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磨床冷却系统和防护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数控磨床冷却系统和防护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根据国内外数控机床的研究发现,对于现在的数控加工而言,刀具使用寿命与刀具的材质选择上有着千差万别,特别是现代化高科技的材料问世,是的这个领域越来越发展迅猛。谈到数控加工,也就比掌握了解一些必备的信息,数控机床刀具研磨机冷却和防护系统自然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追求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快速切削高温导致了刀具寿命的下降。加快了更新换代,冷却时保障数控机床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企业来讲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得到双面甚至更多的优势。相比日新月异的可以进步,数控机床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各个国家在这领域的投入也与日俱增,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数控机床不但要有好的冷却系统外,还要具备安全的防护的防护系统,这样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一台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数控机床必须要具备任何操作人员的安全是可以保障的,不然就有问题。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数控机床的研磨机冷却和防护系统是非常有市场需求的,也是设计工作者追求的设计理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与国外相比,国内在数据研磨机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规模较小,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主要是一些大学,下面国内外在研磨机研究中的一些典型机床及研究现状。

国内JD-960S 型数控双面研磨机

机床特点:

1,本机采用龙门式结构,外型美观大方,提高了整机刚度。

2,整机的运行采用单电机拖动,通过减速机后由四组不同速比的齿轮给上研磨盘、下研磨盘、齿圈、中心轮提供不同的速度,使四种速度达到最佳的配比,满足工艺的要求,其中中心轮相对与其它三个转速的速比可调(两级),使游轮自转可实现正转、反转,满足了不同研磨(修盘)工艺的需求。

3,本机继承其它研磨机压力控制的成功经验:采用四段压力,即轻压、中压、重压、修研(轻压)的运行过程;

4,本机采用PLC、文本显示器,变频调速,电机速度由外设电位器手动随时调节;研磨速度的匹配,符合国际上通用的研磨机理,此速度匹配已被普遍认可。

适用范围:

本机主要用于:光学晶体,光学玻璃,表玻璃,半导体硅片,石英晶体片,压电陶瓷,砷化镓,铌酸锂、钼片、活塞环、机械密封件、陶瓷磨片、油泵叶片及石墨、宝石、铜、等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双面研磨。

研磨精度:

1.产品精度: 0-0.002 mmφ

2.厚度一致性:0-0.004 mm

3.上下面平面度: 0.005 mm

4.上下面平行度: 0.006 mm

日本CNC竖型内圆研磨机

通过NC进行自动校正,高精度加工

具备各种任意调整研磨加工的新功能的NC端面研磨机。

特征

高精度(工程能力高)

通过齿轮等的内径张力弹簧夹进行端面研磨,可以简单的相对于内径的端面偏移等(包括热处理等)进行修整。并且宽度(高度)的公差可以设定为非常高的水平。另外,对于面粗度也可以达到1.0Rz以下的要求。

应用性

通过杯型磨石,可以简单的进行齿轮零件等凹部或者凸部较低的部分的研磨。

并且通过安装内处理自动定尺寸装置,可以进行定量研磨、定尺寸研磨。端面即使有油沟也没有问题。

工具费低廉

使用CNB磨石,进行不修整加。磨石的磨损非常少,包含加工部分在内的工具成本比其他工艺要偏低。另外,无需象车刀那样进行分度校正,加工过程中不会由于车刀屑造成不良品,不会由于切分导致夹取不良,不会发生伤痕

德国2M84100.2M8475双面研磨机

机床特点

高强度铸铁床身,减振吸振,确保加工精度。高精度密轴承,保证机床刚性及精度。上、下盘及内环传动采用三个独立变频驱动电机。启动传控,实现三阶段压力任意调整和自动转换。数据通讯,触摸屏控制,方便,快捷。独特的尺寸控制方式,精确可靠。高效,高精的CBN砂轮研磨,备有砂轮修整环。可配有铸铁盘或砂轮,适合各种研磨工艺。可配修整器,高精度快速修整研磨盘。

应用领域

本机床为万能性机床,使用与液压气动元件、液压马达部件、汽车转向泵零产件、制冷压缩机零部件、油泵油嘴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高精密轴承、密封件、活塞环、量刃具、磨具、仪表、硬质合金刀片、陶瓷阀芯、单晶硅片、磁性材料等产品的研磨加工。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实验方法

根据要求研究主要是针对数控研磨机的冷却和防护系统,对研磨机工作的状况进行分析讨论,对大多数场合进行加工操作所带来的这方面问题进行研究,使得冷却和防护这块更好的得到开发和创新,也会产生更加优越的系统配置,来保障机床的正常运行时间延长或者减缓故障的出现周期等。试验方法主要依靠参考资料文献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来设计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实践到实验,再到实践理论,到实验成功一步步来完成这个课题的研究,毕竟本科所学到的知识有限,但是通过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锻炼自身的实践短板,设计出达到预期效果的这套系统。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戴曙主编.金属切削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2].乐兑谦主编.金属切削刀具.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李伯民赵波等编著.实用磨削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4].机床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5].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陈蔚芳王宏涛主编.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 N. Acherkan. Machine Tool Design. Vol. 1,2, Mir Publishers. Moscow, 1982。

磨床工作台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 第二章液压传动系统特点................................................ - 1 - 2.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图形符号............................... - 1 - 2.2液压系统的特点....................................................... - 2 - 第三章液压缸的设计.................................................... - 2 - 3.1液压缸的概述......................................................... - 3 - 3.2液压缸的类型及特点................................................... - 3 - 3.3液压缸结构设计....................................................... - 3 - 第四章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 6 - 4.1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 6 - 4.2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 - 8 - 4.3液压缸的钢筒壁厚δ的确定............................................ - 10 - 4.4液压缸其它部位的确定................................................ - 10 - 后记................................................................... - 12 - 参考文献............................................................... - 13 -

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题目类别毕业设计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导老师 开题报告日期2011年3月26日 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

指导教师:汪建华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题目来源及题目类别 题目名称: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题目来源:生产实际和老师的科学研究 题目类别:毕业设计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液压系统设计是一个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该毕业设计,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 巩固和深化已学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 正确合理地确定执行机构,选用标准液压元件;能熟练地运用液压基本回路、组合成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液压系统; 3. 熟悉并会运用有关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对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以及经验估算、考虑技术决策、CAD 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以提高这些技能的水平。 3 阅读的主要文献及资料名称 [1] 张群声.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俞启荣.机床液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3] 俞启荣.液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 丁树模,姚如一. 液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5] 章宏甲,周邦俊.金属切削机床液压传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 龚曙光.ANSYS工程应用实例解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 章宏甲,黄谊. 机床液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8] 杨培元,朱福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9] 王春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0] 陆元章.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第二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设计某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湖南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 目录清单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电工程专业班 课程名称:机电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平面磨床的电气控制系统 完成期限:自2012 年 6 月12 日至2012 年 6 月19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设计说明书 平面磨床的电气控制 起止日期:2012 年6月12 日至2012 年6月19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 2012年 6月19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1) 二、电力拖动及控制要求 (2) 三、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电路 (4) 3.1主电路 (4) 3.2控制电路 (4) 3.3联锁、保护环节 (5) 3.4电磁吸盘控制电路 (6) 3.5照明电路与去磁器 (6) 四、平面磨床控制电路图及其解析 (7) 4.1选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 (7) 4.2.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 (8) 五、电器元件的选用 (11) 5.1电气元件选择的原则 (11) 5.2按钮、组合开关的选用 (11) 5.3接触器的选用 (12) 5.4热继电器的选择 (12) 5.5熔断器的选择 (13) 5.6控制变压器的选择 (13) 六、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15) 6.1控制线路的改造及PLC的选用 (15) 6.2PLC的外部接线 (16) 七、设计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一、设计要求 M7130型平面磨床主要由床身、工作台、电磁吸盘、砂轮架、滑座、立柱等部分组成。 在床身上装有液压传动装置,以便工作台在床身导轨上通过压力油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实现水平方向进给运动。工作台面上有T形槽,用以安装电磁吸盘或直接安装大型工件。 床身上固定有立柱,滑座安装在立柱的垂直导轨上,实现垂直方向进给。在滑座的水平导轨上安装砂轮架,砂轮架由装入式电动机直接拖动,通过滑座内部的液压传动机构实现横向进给。 平面磨床砂轮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作台完成一次往复运动时,砂轮架作一次间断性的横向进给,直至完成整个平面的磨削,然后砂轮架连同滑座沿垂直导轨作间断性的垂直进给,直至达到工件加工尺寸。 平面磨床的辅助运动,如砂轮架在滑座的水平导轨上作快速横向移动,滑座在立柱的垂直导轨上作快速垂直移动,以及工作台往复运动速度的调整等。

辊筒磨床的改造12.6.6

The rebuilding of the MK89160 type ROLL grinder ⊙TIAN Feng-li,LI Hai-bo,LI Shuai,(MCC Paper Yinhe Co.,Ltd,Liaocheng,Shandong Province,252600)MK89160型辊筒磨床的改造 ⊙田丰利李海波李帅(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山东聊城 252600) 摘要:MK89160型辊筒磨床主要用于辊筒类零件的外圆表面磨削加工,为了扩大该磨床的加工使用范围,对其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磨床既可节约能耗,又可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实现一机多用的效果。 关键词:辊筒磨床、刀排装置、磨削、加工沟纹、走刀箱。 Abstract: MK89160 type roll grinder mainly use for the cylinder outer surface grinding. For widening the processing scope, we rebuilt the roll grinder. Which is not only saved the power consumption ,reduced the operator’s labor intensity,but also improved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served several purpose. Key words: Roll grinder\cutter bar structure\grinding\grind groove\Grinding machine tool box □专利技术:一种带有铣削胶辊沟纹刀排装置的辊筒磨床(200820227384.0);一种铣削胶辊沟纹的刀排装置(200820227385.5)。 1 前言 MK89160型辊筒磨床主要用于各种大型轴类零件、辊筒类零件的外圆表面磨削加工,适用于机械、造纸、冶金、塑料、橡胶等行业中。该磨床主要由传动系统、床身(工件床身和砂轮架床身)、床头箱、溜板箱、砂轮架、中心架、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组成,该磨床磨削直径范围为φ150~φ1800mm,最大磨削长度6000mm,最大承重12吨。 1

数控机床行业现状以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前景大好------------------------------------------------------------- 1第二篇:2014-2015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月度统计 ----------------------------------------------- 3 2014-2015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月度统计表:-------------------------------------------------------- 4第三篇:2014-2015沈阳市金属切削数控机床产量统计 -------------------------------------------- 5第四篇:中国制造业发展分析3D打印和高端数控机床-------------------------------------------- 6第五篇:数控机床行业现状分析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7第六篇:高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主流趋势---------------------------------------------------------------- 9第七篇:数控机床是汽车模具发展关键--------------------------------------------------------------- 10第八篇:数控机床工具行业将迎来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 11第九篇:我国数控机床需求量日益扩大--------------------------------------------------------------- 12第十篇:成本高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发展遇阻--------------------------------------------------------- 12第十一篇: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 13第十二篇:高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主流趋势------------------------------------------------------------ 14第十三篇: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集成应用发展加速--------------------------------------------- 15 (1)工作岛:单对单联动机加、单对多联机加工。 ---------------------------------------------------- 16 三、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发展的途径----------------------------------------------------------- 16 1.加工制造方面 ------------------------------------------------------------------------------------------------ 16 第十四篇:2015年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前景前瞻 ----------------------------------------------------- 17第十五篇:数控机床与机器人行业融合发展途径--------------------------------------------------- 19 (1)工作岛:单对单联动机加、单对多联机加工。 ---------------------------------------------------- 20 三、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发展的途径----------------------------------------------------------- 20 1.加工制造方面 ------------------------------------------------------------------------------------------------ 20 第十六篇: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保持高速增长--------------------------------------- 21第十七篇: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现状: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22第十八篇:2014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前景浅析 ----------------------------------------------- 23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报告》 第一篇: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前景大好 在现代制造业的生产中,都离不开机床作为加工机械装备。机床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性行业,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脊柱行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我国机床行业就给予了很大程度的支持。我国机床行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行业规模,技术也在不断探索中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起步较发达国家来说晚了很多。建国初期,我国物质匮乏,为了大力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推进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床行业是在国家的支持下才得

平面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设计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题目专用平面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设计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2年2月

毕业实习报告 ——专用平面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设计 一.液压传动的设计 1.液压传动设计的背景。 在力的传动中,液压传动具有很多种技术优势,例如功率密度大,配置灵活方便,调速范围大,工作平稳且快速性好,易于操纵控制并实现过载保护,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机电液的整合,系统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因而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和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要素。作为现代机械设备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液压技术的应用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例如机械知道,能源与冶金工业等。液压技术已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的,对现代机械装配技术进步有重要的影响的基础技术和基础学科;随着近二十年来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液压技术不仅是一种传动方式,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控制手段,作为连接微电子技术和大概率控制对象之间的桥梁,成为现代控制工程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对在一些新的领域,如航天航空,水下和海洋工程,微型机械装置及高温明火环境下所急需的一些特殊元件研究甚少,甚至处于空白状态,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是中国液压技术界和工程界所面临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所以液压技术在以后的机械行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液压传动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一).液压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液压系统的设计可以使各科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到的知识能够融汇相通,综合运用《液压传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液压设计手册》等有关工程方面的知识,以毕业设计为主要载体,通过液压功能原理及液压装置的设计实践,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培养我们学习和分析问题和一些设计计算的能力。 (2)液压传动设计可以使我们增加动手能力,可以自己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如液压装置图纸,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液压系统原理,液压系统设计手册)这样可以提高我们阅读,分析和综合运用资料的能力,为以后自己从事液压方面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3)在液压系统平面磨床的设计中,可以从设计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方案论证以及拟定应该注意的步骤,可以掌握液压回路的组合方法,以及液压元件的选型原则,也可以掌握液压装置结构形式的选择原则与液压控制阀组的集成,可以深化对液压系统的设计特点的认识和了解,以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怎么叙述问题的能力。 (4)我们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性能及参数的运算,原理图及结构图的绘制,也可以学到如何写设计说明书德国,也可以使自己在液压领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基本了解,从而使自己在将来在选用和设计液压传动及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5)对我们自己所学知识的全面考察和复习,如我们所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以及在答辩中口语表达的能力。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_开题报告

2012级毕业设计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学生姓 名杨晓帆 学号1201010038 所在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胡宾伟

开题报告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将重物如机床笨重的子、井下的轨道等在没有起吊设备的情况下移动或抬起,仅靠人工操作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用到千斤顶来帮助我们。千斤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建筑、铁路、汽车维修等部门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千斤顶技术的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些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工作。千斤顶,英文(Jack)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作为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工具,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次对液压千斤顶进行设计可以了解液压千斤顶的原理以及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千斤顶各部件进行设计、绘制不但熟悉了千斤顶内液压传动原理还使得我对一些绘图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同时也在以前书本学习的基础上对液压传动加深了理解。液压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二、液压千斤顶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国外发展情况: 早在20 世纪40 年代,卧式千斤顶就已经开始在国外的汽车维修部门使用,但由于当时设计和使用上的原因,其尺寸较大,承载量较低。后来随着社会需

求量的增大以及千斤顶本身技术的发展,在90 年代初国外绝大部分用户已以卧式千斤顶替代了立式千斤顶。在90 年后期国外研制出了充气千斤顶和便携式液压千斤顶等新型千斤顶。充气千斤顶是由保加利亚一汽车运输研究所发明的,它用有弹性而又非常坚固的橡胶制成。使用时,用软管将千斤顶连在汽车的排气管上,经过15~20 秒,汽车将千斤顶鼓起,成为圆柱体。这种千斤顶可以把115t 重的汽车顶起70cmPower-Riser Ⅱ型便携式液压千斤顶则可用于所有类型的铁道车辆,包括装运三层汽车的货车、联运车以及高车顶车辆。同时它具有一个将负载定位的机械锁定环,一个三维机械手,一个全封闭构架以及一个用于防止杂质进入液压系统的外置过滤器。另外一种名为Truck Jack 的便携式液压千斤顶则可用于对已断裂的货车转向架弹簧进行快速的现场维修。该千斤顶能在现场从侧面对装有70~125t 级转向架的大多数卸载货车进行维修,并能完全由转向架侧架支撑住。它适用于车间或轨道上无需使用钢轨道碴或轨枕作承。 国内发展情况: 我国千斤顶技术起步较晚,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1979 年才接触到类似于国外卧式千斤顶这样的产品。但是经过全面改进和重新设计,在外形美观,使用方便,承载力大,寿命长等方面,都超过了国外的同类产品, 并且迅速打入欧美市场。经过多年设计与制造的实践,除了卧式千斤顶以外,我国的千斤顶还规格齐全,形成系列产品。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随车千斤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用户要求的不断变化,将迫使千斤顶的设计质量要不断提高,以适应用户的需求。用户喜欢的、市场需要的千斤顶将不仅要求重量轻,携带方便,外形美观,使用可靠,还会对千斤顶的进一步自动化,甚至智能化都有所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经济、情报、技术、生产等各类原理知识,使千斤顶的设计工作真正优化?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和集体智慧,提高产

普通外圆磨床数控化改造

普通外圆磨床数控化改造 刘贵杰1,2,巩亚东1,王宛山1 (1.东北大学,辽宁沈阳110004;2.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Study on N umerical Co nt rol M odification fo r General Grinding M achine LIU Gui j ie 1,2,GONG Ya dong 1,WA NG Wan shan 1 (1.N or theastern Univ ersity,She nya ng 110004,China;2.Sha ndong Lig ht Industry Institute,J inan 250100,China) 摘要:在磨床原有液压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电磁节流阀和光电编码传感机构,通过子学习和微调控制策略,可以实现磨削循环的自动化和曲面轴零件的磨削加工,对实现普通磨床的低成本数控改造。 关键词:外圆磨床;数控系统;自学习控制策略中图分类号:TP 27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1-2257(2002)06-0032-03Abstract :The numeral co ntro l scheme of g en-eral g rinding m achine by personal co mputer is pre-sented,on the basis of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 ,by using electromag netism thro ttles a nd photoelec-trical enco der,through self studying co ntro l and self studying co ntrol strateg y ,the automatic cy-cle g rinding pro cess and curv ed shaft w o rk pieces g rinding can be realized,it is sig nificance fo r real-izing low price numeral contro l modifica tio n fo r g eneral g rinding machine . Key words :cylindrical g rinding machine ;co m-puter control system;self studying control strate-g y. 收稿日期:2002-04-10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00032) 0 引言 磨削加工数控技术虽然起步较晚,目前也已取 得了重大进展,已研究出诸多控制方案。这些控制方案大都是采用步进电机或交流(直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源,它们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目前普遍用于工业数控机床上。但是,步进电机、交流(直流)伺服电机和它们的驱动器价格较高,对那些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数控机床是必要的,对那些加工精度要求不 太高的机床,采用上述控制方案不经济。 利用计算机和电磁节流阀,对普通外圆磨床进行数控改造,实现了外圆磨床工作台和砂轮架位移量和位移速度的精确控制,实现了曲面圆柱体零件的自动循环磨削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普通外圆磨床的应用范围和自动化水平。 1 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1.1 系统构成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控制硬件 图1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主要由辨向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接口电路等组成。1.1.1 辨向电路 编码器的辨向电路如图2所示,它由 74LS74 图2 编码器的辨向电路图 和74LS 08两块集成电路芯片组成。其中74LS 74是两路D 触发器,其功能是当C 端上升沿到来时,Q 取D 端的值,在其余时刻,Q 保持原值,Q 是Q 的反。编码器送出的两路脉冲A 与B 是相位相差90° · 32·《机械与电子》2002(6)

最新PLC磨床改造设计

M7120型平面磨床电控系统分析与改造 1 引言 在注重改变零部件外部几何形态和机械性能的制造工业和通过各种变化将原材料转化成产品为目的的过程工业中,通过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按外部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控制连锁保护动作,及大量离散量生产数据的采集。传统意义上,生产厂家都是通过气动和电气控制来实现这些顺序控制及数据采集功能的。随着产品机型的更新换代,车间生产线对应的加工对象也随之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改变控制程序,使生产线的机械制造设备按照新的工艺要求进行加工,而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是固定接线式控制器,很难适应随时更新生产工艺要求。较大型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使用了过多的继电器,这种触点式电器工作频率较低,在频繁动作的生产情况下寿命较短,从而容易引发系统故障,大大降低生产运行的可靠性。 现代生产工艺中,PLC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PLC在数字运算能力、处理模拟数据量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连接能力等方面较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要求,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很多生产运行应用中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DCS 系统。 1.1国内外平面磨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23届日本国际机床展览会是继德国汉诺威、美国芝加哥之后的一个大型国际机床展览会,此次展览会主题定义为“Mono-Zukuri in-novation”(制造业的创新)。此次展会展现出,平面磨床现今已不再局限于平面的磨削,已延拓到了表面的磨削,成形磨削方式大行其道,得到了制造商和用户的大力推崇、开发及认可,磨削精度也越来越高。当今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高精度、超精度成形磨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机构布置形式以高刚性、T字布置为主。立柱全移动式布局和工作台固定式布局,突破了传统的工作台移动形式,实现了平磨布局形式的一大创新。 未来平面磨床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合数控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平磨生产厂也积极推广数控系统的二次开发应用。并与数控系统开发商共同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数控系统,符合平磨行业规范的基

浅析数控机床的发展进程及趋势论文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大作业 题目:浅析数控机床的发展进程及趋势 学习中心:陕西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1 年春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王沙沙 完成日期:2013年 01 月 22 日

内容摘要 本文以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尤其对其进给伺服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接下来对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机床加工程序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前言 .. (1) 1 数控机床的发展进程 (2) 1.1 进给伺服系统 (3) 1.1.1.按用途和功能分 (3) 1.1.2.按使用的执行元件分 (3) 1.1.3.按控制原理分 (4) 1.2 机械传动系统 (5) 1.3 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 (6) 1.3.1 数控程序编制的基本流程 (7) 1.3.2. 数控程序编制的方法 (7) 2 数控机床现行技术分析 (8) 2.1数控系统体系结构 (8) 2.1.1.基于PC的体系结构生命力旺盛 (8) 2.1.2.采用多CPU结构是高档数控系统的必然 (8) 2.1.3.总线结构是数控系统实现高速的保证 (9) 2.2高性能运动控制技术 (9) 2.3 五轴加工技术 (9) 2.3.1.RTCP功能 (9) 2.3.2.倾斜面加工 (10) 2.4.CAD/CAM集成技术 (10) 2.4.1.对话式编程 (10) 2.4.2.3D防碰 (10) 2.4.3.多通道协同控制 (10) 2.5 图形化界面功能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11) 2.6 在线测量功能集成 (11) 3 数控机床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12)

平面磨床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1 引言 磨床工作台的运动是一种连续往复直线运动,它对调速、运动 平稳性、换向精 度、换向频率都有较高的要求,因广泛采用液压传动。磨床是一种 精密加工机床, 对液压系统有着较高的要求。磨床中的平面磨床为精加工机床,磨 削力及变化量不 大,工作台往复速度较高,调速范围较广,要求换向灵敏迅速,冲 击小,但对换向 精度要求不高。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1 液压系统的发展历史 液压传动理论和液压技术发展的历史可追溯17世纪,当时的荷兰人史蒂文斯(Strvinus)研究指出,液体静压力随液体的深度变化,与容器的形状无关。之后托里塞勒(Torricelli)也对流体的运动进行研究。17世纪末,牛顿对液体的粘度以及浸入运动流动体中的物体所受的阻力进行了研究。18世纪中叶,伯努利提出的流束传递能量理论及帕斯卡提出的静压传递原理,使液压理论有了关键性的进展。

200T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作者:Pan Hon glia ng

制工况图?经方案对比之后,拟定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液压系统选用插装阀集成控制系统,插装阀集成控制系统具有密封性好,通流能力大,压力损失小等特点? 为解决主缸快进时供油不足地问题,主机顶部设置补油油箱进行补油?主缸地速度换接与安全行程限制通过行程开关来控制;为了保证工件地成型质量,液压系统中设置保压回路,通过保压使工件稳定成型;为了防止产生液压冲击,系统中设有泄压回路,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地工作?本系统应用地电气控制系统,便于对系统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半自动控制,可以实现过载保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此外,本文对液压站进行了总体布局设计,对重要液压元件进行了结构、外形、工艺设计.通过液压系统压力损失和温升地验算,本文液压系统地设计可以满足压力机顺序循环地动作要求,能够实现塑性材料地锻压、冲压、冷挤、校直、弯曲等成型加工工艺. 关键词:液压机;液压系统;液压控制 一、总述: 液压机是一种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石材、木材等)成形地压力加工机械?由于液压机具有多种独特优点,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地发展和应用,现代工业生产对液压机提出了咼压、咼速、咼效化、产品绿色化(无油污和噪声污染、节能等)、机电液一一 体化、数控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等技术要求?因此,在现代液压机开发中,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地液压系统地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液压机地类型很多,其中四柱式液压机最为典型,应用也最广泛.这种液压机在它地四个立柱之间安置着上、下两个液压缸,上液压缸驱动上滑块,实现“快速下行一慢速加压一保压延时一快速返回一原位停止”地动作循环;下液压缸驱动下滑块, 实现“向上顶出一向下退回一原位停止”地动作循环.在这种液压机上,可以进行冲 剪、弯曲、翻边、拉深、装配、冷挤、成型等多种加工工艺? 二、液压机地主要结构形式 按照结构形式分类,液压机主要包括单柱液压机、四柱液压机、框架液压机及其他结构地液压机.单柱液压机可分为整体机身和组合机身两种结构.单柱液压机在工作中,由

宝钢热轧轧辊磨床数控系统改造方案

宝钢热轧轧辊磨床数控系统改造方案 发表时间:2018-06-06T15:24:01.73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3期作者:崔海波[导读] 摘要:宝钢热轧 2050 轧辊磨床是用于轧辊表面精加工的设备,其主要功用是磨削热轧厂的工作辊和支承辊,其数控系统为 IBSO 公司专为德国 WALDRICH 轧辊制造厂开发的第一代产品,型号为 ILC-500。随着用户对钢板表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摘要:宝钢热轧 2050 轧辊磨床是用于轧辊表面精加工的设备,其主要功用是磨削热轧厂的工作辊和支承辊,其数控系统为 IBSO 公司专为德国 WALDRICH 轧辊制造厂开发的第一代产品,型号为 ILC-500。随着用户对钢板表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轧辊磨床的磨削精度成为制约钢板质量和板形精度的瓶颈,同时磨辊间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故决定对宝钢热轧 2050 轧辊磨 床进行改造。本文重点介绍具体改造方案。 关键字:宝钢、数控、改造 1磨床数控系统改造的原因 随着轧钢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对轧辊加工提出了一系列技术上的要求: ①更加复杂的轧辊辊型(CVC、多元轧辊); ②更小的轧辊辊型偏差和偏心度、圆度及锥度偏差; ③更快的磨削速度和效率; ④适应于更多的轧辊材质,应用范围更广; 同时,磨辊间的发展对轧辊磨床也有新的要求: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员投入; ②提高磨床的使用寿命; ③更高的轧辊检测要求和足够大的检测数据的存储能力 宝钢 2050 热轧轧辊磨床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从德国进口的,其数控系统主要采用分立插件板计算机、PLC 采用西门子 S5-130,并且通过点对点连接的方式进行信号传送。由于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限制,使得该磨床自动化水平较差,并存在以下问题:(1)磨削后的轧辊辊型偏差大,严重制约了热轧板的板形质量和凸度指标的进一步提高。轧辊辊型偏差指实际辊型与设定辊型的差值。由于轧辊是轧钢过程中钢板主要的变形工具,随着用户对钢板尺寸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钢板平直度要求小于50μ,而目前轧辊磨床磨削辊型偏差大,基本在 100μ左右。由于磨床磨削辊型偏差已大于钢板板形精度要求,故严重制约了热轧板的板形质量和凸度指标的进一步提高,更无法适应日后大量双高产品对轧辊精度的要求,使宝钢的国际竞争力处于落后地位。 (2)磨削效率低下 由于磨床校准轧辊中心时间较长,程序中也无补偿功能,因此磨削时间长,效率低下。目前 2050 热轧磨削平均每根需 45~60 分钟,而同样 1580 热轧平均每根只需25~40 分钟。由于磨削效率低,同样要磨削到规定的精度所需要的磨削道次就多,轧辊的损耗及砂轮的损耗都相对较大,影响到辊耗的进一步降低。同时,为保证轧线正常供应合格的轧辊,必须保证轧辊足够的周转量。如能提高磨床磨削效率,则能减少轧辊周转量。 (3)自动控制水平落后,严重制约了磨辊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操作性能方面,该系统操作界面差,无法进行图形显示,操作工不能随时察看园度、磨削偏差等曲线,同时不能预见磨削效果。磨削程序未采用模块化设计,无法实现自由编程。硬件设计时无扩展功能,不能联网通讯,也不能实现磨床集中控制,严重制约了磨辊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磨床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率高。 磨床采用直流传动系统,设备的稳定性和维护性差,影响磨床作业率的提高和维护成本的降低。直流电机中碳刷需经常维护保养,如维护不及时就会造成故障。 CNC 系统插件板采用的是分立元件,和 PLC 之间采用点对点通讯,PLC 和现场元件之间也是采用点对点通讯,故电缆量大,故障率高,且故障查找和处理难度较大。 (5)备品备件采购难、费用高 由于电气技术发展很快,很多电气备件难以采购或采购费用很高。目前磨床上许多电气设备存在老化现象,要保证磨床的较高功能投入率和精度,就需投入大量的备品备件费和维修费。且随着磨床的进一步老化,投入费用将进一步提高。由于以上原因,原磨床数控系统已无法满足轧钢和磨辊间的要求,为确保热轧产品表面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决定对磨床数控系统进行改造。 2磨床数控系统改造的目标 根据轧钢和磨辊间的需求,本次改造的目标是: ①确保磨削后的轧辊辊型偏差小于±10μ,满足轧钢板形控制的要求 通过改造,确保磨削后的轧辊辊型偏差小于±10μ,满足轧钢板性控制的要求,确保热轧板的板形质量和凸度指标的进一步提高,为日后大量双高产品打下基础。 ②磨削效率提高 30%以上 通过在程序中加入各类补偿功能,使磨削时间由原来平均每根 45~60 分钟降低到平均每根 25~40 分钟,降低轧辊周转量。 ③大幅提高自动控制水平,通过联网和集中监控,提高磨辊间劳动生产率在操作性能方面,实现图形显示,磨削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自由编程。通过联网通讯实现磨床集中控制,提高磨辊间劳动生产率。 ④简化磨床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结构,降低故障率。 通过采用交流传动系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减少维护量和维护成本。

全自动外圆磨床改造数控程序设计技巧

全自动外圆磨床改造数控程序设计技巧 全自动外圆磨床改造数控程序设计技巧摘要:Pro/ENGINEER Wildfire机械仿真简述不锈钢的切削加工(中)世界最大吨位车装钻机诞生焊接设备朝高效与节能方向发展应用实例-CLM3015激光切割机模块化数控机床概念设计的研究本土制造商营销的三个关键环节PDM 究竟是什么,包括那些范围?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立式磨削的优点刀具的刃材及热处理高速切削刀具磨损寿命的研究Metal Spinning固定砂轮机操作规程海尔推出“节能先锋”螺杆机如何查找辅机振动的原因“精密螺杆副技术开发”项目顺利通过省技术创新重点项多功能机床:未来世界机床的发展方向渐开线齿廓的加工原理日本开发成功中日双语CAD软件[标签:tag] 1.设备介绍改造设备为全自动外圆磨床,有自动上下料机构。该设备使用两个轴控制进给。Z轴控制导轮加工,X轴控制砂轮修整器进给,当X轴控制砂轮修整器纵向进给到砂轮端面后,液压控制该修整器横向刮磨砂轮端面,当刮到砂轮端面末端,X轴控制砂轮修整器纵向退回。所以. 1.设备介绍改造设备为全自动外圆磨床,有自动上下料机构。该设备使用两个轴控制进给。Z轴控制导轮加工,X轴控制砂轮修整器进给,当X轴控制砂轮修整器纵向进给到砂轮端面后,液压控制该修整器横向刮磨砂轮端面,当刮到砂轮端面末端,X轴控制砂轮修整器纵向退回。所以,该设备砂轮的修整是由步进电机和液压共同完成的。 2.设备改造改造该设备使用了SIEMENS 802S数控系统。X轴.Z轴分别用步进电机控制。由于该设备砂轮修整的独特性,依据SIEMENS 802S数控系统的特点,在程序设计上进行一些必要的变化。 3.程序设计该设备的程序分为两部分,加工程序和PLC程序。①加工程序完成各轴的动作。既Z轴导轮加工,X轴砂轮修整器进给及退回。②PLC程序完成该设备的辅助动作。如:上下料及砂轮修整器刮砂.该设备程序设计主要在砂轮修整部分需做一些变化。既当加工程序控制砂轮修整器纵向进给到砂轮端面后,PLC程序立即启动液压控制修整器横向刮砂轮端面,刮到端面末端后,加工程序又控制砂轮修整器纵向退回.依据SIEMENS 802S 数控系统的特点,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法:①第一种方法,在砂轮修整器横向行程的始末端各安装一个传感器,作为PLC的输入信号。当加工程序执行指令“X轴进给”,砂轮修整器靠近砂轮端面并感应始端传感器,则该传感器信号触发PLC―>NCK信号“NC停止”,则加工程序停止,同时,该传感器信号置位相应的液压阀,控制砂轮修整器横向刮砂轮。当该修整器刮到砂轮末端并感应到末端传感器,该传感器信号复位相应的液压阀,横向刮砂轮动作结束,同时,该传感器信号触发PLC―>NCK信号“NC启动”,则加工程序继续执行下一段指

国内外数控机床发展现状教学内容

国内外数控机床发展 现状

国内外数控机床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简述了国内数控机床近年来的发展。近年国内数控机床发展迅速,产量不断增加,但高端产品数量太少,无法与国外数控机床竞争。而国外数控机床,尤其是西门子和发那科则占据了绝大部分世界市场。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数控机床、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竟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精、高效、高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今国内数控机床发展迅速,年产量逐年攀升,但所产机床精度等方面达不到要求。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 虽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国内绝大多数重要机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控制系统却不是中国造。尤其是关系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高档数控机床,它的“大脑”和“心脏”却要大部分从国外引进。专家呼吁,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不能没有创造,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迫在眉睫。 一、国内数控机床发展现状 1.1 国内数控机床近几年发展 我国的数控机床无论从产品种类、技术水平、质量和产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这标志着国内数控机床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不断承担为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军工建设提供高水平数控设备的任务。如国产XNZD2415型数控龙门混联机床充分吸取并联机床的配置灵活与多样性和传统机床加工范围大的优点,通过两自由度平行四边形并联机构形成基础龙门,在并联平台上附加两自由度串联结构的A、C轴摆角铣头,配以工作台的纵向移动,可完成五自由度的运动。该构型为国际首创。基于RT一Linux开发的数控系统具有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能在同一网络中与多台PLC相连接,可控制机床的五轴联动,实现人机对话。该机床的作业空间4.5mx1.6mx1.2m,A轴转角±1050,C轴连续转角0一4000,主轴转速(无级)最高 10000r/min,重复定位精度±0.01mm,可实现三维立体曲面如水轮机叶片,导叶的五轴联动高速切削加工。 超精密球的加面车床为陀螺仪工提供了基础设备,这类车床也可用于透镜模具、照相机塑料镜片、条型码阅读设备、激光加工机光路系统用聚焦反射镜等产品的加工。 高速五轴龙门铣床采用铣头内油雾润滑冷却、横梁预应力反变形控制等技术。这类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