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塔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方案分析_祝俊
- 格式:pdf
- 大小:221.40 KB
- 文档页数:4
独塔斜拉桥方案设计某独塔斜拉桥为三跨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采用混凝土梁与钢箱梁组合的组合结构,钢箱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主塔采用A形混凝土结构,斜拉索采用三角形布置。
斜拉桥由主梁、塔、索和塔下基础组成。
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变截面箱形截面,塔柱为钻石形断面,塔柱顶部设置横隔板。
对主塔、斜拉索和塔下基础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设计,并对各主要结构进行了详细计算分析。
结果表明:该桥方案设计合理、技术可行,为今后类似独塔斜拉桥设计提供参考。
工程概况某独塔斜拉桥为三跨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主跨160m,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变截面箱形截面,混凝土主梁顶宽32.5m,底宽15.25m,截面高度2.5m;钢箱梁采用高强度Q345qE的优质钢材制作,钢梁顶、底板厚度为1.5cm和0.8cm。
主塔塔高156.30m,塔柱为钻石形断面;斜拉索采用三角形布置,斜拉索布置间距为9根/2m(见图1)。
该桥位于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多雨。
主桥桥位地质条件良好,处于软土地基上。
主梁位于淤泥质土层上,最大洪水位为153.59m;斜拉索为微风化岩石材料,最大拉应力为9.29MPa;主桥结构体系简单。
总体设计该桥全长579m,主跨280m,桥面宽22.4m,跨径布置为(60+80+40)m三跨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
主梁采用钢箱梁与混凝土梁组合的新型结构,钢箱梁长24m,宽13.8m,高5.65m;混凝土梁长38m,宽6.5m,高3.5m。
主塔高120~160m,塔柱为钻石形断面,塔宽25.6~27.0m,塔柱高14.8~21.0m。
索塔锚固区及辅助墩位置设置钢板桩基础。
索塔与主梁固结,主梁单根钢束全长为1.65倍索长的预应力钢绞线。
拉索每根钢束由16根直径为0.22mm、抗拉强度为1860MPa的低松弛钢绞线组成。
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变截面箱形截面,腹板高6.5~8.0cm、宽6.5~8.5cm;底板厚2.0cm,高2.0~2.5cm;顶板厚3.0cm,高3.0~3.5cm;边腹板厚5.0cm、宽3.0~4.5cm。
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是一种在施工过程中将斜拉桥塔和梁体同步建造的方法。
它采用了先建塔后铺梁的施工顺序,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具体的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提高施工效率:采用同步施工方法,同时进行塔和梁的建造,减少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工程进度。
2. 提高施工质量:同步施工可以保证塔和梁的协调一致,避免了接缝问题,减少了施工缺陷。
3. 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同步施工工法可以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和影响。
4. 灵活性强:该工法适用于不同形式和跨度的斜拉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三、适应范围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适用于长跨度、大荷载的斜拉桥工程,特别是当施工时间有限且需要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时,该工法更为合适。
四、工艺原理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的原理是先建塔后铺梁。
具体来说,采用预制梁片的方法,在塔体上设置预留孔洞,然后安装预制桥梁片,通过预留的孔洞将桥梁片与塔体连接。
这样就能够在建塔的同时完成梁体的安装。
五、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塔体的建造。
按照设计方案,在塔基上进行塔身的浇筑和安装。
在塔体上设置好预留的孔洞。
在塔体建成后,利用起重设备将预制桥梁片吊装到预留孔洞的位置,并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将梁片与塔体连接。
这样就完成了塔梁同步施工。
六、劳动组织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机具设备和施工工艺。
管理人员应负责协调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七、机具设备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需要使用各种机具设备,包括起重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模板、螺栓连接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目录一、塔梁同步施工实施方案说明 (1)1、编制依据及准则 (1)2、编制原则 (1)二、主桥工程概况 (1)三、施工总体部署 (1)1、主塔施工场地布置 (1)2、施工计划安排 (1)3、混凝土供应 (1)四、主塔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1、施工概述 (1)2、塔柱施工分块及主要施工方法 (2)3、索塔施工主要辅助设施 (3)4、下塔柱(横梁以下)施工方案 (3)5、下横梁(含主塔4#节段) (4)6、下塔柱(横梁以上)5#、6#、7#节段施工方案 (5)7、中塔柱施工方案 (5)7、上塔柱施工方案 (6)8、上塔柱与主梁同步施工顺序 (7)9、钢筋工程 (7)10、劲性钢骨架与索道管 (8)11、预应力工程 (9)12、混凝土工程 (10)13、模板工程 (11)14、爬模系统 (12)15、塔柱的变形观测 ............................................................................................................................................. 12 五、主塔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 (13)下塔柱横梁支架施工0#、1#支架计算书 (14)0#、1#支架计算书17 南仓大桥下塔柱施工支架计算书 (19)图1:塔梁结构立面及分块图......................................................................................................................................图2:主桥施工场地布置图..........................................................................................................................................图3:主塔施工布置图..................................................................................................................................................图4:主塔施工(塔梁同步)步骤图 ..........................................................................................................................图5:主塔下塔柱施工步骤及支架图 ..........................................................................................................................图6:主塔下横梁、0#块施工支架图 ..........................................................................................................................图7:主塔劲性骨架示意图..........................................................................................................................................图8:爬模施工工艺流程图..........................................................................................................................................图9:中、上塔柱爬模施工步骤图 ..............................................................................................................................图10:中铁六局**南仓立交BT工程塔梁同步施工网络计划 .................................................................................一、塔梁同步施工实施方案说明1、编制依据及准则本施工方案是在设计图纸详细阅读、仔细研究,并对施工场地周围情况进行充分、详细地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该项目的施工特点,结合我方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及装备情况编制而成。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施工方法,可以实现斜拉桥塔梁的同步建设,大大缩短了工期和降低了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速度快:通过同步施工,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施工周期。
2. 节省成本:未使用的模板和支撑结构都可以及时拆除,减少了材料和人力成本。
3. 结构稳定:利用预应力技术使得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能够承受大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4. 环境友好: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对环境污染小,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三、适应范围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斜拉桥工程,特别适合单孔连续斜拉桥的施工。
工法可以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满足不同施工需求。
四、工艺原理在实际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 设计合理的预应力布置方案,通过预应力力量的传递和平衡,使施工中的差距得到有效补偿。
2. 利用拼装式模板和支撑结构,确保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性,并随着施工进展及时拆除不再需要的部分。
3. 结构布置合理的预制梁和吊装设备,实现斜拉梁的同步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五、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阶段:1. 基础施工:先进行桥墩的基础施工,确保桥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 竖向梁的布置:将预制的竖向梁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在桥墩上,并进行预应力张拉。
3. 横向梁的安装:将预制的横向梁安装在竖向梁的顶部,并进行预应力张拉。
4. 支撑结构拆除:随着梁的施工,支撑结构可以逐步拆除。
5. 桥面铺装:最后进行桥面的铺装,确保桥面的平整和耐久性。
六、劳动组织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需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工作任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与控制技术研究作者:易璋来源:《人民交通》2019年第08期摘要:针对某斜拉桥工程实际情况,在分析其同步施工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同步施工控制要点和方法,包括线型控制、索力控制、应力控制位移控制等,为这一施工方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施工控制1.工程概况某桥梁主桥采用三跨预应力砼结构,双塔和双索面形式,半漂浮斜拉桥。
其中,主梁截面呈形,为典型的双向体系;主塔结构呈宝石形,包括两个横向系梁。
因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使两岸进度相差近6个月。
为有效减小进度上的差异,决定在对8#墩对应的1#-9#节段进行施工时,采用塔梁同步方式。
2.同步施工的可行性研究对斜拉桥而言,它是由拉索、塔和梁组成的典型高次超静定体系。
当设计人员确定了成桥状态后,如果选定施工方法,则可选择和这一方法适应的状态。
针对不同方法,有与之相适应的状态。
其中,关键在于状态差异,这是因为差异能决定实际状态能否达到预期。
对此,在分析过程中,要建立不同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对采用同步施工方法是否可行進行对比。
2.1成桥索力的对比在斜拉桥中,拉索为承重构件,而索力则是影响成桥时主梁实际应力重要因素。
索力满足要求与否对成桥状态是否合理有直接影响。
研究表明,这两种施工方式都不会对索力造成太大影响,和主塔邻近的短索,其索力受到的影响相比最大,但只有3.3kN,不及索力0.5%。
可见,采用同步施工方式不会对成桥索力造成太大影响。
2.2成桥线型的对比主梁线型可综合衡量出能否达到理想的成桥状态。
为使成桥状态达到预期,在节段施工中可提供不同预拱度来实现。
研究表明,这两种不同的施工方式对应的预拱度差值都小于4mm。
可见,采用同步施工方式不会对线型造成太大影响。
2.3主梁应力的对比主梁的应力与成桥之后的实际运营状态有直接关系,是成桥状态达到预期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对大部分节段而言,其应力没有明显差别。
少数节段虽然存在差别,但都不超过0.001MPa。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分析研究摘要:马岭河大桥8号塔采用塔梁同步施工,9号塔采用先塔后梁的非同步施工方案。
分别对两种施工方案进行了结构分析,从主梁和主塔进行了同步施工和合非同步施工的可行性研究。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阐述了塔梁同步施工主梁和主塔施工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为以后同类斜拉桥桥梁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施工控制Abstract: ma linghe bridge 8 the beam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tower tower, 9 of the first tower of the tower is derived.a a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plan. Two construction schemes respectively on the structure analysis, from the main girder and the main tower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ynchronous niv feasibility study.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girder and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tower beam to the main tower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Bridges after cable-stayed bridge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construction control tower beam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U44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概况马岭河特大桥工程是汕昆高速公路贵州境板坝至江底段重要控制性工程,位于贵州省兴义市顶效经济开发区,跨越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大峡谷。
斜拉桥主塔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在斜拉桥结构中,主塔是起到承载桥梁荷载并传递至地基的关键部件,其施工对整体桥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斜拉桥主塔的专项施工,从基础准备、主塔吊装、主塔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基础准备在进行主塔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基础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方案,明确各项工程的责任人员及其职责。
其次,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和安全。
同时,准备好所有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主塔吊装主塔的吊装是主塔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吊装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吊装过程稳定安全。
首先,要对吊装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准备好各种吊装工具。
其次,要确保吊装现场的秩序井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最后,根据吊装方案进行操作,确保主塔的安全吊装到位。
四、主塔混凝土浇筑主塔的混凝土浇筑是主塔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进行浇筑工作之前,必须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并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质量,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充主塔的内部空间。
同时,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凝固情况,确保主塔的整体质量。
五、总结斜拉桥主塔的施工是整个斜拉桥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本文的专项施工方案介绍,相信可以为斜拉桥主塔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确保斜拉桥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完工。
以上就是关于斜拉桥主塔专项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斜拉桥施工人员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斜拉桥主塔塔梁同步施工工艺性施工控制摘要: 文章介绍了济南建邦黄河大桥主塔采用塔梁同步施工工艺,讨论了中塔塔柱施工、上部结构主梁施工、斜拉索安装工艺,着重介绍了塔梁同步施工工艺施工控制,最后强调了塔梁同步交叉施工的安全控制措施。
关键词:塔梁同步施工;斜拉桥;关键线路;工艺性技术控制一、概述济南建邦黄河大桥按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设计,主桥采用三塔中央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形式,主桥设计为53.50m+56.50m+2×300.0m+56.50m+53.50m的6跨连续箱梁结构(中塔及中塔部位主梁总体布置及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中塔塔柱总高112.25m,中塔两侧主梁设计为3个支架现浇段(0号、1号及1’号梁段)、25对挂蓝悬臂浇筑段。
中塔下塔柱采用搭设脚手架、定型钢模板翻模施工工艺,中上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工艺,主梁0、1号梁段采用支架现浇、标准节段采用牵索式挂篮悬臂浇注施工工艺。
中塔自第14节浇筑段开始设计有斜拉索索道管预埋及锚固区预应力粗钢筋,根据边塔同类结构主塔施工功效看,普通主塔单个节段施工周期在5天左右,斜拉索锚固区单个节段施工周期在8-9天左右。
若先将中塔封顶后再开始主梁施工,则上塔柱13节锚固区段塔柱、12节非锚固区段塔柱施工总工期在165天左右。
1、中塔塔柱施工工艺概述如附图1所示,中塔底标高+29.0m、顶标高+141.25m,索塔总高度112.25m (承台以上高度),其中下塔柱高度22.45m、塔梁固结段高度3.16m、上塔柱高度86.64m(包括塔顶装饰块3.775m),中塔施工时共分成27个混凝土浇筑段。
根据塔柱结构特点、断面结构形式以及总体施工工艺安排,下塔柱采用搭设满堂脚手支架、定型钢模板翻模工艺进行施工,中塔第7节段和主梁0#块采用钢管立柱、贝雷支架现浇工艺施工,而上塔柱采用液压爬模工艺分节段进行施工,塔柱内模则采取组合钢模板拼装、结合满膛脚手架进行施工。
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摘要: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塔斜拉桥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桥梁类型,其施工控制对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该桥梁结构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研究了斜塔斜拉桥施工的各项控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为该桥梁的施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1. 引言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塔斜拉桥是一种采用了独塔、单索面和混合梁结构的特殊桥梁形式。
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建造工艺使得其施工过程相对较为复杂。
为了确保该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工期,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2. 施工控制要点2.1 基础施工控制该桥梁的塔坐落在河床中,对于其基础施工的控制必须严谨。
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确保承台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其次,合理确定基础的施工方法,采取适当的支护结构和排水措施,以保证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桥梁梁段施工控制在桥梁梁段的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合理选择梁段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保障梁段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现浇混凝土的浇注工艺和养护期,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3 斜塔斜拉索施工控制斜塔斜拉索的施工是斜塔斜拉桥施工中关键的一环。
在斜塔斜拉索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索具的合理布置和固定;控制斜塔斜拉索的张拉力度和角度,确保索条的正确安装和张拉工艺;合理安排斜塔的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3. 施工控制措施基于上述施工控制要点,本文提出了以下施工措施:3.1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每个施工步骤的要求和控制措施;3.2 引入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3.3 对施工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的偏差和问题;3.4 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施工控制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4. 研究结论通过对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塔斜拉桥施工控制因素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对于保证该桥梁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地理158技术工程·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测量高塔垂直度控制的数学模型探讨李施展 杜 操 蒋思君(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56)摘要:本文以金桥大道斜拉桥为例,阐述了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的高塔垂直度的测量控制,主要对其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选取和应用,使现场测量工作在准确的条件下更便捷有效。
关键词: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测量;数学模型一、工程概述武汉市金桥大道跨京广铁路桥,全长260 m,为一座主跨138m的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斜拉桥。
其主要内容包括:2个主塔墩、2个辅助墩、4个边界墩, 260 m主梁,跨度结构为(138m+141m+81m),、斜拉索及部分桥面工程等。
本工程共有斜拉索20对,共80根。
主跨138m混凝土梁,其中2~16#采用挂篮悬臂施工,1#、17~21#采用支架现浇施工。
边跨122m采用支架现浇施工。
为满足施工工期要求,并根据相关会议纪要(中横梁施工完毕后可进行1-3#索挂设;上塔柱爬模施工至18#节段、上横梁施工未完成前,可进行4-5#索挂设)本工程(主梁MB2~MB5)施工时采用塔梁同步施工方法。
塔梁同步施工不同于常规采用的先施工主塔,后施工主梁,相互分离的施工方法,它是在主塔施工没有完成以前,就开始主梁节段的悬臂施工,塔梁施工同步进行,在此过程中同时进行斜拉索的逐步挂索及张拉。
二、测量仪器设备的选用由于主塔的平面位置、倾斜度、高程及索道管的定位要求精度高,同时现场测量观测难度大,因此对测量仪器的要求也很高。
为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测量仪器选用当时最先进的智能型全站仪TS30,其测量精度高并能自动跟踪和锁定目标,便于夜间观测。
三、塔梁同步施工阶段测量控制3.1 施工流程。
本项目51#索塔分20节段逐节施工,其中第12节段中横梁以下为常规施工阶段。
当中横梁施工并张拉完毕后同步进行主梁MB2~MB5节段施工,以及1~5#斜拉索逐步安装和张拉工作。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摘要: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是一项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的工作,为确保桥塔与主梁施工同步开展,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施工过程加以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斜拉桥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关键词: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1工程概况某桥梁工程全长3.29km,主桥为双塔、双索斜拉桥,主塔的高度为88.7m,比主桥面高出60.8m,桥下塔高为27.9m,塔柱设计为箱形截面,内部设有预应力钢束。
上塔横纵桥宽分别为3.5m和6.0m;下塔横纵桥宽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5~6.65m和6.0~8.0m。
塔座的实心段设置在承台上方3.0m内。
单个塔柱上的拉索数量为24对,利用钢锚梁锚固拉索。
边主梁的高度为1.84m,主梁中心位置处的横梁高度为2.5m,除了0#块以现浇的方式施工外,其他均为悬臂浇筑。
塔柱在承台施工后逐段现浇,为确保结构的稳固性,在上塔柱间设临时支撑,共三道,可以提供3600kN的水平力。
因工期比较紧张,为进一步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决定对主塔合拢后的5段与主梁1-5#块同步施工。
本文重点对该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展开分析。
2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2.1施工方案斜拉桥是一种高次超静定的桥梁结构,其施工时采用的施工方法及桥梁的安装顺序,均与斜拉桥成型后的恒载内力及变形情况相关。
在施工阶段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及荷载状态在不断发生变化,此时其结构内力与线性也在随之变化,若此时贸然改变施工档案,则势必影响斜拉桥整体结构的状态,因此,施工控制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方案对斜拉桥的影响。
2.2整体控制(1)主梁各个阶段施工时,在桥面上布设移动式吊机,其自重为23t,它的存在引起不平衡力矩,使桥梁结构产生应力与变形。
对此,可实时监测桥塔的变形情况,根据监测所得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借此来减少主塔施工过程所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从而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监测梁段的应力与变形并监控斜拉索的索力,与软件计算所得的结果加以对比,结合工程实际,修正数值,使结果更加准确,确保监测可以发现施工中的异常,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处理,保证塔梁同步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