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统计学》第七章 抽样调查习题及满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5
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随机原则 概率估计 总体数量特征 非全面调查 2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全及总体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3单位数目 30个 4总体数量特征 确定()∑-=N i Y Y i N 121 5样本数量特征 随机变量 ()∑-=-N i y y i n 1211统计量 6有顺序不重复抽样 无顺序不重复抽样 7比值比较 差值比较 8偶然性 规律性 9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 10常数 统计规律性 11稳定性 稳定值 12随机因素 所有可能事件 13离散随机变量 连续随机变量 14非负 1 15统计量 样本平均数 16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 17代表性误差 反比关系 18正比关系 反比关系 19概率度(平均误差μ的倍数) 固定 误差范围(允许误差,误差置信限) 20总体相应指标值 {}αθθθ-=≤≤121P 21精确程度 可靠程度 置信系数 可靠程度 22样本平均数 区间估计 所在区间 抽样调查资料对比全面调查资料 23总体均值 总体方差 24)1(2N n n -δ或)1(2Nn n S -, )1(1)1()1(N n n P P n P P ----或, )1()1(N n n P P Z --或)1(1)1(Nn n P P Z --- 25总体的方差 要求的概率保证程度 给定的抽样误差范围 26样本方差 27固定的顺序和间隔 选择排队标志 28有关标志排队法 无关标志排队法 29抽取样本方便易行 样本单位在总体中均匀地分布30随机原则 系统偏差 31随机原则 较好的代表性 32各系统样本内部方差的平均值sy ωα2 sy ωα2 各系统样本的内部方差 系统样本 内部各单位的差别 33各部分K 个个体 各个部分的差别 系统样本内部的差异 34单纯随机抽样 抽样原理 35总体在第i 层的权数或权重 每一层的总体单位数 总体单位数 36比较均匀 层内方差 37选择分层标志 调查的核心项目 与调查项目关系密切的项目 引起分散的主要原因 38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 最小 该层标志变异指标 39越少 调查费用 40调查费用 抽样误差 41层内方差 层间方差 42调查变量 层数的选择 43单纯随机抽样 全面调查 44各群内部调查变量的各个标志值 各个群内部各个标志值 总体的群 45被调查总体 均匀 总体可能取到的值 46均匀分布在总体各个部分 低于 群内部差别大而群间差别小 47各个群内部单位数相等 总体单位 群平均数Y 随机抽样估计 48总体单位数 49大样本 50总体单位 抽样群数 抽样群数 51横向 纵向 52有偏 抽样分布 53增大相关系数ρ的值,X 、Y 的相关程度 54分别比估计 组合比估计55线性 回归方程 样本指标 总体指标56辅助变量的选择 较好的线性 有关资料57性质不同 密切线性关系 基期指标58回归系数b 样本相关系数 越高 59r=0 r ≠0 60等于 小于61小于 分别回归估计 组合回归估计 62居民家计调查 居民家庭 63三阶段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64抽取各阶段样本 实割实测 推算产量65近三年粮食平均亩产 当年预计亩产 相应总体各单位的累计播种面积 累计播种面积样本单位数66抽样误差 调查误差 实割实测67系统抽样68中轴对称 69多阶段抽样 系统抽样 双重抽样 70整群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二、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B 4 D 5 A 6 B 7 A 8 B 9 C 10 C 11 B 12B 13 D14 B 15 C 16 C 17 B 18 C 19 C 20 C 21 B 22 B 23 C 24C 25 A 26 C 27 B 28 D 29 D 30 A 31 B 32 C 33 C三、简答题 1抽样调查是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依据概率估计原理,应用所得到的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第五章一、 单项选择题 1 .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 A .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B .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C .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D .推断总体指标 2 .在重复抽样条件下纯随机抽样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 A .样本单位数 B .总体方差 C .抽样比例 D .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3 .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 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 10% ,二年级为20% ,若抽样人数相等时,优秀生比重的抽样误差( ) A .一年级较大 B .二年级较大 C .误差相同 D .无法判断 4 .用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公式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结果将(A .高估误差 C .恰好相等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A .扩大到原来的2倍C .缩小到原来的1/46 .当总体单位不很多且差异较小时宜采用( A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7 .在分层抽样中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方差是 A .层间方差C .总方差 二、 多项选择题1 .抽样推断的特点有(A .建立在随机抽样原则基础上 C .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 E .抽样误差可以事先控制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 .样本容量的大小 C .总体单位的标志变动度 E .抽样组织方式3 .抽样方法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分为( A .重复抽样 B .等距抽样 D .分层抽样 E .不重复抽样4 .抽样推断的优良标准是( ) A .无偏性 B .同质性 D .随机性 E .有效性5.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B •低估误差 D •高估或低估 1/2,则样本容量( B .扩大到原来的4倍 D .缩小到原来的1/2 ) B •纯随机抽样 D •等距抽样 )B .层内方差 D .允许误差B •深入研究复杂的专门问题 D .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 B •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D .抽样方法C •整群抽样C .一致性 )B .抽样方法1 .抽样推断和全面调查结合运用,既实现了调查资料的 ____________ 性,又保证于调查资料的 _______ 性。
《统计学》习题库(二)抽样调查部分(一)判断题1.抽样调查的着眼点就在于对样本数量特征的认识。
( )2.极限抽样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 )3.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把握程度;缩小抽样误差的范围,则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
( )4.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样本指标也是随机变量,因此两者之间会产生误差。
( )5.缩小抽样误差范围,则抽样调查的精确度就会提高。
( )6.根据样本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特征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样本指标。
( )7.纯随机抽样就是遵循随意性原则抽选样本。
( )8.不同的抽样组织方式下,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应该采取不同的公式。
( )9.进行类型抽样时,首先要对总体作分类(组),然后再从每类(组)中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因此类型抽样的抽样误差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误差。
( )10.运用区间估计的方法,可以根据样本估计值x和p,精确地推断出总体参数X和p所在的范围。
( )11.由于抽样调查中既有登记误差又有抽样误差,所以只有登记误差的全面调查准确性高。
( )12.抽样误差在抽样推断中是不可避免的。
( )13.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 )(二)单项选择题1.在抽样推断中,必须遵循( )抽取样本①随意原则②随机原则③可比原则④对等原则2.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①抽样误差②登记误差③系统性误差④测量误差3.极限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数值之间的关系为( )①前者一定小于后者②前者一定大于后者③前者一定等于后者④前者既可以大于后者,也可以小于后者4.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①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②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③用样本来推断总体④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5.某企业连续性生产,为检查产品质量,在24小时中每隔30分钟取下一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 )①整群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③类型抽样④纯随机抽样6.在抽样调查中( )①既有登记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②既无登记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③只有登记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④没有登记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7.在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是( )①登记误差②系统性误差③计算误差④抽样误差8.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①可靠性②准确性③显著性④及时性9.抽样推断中的概率保证程度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①显著性②准确性③可靠性④规律性10.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①可能误差范围②平均误差程度③实际误差④实际误差的绝对值11.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 )①前者是个确定值,后者是个随机变量②前者是个随机变量,后者是个确定值③两者均是确定值④两者均是随机变量12.对标志变异程度较大的总体进行抽样调查时,宜采用( )①纯随机抽样②等距抽样③类型抽样④整群抽样13.在抽样前,需对全及总体单位一一编列序号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①纯随机抽样②机械抽样③类型抽样④整群抽样14.抽样平均误差是( )①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数②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差③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准差④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志变异系数15.成数方差的最大值,是当P值趋近于( )①0.1 ②0.9 ③0.8 ④0.516.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若总体方差(σ2)未知,应当从几个可供选择的样本方差挑选出数值( )①最小的②任意的③最大的④适中的17.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①前者小于后者②前者大于后者③两者相等④无法确定哪一个大18.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①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加大②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减少③随着抽样数目的减少而减少④不会随抽样数目的改变而变动19.允许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①抽样误差的平均数②抽样误差的标准差③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④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20.根据组(群)间方差的资料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①纯随机抽样②机械抽样③类型抽样④整群抽样21.若总体平均数X=50,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测得X=48。
抽样调查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抽样调查中,样本量的大小与总体的什么因素有关?A. 总体数量B. 总体分布C. 总体的异质性D. 抽样误差答案:C2. 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A. 不相等的B. 相等的C. 随机的D. 取决于样本大小答案:B3. 系统抽样中,抽样间隔的确定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总体数量B. 样本量C. 总体的分布D. 总体的异质性答案:C4. 分层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样本的代表性B. 减少抽样误差C. 简化抽样过程D. 降低成本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抽样调查的优点?A. 节省时间和成本B. 可以对整个总体进行研究C. 可以估计总体参数D. 提供总体的可靠信息答案:B6. 抽样调查中,样本的代表性主要取决于:A. 抽样方法B. 样本大小C. 抽样误差D. 总体的分布答案:A7. 在非概率抽样中,以下哪种抽样方法通常不被认为是科学的?A. 便利抽样B. 配额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答案:A8. 抽样调查中,如果样本量增加,抽样误差通常会: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减少后增加答案:B9.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A. 总体数量较少B. 总体分布均匀C. 总体数量庞大D. 总体分布不均匀答案:C10. 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可靠性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抽样方法B. 样本大小C. 抽样误差D. 总体的分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A. 样本大小B. 总体的异质性C. 抽样方法D. 总体数量答案:A, B, C2. 抽样调查中,以下哪些抽样方法属于概率抽样?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答案:A, B, C, D3. 在抽样调查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A. 增加样本量B. 使用分层抽样C. 确保抽样的随机性D. 减少抽样误差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抽样调查的成本?A. 样本大小B. 抽样方法C. 总体数量D. 调查的复杂性答案:A, B, D5. 抽样调查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总体参数的估计?A. 样本的代表性B. 抽样误差C. 总体的分布D. 样本大小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共5分)1. 抽样调查中,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一定越小。
六.计算题部分1、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选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95.45%(t=2)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答案:解:2%,41004,100====t p n 0196.0100)04.01(04.0)1(=-=-=n p p p μ039.00196.02=⨯==∆p p t μ p p p P p ∆+≤≤∆-039.004.0039.004.0+≤≤-P0.1%------7.9% ∴废品率不超过6%2、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年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
要求:(1)以95%的概率(t=1.96)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
(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
答案: 解: 2001002000===n x σμ 39220096.1=⨯==∆x x t μ x x x X x ∆+≤≤∆- 3921200039212000+≤≤-X11608-----12392(元) 5000×11608------5000×12392(元)3、某企业生产一种新的电子元件,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60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5.45%(t=2)概率保证下,估计这种新电子元件平均寿命区间。
答案:解:2,300,6000,100====t x n σ (小时)30100300===n x σμ (小时)60302=⨯==∆x x t μ x x x X x ∆+≤≤∆- 606000606000+≤≤-X 5940-----6060(小时)4、 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50名学生,对邓小平理论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其平均分数为75.6分,样本标准差10分,试以95.45%(99.73%t=3、68.27%t=1)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统计学2015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有哪些?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所有以上答案:D2. 在正态分布中,哪个数值是对称轴?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样本和总体的区别。
答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数据,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统计分析。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
样本的大小通常小于总体,但应足够大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 什么是标准差,它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标准差是衡量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表示数据点与平均值的偏差的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标准差在数据分析中用来评估数据的变异性,较大的标准差意味着数据点在平均值周围分布得更分散。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2 + 4 + 6 + 8 + 10) / 5 = 6标准差= √[(Σ(xi - 平均数)²) / n] = √[(2² + 2²+ 0² + 2² + 2²) / 5] = √[8 / 5] = √1.6 ≈ 1.26492. 如果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平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求P(40 < X < 60)。
答案:由于正态分布的对称性,P(40 < X < 50) = P(50 < X < 60)。
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或计算器,可以找到Z值对应的累积概率,然后计算两个概率的差值。
例如,如果P(Z < 1) = 0.8413,P(Z < -1) = 0.1587,那么P(40 < X < 60) = 2 * (0.8413 - 0.1587) ≈0.6826。
四、分析题1. 假设你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调查。
描述你将如何设计这项调查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统计学-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抽样调查是指从人口中随机抽取个体作为调查对象,并通过对这些个体的调查研究来推断总体特征。
下面哪种抽样方法是最常用的?-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选择答案:A2. 如果我们希望对某个地区的顾客群体进行调查,首先将地区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然后从每个区域中随机选取一些顾客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选择答案:C3. 在统计调查中,"样本容量"是指:- A. 做出判断的人数- B. 地区划分数- C. 调查问卷的页数- D. 参与调查的个体数量选择答案:D二、填空题1. 抽样误差是指抽出的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差异。
为了减小抽样误差,可以增加样本的<div style="">容量</div>。
2. "抽样分布"是指在相同的总体中,根据不同的抽样数据得出的统计量的<div style="">分布</div>。
3. "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可能的抽样方法,其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div style="">机会</div>被选中。
三、问答题1. 请简要说明简单随机抽样的基本步骤。
答案:简单随机抽样的基本步骤包括:- 确定总体和样本的定义;- 根据总体的特征确定抽样目标;- 设定样本容量;- 使用随机数生成器或其他随机选择方法,从总体中随机选取样本;- 进行调查或实验,收集样本数据;- 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推断总体特征。
2. 请详细描述分层抽样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答案:分层抽样是根据总体的特征将总体划分为多个层级,然后从每个层级中随机选取样本。
第二章、练习题及解答2.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 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要求:(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生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3.某公司下属40个销售点2012年的商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2)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1.已知下表资料:25 20 10 500 2.5 30 50 25 1500 7.5 35 80 40 2800 14 40 36 18 1440 7.2 4514 7 630 3. 15 合 计200100687034. 35_y xf 6870根据频数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金^ =北* = 34.35 (件)£f 200结论:对同一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资料计算的变量值的平均数是一致的。
第7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二 单项选择题1-5 BCBAC 6-10 CCABA 11-15 BCCAA 16-20 CCBDB 21-25 CBBAA 26_30 BCBBA 31_35 CBABA 36_40 BAAAA三计算分析题7.1(1)散点图如下:从散点图可以看出,销售收入与广告费用之间为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2)利用Excel 的“CORREL”函数计算的相关系数为947663.0=r 。
(3)首先提出如下假设:0:0=ρH ,0:1≠ρH 。
计算检验的统计量 272.7947663.0128947663.01222=--=--=r n rt 当05.0=α时,9687.2)28(205.0=-t 。
由于检验统计量9687.2272.72=>=αt t ,拒绝原假设。
表明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7.2 (1)散点图如下: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复习时间与考试分数之间为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2)利用Excel 的“CORREL”函数计算的相关系数为8621.0=r 。
相关系数8.0>r ,表明复习时间与考试分数之间有较强的正线性相关关系。
7.3 (1)散点图如下:7.3利用Excel 的“CORREL”函数计算的相关系数为9489.0=r 。
由Excel 输出的回归结果如下表:得到的回归方程为:x y 003585.0118129.0ˆ+=回归系数003585.0ˆ1=β表示运送距离每增加1公里,运送时间平均增加0.003585天。
7.4 (1) 散点图如下:Multiple R 0.868643 R Square 0.75454 Adjusted RSquare 0.723858标准误差 18.88722 观测值 10方差分析df SS MS FSignificanceF回归分析 1 8772.584 8772.584 24.59187 0.001108 残差 8 2853.816 356.727 总计 9 11626.4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t Stat P-valueIntercept 430.1892 72.15483 5.962029 0.000337 X Variable 1-4.70062 0.947894 -4.95902 0.001108得到的回归方程为:x y 7.41892.430ˆ-=。
第一、二章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综合题:1、① (1)、(4)普查;(2)抽样调查;(3)统计报表;(5)重点调查;(6)典型调查 ② (3)、(5)经常调查;(1)、(2)、(4)、(6)一时调查 ③ (1)、(3)、(4)全面调查;(2)、(5)、(6)非全面调查 2、分析:由表,前三道工序废品率达到97.27%,因此,减少废品的关键是减少这三道工序的废品率。
其中,第一道工序废品率又占总废品率的63%以上,故重点又应对A 工序严格把关。
第四章 统计指标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计算题答案: 1、 解: )(4.13567);(4.11557件 件乙甲=====∑x nx x)(61016);(7815件 件乙甲=-==-=R R)(92.156.9..);(08.254.10..件= 件=乙甲==D A D A )(15.2);(42.2件= 件=乙甲σσ%08.16%;20.21= =乙甲V V表性较大,所以乙组的平均数代 乙甲V V >2、 解: )(67.8663026000);(70.8193327050元元乙甲=====∑∑fxf )(05.124);(14.138元= 元=乙甲σσ%31.1467.86605.124%;85.1670.81914.138=== =乙甲V V差异程度小,所以乙单位职工工资 乙甲V V >3、 解:%59.3583.50750.2%100;0750.2126668.51)(;83.512702==⨯===-====∑∑∑∑xV f f x x f xf x σσσ 4、 解: (1) 根据调和平均数计算公式计算的平均利息率为:%13.4%530%312%4203012201=++++==∑∑m xm x(2) 根据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计算的平均利息率为:%13.4600400500600%5400%3500%4=++⨯+⨯+⨯==∑∑fxf x第五章 动态数列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 解:)(26130783030527241307250935031502300台==⨯+⨯+⨯+⨯+⨯+⨯==∑∑faf a2. 解:(1) 一月份商品周转次数=)(225248100次=+二月份商品周转次数=)(325452159次=+三月份商品周转次数=)(5.225054130次=+(2))(51.23/1553/3893/)2505452248(3/)130159100(次==+++++==b a c(3))(53.751.23次=⨯=⋅c n3. 解:(1) 甲店 乙店平均发展速度%83.105200022400===nn a a x ;%01.108162018900===nn a a x 人均销售收入)(2.112002240万元= ; )(5.101801890万元= 设n 年后乙店赶上甲店:n n0801.15.100583.12.11⨯=⨯解得:n=3.17年(2)甲店:)(80.28142100583.12.1117.3万元=⨯⨯ 乙店:)(99.26131950801.15.1017.3万元=⨯⨯第六章 统计指数 课堂练习答案计算题答案: (1)∑∑∑∑∑∑⨯=10110010011f x f x f x f x f xfx133.12% = 104.55% ⨯ 127.33% 387500 = 53140 + 334360 (元)(2)∑∑∑∑∑∑⨯=01010110011f xfx f xfx f xfx133.12% = 118.80% ⨯ 112.05% 387500 = 220000 + 167500 (元)(3)∑∑∑∑∑∑∑∑⨯⨯=10111100100011f xfx f x f x f x f x f xfx133.12% = 104.55% ⨯ 113.64% ⨯ 112.05%387500 = 53140 + 166860 + 167500 (元)(4))/()/(11011100011001∑∑∑∑∑∑∑∑⨯=f f x f f x f f x f f x x x 127.33% = 113.64% ⨯ 112.05% 145.4 = 72.5 + 72.9 (元)(5)∑∑∑∑∑∑⨯=1100010010fx f x f x f x f xfx118.80% = 104.55% ⨯ 113.64% 220000 = 53140 + 166860 (元)第七章 相关分析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计算题: 解:(1)9316.0140961084042722664840064044832146)()(222222-=⨯-=-⨯⨯-⨯⨯-⨯=-⨯-⋅-=∑∑∑∑∑∑∑y y n x x n yx xy n r说明两变量高度线性负相关(2) 22)(∑∑∑∑∑-⋅-=x x n y x xy n b 125.196108-=-=x b y a -==67.3333-(-1.125⨯8)=76.3333 x y 125.13333.76-=(3)7184.06)3214125.1(4043333.76272262=⨯--⨯-=--=∑∑∑nxyb y a y S y1. 解:已知: 1002%45.95)(===n t t F (1) (2)2. 解:已知250221040)(5.6088022========t m M x r R x 千克 σδ3.解: %7.14:%7.14:0100≠=P H P H %25.1440057==P 254.0400)147.01(147.0147.01425.0/)1(000-=--=--=nP P P P Z因为是双侧检验,当α=0.05时, 96.12=αZ由于|,|||2αZ Z <故接受原假设,可以认为调查结果支持苏州市老龄化率达到14.7%的看法。
《统计学概论》第七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抽样推断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2.抽样推断的特点是什么?3.为什么抽样调查要遵循随机原则?4.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各有什么特点?5.为什么区间估计比点估计优越?6.抽样平均误差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重要意义?7.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8.优良估计量的衡量标准有哪些?9置信区间、置信度、概率度之间的关系怎样?10.区间估计的原理是什么?11.为什么说在n固定的情况下参数区间估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是此消彼长的?12.怎样同时改善区间估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13.影响抽样极限误差的因素有哪些?14.怎样正确理解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15.确定样本容量的因素有哪些?16.抽样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7.怎样理解类型抽样的原理和意义?18.等距抽样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19.整群抽样的原理以及与类型抽样的区别是什么二、单项选择题1.以()为基础理论的统计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法。
A.高等代数B.微分几何C.概率论D.博弈论2.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相同之处为()。
A.均遵守随机原则B.以部分推断总体C.误差均可估计D.误差均可控制3.抽样推断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A.大量性原则B.随机原则C.可比性原则D.总体性原则4.既可进行点估计又可进行区间估计的是()。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普查D.抽样调查5.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的是()。
A.抽样调查B.普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6.()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
A.回归分析法B.抽样推断法C.综合指数法D.加权平均法7.以下正确的是()。
A.总体指标与样本指标均为随机变量B.总体指标与样本指标均为常数C.总体指标是常数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D.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而样本指标是常数8.总体属性变量平均数恰等于()。
A.1-PB.PC.P(1-P)D.P(1P)9.总体属性变量的方差等于()。
A.1-PB.PC.P(1-P)D.P(1P)10.点估计的理论依据是()。
统计学复习笔记之马矢奏春创作第七章第八章一、思考题1.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
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
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尺度(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
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怎样理解置信区间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
有些新闻媒体报导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其实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示。
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
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示。
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 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
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 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 之间的关系为▪与置信水平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越大;▪与总体方差成正比,总体的差别越大,所要求的样本量也越大;▪与与总体方差成正比,样本量与估计误差的平方成反比,即可以接受的估计误差的平方越大,所需的样本量越小。
其中:2222)(E z n σα=nz E σα2=二、 练习题1. 从一个尺度差为5的总体中采取重复抽样方法抽出一个样本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第一、二章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是()①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性质和规律性②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③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性质和规律性④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2、某组向上累计次数表示()①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②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③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④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3、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会()①上升②下降③不变④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4、《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①海门尔.康令②阿亨瓦尔③威廉.配第④凯特勒5、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1.5%,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① 75% ② 100.5% ③ 99.5% ④ 133.2%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① 520 ② 510 ③ 500 ④ 4907、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①增加值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②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③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④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8、标准差系数消除了()①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②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③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④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9、下列各项中,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有()①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②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③已知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各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④已知生产同一产品的各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10、统计分组时,若某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①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②将此数值归入下限所在组③归入这两组中任意一组均可④另立一组11、分布数列反映()①①总体单位标志值在各组的分布状况②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③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情况④总体单位的差异情况12、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8.8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因此()①①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②乙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③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两④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一样13、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14、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是()①众数②中位数③算术平均数④几何平均数15、为了反映全国农产品总量,应该采用()。
2015年《统计学》第七章抽样调查习题及满分答案一、单选题1.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B)。
A、样本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可靠程度D、概率度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B)。
A.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D.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1/23.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D)。
A、分层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4.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A)。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无法判断5.如果总体成数方差未知,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可用总体方差的最大值,最大值为(B)。
A、0.24B、0.25C、0.50D、1 6.抽样估计的置信度是( C )A.概率度 B.区间范围的大小C.概率保证程度或置信概率D.与概率度无关的量7.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B)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代表性原则D、可靠性原则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D)A.广泛运用数学方法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C.修正普查资料D.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9. 抽样调查中(A)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D、既没有登记性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10.要使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抽样单位数必须(D)。
A、增加2倍B、增加到2倍C、增加4倍D、增加到4倍11.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C )A、实际误差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平均误差程度D、可能误差范围12.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合是(A)A、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B、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C、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D、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1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度将(C )。
2015年《统计学》第七章抽样调查习题及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
1.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B)。
A、样本平均误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可靠程
度 D、概率度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B)。
A.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B.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
D.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
位数变动程度的1/2
3.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D)。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4.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A)。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
等 D、无法判断
5.如果总体成数方差未知,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可用总体方差的最大值,最大值为(B)。
A、0.24
B、0.25
C、0.50
D、1 6.抽样估计的置信度是( C )
A.概率度
B.区间范围的大小
C.概率保证程度或置信概率
D.与概
率度无关的量
7.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B)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性原则
C、代表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D)
A.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修正普查资料
D.用
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
9. 抽样调查中(A)
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D、既没有登记性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10.要使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抽样单位数必须(D)。
A、增加2倍
B、增加到2倍
C、增加4倍
D、增加到4倍
11.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C )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范围
12.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合是(A) A、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B、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C、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 D、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
1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度将
(C)。
A、保持不变
B、随之扩大
C、随之缩小
D、无法确定
二、多选题
1.抽样调查适用于下列哪些场合(ABC )。
A.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
B.工业产品质量检查
C.调查项目多、时效性强
D.只需了解一部分单位的情况
E.适用于任何调查
2. 概率度是指(BDE)
A.置信概率
B.以抽样平均误差为单位
C.是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绝对误差范围
D.表示极限误差是平均误差的几倍
E.是表明抽样估计可靠程度的一个参数
3.合理的或优良的抽样估计,要求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应该满足如下标准,即(ACE)
A、无偏性
B、代表性
C、一致性
D、时间性
E、有效性
4.抽样平均误差是(ACD)。
A、所有可能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
B、所有可能样本平均数的平均差
C、抽样推断中作为计算误差范围的衡量尺度
D、反映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平均误差程度
E、是一种系统性误差
5.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
A. 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B.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C. 抽样组织方式
D.登记误差大小
E.抽样方式
6.区间估计中,总体指标所在范围(ACD )
A.是一个可能范围
B.是绝对可靠的范围
C.不是绝对可靠的范
围
D.是有一定把握程度的范围
E.是毫无把握的范围
三、计算题
1. 为调查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某地5000户农民中采用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了400户进行调查,得知这400户中有彩色电视机的为87户,试以95%的把握估计该区全部农户中拥有彩色电视机的农户所占的比率。
又,若要求抽样允许误差不超过0.02, 问至少应抽取多少户作样本?
2. 2004年末,某储蓄所按2420户的定期储蓄存款账号,进行不重复抽样得到如下资料:
定期储蓄存款(元)户数(户)
100以下 58
100—300 150
300—500 200
500—800 62
800以上 14
合计 484
试以0.9545的概率对下列指标作区间估计平均每户定期存款。
(100元以下组中值位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