”的成长和父亲对“我”的爱(概括与文章题目相关的内容要素,文章的主题分析)。
“葡萄熟了”也喻指“我”在父亲的教导下终于长大成熟了,能独立面对生活中的风雨了(分析葡萄熟了的比喻义)。
“葡萄”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葡萄叙事(答出题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