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2
日历中的数学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总结是横排相邻的日期后者比前者多1 。
竖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下者比上者多7,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下一个比上一个多8,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下一个比上一个多6。
数学的优势
数学是一切再教育的基础,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重要渠道,不要只看眼前,往长的想,数学是所有学科的灵魂,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重大科技进展无不以数学息息相关。
没有了数学就没有电脑,电视,航天飞机,就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
数学是一种工具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还是提高人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学科,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
它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自己变的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身也有自身的乐趣。
日历中的规律(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的《数学》。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节——日历中的规律。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日历,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学会观察日历,找出其中的规律;2. 能够运用日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学会观察日历,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难点在于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运用日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每一份日历表,还有几份特别的日历表,上面有一些特定的标记,用来帮助孩子们找出规律。
我还准备了一些实际的例子,用来让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过程2. 讲解:我会逐一展示每一份日历表,让孩子们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我会引导他们发现,例如:每个月的天数、每周的七天、每季度的三个月等等。
3. 实践:我会给每个孩子一张特别的日历表,上面有一些特定的标记,让孩子们根据这些标记找出规律。
然后我会让他们试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今天(假设今天是1月1日)出发去旅游,我们需要准备多少天的食物和水?”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张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日历中的主要规律,例如每个月的天数、每周的七天、每季度的三个月等等。
七、作业设计答案:1. 如果今天(假设今天是1月1日)出发去旅游,我们需要准备31天的食物和水。
2. 下个月(假设是2月)有28天。
3. 明年(假设是2022年)有365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日历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出示某个月的一份日历,让学生观察并思虑问题:1、日历中相邻两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 1)横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后者比前者多 1 ( 2)竖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者比上者多 7(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2、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规律吗?(1)横排相邻的日期: a, a + 1(2)竖排相邻的日期: a, a+ 7(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 a, a+ 8(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 a, a+ 6下一个比上一个多8 下一个比上一个多 63、日历中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1)横排 3 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 a-1, a, a+1(2)竖排 3 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 a-7, a, a+7(3)右对角线 3 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 a-8, a, a+8(4)左对角线 3 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 a-6, a, a+64、将以上规律用字母表示5、一个数列上的三个数之间的和跟中间数有什么相等关系?规律: (1)无论地点如何的相邻三个数,“三个数的和 =中间数的 3 倍”(a-1) +a+ (a+1)=3a(2)无论地点如何的相邻三个数,“中间的数是其余两个数的均匀数“[(a- 1) +(a+ 1) ]/2=a6、在“田”型地域内,四个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结论: a+ d=b+c a b c d7、在“+”型地域内,五个数之和与正中心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能用字母表示并考据这一关系吗?结论:( a-1)+ (a +1) + a+(a -7)+(a+7)=5a8、在 3×3 方格里的九个数,这九个数之和与方框中的中心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在其余方框中也成立吗?用式子表示九个数的关系: (a -8) + (a -7) + (a -6) + (a -1) + a +(a +1) +(a + 6) +(a +7) + (a +8)=9a结论:方框中的九个数之和 =中心数的 9 倍。
2.3.3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考考老师的小游戏吧~请你任意圈出横行上相邻的三个日期,只要你把计算的和告诉邹老师,我就能马上知道你圈出的是哪三个数?师:同学们,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可以这么快说出这三个数来?那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板书:日历中的数学规律~师:现在请大家观察,这样的水平三邻数有什么样的规律?猜想一下,水平三邻数之和与中间数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是不是所有的水平三邻数都满足这样的规律呢?怎样进行验证?前面我们用字母表示数,如果我把中间的数设为x,那么左右两边分别是多少呢?能不能设左边或者右边的数呢?(那这种设法留给大家课下探究)师:刚才我们利用日历中的特殊数据,猜想出水平三邻数的规律,通过设中间数为x,利用整式的加减验证了它的一般规律。
现在请大家类比水平三邻数的探究方法,分小组探究竖列、斜下、斜上三邻数以及“十字形”、“X字形”、九宫格中各数之和与其中间数的数量关系,并把探究结论和过程写在学案上。
探究完毕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师:刚刚我们类比水平三邻数的探究方法,用整式的加减探究了竖列、斜下、斜上三邻数以及“十字形”、“X字形”九宫格中的数字规律,接下来我们就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师:这堂课中我们通过生活中的日历探究了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利用12月份的日历,首先探究了水平三相邻数的数字规律,并类比水平三相邻数规律的探究方法,探究了数列、斜上、斜下三相邻数以及我们的“十字形”“X字形”、九宫格这些图形当中数字建立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利用整式的加减进行了猜想验证。
我们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从特殊到一般,采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经历了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更好掌握这些方法,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练习
一、基础过关: 1、在日历上现用一长方形框在日历中任意框出4 , 横行上相邻两数a 、b 之
间的关系________,竖列上相邻两数之间a 、c 的关系________。
对角a, d 之间的关系________,对角b 、c 之间的关系________,a 、b 、c 、d 之间的关系___ _____。
2、设最小的数为x ,则月历上用正方形框出4个数中最大的数表示为( )。
A 、x +7
B 、x +1
C 、x +2
D 、x +8
3、小明假期外出旅行五天,这五天的日期之和是60,则小明出发的日期是__________号, 号回家的。
4、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的三个日期的和为51,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月日历如图圈中的五个数之和是70,这五个数中最小的是_________,最大的是_________。
二、能力拔高:
6、小军撕下的12月份的3张日历中,每两张的日期之和分别是27,28,29,你能说出这3张日历的日期分别是多少吗?
7、小明在某月的月历上圈出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并求出了这三个数的和,这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
A 、40
B 、75
C 、18
D 、27
8、小刚和小军交流暑假中的活动:
小刚说:“我参加科技夏令营,外出一个星期,这七天的日期数之和是84,你知道我是
几号出去的吗?”
小军说:“我假期到外婆家去住了七天,日期数的和再加月份数也是84,你能猜出我是
几月几号回家的?”
你能解决他俩提出的问题吗?试试看!
a b
c d。
数学中的时间与日历数学作为一门精密而又抽象的学科,与时间和日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数学的世界中,有许多与时间和日历相关的概念、模型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数学在时间和日历领域的应用,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有趣而重要的数学原理。
一、时间的测量与表示时间是人类对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感知和记录的方式。
在数学中,我们使用不同的单位来测量时间,最常见的单位是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和年等。
不同的时间单位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例如,我们常用的换算关系有: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1天=24小时1周=7天1月≈30.44天1年≈365.24天这些换算关系让我们能够在不同时间单位之间进行转换,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间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来计算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从12:00出发,行驶了2小时30分钟,那么我将在几点到达目的地?根据小时和分钟的换算关系,我们可以将2小时30分钟转换成150分钟。
因此,从12:00出发,经过150分钟,我们将在13:30到达目的地。
二、日历系统与闰年问题日历系统是人类用来记录时间和组织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
在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日历系统。
其中,公历(格里高利历)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日历系统。
公历采用了一种复杂的设计,来确定年份和闰年。
根据公历的规定,一个简单年份有365天,而一个闰年则有366天。
为了确保公历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符,公历引入了闰年的概念。
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2)能够被400整除。
这个规则的设计是为了近似地保持公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地球的公转周期一致。
通过数学的计算和推理,我们可以确定任意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以及每个月有多少天。
例如,我们想知道2000年2月有多少天。
根据公历的规定,2000年符合第2个条件,即能够被400整除,因此是一个闰年。
(1)横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后者比前者多1 (2)竖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者比上者多7 (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一个比上一个多8 (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一个比上一个多6 2、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规律吗?
(1)横排相邻的日期:a, a+1
(2)竖排相邻的日期:a, a +7
(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a, a +8
(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a, a +6
3、日历中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横排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1, a, a+1
(2)竖排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7, a, a+7
(3)右对角线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8, a, a+8
(4)左对角线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6, a, a+6。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出示某个月的一份日历,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
1、日历中相邻两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
(1)横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后者比前者多1
(2)竖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者比上者多7
(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一个比上一个多8
(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一个比上一个多6
2、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规律吗?
(1)横排相邻的日期:a, a+1
(2)竖排相邻的日期:a, a+7
(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a, a+8
(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a, a+6
3、日历中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横排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1, a, a+1
(2)竖排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7, a, a+7
(3)右对角线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8, a, a+8
(4)左对角线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6, a, a+6
4、将以上规律用字母表示
5、一个数列上的三个数之间的和跟中间数有什么相等关系?
规律:(1)无论位置怎样的相邻三个数,“三个数的和=中间数的3倍”
(a-1)+a+(a+1)=3a
(2)无论位置怎样的相邻三个数,“中间的数是其余两个数的平均数“
[(a-1)+(a+1) ]/2=a
6、在“田”型区域内,四个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
7、在“+”型区域内,五个数之和与正中心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能用字母表示并验证这一关系吗?
结论:(a-1)+(a+1)+a+(a-7)+(a+7)=5a
8、在3×3方格里的九个数,这九个数之和与方框中的中心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在其他方框中也成立吗?
用式子表示九个数的关系:(a-8)+(a-7)+(a-6)+(a-1)+a+(a +1)+(a+6)+(a+7)+(a+8)=9a
结论:方框中的九个数之和=中心数的9倍。
9、如果我们不限于日历,还可以扩大范围,比如在一个10×10的方框中框
出9个数,请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