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 格式:ppt
- 大小:8.78 MB
- 文档页数:48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精品推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的显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
2、通过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互动有效性。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1、描述岩石。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号砾岩、镊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水杯、湿毛巾、玻璃皿。
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玻璃皿、相关课件课前游戏: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说说猜猜的游戏,老师描述出我们班某一位同学的体貌特征,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他黑头发、两只眼睛、二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他是谁?师: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说出他具体是谁!那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描述?是啊!只有描述出这位同学区别于其他同学的,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明显特征,别人才容易猜出来。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出某位同学的明显特征。
生:描述(2个)师:(你成功了!说明你已经描述出这位同学的明显特征了,或是:这位同学还有没有最最明显的特点)现在改变一下方式,谁来描述让老师来猜,我能猜出来,你们就成功了!谁来描述?生:描述。
师:说实话,老师还真不能一下子猜出来!能不能把这位同学最最明显的特点描述出来?看来说说猜猜的游戏,说的人一定要抓住明显的特征来描述。
猜的人一定要熟悉、认识被猜的对象。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分)有请今天说说猜猜的主角闪亮登场(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图片)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首先得认识它们。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三种常见的岩浆岩: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
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
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
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
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
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
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
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
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四种常见的沉积岩: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
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
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
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
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虽然岩石的面貌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从它们形成的环境,也就是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有几个渠道,风化作用是一个主要渠道,它包括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机械风化是以崩解的方式把已经形成的岩石破碎成大小不同的碎屑;化学风化是由于水、氧气、二氧化碳引起的化学作用使岩石分解形成碎屑;细菌、真菌、藻类等生物风化作用也能分解岩石。
此外,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物质也是沉积物质的来源之一;植物和动物有机质在沉积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不论那种方式形成的碎屑物质都要经历搬运过程,然后在合适的环境中沉积下来,经过漫长的压实作用,石化成坚硬的沉积岩。
2、岩浆岩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并经过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因为它生成的条件与沉积岩差别很大,因此,它的特点也与沉积岩明显不同。
在野外观察,沉积岩常具有成层构造,层状构造是沉积岩所独有的特征。
而在岩浆岩发育的地区则常常见到节理,而基本上看不到层理;在矿物组合上,在岩浆岩中出现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矿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不容易保存.3、变质岩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由于后来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了矿物组成调整、结构构造改变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这种岩石被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是大陆地壳中最主要的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岩的概念中,有两点必须强调,这是变质岩区别于沉① 火成岩也称岩浆岩。
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当熔浆由火山通道喷溢出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
教科版科学四下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三种常见的岩石: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各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的知识,对地球的构造和地质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岩石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分不清各种岩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这三种岩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三种常见的岩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增强他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识别三种常见的岩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岩石标本,了解岩石的特点。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岩石的变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岩石标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各一份。
2.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岩石切片等。
3.准备教学课件:有关岩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岩石,用显微镜观察岩石切片,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各种岩石的特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岩石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理解岩石的形成特点。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他们对岩石的认识。
常见的岩石种类有哪些?虽然岩石的面貌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从它们形成的环境,也就是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有几个渠道,风化作用是一个主要渠道,它包括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机械风化是以崩解的方式把已经形成的岩石破碎成大小不同的碎屑;化学风化是由于水、氧气、二氧化碳引起的化学作用使岩石分解形成碎屑;细菌、真菌、藻类等生物风化作用也能分解岩石。
此外,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物质也是沉积物质的来源之一;植物和动物有机质在沉积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不论那种方式形成的碎屑物质都要经历搬运过程,然后在合适的环境中沉积下来,经过漫长的压实作用,石化成坚硬的沉积岩。
2、岩浆岩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并经过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因为它生成的条件与沉积岩差别很大,因此,它的特点也与沉积岩明显不同。
在野外观察,沉积岩常具有成层构造,层状构造是沉积岩所独有的特征。
而在岩浆岩发育的地区则常常见到节理,而基本上看不到层理;在矿物组合上,在岩浆岩中出现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矿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不容易保存.3、变质岩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由于后来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了矿物组成调整、结构构造改变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这种岩石被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是大陆地壳中最主要的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岩的概念中,有两点必须强调,这是变质岩区别于沉①火成岩也称岩浆岩。
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当熔浆由火山通道喷溢出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
【精选】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2.探究目标
(1)会采用比较的方法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
(2)会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
(3)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二、知识梳理
1.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岩石是我们常见的岩石。
2.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
我们可以从颜色、气味、纹理、颗粒大小、软硬程度、表面光滑或粗糙、轻重等方面对常见的岩石进行观察。
3.在观察岩石软硬程度时,可以借助指甲、铜钥匙、小刀对岩石进行刻画来判断,岩石的软硬分四类,分别是软、较软、较硬、硬。
4.观察岩石颗粒时,可分颗粒细密、颗粒粗疏、颗粒粗大等不同颗粒。
5.观察岩石可以采用眼睛看、手摸、鼻子闻、耳朵听等方法,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手电筒等工具。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岩石标本。
(2)探究问题: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岩石标本有什么特征?
1 / 3。
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常见岩石是地球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它们在地质学研究和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讨论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1. 花岗岩(Granite):花岗岩是一种具有块状结构的火成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
它通常呈粉红色或灰白色,具有颗粒状质地。
花岗岩的特点是坚硬、耐腐蚀和耐磨损。
它在建筑业中广泛应用于台面、地板和外墙的装饰。
2. 石灰岩(Limestone):石灰岩是由富含碳酸钙的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
它通常呈白色或灰色,质地均匀。
石灰岩的特点是易于开采和切割,因此在建筑业中广泛应用于墙壁、地板和雕塑。
3. 麻粒岩(Slate):麻粒岩是一种变质岩,由黏土或海洋沉积物经高压和高温形成。
它的颜色多样,包括灰色、绿色和紫色等。
麻粒岩的特点是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抗滑性,常用于屋顶瓦片、地板砖和艺术品。
4. 砂岩(Sandstone):砂岩是由砂粒通过水或风沉积而成的沉积岩。
它的颗粒大小不均匀,通常呈黄色、红色或棕色。
砂岩的特点是易于开采和切割,广泛应用于建筑和路面。
5. 頁岩(Shale):頁岩是一种具有泥状结构的沉积岩,由细粒子的粉状和黏土状物质组成。
它的颜色从灰色到黑色不等。
頁岩的特点是具有高度可塑性和易于分层,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项目。
6. 石英岩(Quartzite):石英岩是一种由石英颗粒形成的变质岩,颜色通常为白色或灰色。
石英岩的特点是硬度较高、抗压强度大,常用于建筑和道路材料。
总结起来,常见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用途。
花岗岩和石灰岩在建筑业中应用广泛,麻粒岩和砂岩在建筑和艺术领域扮演重要角色,頁岩和石英岩在工程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理解这些岩石的特征对于科学地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至关重要。
小学科学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科学教案: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引言:岩石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生活和地球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并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特征和用途。
一、目标:1. 了解几种常见的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2. 描述它们的形成过程、特征和用途;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火成岩a. 形成过程:由地球内部高温熔融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b. 特征:晶粒细致、均匀、颜色多为灰白、黑色;c. 用途:火成岩中的花岗岩、玄武岩等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和地质工程中;d.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物和视频展示,学生观察并描述火成岩的形态和质地。
2. 沉积岩a. 形成过程:由岩石颗粒经过风、水、冰等作用搬运沉积产生;b. 特征:层状分布,颜色多样,常含化石;c. 用途:石灰石用于建筑、水泥和肥料制造,煤炭是化石燃料;d. 教学方法:展示不同类型的沉积岩,用实物和图片比较它们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类。
3. 变质岩a. 形成过程:原有岩石受高压、高温等变质作用改变而形成;b. 特征:变质岩的颗粒重新排列,晶粒较大,颜色多样;c. 用途:大理石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板岩可制成屋顶瓦片;d.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图片,对比变质岩和其他岩石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块岩石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并启发学生思考岩石的特征。
2. 火成岩的认识:a. 展示火成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火成岩的形态、质地等特征。
b.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展示并讨论各自带来的火成岩实物,分享观察结果。
c. 概念巩固: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火成岩的理解,并总结形成过程和用途。
3. 沉积岩的认识:a. 展示不同类型的沉积岩,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b. 引导学生观察各类沉积岩中的化石,解释化石对认识过去生物和地质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