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4
附件:973计划2004年度立项项目、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依托部门策划书策划书活动策划书模板一、策划书名称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日信息系×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策划书二、活动背景: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
四、活动名称: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意义拟定能够全面概括活动的名称。
五、活动目标:此部分需明示要实现的目标及重点(目标选择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六、活动开展作为策划的主题部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数据等,便于统筹。
活动开展应包括活动流程安排、奖项设置、时间设定等。
涉及到奖项评定标准、活动规则的内容可选择以附录的形式出现。
活动流程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海报宣传、前期报名、赞助经费等);(二)活动举办阶段(包括人员的组织配置、场地安排情况等);策划书注:须注明开展活动的阶段负责人、指导单位、参加人数等信息。
(三)活动后续阶段(包括结果公示、活动开展情况总结等);注:如有涉及校园卫生、环境等情况,应及时清理。
七、经费预算: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八、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九、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江苏省教育厅200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重点课题:1、马克思主义当代创新路径研究2、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研究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研究4、高等教育对江苏现代化的影响5、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研究6、“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7、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研究8、科学发展观与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9、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10、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江苏制造业发展研究11、苏北苏南经济差距的状况、根源及缩小差距的实证研究12、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模式研究13、江苏农村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14、关于建设江苏教育强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5、发展民营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16、江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一般课题:1、江苏地方立法的理论问题研究2、人力资本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3、土地征用的法律问题研究4、新类型犯罪的性质及标准研究5、江苏科技发展的法律对策研究6、公益诉讼研究7、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协调8、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中的法律问题研究9、当代国际法发展中的新问题研究10、《行政许可法》的实施问题研究11、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控制12、国有企业改制的法律监控研究13、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14、江苏省劳务输出的法律问题15、江苏对外开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16、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与经济法的功能研究17、中产阶层的法社会学研究18、公司治理中的公平与效率19、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基于互联网的营销实务与创新研究20、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完善21、沿江开发战略与产业集群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2、利用外资研发产业与江苏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23、长三角经济区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研究24、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形成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25、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系统研究26、江苏企业诚信形象的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研究27、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指南28、江苏专利活动分析与专利战略研究29、江苏粮食物流的科学化运作与管理研究30、经济全球化与会计规范机制创新31、加强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及其支撑服务体系建设32、现代化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33、管理者的职业化研究34、城市化进程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5、江苏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共享研究36、转型时期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研究37、网络文化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8、大学城建设中的理念、政策与机制研究39、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与评估研究40、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研究41、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与新途径研究42、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43、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44、国外先进课程与教材引进的本土化问题研究45、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46、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整合与互动研究47、青少年的公共安全教育与健康教育研究48、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研究49、高等学校跨学科人才培养问题研究50、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研究51、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研究52、土地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苏南苏北比较研究53、农村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与相关政策研究54、农村财政体制研究55、城市土地市场运行与政策研究56、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问题研究57、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研究58、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59、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研究60、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建设61、江苏省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分析62、科学发展观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63、全球化背景下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与组织研究64、东亚经济合作关系的变化对江苏经济的影响65、建立适应“两个率先”的江苏产业结构66、地区竞争战略研究67、江苏绿色GDP核算研究68、农民收入研究69、科学发展观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70、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比较研究71、维护高等校学校校园稳定运行机制和预警机制研究72、长三角地带乡镇市民社会兴起的理论研究7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研究7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安全指标体系研究75、我国现阶段村落社会治安研究76、江苏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研究77、城市社区建设研究78、江苏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与发展研究79、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80、流动人口的统计监测方法研究81、社会安全感的调查评价研究82、西方人眼中华人形象的百年变迁83、中国中产阶级的跟踪研究84、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研究85、中国生命伦理学学科建构与研究方法8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87、中国哲学中和谐稳定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88、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研究89、科学发展观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研究90、诚信与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91、网络道德规范与社会秩序研究92、社会转型期的制度伦理建设与反腐败研究93、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比较研究94、先进文化与社会理想信念关系研究95、“两课”教学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研究9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研究97、“两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98、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现状、发展态势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99、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100、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101、党内民主程序与监督机制研究102、人本民先政治观研究103、新时期大学生政治思想与心理素质研究104、当代中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研究105、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绩效研究106、国际安全与全球治理研究107、社会转型期公民参与形态与规律研究108、提升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研究109、丝绸之路上的大国关系研究110、当代中国移民问题研究111、中国与北美国家关系研究112、中国与欧盟关系研究113、苏北史前文化研究114、中国与俄罗斯独联体关系研究115、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研究116、明清时期江苏地区商业史研究117、江苏近代社团研究118、江苏近代城乡关系研究119、江苏近代人文精神研究120、西方大国现代化进程研究121、中国古代小说与传统伦理研究122、昆曲杂剧研究123、中外文学与文化研究124、九十年代城市与文学研究125、吴文化研究126、扬州学派研究127、泰州学派研究128、汉语语言学和当代理论语言学研究129、江苏籍语言文字学家著作整理学研究130、汉语句子信息结构研究131、教学语言学研究132、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可教性研究133、翻译思维学134、古代科技文献语言文字研究135、中医英语语料库研究136、从当代艺术哲学角度重组造型研究137、国家新美术课程的实施与师范大学美术学教学改革的研究138、从时尚看中国审美观念之变化139、当代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研究140、江苏省高等音乐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141、江苏现代书法研究142、江苏特色音乐种类发展前景研究143、中国交响音乐史144、中国流行音乐史145、新技术媒体对音乐发展影响研究146、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研究147、西方当代艺术现状研究148、现代书法理论研究149、当代美术批评研究150、雕塑学与城市现代化研究151、视觉文化与传达方式研究152、外国当代数码媒体艺术研究153、设计历史与思潮研究154、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155、传统工艺保护与现代转换研究156、当代设计教育理论研究157、当代音乐教育文化学158、中国雕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