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人性论》札记

什么是人性?有两个解释,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或者为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简言之,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为什么要讲求人性?人类的本性、天性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出于众多的原因,人类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漠视人性,甚至是摧残人性的。西方的“原罪说”所催生的对儿童的严酷体罚以及中国古代对妇女欲求的苛责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随着文明的进步,人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性越来越得到尊重,人不在被有意无意地看做是一个工具,而是自身天性的自然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为何鲜花芳草不生长在沙漠?为何苍蝇要长那样的眼睛?为何“兔子不吃窝边草”?为何狐狸要吃鸡、老虎要吃人?为何……穷究而论,全在于它们要求生存。这就是“求我生存”的物性;人是从物进化人来,人性必然和物性有相通之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不仅具有种属性还具有类属性,换言之就是人不仅具有动物性,更具有社会性。举个例子:你让猪吃饱喝足了它就睡觉,人呢?你让人吃饱喝足了他就去“老老实实”地睡觉吗?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太过强调人的社会性而漠视了人的动物性。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就是基本需要没满足就要求我们必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休谟说:我们一旦知道了某种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欲望本身就会立即消失。我们当今的社会给我们强加了太多了欲望,而又剥夺了我们实现欲望的能力,没有能力去实现的欲望本该立即消失,但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社会却又动用它全部的功力让这些欲望悬挂在我们头顶,任人摆布的我们的人性变得乖张,暴戾。挥向孩子的利刃、吃进肚子里的毒药、娱乐至上的癫狂等等,一切都得从人性谈起。网上有句话说得好:“在我们这个信仰匮乏的国度里,家庭一直扮演着宗教的角色,而爱情几乎是个体生命唯一的心灵慰藉,家庭伦理的失范和爱情信仰的消解,必然导致这一代人的肆无忌惮和无所敬畏。无所敬畏的同时,伴生着无所皈依,无所依恋,已经无所依恋的人,往往容易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戕害他人,抑或自憎、自残。”

前面谈到,人性可理解为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是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人性由于社会的原因而遭受扭曲,我想,这正是我们当今很多现象可以得到解释的原因。

此外,休谟指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得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逻辑的唯一目的在于说明人类推理能力的原理和作用,以及人类观念的性质;道德学和批评学研究人类的鉴别力和情绪;政治学研究结合在社会里并且相互依存的人类。科学并不是冷冰冰的,它总是从人类出发并且是为了人类的。从这个程度上讲,人性在科学研究的角度上也是不可忽视的,并且是科学的首都或者心脏。

下面,我将对休谟的《人性论》进行一个梳理。里面的很多观点、思想我并不理解,在这里罗列出来希望能促进自己的思考。

休谟的《人性论》分为三卷,分别为:论知性,论情感和道德学。其中前面两卷(即论知性和论情感)的论述是为第三卷(道德学)的论述做的铺垫,也就是说《人性论》要论述的核心是在第三卷的道德学。文章从人的观念和印象开始,开篇即言:“人类的心灵中的一切知觉可以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种,这两种我将称为印象和观念。”①印象与观念的区别在于刺激心灵的强烈程度,“当进入心灵时最强烈的那些知觉我们称之为印象;在印象这个名词中间,我包括了所有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至于观念这个名词,我用来指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②在休谟看来,人的行为好像都是服从感觉,情感和情绪的指挥的,即人的言行是受自身的印象与观念影响的,或者可以说是由外界刺激引起心灵的快乐或者不快的情绪驱使。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由于会产生这种快乐或者不快,所以在这种情感基础上形成道德感,以规范各自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影响效果趋向利己利人的公益。下面就第三卷《道德学》做一些简单的个人分析或者说个人的理解。

第三卷第一章是《德与恶总论》,主要论述的是道德的区别从什么得来的问题:理性抑或情感?休谟认为由德发生的印象是令人愉快的,而由恶发生的印象是令人不愉快的。通过推理论证,排除了道德从理性得来的可能性,从而肯定了

①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

道德的区别从道德感得来的观点。

第二章是《论正义与非义》,整章分十二节,这一章可谓花了大量的笔墨对主题进行讨论。在文章的开始,休谟便对正义做了说明。第一节以《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德》为标题,休谟认为:“我们对于每一种德的感觉并不都是自然的,有些德之所以引起快乐和赞许,是由于应付人类的环境和需要所采用的人为的措施或设计,我肯定正义就属于这一种。”③他认为:“人性中如果没有独立于道德情感的某种产生善良的动机,任何行为都不能是善良的或在道德上是善的。”

④认为“这是一条无疑的公理。”除了论述“善良的动机”之外,休谟似乎还意犹未尽。他把“善良的动机”分为公众的慈善与私人的慈善。肯定了公众的慈善是正义的基础,否认了私人的慈善是正义的基础的唯一性。这一节的最后结论是:“因为任何行为如不能起于某种独立的动机,就不能成为公道的或有功的,所以这里正义和非义感不是由自然得来的,而是人为地由教育和人类协议发生的。”

第五节,休谟论述的对象是许诺。许诺不是完成任何事情的决心,也不是作为那样一件事情的欲望,也不是去作行为的意愿。休谟认为:“许诺是以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为基础的人类的发明。”⑤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就必然要履行约定或协议。因此休谟又说:“要形成这个协作或协议,不需要任何别的条件,只需要没个人感觉到忠实履行约定是有利益的,并向社会中其他成员表示出那种感觉来。这样就立刻是那种利益,对他们起了作用;而利益是履行许诺的最初约束力。”⑥每一个新的许诺对作出许诺的人加了一种新的道德义务。“许诺所加于人的义务既然是为了社会的利益而作的一种发明,所以随着那种利益的要求,它被采纳入许多不同的形式,甚至限于直接的互相矛盾,而也不肯忘掉它的目的。”⑦第六节《关于正义和非义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这一节主要是对正义与非义及其相关概念(即前面讨论了的三条基本自然法则:稳定财物占有的法则;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的法则,履行许诺的法则)作总结。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应当认为正义与非义的这种区别有两个不同的基础,即利益和道德。利益所以成为这个基础是因为人们看到,如果不以某些规则约束自己,就不可能在社会中生活;

③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77)

④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19)

⑤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59)

⑥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