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承台cad图(含设计说明)
- 格式:dwg
- 大小:188.89 KB
- 文档页数:1
练习一. 柱、根底平面图目的:熟悉TSSD 的菜单构造,初步了解轴网、柱子、梁线、根底的绘图方法。
准备工作:新建一图形。
一. 轴网1. 建立矩形轴网菜单:TS 平面→轴网→矩形轴网〔轴网→矩形轴网〕如果用户不是初次使用TSSD 矩形轴网,程序出现提示:生成方法: 1.生成新数据/2.编辑旧数据/3.使用旧数据<1>: 回车程序进入到图 1所示对话框,在下开中参加3*6000,左进中参加2*6000,点取确定按钮,对话框消失,命令行提示:点取轴网定位点 /B-改变基点<退出>: 点取轴网插入点这时,屏幕上出现图 2所示轴网。
2. 轴网标注菜单:TS 平面→轴网→轴网标注〔轴网→轴网标注〕在菜单上点取命令后,命令行出现以下提示: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1点轴线 输入轴线起始编号<1>: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2点轴线 输入轴线起始编号<A>: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3点轴线 输入轴线起始编号<1>: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4点轴线 输入轴线起始编号<A>: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回车标注好的轴线如图 2所示。
在系统的缺省情况下,轴线将被显示成点划线,如果您在绘图中经常要捕捉轴线交点,可以通过点取点划开关命令,把轴线临时显示成实线;在出图前,再用点划开关命令把轴线变成点划线。
图 1矩形轴网对话框图 2矩形轴网标注二. 建立柱网1. 方柱插入菜单:TS 平面→柱子→插方类柱 〔柱子→插方类柱〕在菜单上点取命令后,出现图 3所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图 3中的数据,然后点取区域按钮,这时命令行上出现提示:点取柱插入区域第一角点<退出>:图 4中P1 点取柱插入区域第二角点<退出>: 图 4中P2生成如图 4柱网。
双柱联合桩基承台的实用设计计算方法摘要:分别介绍了在工程中广为应用的双柱联合桩基承台设置暗梁和不设置暗梁的2 种设计方案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对承台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模型、不设置暗梁时的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以及设置暗梁时的暗梁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充实了构造措施,附以算例; 并结合算例对2 种设计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得出了可供工程设计参考的结论。
关键词:桩基承台;双柱联合桩基承台;暗梁1 前言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中,其柱网的布置常采用内廊式的三跨四行柱布置方式, 中跨即内廊的跨度一般在2. 1~3. 0 m 之间,由于内廊两柱柱距较小,其柱下基础常设计成双柱联合基础; 若基础类型为桩基,则为双柱联合桩基础。
在基础设计规范[1 ,2 ]中,对双柱下桩基承台的设计尚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建筑结构系列软件PKPM 的基础设计软件(JCCAD) 中,将双柱联合桩基承台视为具有两柱外包尺寸的单柱桩基承台,取两柱传给承台上的荷载矢量和,作为联合桩基承台的设计荷载,对承台双柱外接矩形边界处进行抗冲切承载力及承台板底筋计算,但对承台柱间配筋没有进行计算,需用户自己补充。
广厦基础CAD 设计软件中的“群柱桩基”菜单功能只能用于绘图,其计算工作需用户自己完成。
目前,关于双柱联合桩基承台设计计算方面的文献甚少,许多设计者仅依据双柱传给承台上的竖向荷载之和,直接套用单柱桩基承台的标准图集进行设计。
结合工程实例,对双柱联合桩基承台长边方向的柱间及支座(柱下) 截面最大弯矩进行了计算,笔者认为其算法有待商榷。
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在双柱联合桩基承台的柱间设置暗梁,对暗梁进行了内力及配筋计算,但对承台底部暗梁两侧的配筋没有说明,大多数设计者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会根据自己的体会采用各不相同的近似处理方法,但缺少交流。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根据现行基础设计规范的基本设计规定,探求一种比较完善的、统一的双柱联合桩基承台的设计计算方法很有必要。
测量放线(基础承台、桩位放样)(图文并茂版)与建筑第一线的放线朋友交流心得,不仔细的地方包涵了,谢谢The early bird will catch the worm 卢真就是那个bird1、建筑坐标与大地坐标2、场地上4个大地坐标点由测绘站提供,在工程开始时,由甲方提供资料,测绘站引测到场地上(一般情况工地开始施工时,要复核,他们提供的都是点号太大,精确度不高,使用不方便等缺点)马路上控制点位置:一般位于马路十字路口,拐角,桥头等能通视的地方,距离在300~500m 不等看下图,简易的只有一个钉子正规点的图形3、场地控制点设置控制点一般设置在不变形、不位移、不容易被破坏的地方,比如说场地两侧马路、冠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安放在旁边建筑物的屋顶(门卫上头不错)关于场地控制点的标志五花八门,永久牢固的当然钢钉,还有十字墨线,红油漆配合,工地简易做法:弹十字墨线,方便易找,最好配合钢钉,这个东西,人踩多了会没掉的1、把电子版地梁、承台图(桩位图)转化到大地坐标系中去;(建筑中有大地坐标和建筑坐标,测绘站给的在马路上的都是大地坐标,而图纸拿来时,标准的都是横平竖直建筑坐标系,这里需要图纸坐标转换,把建筑坐标转化成大地坐标,原理同全站仪测绘,一个基点,一个方向即可确定整个坐标系,如上图1,找到建筑上有大地坐标的点,移动整份图纸,以该点为基点,移动到相应大地坐标点位置,旋转整份图纸一个方位角,图纸就在大地坐标模式)2、用pline将你要读的控制点连接起来;(pline连接时一定得注意顺序,连接后须看看是否位于你需要的点上,可通过控制捕捉点来查看)3、list (使用list时,进入的窗口最大化,可以列表更多的点坐标,list常常是列出20个左右的坐标点,下面如果显示为继续,则敲空格继续)4、把它复制到excel里,点数据—列表,一般选择固定列宽,如果发现X=或Y=与数据没分开用,在上面点下,分开,预览可查看效果5、编辑excel表格,转化坐标的格式、小数点保留情况、坐标编号等,特别是建筑中仪器与CAD图纸的坐标刚好相反,得调换前后顺序6、在sheet2 表格上建立sheet1 的链接,把整理后的数据如下显示7、最后在每个点旁边写上控制点编号,这个有点繁琐。
1承台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演示(老庄结构院:/list/2068_0_1.html )一、承台的施工图片2345二、《桩基规范》JGJ94-2008对承台尺寸的要求4.2.1 桩基承台的构造,应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载力和上部结构要求,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独立柱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 ,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
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 。
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 。
2 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 ,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
3 高层建筑箱形承台的构造应符合《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 的规定。
4.2.2 承台混凝土材料及其强度等级应符合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和抗渗要求。
64.2.3 承台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纵向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图4.2.3-a),对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宜按双向均匀布置,对三桩的三角形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图4.2.3-b)。
纵向钢筋锚固长度自边桩内侧(当为圆桩时,应将其直径乘以0.8 等效为方桩)算起,不应小于35d g (d g 为钢筋直径);当不满足时应7将纵向 钢筋向上弯折,此时水平段的长度不应小于25d g ,弯折段长度不应小于10d g 。
承台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2 柱下独立两桩承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的深受弯构件配置纵向受拉钢筋、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
承台纵向受力钢筋端部的锚固长度及构造应与柱下多桩承台的规定相同。
3 条形承台梁的纵向主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关于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图4.2.3-c),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架立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
练习一.柱、基础平面图目的:熟悉TSSD的菜单结构,初步了解轴网、柱子、梁线、基础的绘图方法。
准备工作:新建一张图形。
一.轴网1. 建立矩形轴网菜单:TS平面→轴网→矩形轴网(轴网→矩形轴网)如果用户不是初次使用TSSD矩形轴网,程序出现提示:生成方法: 1.生成新数据/2.编辑旧数据/3.使用旧数据<1>: 回车程序进入到图1所示对话框,在下开中加入3*6000,左进中加入2*6000,点取确定按钮,对话框消失,命令行提示:点取轴网定位点/B-改变基点<退出>:点取轴网插入点这时,屏幕上出现图2所示轴网。
2. 轴网标注菜单:TS平面→轴网→轴网标注(轴网→轴网标注)在菜单上点取命令后,命令行出现以下提示: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1点轴线输入轴线起始编号<1>: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2点轴线输入轴线起始编号<A>: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3点轴线图1矩形轴网对话框图2矩形轴网标注输入轴线起始编号<1>: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4点轴线 输入轴线起始编号<A>: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回车标注好的轴线如图 2所示。
在系统的缺省情况下,轴线将被显示成点划线,如果您在绘图中经常要捕捉轴线交点,可以通过点取点划开关命令,把轴线临时显示成实线;在出图前,再用点划开关命令把轴线变成点划线。
二. 建立柱网1. 方柱插入菜单:TS 平面→柱子→插方类柱 (柱子→插方类柱)在菜单上点取命令后,出现图 3所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图 3中的数据,然后点取区域按钮,这时命令行上出现提示:点取柱插入区域第一角点<退出>: 图 4中P1 点取柱插入区域第二角点<退出>:图4中P2生成如图 4柱网。
练习一. 柱、基础平面图目的:熟悉TSSD 的菜单结构,初步了解轴网、柱子、梁线、基础的绘图方法。
准备工作:新建一张图形.一. 轴网1. 建立矩形轴网菜单:TS 平面→轴网→矩形轴网(轴网→矩形轴网)如果用户不是初次使用TSSD 矩形轴网,程序出现提示:生成方法: 1。
生成新数据/2.编辑旧数据/3。
使用旧数据〈1〉:回车程序进入到图 1所示对话框,在下开中加入3*6000,左进中加入2*6000,点取确定按钮,对话框消失,命令行提示:点取轴网定位点 /B-改变基点<退出>: 点取轴网插入点这时,屏幕上出现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所示轴网。
2. 轴网标注菜单:TS 平面→轴网→轴网标注(轴网→轴网标注)在菜单上点取命令后,命令行出现以下提示: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1点轴线 输入轴线起始编号<1〉: 回车 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2点轴线 输入轴线起始编号<A>: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3点轴线图 1矩形轴网对话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矩形轴网标注输入轴线起始编号<1〉: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选P4点轴线 输入轴线起始编号<A 〉: 回车拾取预标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拾取点靠近起始编号]<退出〉: 回车标注好的轴线如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所示。
在系统的缺省情况下,轴线将被显示成点划线,如果您在绘图中经常要捕捉轴线交点,可以通过点取点划开关命令,把轴线临时显示成实线;在出图前,再用点划开关命令把轴线变成点划线.二. 建立柱网1. 方柱插入菜单:TS 平面→柱子→插方类柱 (柱子→插方类柱)在菜单上点取命令后,出现图 2所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图 2中的数据,然后点取区域按钮,这时命令行上出现提示:点取柱插入区域第一角点〈退出〉: 图 3中P1 点取柱插入区域第二角点〈退出〉: 图 3中P2生成如图 3柱网.2. 柱集中标注菜单:TS 平面→柱子→柱集中标注(柱子→柱集中标) 在菜单上点取命令后,出现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记住这些CAD施工图符号、图例,看图不求人!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定位轴线】1.作用定位轴线是施工中墙身砌筑、柱梁浇筑、构件安装等定位、放线的依据。
规定:主要承重构件,应绘制水平和竖向定位轴线,并编注轴线号;对非承重墙或次要承重构件,编写附加定位轴线。
2.定位轴线的编号•横向定位轴线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自左向右顺序编写;•纵向轴线编号用拉丁字母(除I、O、Z),自下而上顺序编写。
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编号,宜标注在图样的下方与左侧。
在两轴线之间,有的需要用附加轴线表示,附加轴线用分数编号。
•对于详图上的轴线编号,若该详图同时适用多根定位轴线,则应同时注明各有关轴线的编号,如下图所示。
【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详细表示某些重要局部,需要另绘制其详图进行表达。
•对需用详图表达部分应标注索引符号,并在所绘详图处标注详图符号。
【标高符号】标高是标注建筑物高度方向的一种尺寸形式,以米为单位。
绝对标高:以青岛附近黄海平均海平面为零点测出的高度尺寸,它仅使用在建筑总平面图中。
相对标高:以建筑物底层室内陆面为零点测出的高度尺寸。
建筑标高:指楼地面、屋面等装修完成后构件的表面的标高。
如楼面、台阶顶面等标高。
结构标高:指结构构件未经装修的表面的标高。
如圈梁底面、梁顶面等标高。
【引出线】【其他符号】1.连接符号:对于较长的构件,当其长度方向的形状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断开绘制,断开处应用连接符号表示。
连接符号为折断线(细实线),并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连接编号。
2.折断符号•直线折断:当图形采用直线折断时,其折断符号为折断线,它经过被折断的图面。
•曲线折断:对圆形构件的图形折断,其折断符号为曲线。
3.对称符号当房屋施工图的图形完全对称时,可只画该图形的一半,并画出对称符号,以节省图纸篇幅。
4.指北针在总平面图及底层建筑平面图上,一般都画有指北针,以指明建筑物的朝向。
5.风向频率玫瑰图用来表示该地区常年的风向频率和房屋的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