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29
细胞膜的四种运输方式
单纯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是细胞膜的四种物质转运方式。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分泌与运输蛋白质。
1、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扩散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不耗能,不需要载体。
如:水、尿素、二氧化碳等。
2、协助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跨膜扩散的过程,称为协助扩散。
不耗能,但是需要载体。
3、主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物质在膜上“泵”的作用下,被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过程,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大量热量并且需要载体。
有选择透过性。
4、胞吞胞吐:是转运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有效方式。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称胞吞。
包括吞噬和吞饮。
液态物质入胞为吞饮,如小肠上皮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固体物质入胞为吞噬,如粒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第二节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学习目标 1.简述物质运输的几种形式。
(重点) 2.分析植物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难点) 3.理解物质穿膜运输和膜泡运输。
(难点)一、穿膜运输和膜泡运输 1.穿膜运输(1)被动运输⎩⎪⎨⎪⎧单纯扩散⎩⎨⎧运输方向:分子密度高→分子密度低实例:水分子、脂溶性小分子协助扩散⎩⎨⎧运输方向:分子密度高→分子密度低条件:需载体实例: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2)主动运输①基本条件⎩⎨⎧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协助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②实例:无机盐离子通过细胞膜。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2.膜泡运输(1)被运输的物质:大分子和颗粒物质。
(2)运输方式图1 图2①图1所示运输方式:内吞。
a .过程:大分子和颗粒物质――→与细胞膜结合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脱离细胞膜进入细胞中。
b .主要类型: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
②图2所示运输方式:外排。
过程:大分子分泌物等形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到细胞外。
二、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结构基础:渗透系统发生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两个溶液体系具有浓度差2.半透膜 (1)过滤膜 ①特性:物理性。
②物质分子能否通过的影响因素:分子的直径。
(2)选择透过性膜 ①特性:生物性。
②物质分子能否通过的影响因素:生命活动的需要与否。
三、水在细胞中的含量、存在形式及作用 1.含量水在细胞中含量最高。
2.存在形式⎩⎨⎧自由水:与细胞的代谢有关结合水:与细胞的抗逆性有关3.作用(1)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各种代谢反应的介质。
(2)构成细胞的结构成分。
四、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1.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2)当细胞大量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2.实验步骤撕取表皮:用刀片在紫色较深处划一方框,在其边角处用 镊子挑起表皮,并用镊子夹住一边撕取表皮 ↓制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撕下的表 皮在水滴上展开,盖上盖玻片↓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可看到⎩⎨⎧a.有一个紫色的中央大液泡b.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绘图:↓滴加蔗糖溶液吸水纸吸引↓镜检:高倍镜观察⎩⎨⎧a.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b.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绘图:↓ 清水吸水纸吸引↓镜检: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发生的变化⎩⎨⎧a.中央液泡逐渐胀大,紫色变浅b.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运输?提示:单纯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物质运输动力都是物质浓度差,即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
细胞膜的转运方式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之间的关键界面,它不仅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还能通过转运方式实现物质的进出。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细胞膜的转运方式,包括扩散、主动转运和细胞吞噬。
一、扩散扩散是一种 passiver转运方式,它是指无需细胞耗能,依靠物质自身的浓度梯度进行的转运过程。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半透性,可以让一些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
例如,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直接扩散进出细胞。
扩散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差和分子大小。
二、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一种 active转运方式,它需要ATP供能,能够逆浓度梯度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转运到高浓度区域。
主动转运通常涉及到载体蛋白和能量耗费的分子机制。
一种常见的主动转运方式是离子泵,如钠钾泵。
该泵利用ATP的能量将胞内的钠离子排出,同时将外界的钾离子吸入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
三、细胞吞噬细胞吞噬是一种特殊的转运方式,它是指细胞通过膜泡的形式将外界较大的物质或其他细胞完整地包围进来,并将其引入细胞内部。
细胞吞噬包括胞吞和胞噬两种形式。
胞吞是指细胞通过伸出伪足将食物颗粒包围,最后形成食物泡,将其引入细胞内部。
胞噬则是指细胞通过膜泡将其他细胞包围,形成胞噬体,最后将其降解。
细胞膜的转运方式不仅限于上述三种,还包括运载蛋白介导的转运、外泌体释放等。
运载蛋白介导的转运是指细胞膜上的特定蛋白质与物质结合,通过蛋白质的构象变化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
这种转运方式对于一些大分子物质和极性物质的转运具有重要作用。
外泌体释放是指细胞通过内泡体融合细胞膜,将细胞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
这种方式在细胞间通信和废物排泄中起到重要作用。
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途径,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使细胞能够正常生长和功能运作。
不同的转运方式在维持细胞内外物质平衡、细胞营养摄取、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作者:***来源:《中学生理科应试》2024年第04期19世纪末,德国生物学家Pfeffer提出了“细胞内压力”理论:细胞能通过消耗能量来改变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异,这一理论并未得到广泛认同。
20世纪50年代,比利时生物化学家De Duve等人首次发现了ATP酶的存在,并证明它在细胞内的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发现为后来主动运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直接消耗代谢能量驱动某些特定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运输,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直接的能量供应,并且不受其他物质的运输影响。
1.钠钾泵钠钾泵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负责维持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平衡。
它是细胞能量代谢和信号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利用ATP的能量,将细胞内的3个Na+排出到细胞外,同时将2个K+摄入到细胞内。
这种离子交换使得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保持一定的比例,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如维持细胞膜电位的稳定,保证神经冲动的传递和肌肉收缩等功能的正常进行。
2.质子泵(1)P型质子泵,称为H+泵或H+-ATP水解酶,分布在植物细胞、真菌细胞和细菌细胞的质膜上,通过水解ATP并使自身磷酸化,引起自身构象变化,使得H+泵出细胞,使细胞膜周围环境pH<7。
(2)V型质子泵,通过水解A'rP来驱动其功能,本身不发生磷酸化,主要作用是从细胞质基质中氢离子(H*)泵入溶酶体或液泡中。
维持溶酶体和大型液泡内的低pH环境。
(3)F型质子泵(ATP合酶)顺浓度梯度运输H+,将释放的能量用于ATP的合成,可在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过程中观察到。
(4)特色的质子泵——光驱动泵,如绿色植物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一种由光驱动的质子泵,吸收光能后从类囊体外部向内部逆浓度输送2个H+。
例1 某细菌细胞膜上的光驱动蛋白可作为“质子泵”可将H+泵到细胞外,形成的H+浓度梯度可用于ATP合成等生命活动。
请阐述细胞膜在物质运输中的功能
细胞膜在物质运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保护细胞结构和功能,而且还起到控制细胞内外环境的作用,它能够控制细胞内外的水分、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进出,以及物质在细胞内的转运运输。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三:
第一,它可以作为一个“筛子”,只允许形状、大小和性质适合细胞的物质进入细胞,从而控制细胞内环境的构成和活动。
第二,它可以屏蔽细胞内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光、温度、有毒物质等,以保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
第三,它能够促进细胞内某些物质的交换,这些物质通常是参与代谢过程的物质,如氧、碳水化合物、氮等。
此外,细胞膜还可以促进物质在细胞内的转运,有助于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的完成。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和细胞内各组分之间的分隔膜,它起到筛选物质以维持细胞内稳定环境的作用。
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构成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磷脂双层是细胞膜最主要的组分,它由疏水性的脂肪酸尾部和亲水性的磷酸头部组成。
这样的结构使得细胞膜具有疏水性,在细胞内外形成了有效的屏障。
蛋白质则嵌入在磷脂双层中,有些蛋白质负责物质的运输和通道的形成,有些则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识别。
除了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膜还含有其他分子,如胆固醇。
胆固醇是细胞膜中的重要组分,它可以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二、细胞膜的功能1.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细胞膜通过不同的转运蛋白质和离子通道调节物质的进出。
主要有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两种方式。
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通过蛋白质的载体来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转运到高浓度区域,需要消耗能量。
被动转运是指物质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通过膜蛋白通道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2. 细胞膜的信号传导功能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质可以感知外界的信号,并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将这些信号传递至细胞内部。
这种信号传导可以触发细胞内各种反应和调节细胞的生理状态。
3. 细胞膜的结构支持功能细胞膜不仅仅是一层屏障,它还为细胞提供了形状和支持。
细胞膜由于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使得细胞膜具有弹性。
这使得细胞能够在形态改变中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4. 细胞膜的识别功能细胞膜上的特定蛋白质负责与外界物质的结合和识别。
这些蛋白质可以通过与其他分子的结合来调节细胞内的反应和进程。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在细胞生物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保持了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性。
同时,细胞膜也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关键接口。
总结: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和细胞内组分分隔的膜结构,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细胞膜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信号传导、结构支持和识别等。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对于揭示细胞的生理过程和发展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