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 抽样调查习题

第8章 抽样调查习题

第8章   抽样调查习题
第8章   抽样调查习题

第8章 抽样调查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

a.计算和控制误差

b.了解总体单位情况

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2、是非标志(即服从两点分布的变量)的标准差等于( )。

a.P

b.1-P

c.P(1-P)

d.)1(P P

3、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

a.抽样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登记误差

d.系统性误差

4、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

a.平均数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5、在同样情况下,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 )。 a.两者相等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不等 d.前者大于后者

6、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

7、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假定抽样单位数增加3倍(其他条件不变),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 )。

a.1/2倍

b.1/3倍

c.1.731倍

d.2倍

8、在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时,为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25%,则抽样单位数应( )。 a.增加25% b.减少13.75% c.增加43.75% d.减少25%

9、抽样极限误差是指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产生的抽样误差的(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可能范围

d.实际范围

10、将总体单位按一定标志排队,并按固定距离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是( )。

a.类型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11、在进行抽样估计时,常用的概率度t 的取值( )。

a.t<1

b.1≤t≤3

c.t=2

d.t>3

12、等距抽样的误差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较( )。

a.前者小

b.前者大

c.两者相等

d.大小不定

13、某地订奶居民户户均牛奶消费量为12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2公斤,据此可计算户均牛奶消费量在114-126之间的概率为( )。

a.0.9545

b.0.9973

c.0.683

d.0.900

14、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为0.9545,优等生比重的极限误差为( )。

a.4.0%

b.4.13%

c.9.18%

d.8.26%

15、在抽样推断中,抽样单位数( )。

a.越多越好

b.越少越好

c.由统一的抽样比例决定

d.取决于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

16、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从68.27%提高到95.45%(其它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 )。

a.增加1倍

b.增加2倍

c.增加3倍

d.减少一半

17、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a.正比

b.反比

c.反向

d.相等

18、抽样误差与标准差的关系是()。

a.正比

b.反比

c.反向

d.相等

19、一个全及总体()。

a.只能抽取一个样本

b.可以抽取很多样本

c.只能计算一个指标

d.只能抽取一个单位

20、抽样调查所特有的误差是()。

a.由于样本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

b.登记误差

c.系统性误差

d.abc错

2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a.随之扩大

b.保持不便

c.随之缩小

d.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是( )。

a.搜集资料的方法

b.推断方法

c.全面调查方法

d.典型调查方法

e.非全面调查方法

2、从总体中可以抽选一系列样本,所以,( )。

a.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

b.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c.抽样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d.总体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3、统计调查中的登记性误差是( )。

a.抽样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不可以避免的

c.可以加以改进

d.可以事先计算出来

e.可以用改进调查方法的办法消除的

4、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抽样方法

b.样本容量

c.样本中各单位标志的差异程度

d.全及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差异程度

e.抽样方案的形式

5、抽样平均误差是( )。

a.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误差程度

b.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c.样本指标的平均差

d.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的衡量尺度

6、在抽样调查中应用的抽样误差指标有( )。

a.抽样实际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抽样误差算术平均数

d.抽样极限误差

e.抽样误差的概率度

7、影响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是( )。

a.抽样的组织形式

b.样本的抽取方法

c.总体标准差大小

d.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

e.允许误差的大小

8、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 )。

a.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

b.总是小于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

c.有时大于或小于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

d.在n/N很小时,几乎等于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

e.在(N-n)/N趋于1时,可采用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的方法计算

9、要增大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加样本数量

b.缩小抽样误差范围

c.缩小概率度

d.增大抽样误差范围

e.增大概率度

10、抽样推断的基本组织方式有( )

a.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三、填空题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方差的大小成()关系,与样本容量的大小成()关系。

2、简单随机抽样又称(),它是从总体全部单位中()抽取样本,使每个总体单位都有()被抽中。

3、样本估计的方法有()和()之分。

4、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和()。

5、抽样总体就是按照(),从全及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的小总体。抽样总体简称为样本,一般地,样本容量n≥()为大样本,n<()为小样本。

6、抽样法是按照()原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

7、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8、抽样估计优良标准应具备的三个要求是()、()和()。

9、某乡有3000亩小麦,随机抽选60亩,测得亩产量为210公斤,用点估计的方法推断该队小麦总产量为()万公斤。

10抽样调查的四种基本组织方式是()、()、()和()。

11、甲班男生25人,女生20人,乙班男生33人,女生25人,甲班学生性别差异()乙班。

12、抽样调查是用()指标推断()指标的一种调查方法。

13、对于属性总体所计算的比重(结构)指标,称为()。

14、等距抽样是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然后依()来抽选调查单位的一种抽样组织方式。

15、允许误差ΔX为0.04时,抽样单位数n为100,若其它条件不变,而允许误差减至0.02和0.01时,其相应的抽样单位数为()和()个。

16、全及总体按照其研究各单位标志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总体和()总体两类。

17、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指标和()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18、在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如果抽样单位数比原来的增加30%,则抽样平均误差()。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即F(t)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

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估计的()性要求提高了,那么估计的()性便降低。

四、判断题

1、用来测量估计可靠程度的指标是抽样误差的概率度。()

2、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3、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总体指标的标准差。()

4、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样本标准差。()

5、极限误差就是最大的抽样误差,因此,总体指标必然落在样本指标和极限误差共同构成的区间之内。()

6、计算样本平均误差时,如果缺少总体方差资料时,可以用样本方差来代替。()

7、当全及总体单位数很大时,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相差无几。()

8、一个全及总体可能抽取很多个样本总体。()

9、全及总体是唯一的。()

10、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五、简答题

1、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

2、总体和样本有何异同?

3、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等距抽样与类型抽样?各有哪些方法?

5、抽样中为什么要遵循随机原则?

6、抽样估计的特点是什么?

六、计算题

1、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200件,其中废品8件,当概率为0.9545时,试推断该批产品合格率及其可能范围。

2、对一批成品按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又知道抽样单位数是成品总量的1/20,当概率为0.9545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t=1.96)

3、某冷库冻鸡平均每只重1200克,标准差为70克,如果重复随机抽取100只和200只,试分别计算抽样平均误差为多少?

4、某机械加工厂日产标准件10000件,根据以往调查资料一等品为92%,若要求误差范围在2%之内,可靠程度为95%,试计算需要抽取多少件产品检验才能符合要求?

5、在纯随机重复抽样中,若抽样单位数值增加1倍或3倍时,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如何变化?若单位数减少50%或75%时,抽样平均误差又如何变化?

6、一种新产品投产后在某一加工环节上出现次品的比率为10%,现在从加工产品中随机抽取250个进行检验。试计算其抽样平均误差并用0.9545的概率保证估计次品率的范围。

7、有一批供出口用的产品共30000只,从中随机抽取100个进行检验,测得平均寿命为1200小时,标准差为200小时。如规定概率保证为95%,求这一批产品的平均寿命置信区间。

8、为了研究新产品的适销情况,某公司在该市举办的商品交易会上,对1000名顾客进行调

查,得知其中有700人喜欢这种产品。试以95.45%概率确定该市居民喜欢此种产品比率的置信区间,并指出该产品有无发展前途。

9、对某厂出产的彩色电视机,不重置随机抽取1%来进行质量检验,所得样本资料整理如下:

试按95.45%的保证程度,对该厂出产的彩色电视机的正常工作时间作区间估计。

10、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抽选5%、10%和50%的样本,试问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和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对比关系如何?如果在不重复抽样中,抽样单位从5%增加到25%,试问抽样误差如何变化?

11、某年年末,某储蓄所按2420户的定期储蓄存款帐号,进行不重复抽样得到如下资料:

试以0.9545概率对下列指标作区间估计:

(1)平均每户定期存款;

(2)定期存款在300元及300元以上户的比重。

[提示:100元以下的组中值为50元,t=2。平均数保留一位小数,成数(用系数表示)保留两位数]。

第8章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c

5、d

6、d

7、a

8、b

9、c 10、b

11、b 12、a 13、b 14、d 15、d 16、c 17、b 18、a 19、b 20、d

21、c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bd

3、ce

4、abde

5、abd

6、bd

7、abcde

8、ade

9、abc 10、abcd

三、填空题

1、正比反比

2、纯随机抽样直接按随机原则同等机会

3、点估计区间估计

4、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5、随机原则30 30

6、随机

7、标准差

8、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9、63 10、纯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11、大于12、样本、全及13、总体成数

14、某标志排队、固定顺序和间隔15、400 1600

16、属性、变量17、全及、抽样

18、减少12.3%或为原来的87.7% 19、概率保证程度

20、可靠准确(次序可颠倒)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答:抽样调查的特点是:(1)遵循随机原则,这是它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之一。(2)抽样调查是用样本指标值进行推断和估计,这是它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的又一区别,也是与全面调查的区别。(3)抽样调查会产生抽样误差,这个误差不但事前可以计算,而且可以采取措施使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抽样推断达到一定的可靠程度。

2、答:总体是由许多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个体组成的整体。它也叫母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对总体而言,它也叫子样。

二者相同之处:都是一个集合体,皆为统计总体。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1)前者的总体单位是确定的,而后者的样本单位在抽样实前是随机的,或可以说总体是确定的,而样本可以是随机的。(2)总体指标虽然往往说唱未知的,但是它是可以确定的,样本指标则是随机原则,但其观测值是可以测定的。

3、答:抽样平均误差是样本指标的标准差。具体包括平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成数的抽样误差。影响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因素有:(1)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2)样本容量。(3)抽样方法。(4)抽样方式。

4、答:类型抽样首先把总体分成若干类型组,使各组组内标志值比较接近,然后分别在各组内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类型抽样具体分为等比例抽样和不等比例类型抽样。

等距抽样首先把总体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队,然后按此顺序等间隔地抽取样本单位进行调查。等距抽样按排队时所依据的标志不同可分为按无关标志排队的等距抽样和按有关标志排队的等距抽样。等距抽样按样本单位抽选的方法不同,可分为随机起点等距抽样、半距起点等距抽样和对称抽样

5、答:遵守随机原则是因为抽样目的在于估计总体。抽样时保证每个单位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这样就有较大的可能性使样本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或者说使样本和总体同分布,代表性也就越大。另外,遵循随机原则,才有可能计算抽样误差,又是抽样的先决条件。

6、答:抽样估计的特点:①在逻辑上运用了归纳推理而不是运用演绎推理;②方法上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而不是运用确定的数学分析法;③估计的结论存在着一定的抽样误差。

六、计算题

1、解:样品合格率=(200—8)/200=96%

%72.20139.096.10139.0200)96.01(96.0)1(=?==?=-=-=

p p p t n p p μμ

该批产品合格率的可能范围是:%72.2%96±=?±p p ,即在93.28%—98.72%之间。

2、根据资料得:

027

.00135.020135.01142008

1

==)-()-(=%

=?==?==p p p t N

n n P P n n P μμ

所以,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为(4%±2.7%),即(1.3%,6.7%)。因此,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

3、7克 5克

4、707件

5、即减少29.3%,或50% 是原来的1.414倍,

是原来的2倍 6、10%±3.8%

7、1200±39.2

8、67%—73% 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9、解:样本平均工作时间=1580/144=10.972(千小时)

样本方差=4.610 样本抽样误差=0.179(千小时)

极限误差=2?0.179=0.358(千小时)

可能的范围:10.614~11.33千小时之间

10、根据题中所给抽样单位数其对比关系分别为:

即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分别为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的1.03倍、1.05倍和1.41倍。 根据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公式,可得抽样平均误差之比,由此可算出即抽样平均误差约减少60.03%。

11、(1)存款抽样平均数(平均定期存款):

(0*58+200*150+400*200+650*62+950*14)/484=338.165元

存款抽样方差S2=40698(或S2=40782)

抽样平均误差:8.2(元)

即:327.6≤≤360.4(元)

(2)存款在300元及300元以上户的比重 p=0.57 μp=0.02

Δp=tμp=2×0.02=0.04则

即:0.53≤P≤0.61或:53%≤P≤61%

抽样调查期末试题

第 1 页 共 2 页 抽样调查 一、简答题 1.请列举出四种基本的概率抽样方法,并简要说明各种抽样方法的思想。 2. 简述分层随机抽样相对于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 二、计算题 1.现有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 55 40 59 57 76 79 78 38 75 48 80 38 84 66 43 62 76 45 79 55 41 69 59 42 56 46 84 65 73 52 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值y ; (2)假如已知总体的标准差为15,试计算y 的方差、标准差。并构造总体Y 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 区间; (3)假如总体的标准差未知,由样本数据估计y 的方差、标准差。并构造总体Y 的置信度为95%的 置信区间。 2.一个县内所有农场按规模大小分层,各层内平均每个年农场谷物(玉米)的英亩数列在下表中。 农场规模(英亩) 农场数h N 平均每一农场的玉米面积h Y 标准差h S 0—40 41—80 81—120 121—160 161—200 201—240 241> 394 461 391 334 169 113 148 5.4 16.3 24.3 34.5 42.1 50.1 63.8 8.3 13.3 15.1 19.8 24.5 26.0 35.2 总和或均值 2010 26.3 -- 现要抽出一个包含100个农场的样本,目的是估计该县平均每个农场的玉米面积,请问: (1)按比例分配时,各层的样本量为多少? (2)按最优分配时,各层的样本量为多少?(假定各层的单位调查费用相等) (3)分别将比例分配、最优分配的精度与简单随机抽样的精确度比较。 3、为调查某5443户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情况,采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了36户进行调查,得到平均消费支出72.649=y 元,3048032 =s 试根据此估计: (1)该地区居民服装消费支出总额,并给出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2)如果希望服装平均消费支出的相对误差限不超过5%,则样本量至少应为多少? 4、某地区10000名群众,现欲估计在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的群众所占的比例,随机不重复抽取了300名群众进

分层抽样实验报告

抽样调查课程 实验报告 小组同学姓名及学号 组员1:关欣2011101209 组员2:陈玉2011101221 __ 组员3:张林娜2011101231___ 实验报告

实验思考题: 1、 某调查员欲从某大学所有学生中抽样调查学生平均生活费支出情况,假设该调查员已经 完成了抽样,并获得样本情况(见数据表1),请根据此样本分别按性别、家庭所在地分层,并计算各层的样本量、平均生活费支出、生活费支出的方差及标准差。 按性别分层: 男:样本量为127,平均生活费支出为569.685,方差为52368.4,标准差为228.841 女:样本量为145,平均生活费支出为617.241,方差为64284.004,标准差为253.543 按家庭所在地分层: 大型城市: 样本量为86,平均生活费支出为614.5349,方差为90050.957,标准差为300.0849 乡镇地区:样本量为68,平均生活费支出为529.411,方差为48002.633,标准差为219.095 中小城市:样本量为118,平均生活费支出为618.644,方差为41016.949,标准差为202.526 2、 教材71页第5题(1)问 层 Nh 样本 1 256 10 10 2 0 20 10 0 10 30 20 2 420 20 35 10 50 0 40 50 10 20 20 3 168 0 20 0 30 30 50 40 0 30 0 W1=0.303 W2=0.498 W3=0.199 f1=0.039 f2=0.024 f3=0.060 _y 1=11.2 -y 2=25.5 - y 3=20 s1=9.716 s2=17.392 s3=18.856 平均支出为 ==∑=3 1 h h h pst y w y 20.0677 估计的方差为=- =∑=3 1 221)(h h h h h pst s n f w y v 18.038 估计的标准差为=)(y pst v 3.61

分层抽样 例题文档

第三章分层随机抽样书P129 3.1.某高校欲了解教职员工对某项津贴与职务职称挂钩的分配制度改革的态度,准备在全校教职员工中进行抽样调查,为了提高抽样技术,准备进行分层抽样,请判断下面的几种分层方法是否合适? (1)按性别分层 (2)按教师、行政管理人员、职工分层; (3)按职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分层 (4)按部门(如系、所、处)分层 3.2. 某学院4个专业的新生元旦晚会,组织者为了活跃气氛,欲在800名学生中抽出8名作为“幸运星”,为了以示公平,要求每位学生被抽中的概率相同。组织者知道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可以满足要求,你能不能帮助组织者再设计几种方案? 3.3.某居委会辖有三个居民新村,居委会欲对居民购买彩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者考虑以新村分层,在每个新村中随机抽取了10个居民户最近一个月购买彩票所花费的金额(元),下表是每个新村及调查情况: (1)试估计该小区居民户购买彩票的平均支出,并给出估计标准差。 (2)当置信度为95%,要求极限误差不超过10%时,按比例和奈曼分配时样本量及各层的样本量分别为多少? 3.4.随着经济发展,某市居民年生活习惯在改变,为研究该现象,某机构以市中心163万居民户作为研究对象,将居民户按6个行政分层,在每个行政区随机抽出30户居民进行调查,(各层抽样比可忽略),调查结果如下:

(1)试估计该市居民在家吃年夜饭的比例,并给出估计的标准差。 (2)置信度为95%,要求极限绝对误差不超过1%时,按比例和奈曼分配时样本 量及各层的样本量分别为多少? 3.5.某开发区利用电话调查对区内冷冻食品情况进行调查(各层抽样比忽略)调查后各层样本户购买冷冻食品支出的中间结果如下表: 试估计该开发区居民购买冷冻食品的平均支出,以及估计的95%的置信区间。 3.6.某单位欲估计职工的离职意愿,聘请了专业公司来进行调研,公司人员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分为3层,已知层权分别为0.2,0.3,0.5,预先猜测各层的总体比例为:0.1,0.2,,0.4,如果采用按比例的分层抽样,要求估计的方差与样本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抽样相当,则样本量为多少?(不考虑有限总体校正系数) 3.7.如果一个大的简单随机样本按类别分为6组,然后按照层的实际大小重新进行加权,这一过程称为事后分层,才用这种方法是由于(判断以下说法的

普查与抽样调查.2普查和抽样调查》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课后作业 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对于江河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 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2.在调查一年内某地区降雨的情况时,下列选取的样本较为恰当的是( ) A.春、夏、秋、冬各观察一个月 B.春、夏、秋、冬各观察一天 C.春天和秋天各观察一个月 D.冬天和夏天各观察一个月 3.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 A.要了解某大型水果批发市场水果的质量状况 B.某单位要对职工进行体格检查 C.语文老师检查某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 D.学校要了解流感在本校的传染情况 4.某火车站为了了解某月每天上午乘车人数,抽查了其中10天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则所抽取的10天中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A.总体B.个体 C.样本D.样本的数目 5.妈妈做了一份菜品,为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合适,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________(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6.为了解市场上某品牌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情况,质检部门对该品牌婴幼儿奶粉宜采用________的方式进行调查(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7.为了解全国初中生的睡眠状况,比较适合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 (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8.专家提醒:目前我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中,“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现象必须引起重视.这个结论是通过________得到的(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9.下列调查中是适合普查还是适合抽样调查? (1)审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 (2)调查我校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3)检查一批高精度的零件尺寸; (4)消防队调查歌舞厅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5)文化部门检查未成年人上网吧的情况;

10-11抽样调查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 抽 样 调 查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1.抽样标准误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样本容量 B.抽样方式,方法 C.概率保证程度 D.估计量 2.在简单随机抽样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中逐个有放回地等概率抽取未入样单元的方法就 是分层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估计量的方差为21()f V y S n -=。 C.估计量为均值时,样本量的计算式为 20()tS n =?。 D.估计比例P 时,可以添加修正项1 2n 。 3.分层抽样设计效应满足() A 、1deff = B 、1deff < C 、1deff ≈ D 、1deff > 4.最优分配(opt V )、比例分配(prop V )的分层随机抽样与相 同样本量的简单随机抽样(srs V )的精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A 、srs prop opt V V V ≤≤B 、srs opt prop V V V ≤≤ C 、srs opt prop V V V ≥≥D 、opt prop srs V V V ≤≤ 5.整群抽样中,对比例估计说法正确的是()。 A.群规模相等时,总体比例P 的估计可以为:11n i i p n A ==∑ B.群规模不等时,总体比例P 的估计可以为:

11()/()n n i i i i p A M ===∑∑ C.群规模相等时,总体比例P 的方差估计为: 211()(1)()n i v p i n n p P ==--∑ D.群规模不等时,总体比例P 的方差估计为: 二、 2121()1 ()n i i i v p n n p A M M ==?--∑ 三、 填空题(每题3分,本题共15分) 1.在二阶段抽样中,当二阶段的抽样比12,f f 满足 _____________时此时是分层随机抽样;当抽样比12,f f 满足____________时,此时是整群抽样。 2.在简单随机抽样中使用回归估计,则对于均值估计量 的方差是________________。 3.不放回的不等概率抽样中,i Z 是第i 个单元与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入样的概率,i π 是第i 个单元入样的概率,样本量为n ,则三者之间必定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等距抽样中总体N =41,以1,2,…,41编号,现在需要抽取容量为8的样本,如果第一个抽出的随机数是23,则入样的所有单元的编号为(从小到大排 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敏感性随机化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空2分,本题共10分) ()1.在抽样调查中,样本量越多越好,精度就会越高。 ()2.当辅助变量与调查变量呈现正相关关系时用比估计,呈现负相关关系时用简单估计 ()3.如果群内的差异较大,群内各单位的分布与总体分布一致,那么任意抽出一个群来进行观察就可以对总体进行准确的推断。 ()4.分层随机抽样在奈曼分配时,如果某一层单元数较多,内部差异较大,费用比较省,则对这一层的样本量要多分配一些。 ()5.在初级单元大小相等的二阶段抽样中,当抽取次级单元的数量相等时,二阶段抽样的方差与整群抽样方差以及分层抽

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试卷

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调查的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认识功能和() A预测功能B咨询功能C监督功能D信息功能 2、属于市场调查可控因素的有() A分销B经济C地理条件D政治 3、属于非可控制因素的有() A产品B广告C推广D文化 4、属于市场调查中基本调查内容的是() A产品研究B需求研究C调查市场需求情况D大众传媒调查 5、属于市场调查中专项调查内容的是() A市场环境调查B调查市场需求情况C调查生产情况D调查市场行情 6、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 A1945年B1955年C1956年D1946年 7、专业市场调查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 A市场调查顾问化B市场调查实用化C市场调查产品化D市场调查国际化 8、专门从事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调查工作的市场调查机构类型是() A定制服务公司B信息服务公司C有限服务公司D经营顾问公司 9、市场调查的第一步,就应首先() A确定研究目标B制定研究计划C实地收集资料D陈述研究发现 10、整个调查研究中最繁忙的阶段是() A确定研究目标B制定研究计划C实地收集资料D陈述研究发现 11、整理资料主要有两项工作即() A校对和收集B校对和简录C简录和收集D汇总和编码 12、依据样本资料计算样本的统计值,找出这些数据的分布特征,计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统计数字的统计分析称为() A统计分析B叙述统计C推论统计D理论分析 13、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所传递的信息,通过局部去对全体的情形加以推断。也就是说它以样本的统计值去推论总体的参数值,包括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内容称为() A统计分析B叙述统计C推论统计D理论分析 14、市场调查的最后一步是() A确定研究目标B制定研究计划C实地收集资料D陈述研究发现 15、研究报告的重点是() A制定目标B制定计划C收集资料D资料分析 16、描述性调研的设计通常需要明确回答与调研有关的六个问题,即简称() A“6H”B“6W”C“5W1H”D“1W5H” 17、检查所设计的调查方案的部分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和情理的方案可行性研究方法是() A逻辑分析法B经验判断法C试点调查法D推理判断法 18、可行性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必经阶段,组织一些具有丰富调查经验的人士或专家,对设计出的调查方案加以初步的研究和判断,以说明方案的可行性的方法是() A逻辑分析法B经验判断法C试点调查法D推理判断法 19、主要目的是使调查方案更加科学和完善,而不在于收集具体资料的方案可行性研究方法是() A逻辑分析法B经验判断法C试点调查法D推理判断法 20、具有某种统计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部个案,在统计学上称为() A总体B样本C样本统计值D抽样误差 21、在抽样选本时,所抽取的样本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称为() A抽样框B样本的统计值C抽样比D总体的参数值 22、在抽样调查中,以样本作出估计值对总体的某个特征进行评估,当二者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误差,称为()

第7章 抽样调查

第七章 抽样调查 一、本章重点 1.抽样调查也叫做抽样推断或参数估计,必须坚持随机抽样的原则。它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其意义在于对总体的推断上,存在可控制性误差。是一种灵活快捷的调查方式。 2.抽样调查有全及总体与样本总体之区分。样本容量小于30时一般称为小样本。对于抽样调查来讲全及总体的指标叫做母体参数,是唯一确定的未知的量,样本指标是根据样本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性指标,是样本的一个函数,是一个随机变量,抽样调查就是要用样本指标去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样本可能数目与样本容量有关也与抽样的方法有关。抽样方法可以分为考虑顺序的抽样与不考虑顺序的抽样;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3.大数定律、正态分布理论、中心极限定理是抽样调查的数理基础。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有两个重要的参数(σ;x )。它有对称性、非负性等特点。中心极限定理证明了所有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如X x E =)(。推出了样本分布的标准差为: 1--=N n N n x σμ。 4.抽样推断在逻辑上使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在方法上使用的是概率估计的方法、存在着一定误差。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是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抽样调查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抽样误差是一个随机变量,而抽样的平均误差是一个确定的值。抽样误差受总体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容量、抽样方法、抽样组织形式的影响。 在重复抽样下抽样的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成正比,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n x σ μ=,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仅与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相差一个修正因子即 N n n x -=1σμ。在通常情况下总体的方差是未知的,一 般要用样本的方差来代替。 把抽样调查中允许的误差范围称作抽样的极限误差x ?或p ?。μt =?,用抽样的平均误差来度量抽样的极限误差。把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称为抽样估计的臵信度。抽样的极限误差越大,抽样估计的臵信度也越大。抽样估计又可区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按估计的指标不同又可分为总体平均数的估计、总体成数的估计和总体方差的估计。 二、难点释疑 1.要区分样本可能数目与必要抽样数目。样本可能数目是指从总体N 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n 的子样最多有多少种抽法,一般用M 表示。而必要抽样数目则是为了使抽样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至少应抽取多少个单位作样本,是样本容量(n )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大数定律、正态分布理论、中心极限定理都是假定从N 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n 的子样,把所有的样本都抽到(有M 种抽法)之后进行验证的,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办到。只能用样本的相应指标去推测总体的相应指标。这些理论只是为了验证抽样推断的科学性。

抽样调查-分层抽样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思考题: 1、某调查员欲从某大学所有学生中抽样调查学生平均生活费支出情况,假设该调查员已经 完成了抽样,并获得样本情况(见样本文件),请根据此样本分别按性别、家庭所在地分层,并计算各层的样本量、平均生活费支出、生活费支出的方差及标准差。 (1)先对数据按照家庭所在地进行排序:【数据】→【排序】,选择“家庭所在地”(2)再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数据】→【分类汇总】,“分类字段”选择“家庭所在地”,“汇总方式”选择“平均值”,“选定汇总项”选择“平均月生活费”,在对话框下方选择“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再做两次分类汇总,“汇总方式”分别选择“计数”和“标准偏差”。最后得到表1-1所示结果: 表1-1 家庭所在地平均月生活费 大型城市平均值614.5348837 大型城市计数86 大型城市标准偏差300.0849173 乡镇地区平均值529.4117647 乡镇地区计数68 乡镇地区标准偏差219.0950339 中小城市平均值618.6440678 中小城市计数118 中小城市标准偏差202.5264159 总计平均值595.0367647 总计数272 总计标准偏差243.4439223

(3)在SPSS软件中得出的计算结果: 选择————,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 分别在“Dependent list”框中选入“家庭所在地”,在“Independent List”框中选入“平均月生活费”,得到如表1-2所示结果: 表1-2 Report 平均月生活费 家庭所在地Mean N Std. Deviation 大型城市614.5386300.085 乡镇地区529.4168219.095 中小城市618.64118202.526 Total595.04272243.444 选择——,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function”选择估计量,得到如图1-2所示结果: 图1-1 图1-2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抽样调查试卷A答案

抽样调查试卷A答案 篇一:抽样调查试卷A 号: 3、面访调查具有哪些优缺点? 4、简述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方式 5、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位《抽样调查》(A)卷座 课程代码: 22703216 适用班级:统计学10级命题教师: 汪明星任课教师:汪明星:名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针对某一热点问题需要快速了解人们的态度或倾向时,最合适的调查方法是号【】 学 A、自填式调查 B、电话调查 C、面访调查 D、直接观察 2、由专家有目的地挑选他们认为“有代表性”的样本属于【】 A、自愿样本 B、随意抽样 C、判断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 3、在分析定性数据时,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依性可采用【】 A、方差分析 B、相关分析 C、回归分析 D、卡方检验 4、事前编码【】 :A、适用于开放式问题 B、适用于封闭式问题 级 C、适用于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班D、不适用于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业专5、“人们认为捷达轿车性能不错,你觉得怎么样?”的提问中,存在的错误属于 【】 A、诱导性提问 B、敏感性提问 C、否定性提问 D、强制性提问 二、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 系院1、一个完整的市场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什么是小组座谈法?有何优点和缺点? 第1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 三、计算与分析题(第一题和第四题各为14分,第二题和第三题各10分,共48分) 1、在某大学9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调查每月“下馆子”聚餐的次数,所得 试以95%的置信水平估计, (1)每月“下馆子”在4次以上(含4次)的人数比重。 (2)若总体均值的标准差为3次,试估计学生每月平均“下馆子”次数的区间。(3)若总体均值的标准差为3次,去年该大学学生每月平均“下馆子”次数为4次,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问今年该大学学生每月“下馆子”聚餐的次数是否比去年有所增加?(Z0.05=1.64,Z0.025=1.96) 2、已知某班50名男女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男生共有36人,其中及格10人,及格率为28%;女生共有14人,有8人及格,及格率为57%。上述数据能不能说明女生四级考试成绩要明显好于男生?为

分层抽样(计算详解)

实验题目: 1、某居委会辖有三个居民新村,居委会欲对居民购买彩票的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者考虑以新村分层,在每个新村中随机抽取了10个居民户并进行 了调查每户最近一个月购买彩票花费的金额(元),下表为每个新村及 调查的情况: 请估计该小区居民户购买彩票的平均支出,并给出估计的标准差。给出95%的置信区间,并与简单随机抽样进行精度比较。 2、随着经济发展,某市居民正在悄悄改变过年的习惯,虽然大多数居民除 夕夜在家吃年夜饭、看电视节目,但是有些家庭到饭店吃年夜饭,或逛 夜市,或用过年的假期到外地旅游。为研究这种现象,某研究机构以市 中心165万居民户作为研究对象,将居民户按6个行政区分层,每个行 政区随机抽取了30户居民户进行了调查(各层抽样比可以忽略),每个 行政区的情况以及在家吃年夜饭、看电视节目的居民户比例如下表: 试估计该市居民在家吃年夜饭的比例,并给出估计的标准差。

9.03027301 1 ===a p 933.030 283022===a p 9.030 27 303 3 ===a p 867.03026304 4 ===a p 933.030283055 === a p 967.03029306 6 ===a p 867.0*09.09.0*14.0933.0*21.09.0*18.0+++==∑p w p h H h st 923.0967.0*22.0933.0*16.0≈++ 06.0*933.0*301 *1.0*9.0*301*)1(1)(?21.018.02 2 2+=-- =∑p p n f w p h h h h h h st V 067.0*933.0*301*133.0*867.0*301*1.0*9.0*301* 16.009.014.02 22 +++ 838.322.04 2 033.0*967.0*30 1* -=+ P:[ )(?96.1p p st st V ±]=[0.923±1.96*838 .34 -]=[0.866,0.979]

抽样技术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抽样调查的根本功能是( ) A. 获取样本资料 B. 计算样本资料 C . 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D. 节约费用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概率被抽中 B.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事先已知或可以计算的非零概率被抽中 C.是否能减少调查误差 D.是否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3. 与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比较,样本设计效果系数Deff >1表明( ) A.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低 B.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高 C.所考虑的抽样设计与简单随机抽样效率相同 D.以上皆对 4.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 ) A.无偏性、充分性和一致性 B.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C. 无误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D. 无误差性、无偏性和有效性 4.某乡欲估计今年的小麦总产量进行调查,已知去年的总产量为12820吨,全县共123个村,抽取13个村调查今年的产量,得到63.118=y 吨,这些村去年的产量平均为21.104=x 吨。试采用比率估计方法估计今年该地区小麦总产量( ) A.12820.63 B.14593.96 C.12817.83 D.14591.49 6.抽样标准误差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 .样本容量 B .抽样方式、方法 C .概率保证程度 D .估计量 7.当β为某一特定常数时,比率估计量可看成是比率估计量的特例,此时该常数值为( ) A.1 B.0 C. x y D.x 8.抽样标准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 A.θ θ )?(SE = ? B.)?(θtSE =? C.θθ)?(tSE =? D.t SE )?(θ=? 9.应用比率估计量能使估计精度有较大改进的前提条件是调查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大致成( )关系

普查和抽样调查

鸿桥中学教研活动说课稿 教而不研则罔 教材结构分析 学习目标设置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给定的一个调查项目,能选择适当的而调查方式。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等概念。 2、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3、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期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表现欲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他们已具有一定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四基三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重难点处理方法 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让学生分析、整理、描述来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学法:采用合作交流讨论等探究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流程及活动设计 1、设疑激情:设置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在导课中出示故事会:买火柴的小男孩与人口普查、灯泡的寿命、收视调查、测量身高体重等问题。 2、引导探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3、应用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 评价设计 1、分值评价: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要求和不同分值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 2、语言激励评价:用具有激励性、导向性的语言对学生某一突出表现进行评价 3、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森林抽样调查考试试题及答案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森林抽样调查: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研究的抽样方法 及理论的科学。 2.森林分层抽样:以林区为抽样对象,将总体按照预 定的因子分组,在组内随机或系统抽取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 3.两阶抽样:用两阶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4.中距模拟样地:以样点上量测的全部树木的水平距 的中位数模拟样地. 5.回归估计:就是利用各因子间的回归关系,根据某 一因子x确定另一因子y的一种抽样估计方法. 6.分层回归估计:将总体分层后,每个层配制一个回 归方程,或各层综合在一起配置一个回归方程,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 7成数抽样:用样本成数估计总体成数的抽样调查方法. 8.样本:从总体单元(N)中,按照预定的方法抽取一 部分单元,则被抽中的这部分单元的集合叫样本. 9.方差:标准差的平方教方差. 10.标准误: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含量相同的 若干个样本,由于存在抽样误差,这些样本的均数各不相同. 11.抽样误差:由于只测样本单元而没观测全部总体 单元而产生的误差在抽样估计中,用样本的标准误来表示。 12.估计值的方差:样本平均数的方差。 13.变动系数:指为了比较两个样本平均数的离散情 况的大小,常采用标准差的相对值既变动系数。 14.协方差: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变量关系. 15.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随机 等概地抽取n个单元组成样本,用样本特征数估计总体特征数的抽样调查方法。 16.系统抽样: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随机确定 起点后,按照预先规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单元组成样本,用来估计总体的抽样调查方法. 17.模拟样地森林抽样调查:由N个总体单元中,随 机或系统的抽取n个样点,按照每个样点测量的平均水平株距、平均断面积和平均材积,塑造模型构成模拟样地。每个模拟样地是一个样本单元,有样本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整体的方法。 18.样地定位:将图上布设的样地落实到地面上去叫 做样地定位。19.强精度抽样:抽抽定的小班内随机抽取30~40个,0.02~0.05hm测蓄积。估计小班的蓄积。 20.成数点抽样:总体没随机或系统的抽取样点,用以估计总体内各类型面积的成数。 二简答题 1.标准差和标准误有何区别?是常用的统计指标,均为变异指标;标准差表示个体变量值之间的离散程度。标准差可结合均数估计正常参考值范围或者变异系数等;标准误是表示样本均数间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误小则抽样误差小,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接近。标准误结合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2.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3)抽样方法(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3.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1)抽样对象必须是正太分布的整体2)在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每个单元必须有同等被抽中的概率。 4.什么情况下,标准误差计算要用有限总体改正项进行改正,以提高精度。当总体单元数不多,而又采用不重复抽样时,标准误的计算需要用有限总体改正项进行改正,可以提高精度 5.试述系统抽样的步骤?(1)确定调查总体的境界,面积。和抽样对象面积;(2)确定样本单元数(3)布点(4)样地的现地定位(5)样地设置与调查(6)外业工作检查(7)、内业计算 6.系统抽样的特点?系统抽样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抽样方法,当对总体单元按一定顺序排列后,只要确定了抽样的起点和间隔,样本单元也就随之而定了。系统抽样所抽出的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比较均匀,因此抽样误差通常要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误差。如果利用已知信息将总体单元按有关标志排列,则可明显提高估计的精度。但与此同时在应用系统抽样时应注意总体单元的排列,当其排列具有周期性的波动,而抽样间隔又同周期波动的整倍数相一致,这样会使抽样误差增大。 7.系统抽样调查中,如何进行布点?为工作方便,布点工作可先在透明纸上,按既定的点、间距及方向,依布点图的比例尺绘出方格网,其交点即为样点应在位置,将其随机的覆盖于布点图上,使其中的一点对准随机抽出的一个单元A为起点,则其他点可以刺在图上。一总体为单位,在布点图上统一编号,其顺序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布点后找一个明显易找的样地作为起始样地。若在所布样地中找不到具有明显地物标的样地,可在某一样地周围有一个以上明显的物标的样地为起始样地作为工作起点,同时量出其距,该样地的距离和方位角。

应用抽样模拟试卷

《抽样调查》试卷D 一、判断改错 1.在抽样调查的实践中,为降低抽样误差,可以考虑缩小总体方差或扩大样本量。()2.欲对一批成品的合格率进行抽样调查,已知在前两次的全面调查中,其 合格率分别为p 1=90%、p 2 =80%,则本次调查应根据p 1 确定样本量。() 3.在总体容量充分大时,放回抽样和不放回抽样的估计误差相差无几。() 4.整群抽样可以被理解为是第一阶段抽样比为100%时的一种特殊的两阶段抽样。() 5.分层抽样可以被理解为是第一阶段抽样比为100%时的一种特殊的两阶段抽样。() 6.比估计与回归估计优于简单估计的条件是调查变量与辅助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大于1/2。() 7.二重分层抽样在效果上优于普通分层抽样。()8.当总体方差未知时,可用样本方差代替以确定必要样本量。()9.抽样分布就是指样本的分布。()10.利用随机数表既可以实施等概率抽样,也可以实施不等概率抽样。()二、简述题 1.试述抽样调查的误差及其种类; 2.试述怎样分层才能有效提高精度; 3.找一个完整的抽样框通常是不容易的。在下述调查中可以试用什么样的抽样框? (1)调查一个大城市中卖皮箱的商店; (2)调查失落在公共汽车上的东西的种类; (3)调查去年被蛇咬过的人数; (4)调查估计每周家庭成员用于看电视的总时数。 三、应用题 请将下述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20个单位标志值调整为按顺逆交替方式排列,并以k=2为起点等距抽选出4个单位组成样本,然后与在原排序方式下按上述要求所抽选的等距样本进行比较,看其在抽样误差方面有什么变化。

21 21 28 29 30 32 32 32 34 35 35 36 37 38 40 45 46 46 48 50 D卷参考答案 特别说明:为探索更加有效地考核“学生对有关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式,在本课程的考试中,我们一改过去的标准化考试方式,代之以主观性更强的题目。由于本套试题的多数题目都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因此,很难给出标准答案。这里提供的答案仅具有参考价值。 一、判断改错(每题3分,共30分) 1.×,删除“缩小总体方差或”等字; 2.×,将“根据p1确定样本量”改为“根据p2确定样本量”; 3.√; 4.×,将“第一阶段”改为“第二阶段”; 5.√; 6.×,删除“与回归估计”等字; 7.×,将“优于”改为“不如”; 8.×,将“可用”改为“不能”; 9.×,将“样本的分布”改为“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10.√。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在抽样调查中,一般可将误差分成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两大类。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时不可避免的随机误差,它属于一种代表性误差。非抽样误差是抽样以外的原因引起的误差,它又包括调查误差、无回答误差、抽样框误差以及登记性误差,它在各种统计调查中都可能会存在。 2.一是正确选择分层变量;二是严格遵循分层的原则;三是合理确定层数;四是合理划分层界。 3.(1)可以采用一本最近的百货商店和皮箱店的名册; (2)公共汽车公司所设的失物招领处; (3)发生过蛇咬的地区内的医院或医生; (4)住户名册。 三、应用题(40分) 解:在原顺序情况下,等距样本为(21,32,36,46),估计均值时的抽样方差为21.38; 在顺逆交替排序情况下,等距样本为(21,34,36,48),估计均值时的抽样方差为24.45。 比较的结果是在本问题里,调整排序方式后等距抽样的误差增大。

普查和抽样调查练习题

普查和抽样调查练习题(1) 1、下列调查工作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A.学校在给学生订做校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D.环保部门对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2、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调查市场上某种白酒的塑化剂的含量 B.调查鞋厂生产的鞋底能承受弯折 C.了解某火车的一节车厢内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人数D.了解某城市居民收看辽宁卫视的时间 3、下列调查中,须用普查的是() A.了解某市学生的视力情况 B.了解某市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C.了解某市百岁以上老人的健康情况 D.了解某市老年人参加晨练的情况 4、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B.了解某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 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 D.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 5、下列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 B.了解某甲型H1N1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C.“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D.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7、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A.为了了解海门市中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选择全面调查 B.为了了解海门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C.为了了解生产的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 D.为了了解东洲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全面调查

8、下列调查最适合普查的是() A.为了了解重庆2011年初三学生体育考试成绩 B.为了了解一批节能灯泡使用寿命 C.为了了解我校初三某班每个学生某天睡眠时间 D.为了了解我市中学老师的健康状况 9、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重庆市民的幸福指数 B.调查我市嘉陵江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 C.调查我校初三某班同学中考体考成绩 D.调查全国人民对“两会”的关注情况 10、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的方式是() A.调查渝北区小学生每天所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 B.调查市面上一次性筷子的卫生情况 C.调查我校初三某班同学的暑假旅行计划 D.调查2012年5月份市场上某品牌饮料的质量 11、下列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是()

市场调查与预测试卷考卷及答案

《市场调查与预测》题库 层次:高职 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价值观念、信仰、兴趣、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属于() A.经济环境 B.法律环境 C.政治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2.市场调查是进行()的基础 A.市场分析 B.市场预测 C.市场开发 D.市场结构安排 3.简单随机抽样又称为() A.抽签抽样 B.随机数表抽样 C.纯随机抽样 D.等距随机抽样 4.问卷调查法的应用程序中,首当其冲的是要() A.设计调查问卷 B.选择、确定调查对象 C.发放调查问卷 D.回收、审查调查问卷

5.市场未来的规模和状况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这反映了市场预测原则中的()A.连续原则 B.类推原则 C.相关原则 D.概率原则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活动与市场的关系表现为() A.与市场可以有联系 B.与市场可能有联系 C.企业受市场的制约和调节 D.市场只提供机会 7.抽样调查的最终目的是() A.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相应指标 B.样本客观性 C.概率的可计算性 D.抽样误差的最合理化 8.相关回归分析要求市场现象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必须是()A.高度相关 B.弱相关 C.无关 D.交叉相关 9.集合业务人员意见法中的业务人员() A.只是企业外部的业务人员 B.只是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 C.是全部业务人员 D.既由企业内部、也有企业外部人员 10.问卷中设计问题有两种形式,开放式和() A.半开放式 B.封闭式 C.框图式 D.半封闭式

11.()是指在提出问题时不提供任何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填写。 A.开放式问题B.实质性问题 C.指导性问题D.封闭性问题 12.()是加工信息的基础,主要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记录、原始数据、单据等。 A.二级信息B.生产信息 C.原始信息D.企业信息 13.以年为时间单位对两年以上的市场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称为() A.短期预测 B.近期预测 C.中期预测 D.长期预测 14.市场调查中,明确调查目的是市场调查的() A.第一步骤 B.第二步骤 C.第三步骤 D.第四步骤 15.分析市场信息,使之集中化、有序化,成为可利用的信息,这一过程是()A.市场调查? B.市场分析 C.市场预测 ?D.整理资料 16.在资料整理阶段,资料分类时要注意同一资料的()

分层抽样技术方案

贵阳市花溪区孟关林场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分层抽样技术方案 为保证孟关林场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质量,按照《贵阳市花溪区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的要求,依据《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以及贵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结合我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总体划分和细班调查精度要求 (一)依据《贵阳市花溪区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要求,国有孟关林场辖区范围内的森林资源作副总体,对区划有蓄积的有林地、 疏林地细班,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控制副总体蓄积精度,在95%可 靠性条件下,精度达90%以上。 (二)细班调查采用卫星遥感影像图进行现地勾绘,采用角规辅助样地结合目测调查进行蓄积调查,细班调查精度达B级,即平均胸径误差不大 于10%,平均高度误差不大于10%,细班面积误差不大于5%,每公顷 蓄积误差不大于20%,其它调查因子的调查精度详见《细则》(P71页)。(三)细班调查范围:林场经营管理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一环”、“二环”林带;绿色通道树种、面积、株数;库、河流域森林面积、蓄积 等。 二、调查内容 1、查清林场林业用地面积及使用权属; 2、查清林场森林、林木蓄积和权属; 3、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和林种区划; 4、对森林生物量进行调查; 5、森林、林木生长量和消耗量及消耗结构; 6、森林更新状况; 7、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景观资源; 8、石漠化类型、成因及坡度大于或等于25度坡耕地面积和分布; 三、总体蓄积抽样调查技术方案 根据《贵阳市花溪区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要求,孟关林场进

分层行分层抽样控制蓄积精度,分层抽样精度≥90%。 (一)、分层抽样精度标准 分层抽样精度≥90%。分层对象:有蓄积的有疏林地细班。 (二)、分层因子 本次调查以细班调查的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大小来分层。分层的依据是:细班调查的平均每公顷蓄积最大、最小区间;细班调查蓄积稳定情况;细班调查蓄积变动情况;总体林相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3层。 孟关林场细班调查的平均每公顷蓄积最小值为9.2m 3/hm 2、最大值为301.6 m 3/hm 2;根据总体林相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孟关林场分层抽样层数划分为3层,其中每公顷蓄积小于等于100 m 3为第一层,每公顷蓄积在100.1 m 3—200.0 m 3为第二层,每公顷蓄积大于200 m 3为第三层。 (三)、分层抽样样地数及各层样地数的确定 1.分层抽样样地数的确定 B X W E S W t n h h h h ?= ∑∑2 2 2 2) .(. 式中:n —分层抽样样本单元数 t —可靠性指标,取1.96 W h —第h 层权重 S h —第h 层预估标准差 c —变动系数(近似计算): B x c ??-= 6 )((单位面积蓄积)最小 最大单位面积蓄积 E —允许误差 h X —第h 层平均公顷蓄积 B —安全系数,取1.2。 根据以上公式和孟关林场小班数据表,通过计算得: 第Ⅰ层: 21110.4777,61.88,30.81 h h w X hm S === 第Ⅱ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