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杨倍增
- 格式:ppt
- 大小:5.55 MB
- 文档页数:60
第一届国际葡萄膜炎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导读:目前,一般认为葡萄膜炎(uveitis)就是眼内炎症(intraocularinflammation)的总称。
它包括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玻璃体的炎症。
多发生于青壮年,常合并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病情反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常见的一类致盲眼病。
……在金风送爽、紫荆花怒放的时节,第一届国际葡萄膜炎研讨会于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广州远洋宾馆隆重举行。
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教授、国际眼炎症学会(IOIS)主席Phuc Lehoang教授、亚太眼内炎症学会(APIISG)主席Shigeaki Ohno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陈之昭博士、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坚教授、著名眼科学专家张效房教授及本次大会主席杨培增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学葡萄膜炎研究中心副主任吴长有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颜光美副校长在开幕式上热情洋溢地致辞,盛赞中山眼科中心在葡萄膜炎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对第一届国际葡萄膜炎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葡萄膜炎研究中心、广东省国际葡萄膜炎研究实验室、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免疫学组和亚太眼内炎症学会共同主办。
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韩国和中国200余位眼科专家和医师参加了研讨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葡萄膜炎的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也有一些相关炎症疾病的研究报告。
29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英文发言,23位国内专家学者作了中文专题讲座和大会发言。
大会主席、国际眼炎症学会执行理事、亚太眼炎症学会执行理事、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成员杨培增教授作了题为“Uveitis study for twenty years in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的英文报告,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近二十年来在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
中医辨证论治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观察张励;杨海静;高君;潘红丽【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57例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44眼)和对照组(26例32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疗程1个月,随诊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54.83%和30.76%;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6个月治疗组44眼中11眼复发,对照组32眼中13眼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尤其在眼部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年(卷),期】2015(025)005【总页数】3页(P341-343)【关键词】中药;葡萄膜炎;虹睫炎【作者】张励;杨海静;高君;潘红丽【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3前葡萄膜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眼病,若治疗不当致盲率较高。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中医药治疗葡萄膜炎有其临床特色与优势,特别是在减轻眼部及全身症状、减少激素毒副作用及激素依赖性、预防复发方面。
我们在临床中采用病证结合、分期论治,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57例(76只眼),单眼46例,双眼15例;男33例,女24例;年龄23~57岁,平均(38.81±4.39)岁。
诊断标准:参照杨培增的《葡萄膜炎》制定〔1,2〕:(1)症状:眼痛、眼红、畏光、流泪等;(2)检查:睫状充血,尘状KP,前房闪辉明显,大量房水细胞,或伴有纤维蛋白渗出,甚至前房积脓,此外还有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等改变。
葡萄膜炎的症状与应对策略1. 葡萄膜炎的定义葡萄膜炎是指眼部葡萄膜、脉络膜、视网膜等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葡萄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可导致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眼红、眼分泌物等症状。
葡萄膜炎的病因多样,包括感染、自身免疫、药物、外伤等。
2. 葡萄膜炎的症状葡萄膜炎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眼红:葡萄膜炎患者常常出现眼部红肿,这是炎症反应的典型表现。
- 眼痛:患者可能感到眼部疼痛,伴有压痛感。
- 视力下降:葡萄膜炎可能导致视力模糊,严重时可引起失明。
- 眼分泌物:患者可能出现眼分泌物,如泪液增多或黏液样分泌物。
- 眼部疲劳:患者可能感到眼部疲劳,难以长时间睁眼。
- 头痛:葡萄膜炎可能导致头痛,特别是在眼部活动时。
3. 葡萄膜炎的诊断葡萄膜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眼科医生的临床检查。
眼科医生会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 眼部检查:眼科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观察眼红、眼痛、视力等状况。
- 实验室检查:眼科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 影像学检查:眼科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眼部超声波检查、CT扫描等,以观察眼部结构的变化。
4. 葡萄膜炎的应对策略葡萄膜炎的治疗取决于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策略:- 抗炎药物治疗:眼科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炎药物,如类固醇眼药水或口服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
- 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果葡萄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科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
- 抗生素药物治疗:如果葡萄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眼科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药物。
- 支持性治疗: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如休息、保持眼部卫生等,以促进康复。
5. 葡萄膜炎的预防葡萄膜炎的预防主要是避免病因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睛,使用干净的毛巾擦拭眼部。
- 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感染源,如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眼部疾病的人密切接触。
葡萄膜炎的病因、检查、治疗、护理葡萄膜炎的病因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葡萄膜炎发病原因和机制相当复杂,涉及有外伤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
现阶段葡萄膜炎发病原因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继发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由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病源体感染所致。
2、非感染性:又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1)外因性原因:是由外界致病因素所致。
①感染性:如细菌、真菌等经外伤或手术创口直接进入眼睛内,易引起化脓性炎症。
②非感染性:如机械性、化学性和热烧伤等均可引起葡萄膜炎,往往伴有眼部其他改变。
(2)继发性原因:是其他疾病继发引起的眼部葡萄膜炎症。
①邻近眼组织炎症的蔓延,如严重的角膜炎或巩膜炎可引起虹膜睫状体炎。
②眼内毒素或刺激物的反应,如失明萎缩变性的眼球、长期视网膜脱离、眼内反复陈旧性出血以及恶性肿瘤坏死都可引起葡萄膜炎。
3、原因不明:目前认为虹膜组织是眼内产生前列腺素(PGs)的主要场所。
前部葡萄膜炎时,大量PGs引起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
应用消炎痛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4、抗原一抗体反应:由于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对全身免疫系统的刺激,引起眼部抗原一抗体反应,表现出免疫源性葡萄膜炎。
在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后,出现继发性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由此产生组织损伤和机能障碍。
与病灶感染或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血清病等)有关。
葡萄膜炎是眼科急重症难治之病,由于发病急,变化快,反复发作;并出现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由于此病病因复杂,无法针对性治疗,目前西医主要运用激素治疗。
葡萄膜炎检查实验室检查如抗核抗体血沉、抗病毒抗体抗弓形虫抗体、HLA-B27抗原分型等均可提示伴有的全身性疾病,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其它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全身病史,如关节炎、关节变形皮疹、结节性红斑等对诊断都有一定帮助必要时可以进行骶髂关节摄片等检查。
用药如用兵,用兵(即指挥战争)须有指导思想,治疗疾病同样应有思想,不同的指导思想将产生不同的治疗结果。
著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逐渐形成了治疗疾病(葡萄膜炎)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著者提出的系统思维、辨证思维、整体思维和唯美思维上。
治病不但要有思想,还应有治病的原则,著者提出治疗葡萄膜炎有三项基本原则,即简单化原则、个体化原则和“长治久安”原则,三项原则派生出“速战速决”、“持久战”、“急则治标”、“联合用药”和“扶正祛邪”五个策略。
四种思维、三项原则、五个策略构成了著者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思想体系。
一、治疗葡萄膜炎的四种思维(一)系统思维葡萄膜炎与其他疾病一样,是大系统中的某一个子系统出现了异常,这个子系统的异常或是其他子系统异常所导致(如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葡萄膜炎),或是外界因素直接作用于这个子系统所致(如感染、外伤直接导致的葡萄膜炎),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个子系统的异常将可能导致其他子系统的异常,如葡萄膜炎造成眼内隐蔽抗原的暴露,从而可能诱导自身免疫反应,出现针对葡萄膜或其他有色素组织的免疫应答,引起白癜风、毛发变白等改变;再如葡萄膜炎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视网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
由此可见,疾病(葡萄膜炎)虽然表现在局部、某一系统,但与其他子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治疗疾病必须有系统思维,从系统的角度去审视、思考处理和干预疾病的各种方法。
系统思维有两大特征:①强调处理问题时应有先后顺序,即应先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解决什么问题,如葡萄膜炎所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应首先控制炎症,再行白内障手术治疗,而不是先行白内障手术然后再进行炎症的治疗;②强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然疾病(葡萄膜炎)的发生是多个子系统之间在因果关系上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疗疾病时即应针对病因进行干预,从疾病发生的源头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消除疾病,而不是仅解决其表面化的问题或枝节的矛盾,如对葡萄膜炎引起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膜、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应首先用药物控制葡萄膜炎,使新生血管产生的因素从源头上得到控制,在此情况下联合进行眼底激光治疗,消除业已形成的新生血管膜,如只用激光方法消除视网膜新生血管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产生新生血管的根源并未消除,那么在激光消除已形成的新生血管后,还会重新出现新的新生血管。
用药如用兵,用兵(即指挥战争)须有指导思想,治疗疾病同样应有思想,不同的指导思想将产生不同的治疗结果。
著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逐渐形成了治疗疾病(葡萄膜炎)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著者提出的系统思维、辨证思维、整体思维和唯美思维上。
治病不但要有思想,还应有治病的原则,著者提出治疗葡萄膜炎有三项基本原则,即简单化原则、个体化原则和“长治久安”原则,三项原则派生出“速战速决”、“持久战”、“急则治标”、“联合用药”和“扶正祛邪”五个策略。
四种思维、三项原则、五个策略构成了著者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思想体系。
一、治疗葡萄膜炎的四种思维(一)系统思维葡萄膜炎与其他疾病一样,是大系统中的某一个子系统出现了异常,这个子系统的异常或是其他子系统异常所导致(如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葡萄膜炎),或是外界因素直接作用于这个子系统所致(如感染、外伤直接导致的葡萄膜炎),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个子系统的异常将可能导致其他子系统的异常,如葡萄膜炎造成眼内隐蔽抗原的暴露,从而可能诱导自身免疫反应,出现针对葡萄膜或其他有色素组织的免疫应答,引起白癜风、毛发变白等改变;再如葡萄膜炎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视网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
由此可见,疾病(葡萄膜炎)虽然表现在局部、某一系统,但与其他子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治疗疾病必须有系统思维,从系统的角度去审视、思考处理和干预疾病的各种方法。
系统思维有两大特征:①强调处理问题时应有先后顺序,即应先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解决什么问题,如葡萄膜炎所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应首先控制炎症,再行白内障手术治疗,而不是先行白内障手术然后再进行炎症的治疗;②强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然疾病(葡萄膜炎)的发生是多个子系统之间在因果关系上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疗疾病时即应针对病因进行干预,从疾病发生的源头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消除疾病,而不是仅解决其表面化的问题或枝节的矛盾,如对葡萄膜炎引起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膜、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应首先用药物控制葡萄膜炎,使新生血管产生的因素从源头上得到控制,在此情况下联合进行眼底激光治疗,消除业已形成的新生血管膜,如只用激光方法消除视网膜新生血管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产生新生血管的根源并未消除,那么在激光消除已形成的新生血管后,还会重新出现新的新生血管。
葡萄膜炎在世界各地的发生及研究概况—欧洲
杨培增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年(卷),期】1992(016)005
【摘要】作者就葡萄膜炎在欧洲的发生、研究及其交流等方面综述了有关资料,指出欧洲是急性前葡萄膜炎、风湿及类风湿、弓形体病等的高发区。
【总页数】4页(P281-284)
【作者】杨培增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3.901
【相关文献】
1.欧洲越桔提取物改善小鼠葡萄膜炎的机制研究 [J], 姚楠;李小迪;李善兵;何蓉蓉;栗原博
2.葡萄膜炎在世界各地发生及其研究概况:—美洲,大洋洲,非洲 [J], 杨培增
3.葡萄膜炎在世界各地的发生及研究概况—亚洲 [J], 杨培增
4.中药联合西医治疗葡萄膜炎研究概况 [J], 刘诗然;卢山
5.山东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欧洲研究中心概况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膜炎在世界各地的发生及研究概况—亚洲
杨培增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年(卷),期】1992(016)005
【摘要】作者就葡萄炎症在亚洲一些国家的发生及研究概况综述了有关资料,指出Behcet氏病是葡萄膜炎的常见类型,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
【总页数】4页(P285-288)
【作者】杨培增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3.901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急性葡萄膜炎的研究概况 [J], 兰轶;裴铮;王素贞;周华祥
2.葡萄膜炎相关的细胞因子研究概况 [J], 周昱;刘静霞
3.葡萄膜炎在世界各地发生及其研究概况:—美洲,大洋洲,非洲 [J], 杨培增
4.葡萄膜炎在世界各地的发生及研究概况—欧洲 [J], 杨培增
5.中药联合西医治疗葡萄膜炎研究概况 [J], 刘诗然;卢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甾体消炎药及其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作用
黄珈;杨培增
【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
【年(卷),期】2001(021)002
【摘要】@@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是一类以阿斯匹林为代表的消炎、解热、镇痛药。
其共同结构特征是不含类固醇内核。
它们主要抑制环氧合酶活性,阻断二十碳四烯酸衍生物的合成。
在葡萄膜炎的治疗中,糖皮质类固醇是一类有效的药物,但其副作用较大。
若联合NSAIDs使用,可减少糖皮质类固醇的剂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总页数】2页(P128-129)
【作者】黄珈;杨培增
【作者单位】510060 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510060 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3.4
【相关文献】
1.芪明颗粒联合人工泪液、非甾体消炎药滴眼液治疗对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干眼症患者损伤角膜上皮的作用 [J], 赵智华;李科军;赵晓彬;马青敏;贾志旸
2.非甾体消炎药对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患者的预防作用 [J], 康生朝;邓尚新;刘鑫;耿闻男;王志远;冯娟
3.非甾体消炎药对结肠癌细胞HT-29中瘦素作用的初步研究 [J], 付萍;沈磊;罗和
生
4.非甾体类消炎药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及黄斑水肿的作用 [J], 王梅;韩月圣
5.中药外敷、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与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J], 陈德鑫;朱锦明;梁娴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