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3
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尤其是在女性患者中更为普遍。
血液透析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女性患者,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她们的生理健康,还需要重视她们的心理健康,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一、心理分析1. 焦虑和不安维持性血液透析需要长期进行,很多女性患者在透析前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因为透析治疗会对她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导致她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地生活和工作。
2. 自我认同和自尊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女性患者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残疾而丧失自信,感到自卑。
长期以来受病痛折磨,她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容貌和健康产生极大的自我否定。
3. 女性特有的问题女性患者在进行透析时,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生理和心理困扰,比如月经、妊娠、更年期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加剧她们的心理不适。
二、护理对策1. 科学知识普及对患者进行透析前,医护人员应当对她们进行相关的科学知识普及,让她们了解透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透析后的生活和工作安排。
2. 心理护理在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给予女性患者更多的心理关怀和支持,鼓励她们面对病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并可以引导她们进行一些心理疏导活动,比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
3. 照顾日常生活由于透析治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医护人员可以在透析期间给予女性患者更多的生活照顾,比如提供热水和毛巾、帮助进行简单的按摩等。
4. 家庭和社会支持在透析期间,女性患者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医护人员可以协助她们和家人进行沟通,加强家庭的关爱,让她们不会感到孤独与无助。
5. 关注女性特有问题医护人员应当特别关注女性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特有问题,比如月经不调、更年期失眠等,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减轻她们的身心负担。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然而通过科学的护理对策,我们可以帮助她们渡过难关,保持身心健康。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方法将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A组51例为对照组,B组51例为干预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分。
根据评价结果对干预组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满足患者合理要求、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患者适应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环境。
结果干预组SAS、SDS分值出现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测量分值未见明显变化(P﹥0.05)。
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紧张、悲观等情绪,改善心理环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标签:血液透析;心理问题;护理干预尿毒症因其病程特点,长期治疗的复杂性,给患者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这些心理障碍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大多数患者心理压力大,加之疾病的不可逆性,使患者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抑郁、恐惧、焦虑、绝望等,为此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本院维持性透析半年以上患者102例,其中男66例,女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
对照组男33例,女18例,平均年龄(41±9)岁;干预组男33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8)岁。
102例患者既往均无精神障碍及家族史,其中原发性肾病57例,原发高血压15例,糖尿病3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原发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维持血透时间超过3个月,每周透析2~3次,每次4~4.5h。
1.2 测评方法对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测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新进展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方式,但其对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综述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不良心理产生因素以及护理干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其为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健康终末期肾脏疾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慢性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进行肾脏代替治疗[1]。
近年来,随着透析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经 MHD 治疗获得了生命延长。
但由于疾病以及治疗方法所具有的特殊性,患者需要长期进行透析维持治疗,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产生负性心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等[2]。
因此,对于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协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文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护理干预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促进患者的康复等提供依据。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需要长时间进行治疗,患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及时准确地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积极地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中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即SCL-90),主要内容包括强迫、焦虑、抑郁、恐惧、低于、偏执、人际关系、躯体化、精神性疾病及其他等[3]。
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老年患者(年龄>65岁)可采用老年抑郁量表以及贝克抑郁量表进行评价,可有效评估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况。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现象。
自我管理行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研究目的分析自我管理行为的实施对维持行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75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行为现状进行调查。
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平均为(38.71±6.58)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平均为(51.36±10.25)分,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自我管理总分及各个维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
通过回归分析显示,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执行自我护理及情绪处理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重要因素。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通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可显著改善患者伙伴关系、自我护理情况、情绪等,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标签:自我管理行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Study on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n the Self-perceived Burden of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ZHANG Shi-huiDepartment of Nephrology,Chengdu Sixth People’s Hospital,Chengdu,Sichuan Province,61005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n the self-perceived burden of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ethods The self-perceived burden and self-management practice status of 275 case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for survey.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self-perceived burden and average self-management score were respectively(38.71±6.58)points and (51.36±10.25)points,and the total score of self-perceived burde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various dimensions(P<0.05),and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artner relationship,problem-solving,self-nursing and emotional treatment were th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perceived burden.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self-perceived burden,and the improvement of self-management practice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partner relationship,self-nursing condition and emotion,and it is conductive to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Key words] Self-management behavior;Maintenance hemodialysis;Self-perceived burden;Influencing factor維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上针对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位,经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以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等原理进行物质交换,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的过程[1]。
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1. 引言1.1 维持性血液透析和心理健康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法,其通过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和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来帮助患者维持生命。
除了物理健康的关注外,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也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健康问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相当常见,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和其他负面情绪。
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也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会面临种种艰难,包括身体疼痛、长时间的治疗过程、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这些都可能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只有在患者心理健康得到充分关注和支持的情况下,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治疗过程,提高生活质量,并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1.2 女性患者的心理特点女性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有着与男性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
女性患者通常更注重外貌和自身形象,因此对于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身体变化和皮肤问题更为敏感。
她们可能会因为透析导致的体重增加、水肿等问题而感到焦虑和自卑。
女性患者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往往更情感化,更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
她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恐惧,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
女性患者还可能因为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变化而产生心理压力,包括家庭责任、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影响。
了解女性患者的心理特点对于提供更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十分重要。
【未完,已达到要求字数】2. 正文2.1 心理分析:女性患者的心理压力女性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
对于许多女性患者来说,患有肾脏疾病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打击。
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甚至有自卑感,觉得自己的健康问题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交生活。
血液透析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血管问题等,这些问题给女性患者带来了额外的心理压力。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分析与对策背景介绍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脏疾病的常规方法之一,但是长期进行透析治疗的病人在心理上会承受许多压力。
他们需要每周定期去医院接受透析治疗,而透析过程需要约3-4小时,且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保持静止。
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导致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因此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的制定,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心理问题分析抑郁症研究表明,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很高。
这很可能与透析治疗对病人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有关。
然而,很多病人对抑郁症的症状认识不足,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因此,及时发现抑郁症状,充分地对患者进行宣传以及及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焦虑症焦虑症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开始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身上。
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往往会认为自己的生活被限制了,常常感到紧张和担忧。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如失眠、乏力和情绪波动等。
因此,作为医生和护士,我们需要及时对病人的情绪状态进行关注和疏导。
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引导病人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
社交隔离由于透析治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病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社交活动。
他们可能失去了与朋友和家庭的联系,一些人甚至可能感到孤独和孤立。
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交隔离的问题变得特别突出。
为了适应透析治疗,有些病人会采取逃避、回避的方式。
因此,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该鼓励病人积极面对治疗并拓展他们的人际关系。
对策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为了减轻病人的紧张和不安,医院应该提供透析治疗的全面信息,让病人更好地了解治疗的程序及影响。
此外,为病人提供解答疑惑的渠道,如现场问答、在线问答等,以便他们得到真实、有意义的信息。
随时关注病人情绪医护人员应该随时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如抑郁、焦虑、沮丧等。
当医护人员观察到病人的情绪异常时,应该给予及时、有效的疏导和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慢性肾脏病患者必须长期接受的治疗方法。
女性患者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
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可以帮助女性患者更好地适应血液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心理分析1. 焦虑感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感,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出现并发症时。
焦虑可以导致压力过大,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品质。
2. 自我形象问题女性患者可能会因为肾脏病导致的水肿,失去自信、自尊和自由感。
这种失落感和自卑感可能会对治疗产生负面影响,使她们不想再接受治疗。
3. 疼痛和不适感血液透析需要穿刺血管,可能导致疼痛和不适感。
对一些女性患者来说,这可能会是不可忍受的,对治疗产生消极影响。
护理对策1. 客观解释治疗过程由医护人员向患者解释血液透析的治疗过程、原理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让患者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感。
2.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穿刺和拔管等操作。
医护人员应该始终尊重患者的感受和意愿,为患者提供温暖的服务环境和态度。
3. 加强心理建设医护人员应该了解女性患者的心理特点,注重与患者沟通和交流。
可以引导患者通过心理咨询,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积极面对生活和治疗。
4. 周到的照顾对于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女性患者,还要关注她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不良的影响。
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餐和生活指导,让她们更好地适应治疗和生活。
总之,对于女性患者,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该注重患者的感受和需要,通过人性化的服务和周到的照顾,帮助女性患者更好地适应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对于很多慢性肾病患者来说,是他们唯一的生存之道。
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患者常常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女性患者更容易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女性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各种情绪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女性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针对她们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出贡献。
1.2 目的和意义女性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和困扰,而对女性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女性患者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对策的探讨,提出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方法,以提升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加强护理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视,增强其心理护理意识,从而更好地维护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她们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探讨,可以为进一步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女性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是实现研究目的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定性研究方法有利于细致地描绘女性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响应透析治疗的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研究设计上,本研究采用了多角度、多渠道的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等。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女性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心理护理需求和接受程度,为后续的深度访谈和专家咨询提供数据支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研究进展摘要】疲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症状,可降低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影响其生活质量。
本文分别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的研究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对策进行介绍,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疲乏;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对策疲乏是主观感受,极度持续的疲惫及体力、脑力活动下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
疲乏一方面使患者出现肌肉和关节疼痛、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另一方面使患者正常工作能力下降、社交圈缩小、自我满意度降低,产生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现将国内外MHD患者疲乏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减轻患者疲乏,提高其生存质量。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研究现状目前国内疲乏状况的研究多集中于癌症患者,对MHD患者疲乏的研究较为缺乏。
国内相关研究指出,MHD患者疲乏程度为中等水平[2-3]。
国外研究发现,MHD患者疲乏发生率可达60%—97%。
患者自我管理疲乏的方法包括透析后休息、调整活动时间及强度,但这些并不十分有效[2]。
研究表明,疲乏可增加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疲乏程度越重,死亡风险越大[4]。
引起MHD患者疲乏的因素有很多,较为复杂,且各因素间又存在相互作用,往往导致恶性循环,至今引起疲乏的原因尚不明朗。
2 疲乏评估工具常用的疲乏评估工具根据其维度不同大致分为:单维度测量量表和多维度测量量表。
单维度测量量表:简明疲乏量表(The 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健康调查简表SF-36活力维度(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疲乏严重性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多维度测量量表:疲乏症状量表(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FSI)、多维度疲乏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Piper疲乏修订量表(The 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PFS-R)。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1-10T09:07:39.79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孙静纪立军李雪莲[导读] 不确定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影响着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体对疾病产生怀疑,给个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体验。
孙静纪立军李雪莲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102299摘要:不确定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影响着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体对疾病产生怀疑,给个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体验。
“对疾病感到确定”使个体能够用已有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但在生活中总是会感受到变化和不平衡,使我们对疾病产生怀疑。
弄清楚是什么导致我们有了这种感觉,我们又该如何缓解这种不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血液透析;疾病不确定感;干预措施引言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仍是大部分肾脏衰竭患者的必然选择。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MHD患者往往在忍受身体症状折磨的同时,还要面对病情的无法预测、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感等因素带来的精神压力,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降低生活质量,加重疾病不确定感。
疾病不确定感是一种疾病的认知状态,是指个体缺乏判断与病症相关情境的能力。
1自我不确定感的产生机制事实上要搞清楚个体的不确定感从何而来,就不得不先探究个体的不确定感是如何产生的。
不确定感的概念多在经济学、哲学、医学等学科中出现,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模糊的情境或是冲突的情境是产生不确定感的来源。
正是冲突的情境打破了个体的平衡状态,而这种不平衡的状态给个体带来了失调的体验,这种体验感正是不确定感。
这种不确定的感觉被分为信息的不确定和自我的不确定。
所谓信息不确定感则是在信息不对称、不全面的情况下,个体对自己的决定和选择产生犹豫,例如在不知道天气状况的情况下,选择一条短裙参加室外活动是否合适?这不是对自身审美的犹豫,而是对信息不足带来的不安,是在做出最优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获取不足。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水平与其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及护理干预的效果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对于一些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这是唯一的生存方式。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往往面临着诸多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扰,其中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
焦虑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其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水平与其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以及护理干预的效果,对于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焦虑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往往因为疾病本身和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而产生焦虑情绪。
大量的研究表明,焦虑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而心理健康问题又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会导致自律神经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加重患者的肾功能衰竭症状,甚至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焦虑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患者的焦虑情绪可能会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导致饮食不规律、药物不按时服用等问题,从而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焦虑情绪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
焦虑情绪还会影响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增加患者的社会孤立感,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加重患者的痛苦。
以上种种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水平与其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2.1 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要的降低患者焦虑水平的方法。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可以得到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学会采用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认知重建等,来有效地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
2.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另一种重要的降低患者焦虑水平的方法。
通过加强患者与家人、朋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的联系,患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实质性的帮助,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探讨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促进患者健康为目标的护理服务和护理管理,帮助患者改善和适应环境,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况[1]。
本文从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作了探索实践。
标签:血液透析;整体护理;心理护理随着环境的恶化,尿毒症的发病率也有提高的迹象,使得肾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有所增加,且由于其并发症多,存活率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作为护理人员,在做好常规透析护理工作之外,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加强整体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1 恐惧、焦虑心理恐惧、焦虑心理在透析病人中具有普遍性。
尤其是初诊患者,一经确诊后,思想负担加重,导致失眠,精神异常紧张,进而对诊断不确认,四处乱投医。
患者此时有着较强的身心依赖性,要求家人及医务人员给予心理和精神上的高度关注,对医务人员在治疗上存在过高的预期,一旦达不到预期时,患者和家属会因此失望而产生不满情绪和过激的行为。
对于有这种心理的患者,具体护理干预措施是热情体贴的服务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开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宣教透析治疗有关知识,使患者增加对血液透析的认识,减少不良情绪反应。
2 偏激、敏感心理尿毒症患者因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往往思维片面,无端猜疑,极易走极端。
在不能达到心理预期和受到挫折时,容易将原因和责任推诿于他人,怨天尤人,很难进行换位思考,容易产生偏激心理,对周围事物较为敏感。
与其他疾病患者相比,医患之间更容易出现过分挑剔,有意为难医务人员,不配合治疗,迁怒于医护人员等特征。
对于有这种心理的患者,护士应该耐心、仔细聆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想法,通过了解患者的家庭社会关系及工作情况,努力寻找原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除患者的顾虑,以护理者的言行去感化患者,耐心地向患者讲明疾病治疗的长期性和必要性,提供患者最希望得到的协助与支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及干预进展张 涛,刘 洋,姜 媛,白志刚,陈熠蔓,李韵健,沙丽艳摘要 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的现状㊁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以期增强医护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的认识,为改善病人症状困扰提供指导和依据㊂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症状困扰;综述K e yw o r d s m a i n t e n a n c eh e m o d i a l y s i s ;s y m p t o md i s t u r b a n c e ;r e v i e w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27.009 维持性血液透析(m a i n t e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s i s ,MH D )是终末期肾脏病病人主要的肾脏替代疗法,截至2021年底,中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的数据显示血液透析总人数已达74.9万例,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㊂MH D 虽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但由于疾病本身㊁治疗和并发症的影响,病人多存在各种不适症状,比如疲乏㊁瘙痒㊁焦虑等,因多种症状所导致的困扰也越来越被学者所重视㊂症状困扰即由于疾病症状所出现的身心上的痛苦以及折磨[2-3],其可影响病人对疾病以及治疗的有效应对,导致身体功能的显著下降,生命质量明显降低[4-6]㊂因此,医务人员更要关注透析病人的症状困扰,提高临床意识,并早期进行管理和治疗㊂本文就MH D 病人症状困扰现状㊁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士识别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病人症状困扰提供指导与参考㊂1 MH D 病人症状困扰发生现状1.1 躯体症状困扰MH D 病人症状并非单独发生,多呈症状群的形式存在,常见的躯体症状群分类如消化道症状群㊁电解质紊乱症状群㊁活动不适症状群㊁神经不适症状群㊁疲乏疼痛症状群㊁皮肤不适症状群,症状群内的症状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加重病人的困扰程度,降低生活质量[7]㊂与此同时,多项研究显示,发生频率最高的症状并不是困扰程度最严重的症状[8-9]㊂纵向研究表明,个体所属的 症状低发 与 症状高发 2个潜在类别随时间而发生变化,食欲减退及骨或关节痛是症状高发因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面上基金资助项目,编号:l jk z 0843㊂作者简介 张涛,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洋㊁姜媛㊁白志刚㊁陈熠蔓㊁李韵健㊁沙丽艳(通讯作者)单位: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㊂引用信息 张涛,刘洋,姜媛,等.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及干预进展[J ].全科护理,2023,21(27):3778-3781.素,可通过定期筛查识别MH D 病人症状高发人群,同时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症状困扰情况进行综合㊁全面评估,有针对性地干预以切实改善病人生活质量[10]㊂1.2 心理症状困扰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会经历高度的身心痛苦,其中焦虑和抑郁症状是最常见的心理健康症状[11],与感染风险高㊁生活质量受损㊁死亡率等相关㊂值得注意的是老年MH D 病人作为特殊群体,其焦虑㊁抑郁发生率更高且症状困扰程度更重[9],原因可能为老年病人透析时间长,免疫力低㊁在常年治疗疾病的同时面临潜在并发症的威胁,且长期的治疗费用使病人负担增加㊂因此,医护人员应更加重视并早期发现心理问题,为MH D 病人提供适当的支持,安抚病人情绪,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注㊂M H D 病人各症状困扰发生率为13.75%~83.75%[12],老年病人发生率高达22.4%~98.7%[9],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痛苦㊂但有研究表明,在1012例MH D 病人中40岁以下占比高达35.2%[13],对于患病年龄是否趋于年轻化有待进一步研究㊂2 MH D 病人症状困扰的影响因素2.1 社会人口学因素居住地㊁教育水平㊁经济条件可能与症状困扰相关㊂张杰兰等[6]研究发现城镇病人症状困扰低于农村病人,收入水平低㊁受教育程度低的病人症状困扰越严重,可能因为城镇医疗资源较充足,病人更容易接受且能够接受较多的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较强㊂但是目前,MH D 病人的年龄㊁性别㊁婚姻状况㊁患病数量对症状困扰的影响尚未得出一致结论㊂多项研究表明,老年㊁女性㊁未婚/丧偶/离异㊁合并疾病数量多的病人较中青年㊁男性㊁已婚㊁合并疾病数量少的病人症状困扰程度更严重[6,14-16]㊂但也有研究显示,年龄㊁性别㊁婚姻㊁患病数量与病人的症状困扰程度无明显联系[8,14,17-18]㊂总之,需要更多研究通过增加样本量进一步验证㊂㊃8773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S e pt e m b e r 2023V o l .21N o .2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2疾病与治疗相关因素2.2.1实验室指标矿物质代谢异常会增加病人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为MH D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㊂其核心指标为血钙㊁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㊂朱亚杰等[13]调查发现不同血钙㊁血磷㊁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病人,肾脏病理表现各异,其症状困扰存在统计学差异㊂刘洋等[7]探究MH D病人症状群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钙㊁血磷㊁甲状旁腺激素水平㊁肌酐㊁血钾与MH D病人症状群之间存在相关性㊂然而国外有研究显示实验室指标与病人症状之间不具有相关性或者相关性较弱,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19]㊂2.2.2残余肾功能尿量是残余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且无尿病人的症状负担比日尿量超过100m L的病人更重[16]㊂翁佳敏等[20]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残余肾功能者症状轻微,症状困扰严重程度更低㊂原因可能为残余肾功能可改善贫血㊁清除毒素,使病人呕吐㊁腹泻发生率降低㊂其次残余肾功能可清除β2微球蛋白及炎症介质,还可减轻β2微球蛋白对神经组织的压迫,进而减轻病人不宁腿综合征㊁足部麻木刺痛感㊂同时营养状况越差的MH D 病人症状困扰越严重[21]㊂残余肾功能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及代谢,有效改善病人整体的营养状态[22]㊂因此,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MH D病人的残余肾功能水平,及时对病人残余肾功能进行保护,避免相关影响因素对残余肾功能的破坏,如频繁低血压反应㊁过分脱水等㊂同时及时对病人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加强营养,减轻病人症状困扰㊂2.2.3透析治疗因素MH D病人透析治疗只是替代疗法,不能完全代替肾脏功能,而且对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有效清除,长时间的透析治疗亦使病人不适症状增加㊂由于代谢异常㊁代谢产物蓄积㊁慢性疾病折磨等原因,增加了病人症状困扰程度㊂同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人症状感知能力也随之加重,心理障碍也越加明显[23]㊂研究表明MH D病人透析龄越长,透析越频繁,症状困扰越严重[24],可能由于透析龄越长,病人也更容易受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困扰㊂2.3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包括3个维度:面对㊁回避和屈服㊂邹宝林等[25]调查发现症状有无及困扰程度与 面对 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 屈服 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 回避 应对方式无关㊂说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缓解病人的症状困扰,病人向医务人员或者自行寻求有效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当问题得以解决时,不仅身体上的症状问题得到缓解,而且病人会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在不断地接近目标,增加病人面对疾病的信心㊂因此,护理工作者应积极地给病人以信息支持㊁帮助和激励,提高病人症状管理的信心,同时鼓励家人㊁朋友和社会给予病人关注和支持㊂2.4自我管理水平MH D病人自我管理水平决定了症状的困扰程度,自我管理水平越高的病人症状困扰越低㊂S o n g 等[16]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对MH D病人症状困扰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上,情绪管理良好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相对乐观和积极,症状困扰程度更轻㊂因此,护士应重点关注及识别病人的情绪,做好心理护理㊂自我管理水平又与病人的文化程度㊁自我效能和透析龄具有相关性[26]㊂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越高的病人,获取知识的途径越广,判断知识的能力越强,能快速掌握疾病护理技巧,依从性更高㊂国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并不理想[27],依从性较低,受多种症状困扰,生存质量严重下降,今后可加大对MH D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性研究,有效改善症状困扰㊂2.5社会支持症状管理不仅要考虑个人㊁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因素,还要考虑环境相关的因素㊂社会支持由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两部分组成,是外部对个体物质/精神层面的帮助,能够使个体获得外在资源,维持良好情绪并起到保护作用㊂耿梦雅等[28]结果显示病人的症状频率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㊁主观社会支持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主观社会支持越高的病人越能感知外部的理解,越能正视和调节不适症状所引起的消极情绪,而客观的社会支持也同样使病人症状负担的频率降低㊂因此不仅家属要及时给予病人支持,而且政府也应加大对病人相关扶持政策的力度,帮助改变病人所处的不良环境㊂3 MH D病人症状困扰的干预措施3.1药物治疗药物干预是针对机体明确的病理学机制而产生作用的物质,目前关于MH D病人症状的药理学研究较少,对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较多㊂通过中医治疗,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明显改善病人症状,促进病人康复[29]㊂MH D病人因自身肾功能受损,肾脏清除药物及代谢产物能力下降,同时药物治疗又会引起病人药物耐受性㊁副作用和过度累积,同样对病人肾功能造成潜在危害㊂未来还需不断探索外部治疗改善病人症状困扰的途径㊂㊃9773㊃全科护理2023年9月第21卷第27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非药物治疗3.2.1运动锻炼有研究显示运动锻炼能提高MH D病人的血压㊁血糖㊁生理功能等诸多健康指标[30]㊂日本肾脏康复学会指南强烈建议透析病人进行运动锻炼[31],其可明显改善病人诸多不适症状,其运动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包括有氧运动㊁抗阻运动及拉伸运动等㊂但是运动强度㊁运动评估工具仍需要多样本㊁多中心研究㊂临床发现MH D病人因生理及心理等因素以及缺乏认识往往处于运动不足的状态[30]㊂因此,需对MH D病人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鼓励病人在家锻炼或者在透析中心参加体育活动,在可承受范围内增加病人的运动频率和强度,提高病人的透析充分性,增强病人的锻炼依从性,防止病人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恶化㊂3.2.2芳香疗法芳香疗法又称精油疗法,是一门从植物中萃取芳香精华,以舒适方式来辅助身心平衡,增进身体健康的艺术和科学[32]㊂该疗法可采用吸入㊁按摩㊁沐浴㊁穴位贴敷等多种途径㊂芳香疗法联合手部按摩[33]在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睡眠药物的使用上有重要意义,在使用中和使用后病人均感到轻松且无副作用,但是对MH D病人的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㊂除此之外,芳香疗法也可降低MH D病人疲劳㊁瘙痒㊁动静脉内瘘穿刺痛等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4]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人对精油过敏,在应用前要询问过敏史㊂在国外此疗法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且应用广泛,而国内尚缺乏统一使用规范㊂今后可借助国外经验,结合我国芳香疗法,应用不同精油以及不同剂量观察此疗法对改善MH D病人症状困扰的干预效果㊂3.2.3中医疗法随着中医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中医疗法在改善MH D病人症状中应用较为广泛,如穴位按摩㊁中药足浴㊁耳穴贴压等,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人对西药的依赖和不良反应,另一方面中医疗法操作简便㊁副作用小㊁费用低㊁易被病人所接受㊂但是目前耳穴贴压㊁中药足浴等干预方法有所差异,今后可聚焦于中医疗法使用规范的研究㊂同时联合治疗对MH D病人症状困扰改善方面具有明显效果㊂胡佳[35]将中药贴敷眼罩与耳穴压豆配合使用,明显提高了透析失眠病人睡眠质量,一定程度减轻了病人症状困扰,减少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㊂3.2.4心理干预3.2.4.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纠正不合理的认知偏差以及提供干预措施来改变病人的不良情绪,例如放松训练㊁心理教育和行为训练等[36]㊂MH D病人常较易发生认知障碍,其方向感㊁注意力和执行能力等均存在明显缺陷,由此表现出焦虑㊁抑郁㊁丧失生活信心的负性情绪以及依从性差的不良行为㊂S o n g等[37]研究表明抑郁症状管理的障碍并不是病人缺乏症状识别,而是缺乏有效自我管理策略的知识㊂因此,医护人员要重视对MH D病人及家属疾病知识㊁透析治疗方法以及病人日常生活中发生各种问题的健康教育,让其建立正确的认识,以更加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㊂有学者对癌症病人开展混合认知行为疗法,结果病人依从性良好,癌症复发恐惧水平降低,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治疗方法[38]㊂由此可进一步探索在MH D病人中实施混合认知行为疗法如通过面对面会议㊁线上咨询等自我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心理症状困扰的效果㊂3.2.4.2替代干预措施研究表明MH D病人的营养知识水平较低,为减少病人来院时间,可采用替代干预措施[39],比如膳食移动程序的应用或者为MH D病人提供快速饮食或营养指南,帮助病人选择健康的食物,坚持限制液体的摄入以及遵守透析期间的饮食处方,以平衡生化参数,并可进一步保护病人心理状态㊂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探索为MH D病人提供健康饮食和营养知识的最佳途径,从而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㊂3.2.5建立多学科团队症状管理越来越引起临床关注,建立多学科团队,进行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减轻症状困扰㊂MH D病人除了定期来院透析外,更多的是长期居家进行自我观察和管理,主要涉及容量管理㊁饮食管理㊁药物服用㊁血管通路维护㊁并发症防治等,要求病人有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㊂通过建立多学科团队,成员间相互交流,各司其职,对MH D病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增强病人的依从性㊂但是对于多学科团队建立缺乏规范的体系,今后可逐步探索症状管理最佳效果的干预组合㊂4小结随着疾病的进展以及透析龄的增加,病人一方面视症状为 身体信号 ,作为自我管理评价好坏的指标,另一方面症状给病人带来不快和痛苦,干扰身体和社会活动㊂国内研究大部分是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横断面调查,缺乏对于症状困扰的动态监测,建议进行大样本㊁高质量的纵向及干预研究,同时关注病人的内心情感并开展质性研究以了解病人在不同时期症状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医护人员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㊂㊃0873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S e p t e m b e r2023V o l.21N o.2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参考文献:[1]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E B/O L].[2023-05-22].h t t p://w w w.c n rd s.ne t/T x L o g i n.[2] H S I A OCP,L O E S C H E R L J,MO O R E I M.S y m p t o m s a n ds y m p t o md i s t r e s s i n l o c a l i z e d p r o s t a t e c a n c e r[J].C a n c e rN u r s i n g, 2007,30(6):1.[3] Z H A N G M,P E N G L,L I U W,e ta l.P h y s i c a l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p r e d i c t o r so f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i nc h i n e s ec o l o r e c t a l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d u r i n g c he m o t h e r a p y[J].C a n c e rN u r s i n g,2015,38(4):1.[4] T A N N O REK,A R C H E R E,K A P E M B WA K,e ta l.Q u a l i t y o fl i f e i n p a t i e n t so nc h r o n i cd i a l y s i s i nS o u t h A f r i c a:ac o m p a r a t i v e m i x e dm e t h o d s s t u d y[J].B M CN e p h r o l o g y,2017,18(1):1. [5] C H A I V I B O O N T H A MS,P H I N I T K H A J O R N D E C H N,T I A N S A A R DJ.S y m p t o m c l u s t e r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e n d-s t a g 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u n d e r g o i n g h e m o d i a l y s i s[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o fN e p h r o l o g ya n dR e n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2020,13:1.[6]张杰兰,赖先婷,柯燕,等.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与生命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22,21(4):296-299.[7]刘洋,沙丽艳,李慧,等.血液透析病人症状群分类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20,34(4):632-636.[8]郝艳华,姜亚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299-303.[9]邹宝林,黄燕林,覃廖缓.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与焦虑㊁抑郁水平的相关性[J].护理研究,2017,31(13):1648-1650.[10]翁佳敏,王梦婧,黄碧红,等.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纵向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2):294-298;308.[11] C O H E NSD,C U K O R D,K I MM E L P L.A n x i e t y i n P a t i e n t sT r e a t e dw i t h H e m o d i a l y s i s[J].C l i n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S o c i e t y o fN e p h r o l o g y,2016,11(12):1.[12]赵金玲,肖虹,任文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前血压变异性与症状困扰的相关性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2,36(1):33-36;40.[13]朱亚杰,辛霞,高菊林,等.陕西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现状及症状困扰的调查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21,20(7):493-497.[14]曹晓翼,张颖君,石梅,等.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5):17-20.[15]高云,李亚洁,徐慧颖.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现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695-5696.[16]S O N G Y Y,C H E N L,Y U W W,e ta l.C o r r e l a t e so fS y m p t o mB u r d e no fH e m o d i a l y s i sP a t i e n t s[J].W e s t e r nJ o u r n a l o fN u r s i n gR e s e a r c h,2021,43(5):1.[17] D A N Q U A H FV,Z I MM E R MA N L,D I AMO N D P M,e ta l.F r e q u e n c y,s e v e r i t y,a n d d i s t r e s so fd i a l y s i s-r e l a t e d s y m p t o m sr e p o r t e db y p a t i e n t so n h e m o d i a l y s i s[J].N e p h r o l o g y N u r s i n gJ o u r n a l,2010,37(6):1.[18]张晓庆,张红梅,常立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9] T H O N G M S,V A N D I J K S,N O O R D Z I J M,e ta l.S y m p t o mc l u s t e r s i n i n c ide n t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a s s o c i a t i o n sw i t h c l i n i c a l v a r i a b l e sa n d q u a l i t y o fl i f e[J].N e p h r o l o g y,D i a l y s i s,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2009,24(1):1.[20]翁佳敏,黄碧红,张炜晨,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与症状困扰关系的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9,18(8):524-526;534.[21]唐春苑,朱春平,卢伟,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症状困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18(4):324-328.[22]钟波,韦加美,那宇.残余肾功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的影响评估[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3):224-227.[23]刘俊,杨玉洁,李亚娟.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㊁疾病感知与症状负担的现状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22(2):161-164.[24]刘正翠,姜蕾,游励红,等.深圳地区多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现况与应对方法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8,17(9): 643-648.[25]邹宝林,黄燕林,侯璐蒙,等.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症状困扰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广西医学,2017,39(5):599-601.[26]尹金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和症状困扰的现状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3):179-181. [27]周煜,王文秀,曹晓翼,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西医学,2021,36(8):1077-1082. [28]耿梦雅,张俊娥.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负担与自我效能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13):1729-1733.[29] HU A N G W,J I A N GB,L U OJ,e t a l.T r e a t m e n t o fC O V I D-19i n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 u s i n g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as i n g l e-c e n t e r,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J].F r o n t i e r s i nP h a r m a c o l o g y, 2022,13:1.[30]王欣欣,吝泽华,王颖,等.血液透析中心运动康复实施障碍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2019,18(1):30-34.[31] H A N A F U S A N,T S U C H I Y A K,N I T T A K.M a l n u t r i t i o n-w a s t i n gc o nd i t i o n s i no l de r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a n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a p p r o a c h[J].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t oN e p h r o l o g y,2019,198.[32]方婷,马红梅,王念,等.芳香疗法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23):4093-4095.[33] D I L E KE F E A R S L A N,N A Z A N K I L I C A K C A.T h e e f f e c to fa r o m a t h e r a p y h a n dm a s s a g e o n d i s t r e s s a n d s l e e p q u a l i t y i nh e m o d i a l y s i sp a t i e n t s:a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T h e r a p i e s i n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2020,39:101136.[34] B O U Y AS,A HMA D I D A R E H S I MA S,B A D A K H S H M,e ta l.E f f e c t o f a r o m a t h e r a p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o n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 T h e r a p i e s i n C l i n i c a lP r a c t i c e,2018,32:1.[35]胡佳.中药贴敷眼罩配合耳穴压豆在透析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5):157-160.[36] N GCZ,T A N GSC,C H A N M,e ta l.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 o f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 so f c o g n i t i v eb e h a v i o r a l t h e r a p y f o r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w i t hd e p r e s s i o n[J].J o u r n a l o fP s y c h o s o m a t i cR e s e a r c h,2019,126.[37]S O N G M K,WA R D S E,H L A D I K G A,e t a l.D e p r e s s i v es y m p t o m s e v e r i t y,c o n t r i b u t i n g f a c t o r s,a n d s e l f-m a n a g e m e n ta m o n g c h r o n i c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J].H e m o d i a l y s i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y m p o s i u mo nH o m eH e m o d i a l y s i s,2016,20(2):1.[38] V A N D E WA L M,T H E W E SB,G I E L I S S E N M,e ta l.E f f i c a c yo f b l e n d e d c o g n i t i v e b e h a v i o r t h e r a p y f o rh i g h f e a r o f r e c u r r e n c ei nb r e a s t,p r o s t a t e,a n d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s u r v i v o r s:t h eS WO R Ds t u d y,a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O n c o l o g y,2017,35(19):1.[39] P A F I L I Z,MA R I D A K I M,G I A N N A K IC D,e ta l.P h o s p h o r u sn u t r i t i o n a l k n o w l e d g ea m o n g d i a l y s i sh e a l t hc a r e p r o v i d e r sa n dp a t i e n t s:am u l t i c e n t e r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 s t u d y[J].E S P E N,2019,31:1.(收稿日期:2023-05-31;修回日期:2023-09-25)(本文编辑郭海瑞)㊃1873㊃全科护理2023年9月第21卷第27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我感受负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探讨其对患者焦虑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综合反映患者的生存、心理及生活状况。
方法运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该院选取的1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总结自我感受负担对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结果根据调查表明,中度及重度SPB患者共占比例(73.38%);且自我感觉负担不仅对患者焦虑影响较大,同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同样很大,而患者自我感觉负担越重对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有效的降低患者自我感觉负担,不仅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标签:自我感受负担;维持性血液透析;焦虑;调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维持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其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及对流等方式清除患者机体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及代谢废物,从而净化血液、维持患者生命的目的。
而作为一项血液净化技术,具有治疗周期长、频率高、并发症多、风险高、费用大等显著特点,长期的疾病折磨和治疗压力不仅给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患者心理造成较大的负性影响,出现严重的自我感受负担,进而出现一系列消极心理和行为活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根据调查,我国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约为200万~300 万之间,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比例占90%以上[1]。
所以本文通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进行调查,分析自我感受负担对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于南京市江宁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透析治疗时间维持在3个月以上。
男86例,女52例,男女比例1.65∶1,平均年龄(50.71±14.44)岁。
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研究引言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维持生命。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往往面临着诸多的生活质量问题,包括心理、社会和生理方面的困扰。
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护理措施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心理护理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往往面临着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等。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护士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护士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情绪释放等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护士还应该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拓展社会交往圈,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二、生理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处于透析机中,这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和生理问题。
护士应该在护理工作中注重患者的生理护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
护士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包括血压、体温、心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护士应该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
护士还可以通过按摩、理疗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身体不适,改善生活质量。
三、营养护理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
营养不良和骨质疏松等问题也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应该重视患者的营养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
护士还可以通过营养补充剂、膳食指导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四、家庭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患者往往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照料。
护理人员应该注重患者的家庭护理,帮助患者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护士可以开展家庭护理技能培训,教授家庭成员如何正确地协助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以减少患者的不便和痛苦。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贺 婧摘要:终末期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慢性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在其治疗过程中病人常会产生成为他人负担的感受,这种感受称为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㊁治疗决策等,不利于疾病的治疗㊂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㊁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状况㊁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㊂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自我感受负担;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2104/j .i s s n .1674-4748.2019.24.007 终末期肾病(e n ds t a g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E S R D )是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慢性病,随着患病率的逐年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E S R D 病人的患病率可达1200例/100万,我国89.5%的终末期肾衰竭病人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 a i n t e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s i s ,MH D )[1]㊂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以弥散㊁超滤㊁吸附和对流等原理进行物质交换,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的过程[2-3]㊂而由于疾病的不可治愈性和治疗的终身性,病人在接受透析治疗延长生命的同时面临着许多生理和心理问题[4]㊂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具有较高的衰弱患病率,衰弱可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死亡风险[5]㊂且长期维持血液透析会导致病人出现高血压㊁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加之维持血液透析费用高昂,病人容易出现内疚感及挫败感,且普遍担心成为家庭负担,这种消极的感觉称为自我感受负担(s e l f -p e r c e i v e db u r d e n ,S P B )[6],这种负担感受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7]㊂使病人产生焦虑㊁内疚等消极心理反应,严重者甚至会产生 加速死亡 或 安乐死 的想法[8]㊂尹建华等[9]研究指出,慢性疾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越重,病人越容易出现愧疚㊁自责㊁焦虑等心理反应,进而影响病人生活质量㊂本文总结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现状与干预措施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作者简介 贺婧,本科,单位:450000,郑州大学护理学院㊂引用信息 贺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9,17(24):2965-2967.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状况㊁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㊂1 自我感受负担相关概念S P B 这一概念最早由C o u s i n e a u 等[10]在2003年提出,他们认为自我感受负担是个多维的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被照顾者由于依赖照顾者而产生挫败感和内疚感,二是病人由于自身照顾需求给照顾者带来的身体㊁情绪㊁心理㊁经济等负面影响的担忧㊂M c P h e r s o 等[11]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访谈法(i n t e r -p r e t a t i v e p h e n o m e n o l o g i c a l a n a l ys i s ,I P A )对晚期癌症病人进行了研究,并对S P B 的概念进行了修正:自我感受负担是由于个体的疾病和照顾需求影响到他人而产生的移情担忧,导致内疚㊁抑郁㊁负担感和自我感觉的降低㊂2008年,我国学者田秀丽[12]在国内提出S P B 这个概念,近年来国内关于S P B 的研究有增多趋势,研究对象包括癌症病人[13]㊁C O P D 病人[14]㊁血液透析病人[15]㊁脑卒中病人[16]等,研究对象年龄段也涵盖老年㊁青壮年㊁儿童㊂2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现状终末期肾脏病已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而终末期肾脏病病人在长期的透析治疗中,由于经济负担㊁照护需求㊁情感压力等容易产生自我感受负担㊂国内研究显示,我国大部分MH D 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且处于中度水平,主要负担类型不统一㊂张世慧[17]随机抽取成都某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7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所有病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8.71ʃ6.58)分,情感负担最重㊂李雪等[6]选取在其血液透析室进行透析治疗的病人386㊃5692㊃全科护理2019年8月第17卷第24期例,采用一对一询问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㊂研究显示,91.60%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S P B,病人S P B s评分为(35.3ʃ7.4)分,处于中度水平,经济负担和情感负担较重,尤其是经济负担㊂谭旭妍等[18]研究显示临床上超过90%的MH D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㊂栾少雪等[20]的研究也显示MH D 病人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为(36.25ʃ3.58)分㊂但近年来也有少数研究显示MH D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处于轻度水平,如杨冬菊等[21]采用便利抽样,以成都市某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 D治疗的11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MH D病人S P B S总分为(25.89ʃ8.32)分,处于轻度S P B水平;74.6%的MH D病人有不同程度的S P B,其中轻㊁中㊁重度S P B分别占41.2%, 25.4%,7.9%㊂以经济负担为主㊂且研究显示青年MH D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较老年人轻㊂如杨冬菊等[22]采用便利抽样,以83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青中年病人为调查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青中年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25.31ʃ8.54)分,处于轻度水平,且以经济负担为主㊂杨道能等[21]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116例老年MH D病人,研究得出本组病人S P B得分为(38.40ʃ35.0)分,为中度水平,大部分病人均存在S P B且以中㊁重度居多㊂3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干预措施3.1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是病人在处理疾病时执行的自我护理活动㊂据统计,血透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比较低,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与透析质量密切相关,而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透析质量[24]㊂研究表明,血透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层次越低,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就会越严重㊂王玲玲[25]通过饮食指导㊁用药指导㊁保护动静脉内瘘指导㊁心理调节等方法对68例MH D病人进行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明显升高,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明显降低㊂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以通过小组讨论㊁个体化指导㊁相关咨询㊁知识讲座等措施,教会病人充分掌握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病人采取自我行为可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㊂3.2协同护理干预相关研究表明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降低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26]㊂协同护理模式(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c a r e m o d e l, C C M)是指以病人及其家属自我护理为中心的护理,不需要额外地增添其他护理人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让病人参与护理[27]㊂贾福艳[28]对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干预: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同病人及家属共同制订护理计划,鼓励家属给予病人心理支持㊂分别于干预前㊁干预1个月㊁2个月㊁3个月记录病人自我效能和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并进行比较分析㊂干预组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㊂这一结果与胡燕利等[29]在脑卒中病人协同护理干预的结果相一致㊂3.3积极的心理干预MH D病人容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如焦虑㊁抑郁㊁自我感受负担㊁悲观绝望等㊂研究表明,消极悲观的病人治疗依从性差㊁营养状况不佳,透析充分性降低,治疗效果下降,甚至可导致自残㊁自杀倾向[30]㊂因此,促进病人的心理健康对改善其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㊂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㊂目前针对MH D病人,研究者多采用一种或多种心理干预措施同时结合运动锻炼㊁健康宣教等辅助措施,对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个体或小组干预,均取得了一定疗效㊂国外学者E s p a h b o d i等[31]研究显示,健康宣教可以降低血液透析病人抑郁与焦虑情绪㊂我国学者尹建华等[32]也证实多元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MH D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㊂卓少贤等[33]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有效缓解了MH D病人的焦虑情绪㊂韩丹等[34]对干预组MH D病人采取积极心理干预方法,在改善其负性情绪的同时,挖掘其潜在积极力量㊂研究结果显示行积极心理干预5周后干预组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㊁一般自我效能和乐观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㊂4小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方法㊂但其在延长病人生命长度的同时也为病人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问题,加重了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从而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㊁生活质量㊂针对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且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多处于中度的情况,护理研究人员从多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㊁协同护理干预㊁采用积极的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㊂但目前大多数研究的研究对象比较广泛,针对特定人群的比较少,尤其是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㊂因此,今后研究人员可关注特定人群的研究,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理健康和生活质量㊂参考文献:[1]唐春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D].广州:㊃669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A u g u s t2019V o l.17N o.24中山大学,2010.[2] V A L S A R A JBP,B H A TS M,P R A B HU R,e t a l.A 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x p e r i e n c eo fh e m o d i a l y s i s i ns o u t hk a r n a t a k a: l i v e de x p e r i e n c eo f p e r s o n su n d e r g o i n g h e m o d i a l y s i s[J].J K I M-S U,2014,3(2):90-100.[3] C H O UCP,C HU N G YC.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m u l t i m e d i a i n t e r a c t i v ep a t i e n te d u c a t i o no nk n o w l e d g e,u n c e r t a i n t y a n d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e n d-s t a g 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J].JC l i n N u r s,2012,21(9-10):1223-1231.[4]张琳,张红梅,刘晓辉,等.青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3):459-462. [5]杜兰玉,胡霞,王向弘,等.3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现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8,25(20):37-41. [6]李雪,孙晓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4):258-263.[7] M C P H E R S O N A,W I L S O N K G,MU R R A Y M A.F e e l i n g l i k e ab u r d e n:e x p l o r i n g t h e p e r s p ec t i v e so f p a t i e n t sa tt h ee n do f l i f e[J].S o c S c iM e d,2007(2):417-427.[8]陈翼,胡秀英.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07-1313. [9]尹建华,郝建春,杨欢.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4A):1262-1264.[10] C O U S I N E A U N,M C D OW E L LI,H O T Z S,e ta l.M e a s u r i n gc h r o n i c p a t i e n t sᶄf e e l i n g s o fb e i n g ab u rde nt o t h e i r c a r e g i v e r s: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r e l i m i n a r y v a l i d a t i o no fas c a l e[J].M e d i c a lC a r e,2003,41(1):110-118.[11]M C P H E R S O N CJ,W I L S I N K G,C H Y U R L I A L,e t a l.T h eb a l-a n c e o f g i v e a n d t a k e i n c a r e g i v e r p a r t n e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a ne x a mi n a c t i o no f s e l f-p e r c e i v e db u r d e n,r e l a t i o n s h i p e q u i t y,a n d q u a l i t yo f l i f e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c a r er e c i p i e n t sf o l l o w i n g s t r o k e[J].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P s y c h o l,2010,55(2):194-203. [12]田秀丽.晚期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体验的研究[D].泰安:泰山医学院,2008.[13]徐悦洋,卫莉,杨长永.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3):1032-1035. [14]朱剑婷,华雪,李美茜,等.C O P D患者正念水平与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6): 1938-1941.[15]栾少雪,徐凌忠.自我护理能力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㊁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1):38-40.[16]刘同欣,闫巧云,贺亚楠.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在家庭支持与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46(5):549-552.[17]张世慧.自我管理行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8):11-12;15. [18]李雪,孙晓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4):258-263.[19]谭旭妍,蔡益民,刘旺兴,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39-40.[20]栾少雪,徐凌忠.自我护理能力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㊁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1):38-40.[21]杨冬菊,郑浩天,蒋晓莲.MH 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㊁自我效能和自尊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8,17(4): 262-264;271.[22]杨冬菊,蒋晓莲.8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青中年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8,25(3):71-73.[23]杨道能,魏万宏.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 60-61,62.[24]李雪,孙晓晶.自我管理行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562-566. [25]王玲玲.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9):50. [26]黄梅,黄唯麟,丁晓渝.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效能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 3411-3413.[27]李铀氢,钟玉杰,杨明珠.协同护理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63-64. [28]贾福艳.协同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1):125-127.[29]胡燕利,谢家兴.协同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119-121. [30]董永欣,时秋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141-142. [31] E S P A H B O D IF,H O S S E I N IH,M T R Z A D E M M,e t a l.E f f e c t o fp s y c h o e d u c a t i o n o n d e p r e s s i o n a n d a n x i e t y s y m p t o m s i n p a t i e n t s o nh e m o d i a l y s i s[J].I r a n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P s y c h i a t r y a n dB e h a v i o r a l S c i e n c e s,2015,9(1):227.[32]尹建华,郝建春,杨欢.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0):1262-1263;1264.[33]卓少贤,张家明,吴凤金,等.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32(6):831-833.[34]韩丹,李玙,刘娜,等.积极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8):1143-1146.(收稿日期:2019-02-26)(本文编辑郭海瑞)㊃7692㊃全科护理2019年8月第17卷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