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龙源期刊网
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
作者:毛丽伟
来源:《中国性科学》2013年第0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妇科收治的10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采用最新的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手术后6个月调查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6个月,B组患者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子宫全切; 子宫次全切; 子宫肌瘤; 性生活; 横断面调查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30~50岁妇女,严重的影响着女性身心健康[1,2]。部分患者因病情需要必须接受手术治疗,次全子宫切除、全子宫切除和扩大子宫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3,4]。既往研究多针对手术方式间疗效的差异,而关于子宫的缺失或部分缺失对患者性生活的影响研究报道所见甚少。为此,本研究笔者采用最新的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调查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妇科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探讨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有子宫肌瘤典型的症状和体征;(2)患者经期待疗法或者药物疗法不能改善患者症状;(3)患者均有外科手术指征;(4)患者无言语交流障碍,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5)患者愿意配合问卷调查并独自完成问卷内容的填写;(6)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1)患者受文化程度、听力或者智力等影响而存在言语和沟通障碍;(2)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问卷调查。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在A组39例患者中,年龄在33~51岁,平均年龄为(38.87±9.68)岁;病程为1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89±1.54)年;在B组68例患者中,年龄在35~52岁,平均年龄为(39.21±9.27)岁;病程为1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93±1.57)年。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和平均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龙源期刊网
1.2.1调查方法采用最新的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调查患者。在问卷调查前,对参加本研究的调查员进行培训,并于培训结束后对调查员进行笔试考试和专家面试考核,调查员在考试考核合格后才允许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时间选择在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后6个月。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注意调查期间说话的方式和方法,告知患者本研究仅作科学研究,完全保密,减少因患者的顾虑而影响资料的真实性。本研究进行调查研究时发放107份问卷,回收107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
1.2.2调查工具和评价方法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5]包括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性行为异常症状和射精时间等6大方面。本研究调查包括性欲、性唤起方面和阴道性交达兴奋比例、性高潮、性心理、性行为异常症状5大方面内容。该量表各维度分数愈低,提示患者该维度功能损伤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与分析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入组时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
手术后6个月,B组患者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之一,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出现月经过多、盆腔包块、继发性贫血、压迫症状、不孕和流产等到医院就诊而发现子宫肌瘤[6,7]。在期待疗法或者药物疗法不能改善患者症状的情况下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如果患者不符合仅行病灶或肌瘤切除则需要行子宫切除术[8,9]。由于女性特征性器官子宫特殊的“社会-性-心理”地位,所以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后精神、心理状态和性生活质量是学者们和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此,探究手术方式间治疗效果的差异外,还要关注手术方式选择对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谓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