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221.88 KB
- 文档页数:3
斜拉桥施工控制斜拉桥作为现代桥梁中的重要结构,其建造和施工都需要严谨的控制。
斜拉桥施工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参数,以确保斜拉桥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斜拉桥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过程的控制、施工技术和材料的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
施工过程的控制斜拉桥建造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经过多个施工过程才能完成。
施工过程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可以确保斜拉桥的质量、稳定性和完整性。
具体来说,施工过程的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施工计划的制定施工计划是斜拉桥施工的基础,它需要详细列明施工的工序、步骤、进度和时间等。
施工计划的制定是施工过程的第一步,它可以有效地指导施工的进行,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等因素,从而确保斜拉桥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施工队伍和资质施工队伍是斜拉桥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队伍的技能水平和资质也直接影响到斜拉桥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施工队伍必须是专业的、有一定经验的队伍,并且拥有相关的资质证书。
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必须对施工区域进行隔离,设置标志和警示牌等。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防止出现误操作和安全事故。
施工技术和材料的控制斜拉桥施工中,控制施工技术和使用的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施工技术和材料的控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施工技术的控制斜拉桥施工技术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制件的制造:斜拉桥中的各类预制件的制造需要经过专业的制造厂进行制造。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和规格,以确保预制件的质量和尺寸的准确性。
2.吊装技术的控制:吊装技术是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吊装过程中,需要对吊装设备进行检测,并确保吊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焊接技术的控制:斜拉桥施工中的焊接技术需要严格控制。
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斜拉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绥芬河独塔斜拉桥塔的设计与稳定分祈
绥芬河独塔斜拉桥塔的设计与稳定分祈
绥芬河斜拉桥是一座独塔单索面斜拉桥,跨越铁路火车站站场,孔跨布置2100 m,采用转体法施工,旋转时悬臂全长196 m,重14 000 t.在施工和运营中,塔须承受强大的轴向压力,因此,其应力状态和稳定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在空间受力和稳定性方面都相对比较薄弱.为此,对其塔进行结构布置和强度、稳定分析.
作者:朱林根 Zhu Lingen 作者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70 刊名: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英文刊名:MODERN URBAN TRANSIT 年,卷(期):2010 ""(3) 分类号:U2 关键词:斜拉桥主塔结构设计应力分析稳定。
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是一种在施工过程中将斜拉桥塔和梁体同步建造的方法。
它采用了先建塔后铺梁的施工顺序,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具体的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提高施工效率:采用同步施工方法,同时进行塔和梁的建造,减少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工程进度。
2. 提高施工质量:同步施工可以保证塔和梁的协调一致,避免了接缝问题,减少了施工缺陷。
3. 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同步施工工法可以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和影响。
4. 灵活性强:该工法适用于不同形式和跨度的斜拉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三、适应范围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适用于长跨度、大荷载的斜拉桥工程,特别是当施工时间有限且需要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时,该工法更为合适。
四、工艺原理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的原理是先建塔后铺梁。
具体来说,采用预制梁片的方法,在塔体上设置预留孔洞,然后安装预制桥梁片,通过预留的孔洞将桥梁片与塔体连接。
这样就能够在建塔的同时完成梁体的安装。
五、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塔体的建造。
按照设计方案,在塔基上进行塔身的浇筑和安装。
在塔体上设置好预留的孔洞。
在塔体建成后,利用起重设备将预制桥梁片吊装到预留孔洞的位置,并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将梁片与塔体连接。
这样就完成了塔梁同步施工。
六、劳动组织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机具设备和施工工艺。
管理人员应负责协调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七、机具设备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需要使用各种机具设备,包括起重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模板、螺栓连接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目录一、塔梁同步施工实施方案说明 (1)1、编制依据及准则 (1)2、编制原则 (1)二、主桥工程概况 (1)三、施工总体部署 (1)1、主塔施工场地布置 (1)2、施工计划安排 (1)3、混凝土供应 (1)四、主塔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1、施工概述 (1)2、塔柱施工分块及主要施工方法 (2)3、索塔施工主要辅助设施 (3)4、下塔柱(横梁以下)施工方案 (3)5、下横梁(含主塔4#节段) (4)6、下塔柱(横梁以上)5#、6#、7#节段施工方案 (5)7、中塔柱施工方案 (5)7、上塔柱施工方案 (6)8、上塔柱与主梁同步施工顺序 (7)9、钢筋工程 (7)10、劲性钢骨架与索道管 (8)11、预应力工程 (9)12、混凝土工程 (10)13、模板工程 (11)14、爬模系统 (12)15、塔柱的变形观测 ............................................................................................................................................. 12 五、主塔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 (13)下塔柱横梁支架施工0#、1#支架计算书 (14)0#、1#支架计算书17 南仓大桥下塔柱施工支架计算书 (19)图1:塔梁结构立面及分块图......................................................................................................................................图2:主桥施工场地布置图..........................................................................................................................................图3:主塔施工布置图..................................................................................................................................................图4:主塔施工(塔梁同步)步骤图 ..........................................................................................................................图5:主塔下塔柱施工步骤及支架图 ..........................................................................................................................图6:主塔下横梁、0#块施工支架图 ..........................................................................................................................图7:主塔劲性骨架示意图..........................................................................................................................................图8:爬模施工工艺流程图..........................................................................................................................................图9:中、上塔柱爬模施工步骤图 ..............................................................................................................................图10:中铁六局**南仓立交BT工程塔梁同步施工网络计划 .................................................................................一、塔梁同步施工实施方案说明1、编制依据及准则本施工方案是在设计图纸详细阅读、仔细研究,并对施工场地周围情况进行充分、详细地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该项目的施工特点,结合我方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及装备情况编制而成。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与控制技术研究作者:易璋来源:《人民交通》2019年第08期摘要:针对某斜拉桥工程实际情况,在分析其同步施工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同步施工控制要点和方法,包括线型控制、索力控制、应力控制位移控制等,为这一施工方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施工控制1.工程概况某桥梁主桥采用三跨预应力砼结构,双塔和双索面形式,半漂浮斜拉桥。
其中,主梁截面呈形,为典型的双向体系;主塔结构呈宝石形,包括两个横向系梁。
因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使两岸进度相差近6个月。
为有效减小进度上的差异,决定在对8#墩对应的1#-9#节段进行施工时,采用塔梁同步方式。
2.同步施工的可行性研究对斜拉桥而言,它是由拉索、塔和梁组成的典型高次超静定体系。
当设计人员确定了成桥状态后,如果选定施工方法,则可选择和这一方法适应的状态。
针对不同方法,有与之相适应的状态。
其中,关键在于状态差异,这是因为差异能决定实际状态能否达到预期。
对此,在分析过程中,要建立不同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对采用同步施工方法是否可行進行对比。
2.1成桥索力的对比在斜拉桥中,拉索为承重构件,而索力则是影响成桥时主梁实际应力重要因素。
索力满足要求与否对成桥状态是否合理有直接影响。
研究表明,这两种施工方式都不会对索力造成太大影响,和主塔邻近的短索,其索力受到的影响相比最大,但只有3.3kN,不及索力0.5%。
可见,采用同步施工方式不会对成桥索力造成太大影响。
2.2成桥线型的对比主梁线型可综合衡量出能否达到理想的成桥状态。
为使成桥状态达到预期,在节段施工中可提供不同预拱度来实现。
研究表明,这两种不同的施工方式对应的预拱度差值都小于4mm。
可见,采用同步施工方式不会对线型造成太大影响。
2.3主梁应力的对比主梁的应力与成桥之后的实际运营状态有直接关系,是成桥状态达到预期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对大部分节段而言,其应力没有明显差别。
少数节段虽然存在差别,但都不超过0.001MPa。
·桥 梁·收稿日期:2009-03-16作者简介:刘建红(1971─),男,高级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
绥芬河斜拉桥设计与转体施工刘建红(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70)摘 要:绥芬河斜拉桥是一座独塔单索面斜拉桥,跨越铁路站场,孔跨布置2×100m ,采用转体施工方法施工,转体质量为14000t ,悬臂梁长196m ,介绍该斜拉桥的设计概况、转盘设计以及转体施工技术。
采用单点支承的平板铰作为转动支承形式,以及采用嵌入式四氟滑板并严格控制转盘施工精度的工艺,较好地解决了转体质量大的技术难题,成功将绥芬河斜拉桥实施转体。
关键词:斜拉桥;转盘设计;单点;平铰;转体施工中图分类号:U 44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54(2009)08-0048-031 概述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牡丹江市东南部,东面与俄罗斯海滨边疆地区接壤,是我国对俄罗斯、东欧及日本开展贸易的重要陆路口岸。
新华街西延伸线是绥芬河市为开发铁路以西地区的一项重要市政建设工程,东起花园路,向西以高架形式跨越站前路、绥芬河火车站站场、铁西路、黑瞎子河、最后跨过黄河路落地,高架桥总长约600m ,其中跨越绥芬河火车站为本工程主桥,为体现口岸城市建设水平,决定采用斜拉桥设计方案。
主桥桥位处,绥芬河火车站站场共12股道,铁路线间距小、行车密度大,因此如采用支架现浇尚无临时支墩立墩位置,如采用悬臂浇筑将对正常铁路运输产生频繁的干扰,直接影响口岸贸易。
经反复论证,采用转体施工的斜拉桥设计方案,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2 主桥设计2.1 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Ⅰ级设计行车速度:40k m /h荷载等级:城A 级,人群荷载4k P a桥面组成:双向4车道,并设双侧人行道2×2.0m2.2 主跨选择与孔跨布置主桥桥位处,绥芬河火车站站场共12股道;另有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各1座,站场总宽约90m ,因站场内无设墩条件,需一跨跨越站场,故确定主跨跨度为100m 。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分析研究摘要:马岭河大桥8号塔采用塔梁同步施工,9号塔采用先塔后梁的非同步施工方案。
分别对两种施工方案进行了结构分析,从主梁和主塔进行了同步施工和合非同步施工的可行性研究。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阐述了塔梁同步施工主梁和主塔施工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为以后同类斜拉桥桥梁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施工控制Abstract: ma linghe bridge 8 the beam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tower tower, 9 of the first tower of the tower is derived.a a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plan. Two construction schemes respectively on the structure analysis, from the main girder and the main tower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ynchronous niv feasibility study.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girder and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tower beam to the main tower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Bridges after cable-stayed bridge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construction control tower beam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U44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概况马岭河特大桥工程是汕昆高速公路贵州境板坝至江底段重要控制性工程,位于贵州省兴义市顶效经济开发区,跨越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大峡谷。
斜拉桥主塔塔梁同步施工工艺性施工控制摘要: 文章介绍了济南建邦黄河大桥主塔采用塔梁同步施工工艺,讨论了中塔塔柱施工、上部结构主梁施工、斜拉索安装工艺,着重介绍了塔梁同步施工工艺施工控制,最后强调了塔梁同步交叉施工的安全控制措施。
关键词:塔梁同步施工;斜拉桥;关键线路;工艺性技术控制一、概述济南建邦黄河大桥按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设计,主桥采用三塔中央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形式,主桥设计为53.50m+56.50m+2×300.0m+56.50m+53.50m的6跨连续箱梁结构(中塔及中塔部位主梁总体布置及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中塔塔柱总高112.25m,中塔两侧主梁设计为3个支架现浇段(0号、1号及1’号梁段)、25对挂蓝悬臂浇筑段。
中塔下塔柱采用搭设脚手架、定型钢模板翻模施工工艺,中上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工艺,主梁0、1号梁段采用支架现浇、标准节段采用牵索式挂篮悬臂浇注施工工艺。
中塔自第14节浇筑段开始设计有斜拉索索道管预埋及锚固区预应力粗钢筋,根据边塔同类结构主塔施工功效看,普通主塔单个节段施工周期在5天左右,斜拉索锚固区单个节段施工周期在8-9天左右。
若先将中塔封顶后再开始主梁施工,则上塔柱13节锚固区段塔柱、12节非锚固区段塔柱施工总工期在165天左右。
1、中塔塔柱施工工艺概述如附图1所示,中塔底标高+29.0m、顶标高+141.25m,索塔总高度112.25m (承台以上高度),其中下塔柱高度22.45m、塔梁固结段高度3.16m、上塔柱高度86.64m(包括塔顶装饰块3.775m),中塔施工时共分成27个混凝土浇筑段。
根据塔柱结构特点、断面结构形式以及总体施工工艺安排,下塔柱采用搭设满堂脚手支架、定型钢模板翻模工艺进行施工,中塔第7节段和主梁0#块采用钢管立柱、贝雷支架现浇工艺施工,而上塔柱采用液压爬模工艺分节段进行施工,塔柱内模则采取组合钢模板拼装、结合满膛脚手架进行施工。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摘要: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是一项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的工作,为确保桥塔与主梁施工同步开展,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施工过程加以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斜拉桥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关键词: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1工程概况某桥梁工程全长3.29km,主桥为双塔、双索斜拉桥,主塔的高度为88.7m,比主桥面高出60.8m,桥下塔高为27.9m,塔柱设计为箱形截面,内部设有预应力钢束。
上塔横纵桥宽分别为3.5m和6.0m;下塔横纵桥宽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5~6.65m和6.0~8.0m。
塔座的实心段设置在承台上方3.0m内。
单个塔柱上的拉索数量为24对,利用钢锚梁锚固拉索。
边主梁的高度为1.84m,主梁中心位置处的横梁高度为2.5m,除了0#块以现浇的方式施工外,其他均为悬臂浇筑。
塔柱在承台施工后逐段现浇,为确保结构的稳固性,在上塔柱间设临时支撑,共三道,可以提供3600kN的水平力。
因工期比较紧张,为进一步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决定对主塔合拢后的5段与主梁1-5#块同步施工。
本文重点对该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展开分析。
2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2.1施工方案斜拉桥是一种高次超静定的桥梁结构,其施工时采用的施工方法及桥梁的安装顺序,均与斜拉桥成型后的恒载内力及变形情况相关。
在施工阶段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及荷载状态在不断发生变化,此时其结构内力与线性也在随之变化,若此时贸然改变施工档案,则势必影响斜拉桥整体结构的状态,因此,施工控制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方案对斜拉桥的影响。
2.2整体控制(1)主梁各个阶段施工时,在桥面上布设移动式吊机,其自重为23t,它的存在引起不平衡力矩,使桥梁结构产生应力与变形。
对此,可实时监测桥塔的变形情况,根据监测所得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借此来减少主塔施工过程所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从而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监测梁段的应力与变形并监控斜拉索的索力,与软件计算所得的结果加以对比,结合工程实际,修正数值,使结果更加准确,确保监测可以发现施工中的异常,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处理,保证塔梁同步施工质量。
浅谈斜拉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斜拉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自重轻、造价低、设计灵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和城市交通等领域。
斜拉桥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保证斜拉桥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的关键。
斜拉桥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桥墩基础施工、主梁制作和安装、抗震装置安装等。
桥墩基础施工是斜拉桥施工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基础桩的承载力及抗倾覆能力的检验。
主梁制作和安装是斜拉桥施工的重点,主要包括钢梁的切割、焊接、喷漆和预应力张拉。
抗震装置安装是斜拉桥施工的关键步骤,可以有效提高斜拉桥的抗震性能。
斜拉桥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原材料的检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和预应力千斤顶的质量检验等。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制定施工方案、施工过程监控和完工质量验收。
在施工方案制定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参数;在施工过程监控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在完工质量验收中,要对斜拉桥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标准。
斜拉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斜拉桥的主梁制作和安装中要注意钢梁的尺寸和质量的控制,避免出现尺寸偏差和焊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斜拉桥的抗震装置安装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出现装置安装位置不准确和工艺不规范的问题;斜拉桥的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避免出现工序疏漏和施工记录不完整的情况。
斜拉桥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保证斜拉桥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技术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的监控,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斜拉桥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还需要加强对斜拉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施工水平和质量标准,促进斜拉桥的科学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