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练习曲课件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8.77 MB
- 文档页数:19
肖邦练习曲集肖邦练习曲一般指肖邦练习曲集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根据肖邦的27首著名曲子,出版的《肖邦练习曲集》为了更好的引导广大音乐爱好者学习而特此出版肖邦的这本练习曲,其中包括:作品10、作品25,各自均为12首,以及没有编号的3首新练习曲,属于遗作。
目录1作品简介2作品第10号3作品第25号1作品简介编辑1949年4月英国伦敦原版《肖邦练习曲》1949年4月英国伦敦原版《肖邦练习曲》“练习曲”原是作曲家们为学生练习某种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曲子。
它往往是依据单一的音乐动机写成的。
这类曲子很多,仅19世纪欧洲作曲家就写有上千首。
最早和系统地写钢琴练习曲的是J·S·巴赫。
他的《12平均律钢琴曲集》里的“前奏曲,有很多都带有“练习曲”性质;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也系统地写过一些钢琴练习曲,例如《12首超级技巧钢琴练习曲集》,著名的钢琴曲《鬼火》,就是其中的一首。
此外,象克拉莫、玛丽亚等人也写了不少练习曲,巴赫的《12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及李斯特练习曲中非凡的想象力以及克拉莫等人为特定技术写的练习曲,都给了肖邦很多启示,促使他创作了27首钢琴练习曲。
他把其中24首分成两集,每集12首,编为作品10号和作品25号。
另外还出版了一卷没标明作品号的练习曲,起名为《三首新练习曲》。
肖邦的27首练习曲,几乎全都有特定的技术性,除七八首为中速或慢速外,其它都是快速度,它们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但是肖邦的练习曲不同于前人所写的练习曲,没有那种常常流于单纯的、机械的技巧练习和枯燥、平庸的缺点。
它们不仅有针对性、较难的技巧练习,有些还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就象是一篇篇短小的音诗。
因此,人们常常把肖邦的练习曲,说成是钢琴音乐史上的一种“革命”。
2作品第10号编辑肖邦练习曲·封底·1949年英国伦敦原版肖邦练习曲·封底·1949年英国伦敦原版肖邦,12首练习曲,作品10号,1832-1836年间的作品,1837年出版。
肖邦24首钢琴练习曲介绍“练习曲”原是作曲家们为学生练习某种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曲子。
它往往是依据单一的音乐动机写成的。
肖邦创作了27首钢琴练习曲。
他把其中24首分成两集,每集12首,编为作品10号和作品25号。
另外还出版了一卷没标明作品号的练习曲,起名为《三首新练习曲》。
肖邦的27首练习曲,几乎全都有特定的技术性,除七八首为中速或慢速外,其它都是快速度,它们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但是肖邦的练习曲不同于前人所写的练习曲,没有那种常常流于单纯的、机械的技巧练习和枯燥、平庸的缺点。
它们不仅有针对性、较难的技巧练习,有些还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就象是一篇篇短小的音诗。
因此,人们常常把肖邦的练习曲,说成是纲琴音乐史上的一种“革命”。
肖邦,12首练习曲,作品10号,1832-1836年间的作品,1837年出版。
献给李斯特的夫人阿古尔特伯爵夫人,后来他们的女儿科西玛嫁给理查特·瓦格纳。
虽然作品10和作品25是在同一时间写成的,但是作品25相比起来更像音乐作品,而不是一些技术难题的攻破。
第1首《C大调练习曲》,它明显地受到巴赫的影响,表现在音型上都是分解三和弦和七和弦,它的音调明朗、和声严谨、情绪庄重,接近“圣咏”。
所以有人玩笑地他称它为“逃跑的众赞歌”。
第2首《a小调练习曲》它是一首快速的半音阶练习曲,其目的是使右手3、4、5指在力度、灵活性及独立性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俄国著名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称之为“忧郁的小情绪画”。
第3首《E大调练习曲》它的曲调优美速度徐缓,但又是一种触键练习,乐曲具有深刻的含义。
有一次,肖邦听他学生古特曼弹奏这首练习曲后,竟感慨地喊道:“呵,我的祖国!”这句话使后人对他的这首练习曲有了开锁的钥匙,作曲家是怀着思念祖国之情而写出这支曲子的。
肖邦本人认为:比E大调练习曲更美的主题他是再也写不出来了。
这是一首发自心灵深处的哀歌。
朴素的和声、“风笛式”不断重复的低音,都显示出它的民间色彩。
给初级乐迷的肖邦练习曲欣赏入门浅析肖邦练习曲导读:肖邦是一位钟情于一种乐器的一个作曲家,甚至连李斯特这位钢琴中的帕格尼尼,也在晚年转为全部为管弦乐队写作品。
肖邦并不试图在钢琴上模仿管弦乐队,他找到那种钢琴比任何乐器都能表现得更好的音乐。
肖邦的练习曲就是他这一创作的体现,他的练习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只注重技术练习的特点,把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
一、平生与创作肖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音乐界的杰出代表,浪漫派爱国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他被誉为钢琴诗人,肖邦为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钢琴作品在数量和体裁上都很可观,钢琴练习曲是他的代表作中比较突出的一种作品,肖邦的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他创立了钢琴演奏的新学派。
肖邦的乐曲具有独创性,表现钢琴音色,但不反对古典形式,是一条新的途径和起点。
二、钢琴练习曲浅析(一)练习曲的发展简史练习曲对于钢琴音乐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早在巴洛克时期,巴赫就为家人练习键盘而专门写了一些有针对性很强的曲子,如前奏曲与赋格。
古典时期钢琴创作与演奏日趋完善,演奏技巧也随之要求越来越高。
此时车尔尼的作品应运而生,这些练习曲一直使用至今,对培养钢琴演奏者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浪漫主义时期,革新是一种时尚。
肖邦和李斯特创作了一系列练习曲,这些练习曲被划为“音乐会练习曲”,成为练习曲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肖邦的27首钢琴练习曲绝大部分写于1830年,这是他创作技术达到一定成熟阶段的作品,这些练习曲是他所创作的众多极品之一,其中最知名的包括作品10、作品25和1841年独立出版的《三首新练习曲》。
在作品10中E大调、e小调、c小调,作品25中的bA大调、d 小调、a小调、e小调是最突出的作品。
作品10和作品25,这两首作品都与李斯特有密切关系。
作品10之所以献给他,除了是对他们彼此之间友情的表现之处,也是肖邦对这位与自己并驾齐驱的钢琴名家的尊敬,作品25则是呈献给李斯特当时的情人达古伯爵夫人。
肖邦练习曲介绍肖邦一共作有27首练习曲:OP(10的12首,OP(25的12首以及3首新练习曲。
肖邦这些练习曲,除练习钢琴演奏技巧之用外,也是为旋律、和声、节奏以及情绪表现用的练习曲。
尼克斯对这些练习曲的评价是:“健康而又新鲜,又像是沐浴在梦中所见的哀调之中”,“这些练习曲中,技巧的含义常常与美的含义相平衡。
” 这些练习曲中,OP(10的12首,据考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号作于1830年;第八、九、十、十一号作于1829年;第七、第十二作于1831年;第三号作于1837年。
这12首作品呈献给李斯特。
1(C大调,技巧性琶音练习曲,因以琶音和弦浓缩原来的和弦,有圣咏合唱曲形态,所以称为《逃亡圣咏曲》。
快板,3段体,中段后经变奏、转调而恢复原形。
2(A小调,半音阶技巧练习曲,有阴郁、微妙的纤细心理表现孕含其中。
快板,3段体,中段转为F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反复。
(E大调,离别曲,与第六首降E小调成为一对。
开始的旋律极为优美,钢琴家古德曼的说法,他演奏此曲时,3肖邦曾抓起他的手喊道:“啊,这是我的祖国。
”不太慢的缓板,3段体,中段转为更活泼,情绪也更高扬。
4(升C小调,手指速度的练习曲,钢琴家汉斯?彪罗(Hans Bülow)认为,“这是纯粹古典、典型的练习曲。
”急板,3段体,中段升G 小调起经各种转调,再回到第一段的升C小调。
5(降G大调,黑键练习曲,右手只奏黑键,左手和弦支持。
彪罗认为:“这是女人沙龙用的练习曲,令人感觉像是盅惑着一般。
”甚快板,3段体,第一段从降C大调降至降D大调;中段降D大调至降G大调,有调性不明的经过性转调;第三段和尾声都为降G大调,最后双手以八度弹出ff的下行音阶。
6(降E小调,夜曲形态的练习曲。
评论家们认为曲中到处都散发模模糊糊的阳光,尤其中段转为E大调的部分。
此曲为行板,3段体,中段由降B大调转至E大调再转回降E小调;第三段为第一段重复,最后5小节由降E小调转为A大调。
肖邦&李斯特所有练习曲介绍(钢琴专业珍藏)肖邦练习曲“练习曲”原是作曲家们为学生练习某种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曲子。
它往往是依据单一的音乐动机写成的。
这类曲子很多,仅19世纪欧洲作曲家就写有上千首。
最早和系统地写钢琴练习曲的是J·S·巴赫。
他的《12平均律钢琴曲集》里的“前奏曲,有很多都带有“练习曲”性质;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也系统地写过一些钢琴练习曲,例如《12首超级技巧钢琴练习曲集》,著名的钢琴曲《鬼火》,就是其中的一首。
此外,象克拉莫、玛丽亚等人也写了不少练习曲,巴赫的《12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及李斯特练习曲中非凡的想象力以及克拉莫等人为特定技术写的练习曲,都给了肖邦很多启示,促使他创作了27首钢琴练习曲。
他把其中24首分成两集,每集12首,编为作品10号和作品25号。
另外还出版了一卷没标明作品号的练习曲,起名为《三首新练习曲》。
肖邦的27首练习曲,几乎全都有特定的技术性,除七八首为中速或慢速外,其它都是快速度,它们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但是肖邦的练习曲不同于前人所写的练习曲,没有那种常常流于单纯的、机械的技巧练习和枯燥、平庸的缺点。
它们不仅有针对性、较难的技巧练习,有些还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就象是一篇篇短小的音诗。
因此,人们常常把肖邦的练习曲,说成是纲琴音乐史上的一种“革命”。
肖邦,12首练习曲,作品10号,1832-1836年间的作品,1837年出版。
献给李斯特的夫人阿古尔特伯爵夫人,后来他们的女儿科西玛嫁给理查特·华格纳。
虽然作品10和作品25是在同一时间写成的,但是作品25相比起来更像音乐作品,而不是一些技术难题的攻破。
第1首《C大调练习曲》,它明显地受到巴赫的影响,表现在音型上都是分解三和弦和七和弦,它的音调明朗、和声严谨、情绪庄重,接近“圣咏”。
所以有人玩笑地他称它为“逃跑的众赞歌”。
第2首《a小调练习曲》它是一首快速的半音阶练习曲,其目的是使右手3、4、5指在力度、灵活性及独立性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俄国著名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称之为“忧郁的小情绪画”。
肖邦练习曲详解第四首升c小调(Op.10 NO.4)第四首升c小调(Op.10 NO.4)急板(PrestO)这是一首很著名的练习曲,尤其在比赛中的演奏频率很高,观众经常会说:“啊!又是一个弹第四条的!”虽然在比赛中难免“耳朵疲劳”,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我印象很深的是观看2000年“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录像,在第一轮中有多位选手弹奏第四首练习曲。
听第一个人弹时,首先感觉“又快又干净”,再听到下一个人演奏,“呀!更快更清晰!”或“比刚才那位更轻巧更省劲!”总之,越往后听,越感到每一个选手的弹奏都有各自特点,正是他们的演奏使同一首作品呈现出了色彩斑斓的不同侧面,也让观众发现,“哦,这首作品还有另外的音乐感觉,这样听起来也很妙!”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俄罗斯选手亚历山大,科布林的演奏,他的弹奏非常轻松,发音清晰,速度很快并且富于音乐表现,带给观众很高的艺术享受。
技巧方面:1.触键从谱面上看,作品主要包含了快速跑动与和弦弹奏两种技巧。
乐谱中跑动的音符十分密集,而且几乎都是半音关系,它要求手指缩拢在很小的距离中弹奏。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弹得清楚就要加强指尖触觉的训练,因为,在快速弹奏时我们必须用指尖“低触键”来演奏,“高抬指”的动作是不适合快速跑动的。
我们的练习重点应放在指尖,建议学习者采用贴键练习和跳音练习来加强指尖的感觉,其要领是触键时有“抓键”的动作,而且指尖的触键面积要尽量少,这样才能使声音更集中。
关于“跳音练习”,除了锻炼指尖感觉以外,同时还能训练我们的耳朵。
因为,跳音发出的声音是很颗粒的,如果我们习惯了这种“颗粒性”的听觉,再把这种感觉用到快速连奏中,要求手指发出与跳音相似的颗粒声,那声音的清晰度还会再提高的。
作品中有很多和弦或双音的跳奏(例如第1至3小节的左手,第5至6小节的右手),练习时要特别注意每弹完一个音符,手掌和手指就要迅速摆成弹下一个和弦的把位,不能松松垮垮的。
我们要学习把休止符的时间利用起来,每个八分休止符的时间都很宝贵,手指应迅速作出弹奏下一个和弦或双音的手型,使得每一个和弦都是有备而弹的。
肖邦钢琴练习曲逐⾸讲解重磅教学教案(作品⼗)
肖邦⽰范演奏:《钢琴练习曲》Op.10
肖邦钢琴练习曲逐⾸讲解重磅教学教案
今天给⼤家整理了⼏份关于肖邦钢琴练习曲(作品⼗)的教学指南,主要是两份台湾教学指
南:1、梁宪怡《肖邦练习曲诠释》Op.10;2、蕭邦《練習曲》作品⼗之樂曲分析及詮釋。
特别
是第⼆份研究,不仅对作品⼗进⾏了细致的作品分享,⽽且对如何演奏,包括对⼏位肖邦演奏
⼤师(科尔托、波⾥尼)的演奏进⾏了细致分析,堪称重磅研究!我们还会赠送⼤家⼏份重要
的肖邦练习曲,⼤家完成拼团即可联系客服索取资料。
▶ 长按图⽚⼆维码或点击⽂末阅读原⽂购买乐谱
弗雷迪·肯普夫演奏肖邦《钢琴练习曲》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