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金与社会保险预算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71.00 KB
- 文档页数:99
社会保险基金名词解释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设立的、用于支付社会保险金的专门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旨在为参保人员提供社会保险福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在许多国家,社会保险基金通常由雇主和员工共同缴纳。
社会保险基金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养老保险基金: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雇主和员工每月根据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积累到一定年限后,退休人员可以领取养老金。
2. 医疗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手术、药品等费用。
雇主和员工每月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参保人员在就医时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基金报销一部分费用。
3. 失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金。
雇主和员工每月按一定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用,当员工失业时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基金获得一定的失业救济金。
4. 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工伤或职业病的医疗费用和工伤赔偿金。
雇主每月按一定比例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当员工
发生工伤时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基金获得相应的赔偿。
社会保险基金的设立和管理通常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确保基金的正常运行和合理使用。
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有助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劳动者权益,减轻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什么是社会保险基⾦预算?社会保险基⾦预算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财务收⽀计划。
⼀、什么是基⾦预算社会保险基⾦预算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财务收⽀计划。
⼆、社会保险基⾦预算的内容社会保险基⾦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基⾦收⼊计划、社会保险基⾦⽀出计划以及社会保险基⾦预算编制说明。
(⼀)社会保险基⾦预算收⼊计划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预算收⼊包括:(1)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收⼈。
(2)职⼯个⼈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收⼊。
(3)基⾦利息收⼊。
(4)财政补贴收⼊。
(5)转移收⼊。
(6)上级补助收⼊。
(7)下级上解收⼊。
(8)其他收⼊。
上述基⾦收⼊项⽬按规定分别形成基本基⾦、基本基⾦和基⾦。
(⼆)社会保险基⾦预算⽀出计划社会保险基⾦预算⽀出项⽬包括:(1)社会保险待遇⽀出。
(2)转移⽀出。
(3)补助下级⽀出。
(4)上解上级⽀出。
(5)其他⽀出。
(三)社会保险基⾦预算编制说明预算编制说明的内容包括,编制预算草案的政策依据,各项数字的计算依据,⽐上年预算及其执⾏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社会保险基⾦预算的编制与执⾏(⼀)社会保险基⾦预算的编制按照规定,年度终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财政部门制定的报表格式及规定的时间,根据社会保险基⾦预算编制的原则和内容,依据本年度预算执⾏情况和下年度收⽀预测,编制下⼀年度社会保险基⾦预算草案。
(⼆)社会保险基⾦预算的审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基⾦预算草案编制完成后,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核。
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进⾏汇总,并按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将汇总的预算和经办机构上报的预算草案⼀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同级⼈民政府批准。
按照规定,预算草案经同级⼈民政府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批复执⾏,并报上级财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三)社会保险基⾦预算的执⾏为了确保基⾦预算的执⾏,有关⽅⾯必须做好以下⼏个⽅⾯的⼯作:(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预算执⾏,并定期对预算的执⾏情况进⾏检查和分析。
社会保险基金与社会保险预算社会保险基金与社会保险预算一:引言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管理和运用社会保险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用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和开展相关活动。
社会保险预算是指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规划和管理的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社会保险基金与社会保险预算的相关内容。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组成和来源1. 组成1.1 社会保险基金的主体1.2 社会保险基金的资金组成1.3 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1.4 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机构2. 来源2.1 社会保险费的缴纳2.2 财政补贴2.3 投资收益2.4 其他收入来源三: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与投资1.管理1.1 社会保险基金的归集与划拨1.2 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与支付1.3 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与审计2.投资2.1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适应性原则2.2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2.3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和范围2.4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风险管理四:社会保险预算的编制与执行1. 编制1.1 社会保险预算的基本原则1.2 机构编制与资源分配1.3 收入预算的编制1.4 支出预算的编制2. 执行2.1 社会保险预算的监督与审计2.2 预算执行的情况分析和调整2.3 支出执行的管理与控制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条例2. 社会保险法3.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表范本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社会保险基金:指为管理和运用社会保险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用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和开展相关活动。
2. 社会保险预算:指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规划和管理的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七:全文结束。
社会保险名词解释社会保险是指由政府或社会机构组织、管理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期间或特定情况下的风险和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保险名词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一种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它旨在通过个人和雇主的缴费,积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以及国家统筹和统一管理的养老金,来确保退休时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保障。
二、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生病和就医时所需的医疗费用而设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通过个人和雇主的缴费,参保人员可以在需要时获得医疗服务并获得医疗费用的报销。
三、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失业期间的生活和就业求职的权益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劳动者通过个人和雇主的缴费,当失业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失业保险金和就业援助,以帮助他们度过失业期间,同时促进就业。
四、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因工作所导致的意外伤害和职业病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参保人员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或职业病时,可以享受相应的医疗救治、伤残赔偿和康复等待遇。
五、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为了保护女性劳动者在生育期间的权益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通过个人和雇主的缴费,女性劳动者可以在生育期间享受一定的医疗补助和生育津贴等待遇,以减轻生育带来的经济压力。
六、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用于支付社会保险各项待遇的资金来源。
包括个人和单位的缴费以及政府的财政补贴等收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用于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维护保险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七、参保人员参保人员是指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
这些个人通过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获得社会保险的权益,享受社会保险制度所提供的各项待遇。
八、社保机构社保机构是指负责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的政府或社会机构。
他们负责社会保险的筹资、管理、服务和维权等各项工作,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并推动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结语:社会保险名词解释涵盖了社会保险领域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的保障。
社会保险基⾦的预算⽅法有哪些社会保险基⾦的预算⽅法有哪些?店铺⼩编整理了⼀些关于社会保险基⾦的预算⽅法有哪些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社会保险基⾦的预算⽅法有哪些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社会保险基⾦的具体编制要求和⽅法是:(⼀)养⽼保险1、养⽼保险基⾦收⼊预算①养⽼保险费收⼊预算。
养⽼保险费收⼊包括当期征缴收⼊、清理企业⽋费收⼊、预缴和符合国家和省政策规定的⼀次性补缴收⼊。
其预算应综合考虑当年参保扩⾯计划、缴费⼈数、缴费基数、在岗职⼯平均⼯资增长⽔平、清⽋⼯作计划等政策性因素确定。
当期养⽼保险费征缴收⼊当期征缴收⼊预算值=平均缴费⼈数预算数×⽉⼈均缴费基数预算数×12×平均费率×基⾦征缴率(分单位和个⼈计算)。
其中:平均缴费⼈数预算数=上年实际缴费⼈数×[1+(上年缴费⼈数同⽐增长率×权重+前三年缴费⼈数平均增长率×权重)]如计算出的缴费⼈数占参保⼈数的⽐例超过90%,按90%调整。
设置的同⽐增长率和三年平均增长率权重之和为100%(下同)。
⽉缴费⼯资基数。
企业以上年度职⼯⼯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基本养⽼保险费,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参保⼈员上年度⼯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基本养⽼保险费。
单位缴费基数不得低于全部参保职⼯当期个⼈缴费基数之和。
职⼯个⼈以本⼈上年度⽉平均⼯资为缴费基数,其中:个⼈缴费基数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60%的,按60%计缴;超过300%的部分不计⼊缴费基数。
参加基本养⽼保险的城镇个体⼯商户和灵活就业⼈员,统⼀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为基数。
⽉⼈均缴费基数预算数=上年⽉⼈均缴费基数×[1+(上年⽉⼈均缴费基数同⽐增长率×权重+前三年缴费基数平均增长率×权重)]×权重+上年在岗职⼯⽉平均⼯资×(1+前三年职⼯⽉平均⼯资)×上年全省⼈均缴费基数/上年全省在岗职⼯平均⼯资×(1-权重)缴费费率和征缴率。
浅析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作者:张迎红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04期【摘要】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规范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行为,明确政府责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务院2010年下发《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强调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本文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方法、范围、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阐述社保基金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保基金;预算;重要性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义及特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年度计划。
在我国现行预算体系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单独编报,与公共财政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对独立、有机衔接。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预算编制对基金收支活动实行有序管理,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保证基金安全完整,提高其运行效益。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依法建立、规范统一;统筹编制、明确责任;专项基金、专款专用;相对独立、有机衔接;收支平衡、留有结余。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范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险种分别编制,2011年纳入编制险种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五大险种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新农保试点地区还要编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方法我国的预算编制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上不编赤字预算,但今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允许赤字预算,在平衡表中调节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基金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基金收入预算主要根据预算年度参保人数、工资水平、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征缴率等作为依据,综合考虑上年度基金预算执行情况、本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社会保险工作计划等诸多因素编制。
支出预算的编制应综合考虑本年度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人数变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社会保险政策调整及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变动等相关因素。
社会保险基⾦第⼀章:社会保险基⾦1、社会保险P2: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资收⼊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或虽有劳动能⼒⽽⽆⼯作亦即丧失⽣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法⼿段,运⽤社会⼒量,给这些劳动者以⼀定程度的收⼊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的⽣活⽔平,从⽽保证劳动⼒再⽣产和扩⼤再⽣产的正常运⾏,保证社会安定的⼀种制度。
2、社会保险的内容(多选)P3:养⽼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伤保险、⽣育保险。
3、养⽼保险P3: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宝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
4 医疗保险P3:是指劳动者在患病期间,由保险机构或保险组织按规定⽀付其医疗费和⽣活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5、⽣育保险P3:是指妇⼥劳动者因⽣育⼦⼥⽽暂时丧失劳动能⼒,降低或失去正常⼯资收⼊来源时,提供基本⽣活保障的项⽬。
6、失业保险P4:是当劳动者因⾮本⼈⾃愿原因失业,从⽽丧失收⼊来源时,由社会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活保障的项⽬。
7、⼯伤保险P4:是对因⼯负伤或因职业致残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的劳动者,给予⼯资收⼊补偿、医疗保健护理、伤残重建及⽣活照顾等的⼀项社会保险制度。
8、社会保险的特点(选择)P5—P7:强制性、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以满⾜劳动者的基本⽣活⽔平为标准、作为⼀种社会政策,注重社会公平、共济性。
9、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P7—P9:(1)保险性质不同:社会保险是政府⾏为,属于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是等份交换的买卖⾏为,具有商业性质。
(2)保险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社会劳动者;商业保险的对象是⼀切⾃愿投保的国民。
(3)实话⽅式不同:社会保险采⽤强制⽅式实施;商业保险是⾃愿原则。
(4)保险关系建⽴的依据不同:社会保险依据法律规定;商业保险信赖于保险合同。
(5)保障⽔平不同:社会保险是保障基本⽣活需要;商业保险是满⾜⼈们对保障⽔平的特定需要,保障⽔平多样化,⼀般⽐社会保险⾼。
马工程版《公共财政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6-11章第六章社会保障支出第一节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保障的含义和内容(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及概念要素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批准的社会保障公约,社会保障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医疗、疾病、失业、老龄、工伤、家庭、生育、残疾和遗属津贴,几乎涉及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
从中国国情出发,可以对社会保障的概念作如下定义:社会保障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相适应,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四个方面的概念要素:(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
(2)社会保障的实施以法律法规为支点。
(3)社会保障的最终目的是稳定社会。
(4)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社会保障的内容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政府参照保险市场原则为社会成员提供的生活保证,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伤残保险(6)疾病、生育保险(7)丧葬补助2.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为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生活保证。
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异同:同:同属于社会保障,两者都具有强迫性,且都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目的服务的。
异:(1)社会救助具有无偿性,贫困者不用为接受政府的救助而支付任何费用,而在社会保险方式下,受保人先得缴纳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相应的生活保证;(2)社会救助的对象是贫困者,因而是一种事后补救,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所有的劳动者,因而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性措施。
3.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是同义语狭义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
狭义的社会福利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公共福利、专项福利、区域性福利。
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确保军人等处置特殊事情的人员及其家属的一定生活水平,赐与的厚待、抚恤和妥帖安置措施的总和。
5.社会互助社会互助是指在当局引导和支持下,社会整体和社会成员自愿构造和参与的扶危济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