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道德与法治)
- 格式:ppt
- 大小:385.50 KB
- 文档页数:13
《思想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方案2021年秋21级高职新生迎来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
为了上好这门课,下面就本课程开学第一课制定如下方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它是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隶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本课程以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着重解决大学一年级学生面对新生活、新转变所出现的思想困惑与理论不足的问题。
课程既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也有突出的理论性、知识性,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旨在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爱国的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认识国家、社会及自身,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爱国信念及科学的规范意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和提升实践能力。
本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侧重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为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及法律素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绪论部分。
七年级道法开学第一课一、课程导入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时事新闻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和看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道德观念的培养1. 介绍道德的基本概念,如诚信、友善、尊重等,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关爱他人、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等。
3.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道德讲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
三、法治意识的培养1. 介绍法治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法规、权利、义务等,让学生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他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四、道德与法治的关系1. 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在联系,强调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障。
2. 引导学生学会在道德与法治之间找到平衡,做到既遵守法律,又具备良好道德品质。
五、课程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道德与法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表现,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他们在道德与法治方面不断进步。
(注:本文仅提供全文的五分之一内容,未完待续。
)六、课程拓展与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法治机构,增强学生对法治现实运作的认识。
2. 邀请法律工作者、道德模范等到校进行专题讲座,通过真人真事,深化学生对道德法治的理解。
3. 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法治实践能力。
七、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1.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道德法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
2.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道德法治教育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提供道德法治教育相关培训,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