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开学第一课
- 格式:ppt
- 大小:995.50 KB
- 文档页数:22
初一道法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道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道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道法概述(1)道法的定义(2)道法的作用(3)道法的核心思想2. 道法与生活的联系(1)道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践行道法,提升自身素养(3)道法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 道法的基本要求(1)诚实守信(2)尊重他人(3)热爱生活(4)勤奋好学4. 践行道法,成就美好人生(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3)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道法的基本概念、道法与生活的联系、践行道法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道法的基本概念、道法与生活的联系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道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践行道法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高道德行为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讲解道法基本概念:阐述道法的定义、作用和核心思想。
3. 道法与生活联系:分析道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引导学生践行道法。
4. 道法基本要求:讲解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热爱生活、勤奋好学等要求。
5. 践行道法:讨论践行道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总结:强调道德素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7. 课后作业:布置与道法相关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道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道德行为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表现,评价践行道法的效果。
4. 学生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道德素养方面的进步,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1、青春期的身体有哪些变化?(表现)P3①②③① 的变化② 的完善③ 的成熟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什么影响?P3-4①②③积极作用:①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 ,使我们的身体 。
②我们拥有对成长充满 ,感觉生活拥有 。
消极影响:③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 。
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 。
3、我们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P5原因:受、、等因素的影响。
表现: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P5①—④①我们要 身体的变化, 青春花蕾的缩放。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 ,是我们对自己的 。
③ 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 。
④在追求形体、仪表等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和 ,体现青春的 。
5、青春期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P5①②③①我们的 得到发展;② 不断增强;③ 愈加丰富等。
6、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P6A、反抗与依赖B、闭锁与开放C、勇敢与怯懦7、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影响?P6A、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
B、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我们才能。
8、怎么排解青春期的矛盾心理?P6①—④①我们可以参加 ,在集体的温暖中 。
(集体)②可以通过 ,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他人)③可以通过培养 转移注意力,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自己)④可以学习 ,成为自己的 。
(自己)a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b 参加体育活动c 学习自我暗示d 试试自我解嘲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一、 学会独立思考1、什么是独立思考?P9独立思考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同时能他人合理、正确的二、 培养批判精神2、批判性思维的表现?P10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并且敢于表达,敢于对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3、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意义/重要性)?P11 ①②①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 、 ,并从不同角度,探索 ;②批判能 我们的 , 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 。
七年级道法开学第一课一、课程导入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时事新闻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和看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道德观念的培养1. 介绍道德的基本概念,如诚信、友善、尊重等,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关爱他人、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等。
3.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道德讲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
三、法治意识的培养1. 介绍法治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法规、权利、义务等,让学生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他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四、道德与法治的关系1. 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在联系,强调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障。
2. 引导学生学会在道德与法治之间找到平衡,做到既遵守法律,又具备良好道德品质。
五、课程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道德与法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表现,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他们在道德与法治方面不断进步。
(注:本文仅提供全文的五分之一内容,未完待续。
)六、课程拓展与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法治机构,增强学生对法治现实运作的认识。
2. 邀请法律工作者、道德模范等到校进行专题讲座,通过真人真事,深化学生对道德法治的理解。
3. 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法治实践能力。
七、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1.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道德法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
2.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道德法治教育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提供道德法治教育相关培训,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