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岩石标本(地大)2

常见岩石标本(地大)2

常见岩石标本(地大)2
常见岩石标本(地大)2

岩石名称:长英质糜棱岩

英文名称:Felsic mylonite

颜色:暗灰褐色

构造:流动构造

结构:糜棱结构

主要成分:由碎斑和碎基组成,眼球状碎斑长石60%,石英30%,碎基10% 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糜棱岩

鉴定依据:产出于韧性剪切带;糜棱结构

成因:塑性动力变质而成

产地:北京密云 采集:周汉文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63

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

手标本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石英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rthic quartzose wacke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砂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岩屑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级碎屑>岩石的50%;泥基质>岩石的15%;碎屑中,石英占75-95%,长石>岩屑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刘东键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223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镜下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石英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quartzose wacke

结构:中砂结构;砂粒分选中等,磨圆差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级碎屑>岩石的50%;泥基质>岩石的15%;碎屑中,石英占75-95%,长石>岩屑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刘东键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B223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手标本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wack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粗砂结构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岩屑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粒>岩石的50%;砂粒中石英<75%,长石/岩屑>3/1;泥基质>岩石的15%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河北唐山 采集:邬金华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B056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镜下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wacke

结构:中粗砂结构;砂粒分选中等,磨圆差

主要成分:长石(明显粘土化)、石英、中基性岩岩屑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粒>岩石的50%;砂粒中石英<75%,长石/岩屑>3/1;泥基质>岩石的15%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河北唐山 采集:邬金华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B253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手标本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sandstone

颜色:浅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砂结构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砂粒,粘土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粒>岩石的50%;砂粒中石英<75%,长石/岩屑>3/1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杨慕华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224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镜下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sandstone

结构:中砂结构,砂粒分选中等,磨圆中等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砂粒,粘土基质(大多已转变成长石的交代边)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粒>岩石的50%;砂粒中石英<75%,长石/岩屑>3/1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杨慕华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B8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参考教案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2.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并能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互动有效性。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几种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每组6块岩石(为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砾岩)、滴管、稀盐酸、用于清洗盐酸液的水杯一只、抹布一块、镊子两只、每人放大镜一块。 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我们先来玩一个说猜的游戏,老师描述一个同学的特征,大家猜猜他是谁?我们班有一位同学,长有头发、一双眼睛、一对鼻孔、一张嘴巴、二只耳朵,中等个子,他是谁? 2.只有描述出一位同学的显著特征,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才能容易猜得出。对吧? 3.那位同学能够超过老师,描述出一位同学的显著特征让大家猜,注意不能使用缺陷性描述,那样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这要注意绝对不能。

4.学生相互描述、猜测。 5.看似简单的说猜游戏,看来也不是很容易,首先描述的同学要准确清晰的抓住显著特征,如果这方面很强,今后很容易成为画家、作家、律师、警察、设计师,当然还容易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棒吧! 一、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岩石》,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岩石。(课件出示六块常见岩石: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和花岗岩)(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进一步观察岩石 (一)观察实验指导 1.认识岩石就要讲究科学的观察方法,跟老师说说,大家都学会了哪些观察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看、闻、摸、尝、听……(很多岩石内有一定的毒素,不能尝,下课后还要记得洗手) 2.提问:除了用眼睛看外,还可以借助什么来看?为什么要用放大镜来观察?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 3.今天我们就要用放大镜来观察岩石在构造和结构方面的显著特征,同时学习一个新的观察方法:(课件出示表格)同学们也可以看自己同步探究上的记录表。 岩石观察记录 岩石编号颜色有无层理、气孔、斑点、 条纹、生物痕迹等组成岩石的颗粒 是什么样的敲击听声音滴稀盐酸的反应 颗粒岩石种类 大小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v 1mm, 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v 1mm,含量80% 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

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 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 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v 1mm,含量25% 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v 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 约5%。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 径v 1mm,含量50%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v 1mm,含量35%左右;长石,粒 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色厚层黑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 构,片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 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50%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v 1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厚层绿泥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石英、长石及少量绢云母组成。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v 0.1mm,含量70%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v 0.1mm,含量15%—20%;长石,他形粒状,粒度v 0.1mm,含量5%—10%;绢云母及其他矿物约占5%。 灰色浅灰色厚层绢云绿泥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浅灰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绢云母、石英及少量长石组成。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v 0.1mm,含量60% 左右;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片径v 0.1mm,含量25%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v 0.1mm,含量10%;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5%。 紫褐色绢云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紫褐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次修改稿)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执教老师:台州市临海大洋小学徐寒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的显著特 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 2、通过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互动有效性。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1、描述岩石。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号砾岩、镊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水杯、湿毛巾、玻璃皿。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玻璃皿、相关课件 课前游戏: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说说猜猜的游戏,老师描述出我们班某一位同学的体貌特征,请大家猜猜他是谁。他黑头发、两只眼睛、二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他是谁? 师: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说出他具体是谁!那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描述?是啊!只有描述出这位同学区别于其他同学的,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明显特征,别人才容易猜出来。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出某位同学的明显特征。 生:描述(2个) 师:(你成功了!说明你已经描述出这位同学的明显特征了,或是:这位同学还有没有最最明显的特点)现在改变一下方式,谁来描述让老师来猜,我能猜出来,你们就成功了!谁来描述? 生:描述。 师:说实话,老师还真不能一下子猜出来!能不能把这位同学最最明显的特点描述出来?看来说说猜猜的游戏,说的人一定要抓住明显的特征来描述。猜的人一定要熟悉、认识被猜的对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1分) 有请今天说说猜猜的主角闪亮登场(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图片)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首先得认识它们。(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观察岩石实验(9分) 1、讨论观察方法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自然界的岩石种类是数不胜数的,面对这些岩石,学生该如何去辨别呢?这节课的标题是《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通过观察,对比资料,这节课认识了这几种常见的岩石,但是时间一久,学生又马上会忘记。所以,这节课我在设计时把核心目标定位在“方法”上——通过观察几种常见的岩石,初步尝试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辨别岩石。希望通过活动,学生能认识其中的几种岩石,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尝试并初步学会这种方法的使用。 【教材分析】: (一)背景和目标 本课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的特征。在观察上,不再只停留在颜色、光滑还是粗糙、是否透明等这些常见的物质属性方面,而是要进一步从岩石的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观察。这是由于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是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构成的,由矿物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这几种岩石从成因上分类分别属于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结构和构造上有显著的不同。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认识这几种岩石的特性,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将为今后理解岩石的特性和成因之间的关系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二是“怎样识别它们”。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器材:标签或记号笔。 2、教师演示器材: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滴管、稀盐酸、放大镜、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有关岩石用途的课件。 (三)教材说明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记录几种岩石的特征。难点是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它们。 第一部分:进一步观察岩石 在第一课初步了解到岩石的外部特征后,本课通过对几种常见岩石的观察和识别,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岩石的方法。教材选用的是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花岗岩、大理岩。为什么选用这几种岩石呢,因为这几种岩石比较普遍又容易找到,还被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从成因上分类,它们分属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结构和构造上特征明显。 “进一步观察岩石”的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指导学生学习新的观察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比如结构、构造等。结构主要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等。构造主要指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赋予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一、本课时所属单元教学内容概述,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岩石构成岩石的矿物。 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页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怎样识别岩石。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岩石的显著特征,并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岩石资料来识别岩石,最后验证自己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科学概念方面: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部分对岩石的了解,并且通过第一课的学习,知道需要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如何比较准确地描述岩石的特征,知道岩石在颜色、花纹、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特点对岩石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方面:通过近两年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观察、描述、交流能力;已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特别是通过观察与实验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收集、处理信息的技术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能具有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认识表达和交流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学生初步形成描述能力和综合概括的能力。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去正确描述岩石的特征,关注岩石本质特征是困难的,学生的观察很容易只停留在对岩石外在特点的观察和描述上。如何悉心指导学生使用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要关注岩石本质特征就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情感态度方面:四年级学生初步具有勇于创新,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尊重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科学原理;依据客观事实的出结论,能够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还往往容易以原有的经验判断甚至想象来代替实际科学实验情况,因此要在课堂中强调科学活动的实证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及用途。 2.不同成因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他的成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测定岩石标本物性参数

测定岩(矿)石标本磁物性参数技术方法及工作细则 陕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2014年四月

测定岩(矿)石标本磁物性参数技术方法及工作细则 一、物性参数 σ) SI 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为kg / m 3 换算单位: 103kg / m 3=1 g / cm 3 (2) 磁性单位 :磁化率的单位为:SI(k) 与CGSM 单位换算如下:4πSI(k) = 1 CGSM(k) :磁化强度的单位为:安培每米(A/m ) 与CGSM 单位换算为:A/m=10-3 CGSM( M ) (D)与磁倾角(I)的单位均为:°(度) (3)、电性单位 ρ):电阻率的单位为:Ω·m (欧姆·米) η):极化率的单位为:% (百分数) 可见,岩矿石物性标本应具有地质单元的代表性、统计样本的代表性、空间分布的代表性。岩矿石物性数据应具有地质描述的准确性,参数测定的精确性,数理统计的合理性,构造岩矿石物性数据的可靠性。 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应单独进行技术设计编写,物探中的物性工作可参考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编写技术设计,也可作为相应项目的一部分编写设计。 误差计算公式有两种: a) 平均相对误差为:%100Bi Ai -n 1i i n 1i ?+B A =∑=μ

b) 均方误差为: n B A n i i i 2) ( 12 ∑=- ± = ε 式中:μ—平均相对误差;ε—均方误差;n —检查样品数;A i ——第i件样品一次测量结果; B i ——第i件样品另一次测量结果。 二、测定物性参数的仪器设备 (1) 密度测定仪器 ①、密度测定仪器 其种类包括:大称、密度计和电子天平等。大称宜用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密度测定;密度计和电子天平宜用于固结岩矿石的密度测定。 ②、测定密度仪器的测程为1000~7000kg / m3。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根据样品质量的范围,在测定过程中应使用相应质量大小的砝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维护砝码的清洁,以保证砝码质量的稳定。 (2) 磁性测定仪器 ①、磁性测定仪器:类型主要有:无定向磁力仪、线圈感应式岩样磁力仪、卡帕桥、旋转式磁力仪、磁勘查所使用的高精度磁力仪等。 ②、磁性仪器灵敏度要求:专门测定磁性仪器要求的灵敏度不低于 10-6SI,其他类仪器的灵敏度应为10-6SI 量级,能够测量强磁性样品的磁性。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根据磁性强弱,应有相应测程的标准磁性样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与使用 宜在无磁空间或磁场稳定的空间使用磁性测定仪器,使用中应注意仪器的防尘、防潮,防止电磁干扰 (3) 电性测定仪器 ①、电性测定仪器 种类主要有:改进的微机激电仪、电阻率桥等。

各种岩性描述种

各种岩性描述种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 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l.颜色 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 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 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 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受到强 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 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如中粒辉长 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 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 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 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描述时应按含 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 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小学科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台州市临海大洋小学徐寒英 【教材分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岩石构成岩石的矿物。 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板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识别岩石。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岩石的显著特征,并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岩石资料来识别岩石,最后验证自己的判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号砾岩、镊 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碟子、水杯、湿毛巾。 2、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碟子、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图片)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首先得认识它们。 二、观察岩石实验 1、(出示:花岗岩、砾岩)讨论观察方法 2、交流反馈 3、指导滴稀盐酸的方法 4、讨论观察记录表

工程地质矿物与岩石标本室参观

工程地质矿物与岩石标本室参观 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有六周的课程,之前的大概三周我们学习了矿物,一直都是在老师的ppt上看到各种岩石的照片,各种形态颜色的都有。还因为主教教室渣渣的大屏幕效果,我们都无法尽情仔细得观察那些岩石,所以老师安排了位于工学部六教的岩石标本室的参观活动,大家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去到了那里,也第一次亲身接触体会与实地观察研究课堂上出现在幻灯片图片上的岩石与矿物。 踏入陈列着各种各样岩石与矿物的标本室,看到成排的展览柜和上面的岩石,震惊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时间的味道弥漫四处。尽管它们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但同时它们也是时间与空间流动变化而孕育出来的产物。 亲身去标本室去接触观察实物比在课堂上和课本上去看要更好的去理解和记忆,比抽象的理解和记忆更能让人接受,也让我们把实物与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首先,是对矿物与岩石的区分:矿物是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组成物质,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简单的说,矿物较为单一,是单独元素不同排列方式或化合物的分子相对关系组成的;而岩石是由矿物组成,是一个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 刚刚进入标本馆,和我们强调今天主要看的是矿物,观察矿物的颜色、透明度等,另外还有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区别。 一、矿物 (1)矿物的物理性质之一是硬度 1-萤石2-磷灰石3-正长石 4-滑石5-石膏6-方解石

7-石英8-黄玉9-刚玉 (2)条痕和颜色 颜色是矿物最直观的一种性质,条痕则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观察。 (3)常见的矿物 黄铁矿石英赤铁矿褐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蛇纹石滑石高岭石 二、三大岩石 1.沉积岩 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构造:(1)层理构造 (2)递变层理 (3)波痕与泥裂 常见的岩石:(石)灰岩、白云岩、页岩、 砂岩 2.岩浆岩(火成岩) 是岩浆作用的产物,有喷出岩与侵入岩(深成--浅成) 根据结构分类有: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 根据构造分类有:块状构造、气孔与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柱状节理构造、枕状构造 常见类型的岩石:花岗岩(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 3.变质岩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8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 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 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约5%。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

四下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教材简析】 岩石和土壤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而且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本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学生运用前几课的学习所得,通过进一步查阅图鉴,来亲自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通过制作标本活动,学生既学会了制作方法,又增强了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与兴趣,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并且也掌握了一些观察岩石的视角与方法,从肉眼的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的细致观察等。第三课的学习中,学生也了解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通过对花岗岩的组成成分的观察,引出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进而通过对其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的观察、比较与描述,知道了三种矿物的特性,初步学会了观察方法,对矿物的观察、特性的描述始终与观察岩石的组成活动相伴而行。本节课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以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形式,借助图鉴对更多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学生在识别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会制作标本的方法,还增强了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与兴趣,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特征是识别它们的依据。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用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 ·能够对照标本图鉴,根据岩石矿物的特征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到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乐趣。 ·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岩石矿物标本的制作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对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制作。 难点:对照标本图鉴,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

岩性描述

岩浆岩部分: 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岩石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自形,板状,粒径1-4mm,含量46%; 钾长石浅肉色,板状,大小2-4mm,含量15%; 石英:它形粒状,粒径0.5-3mm,含量21%。 角闪石:半自形-自形长柱状,分布均匀,定向分布,粒径1-3mm,含量13%; 黑云母:半自形片状,分布均匀,定向分布,含量3%;少量磁铁矿和副矿物含量约2%。 黑云母花岗岩1:浅灰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黑云母、长石、石英构成。另有少量角闪石、榍石、磁铁矿等。 黑云母黑色,板状,大小约1-2mm,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10%。 角闪石黑色,短柱状,长约2mm左右,可见纵向的平整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5%。长石灰白色或浅肉红色,粒状或宽板状,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5%。 石英灰白色或烟灰色,粒状,大小约1mm左右,有时聚集成团,油脂光泽,含量约30%。榍石褐黄色,平行四边形自形晶,粒度小于1mm,磁铁矿黑色粒状,呈星点状分布 黑云母花岗岩2:浅肉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长石以浅肉红色为主,部分浅灰白色,粒状或厚板状,大小2-4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60%。 石英烟灰色,透明粒状,大小1-2mm为主,有时聚集成团,含量约30%。 黑云母黑色或墨绿色,板片状,大小1-2mm,珍珠光泽,含量约10%。 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浅灰白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斜长石灰白色,少数略带淡红、淡蓝色调,板状或粒状,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67%。 石英烟灰色或淡灰色,粒状,粒度较细,约1mm左右,油脂光泽,含量约25%。 黑云母黑色板状,大小2-5mm,一组极完全解理,薄片略带褐色,珍珠光泽,含量8%。 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风化强烈,多呈砂状,新鲜面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自形-半自形,浅肉红色,大小1-4mm,含量约62%; 斜长石:灰白色,呈板状,大小2-3mm,含量约5%; 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大小0.5-3mm,含量约24%;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0.5-2mm,含量约8%;少量副矿物含量约1%。 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钾长石浅肉红色,厚板状,大小1-2mm,少数达3mm左右,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5%。 石英烟灰色,粒状,大小1-2mm,油脂光泽,含量约35%。 黑云母黑色,薄片状,纵断面细丝状,硬度小于小刀,含量约10%。 粗中粒二长花岗岩:风化较强烈,地表多呈花岗质风化残砂。岩石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浅

部分岩石描述总结

部分岩石描述总结 第四系湖积物,地势逐渐平缓,植被稀疏,由第四系冲洪积物变为湖积物,包括机械、化学与生物的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岩石类型以粘土岩和粉砂岩为主,夹有少量化学岩薄层或透镜体。细砂岩出现较多,砂岩胶结物以泥质、钙质为主,分选和圆度较好。 第四系冲洪积物,几乎无植被发育。冲洪积物主要由大量砂土及少量砾石等组成,砾石散乱分布,成分较单一,主要为砂岩质砾石,大多为棱角状、少数次棱角状,大小不均,粒径多在2cm-15cm之间不等。砂土由亚砂土、粘土、淤泥等组成 第四系残破积物,为4602高地石英砂岩及安山岩遭受风化作用后残留与原地及在重力作用下,由雨水与雪水冲刷搬运,在山坡与山脚下堆积起来的砾石及砂土。 青灰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风化面紫红色、黄褐色,新鲜面青灰色,砂状结构,薄层状构造。新鲜面砂状结构明显,用手摸时砂质感强烈。岩石组成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及胶结物,石英含量约30%,岩屑含量约30%,长石含量约35%。钙质胶结,长石部分蚀变。岩石露头较差,片理发育,风化碎裂严重。 紫红色粉砂岩,基岩露头较好,风化强烈。风化面、新鲜面均为紫红色,薄层状构造。碎屑物质组分以石英为主,含量约90%,其次为长石及白云母等。 灰色石英砂岩,风化面土黄色,新鲜面灰色,石英含量约占岩石组成的85%,长石及岩屑含量较少。岩石致密坚硬,硅质胶结。 紫红色粉砂质页岩,风化面、新鲜面均呈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水平细层厚度小于1cm,页理构造。其新鲜面用手触摸有明显的颗粒感,端口参差状。 灰绿色钙质页岩,岩石呈浅灰绿色,泥质结构,纹层状构造。基岩出露中等,与岩屑长石砂岩石互层,呈碎块状,局部呈粉末泥状,岩石主要由泥质矿物构成,局部含有少量的砂屑物质。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弱,局部见岩石受风化作用呈粉末泥状。 灰白色细粒花岗闪长岩,岩石风化面呈灰黄色、褐红色,新鲜面灰白色,全晶质,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辉石及角闪石等。石英含量约28%,烟灰色,油脂光泽,次浑圆状,粒径0.5-0.8mm之间,长石含量约40%。沿途风化强烈,岩石破碎严重,露头天然差。 浅红色中层状安山岩,岩石风化面、新鲜面均为浅红色,斑状结构,气孔状构造,成层明显。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为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辉石等,斜长石斑晶多呈自形柱状,含量约30%,角闪石斑晶呈灰黑色,半自形长柱状,含量约5%,辉石斑晶含量较少。基质隐晶质结构,含量约60%。基岩露头较好,风化弱。 灰褐色安山玢岩1,岩石风化面黑褐色,新鲜面灰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量约25%,斜长石斑晶灰白色,自形柱状,含量约70%,暗色矿物为角闪石等,含量约20%。基质隐晶质结构,占岩石总体积分数的80%。岩石基岩露头较差,风化碎裂严重。 灰褐色安山玢岩2,风化面、新鲜面均为灰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成分主要为斜长石,斑晶颗粒粒径约 1.5mm,浅灰白色、板状晶形、及少量石英斑晶。基质约占总体积分数的70%以上,基质成分主要为斜长石和少量的石英。气孔构造较发育,无规律分布,未被充填。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第4课时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加深对上节所学习的岩石的组成的知识的理解。 2.锻炼制作标本的能力。 3.通过为标本编号和添加标签,掌握规范的标本制作方法,为学生系统的对岩石进行分类提供了 方法。 【教学重难点】 搜集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时规范地编号和添加标签;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自行搜集岩石和矿物;放大镜、标本盒、便贴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趣味的事情。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制作前,明晰方法。 (1)需要准备的材料。 (2)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 (3)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和矿物,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 标本。 (4)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 (5)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 (6)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 2.制作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你所搜集的岩石分别来源于哪里,它有什么特点?

(2)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分为哪些? (3)怎么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3.制作后,汇报交流结果。 标本制作方法: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制作岩石、矿物标本的方法是怎样的? 2.通过制作标本,你对研究岩石和矿物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3.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岩石和矿物标本,你认为该怎样做?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采集更多的岩石和矿物,不断充实你的标本盒。 【板书设计】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方法与步骤: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主要过程,让学生对岩石和矿物有新的认识,并充实课内、课外的学习氛围。

常见岩石标本(地大)2

岩石名称:长英质糜棱岩 英文名称:Felsic mylonite 颜色:暗灰褐色 构造:流动构造 结构:糜棱结构 主要成分:由碎斑和碎基组成,眼球状碎斑长石60%,石英30%,碎基10% 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糜棱岩 鉴定依据:产出于韧性剪切带;糜棱结构 成因:塑性动力变质而成 产地:北京密云 采集:周汉文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63 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

手标本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石英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rthic quartzose wacke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砂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岩屑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级碎屑>岩石的50%;泥基质>岩石的15%;碎屑中,石英占75-95%,长石>岩屑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刘东键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223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镜下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石英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quartzose wacke 结构:中砂结构;砂粒分选中等,磨圆差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级碎屑>岩石的50%;泥基质>岩石的15%;碎屑中,石英占75-95%,长石>岩屑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刘东键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B223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手标本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wack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粗砂结构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岩屑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粒>岩石的50%;砂粒中石英<75%,长石/岩屑>3/1;泥基质>岩石的15%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案)

课题: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的显著特 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目标: 1、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目标: 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 2、通过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互动有效性。 重点:观察、记录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分组实验: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砾岩、镊子、滴管、稀盐酸、放大镜、每组用于清洗滴稀盐酸的岩石的水杯一只、毛巾一块。 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相关课件、执教班级学生照片三张 课前游戏: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说说猜猜的游戏,老师描述出我们班一个同学的特征,大家猜猜他是是谁。 师:我们班有一位同学,黑头发、一双眼睛、一对鼻孔、一张嘴巴、二只耳朵,喜欢运动,它是谁? 师:是啊!只有描述出这位同学区别于其他同学的,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明显特征,才容易猜得出来。 师:哪位同学能够超过老师,描述出一位同学的明显特征,注意绝对不能使用缺陷性描述,那样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生:相互描述 师:同学们描述让老师来猜,我能猜出来,你们就成功了!有谁来试试。

生:描述。 师:看似简单的说说猜猜,看来也不是很容易,首先我们得认识他,再是描述的同学要准确清晰的抓住明显的特征来描述。(我们四()的同学真够厉害的,你们的绝招是什么? 生:平时观察得仔细,又能准确地抓住明显的特征来描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2分) 师:(出示一块东坡肉大理岩的图片)认识它吗? 生:是岩石(板书:岩石)。 师:今天我们要说说猜猜的主角不是这块岩石,(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而是几种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之前,首先得认识它们。(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观察岩石实验(8分) (一)实验观察指导 师:认识岩石就必须有科学的观察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观察方法? 生:阐述科学的观察方法。(板书:看、闻、摸、尝、敲击) 师:很多岩石内有一定的毒素,不但不能尝,下课后,还要记得洗手。看可以看岩石的什么?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看?(板书:借助工具:放大镜) 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猜猜看! 生:观察岩石的表面特征。 师:其实,利用放大镜还可以观察岩石的很多显著特点:(出示记录单)同学们也可以看自己手上的记录表。 岩石观察记录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