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II第17课香港之旅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中级汉语写作课教案——《香港之旅》一、教学对象学习汉语大约2000 学时,掌握词汇2000 个左右,汉语水平相当于 HSK3 ~6 级的外国留学生。
二、教学内容内容: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文章的结构形式;学习一些形容城市特色的词和一些专有名词;分析范文的写作思路;学习写自己的旅游经历;掌握本课重点句式“ v.+pron. (表示疑问)(+n. )+都”,“最之一”,“一个,另一个”,“可以说是”和关联词“尽管但是”。
三、教学目标目标:是同学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总分的写作结构;掌握本课重点句式和关联词,并能使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章的结构形式(总分的结构);本文的重点句式难点:上下文的衔接过渡,句式结构“v.+pron. (表示疑问)(+n. )+都”五、教学方法1、阅读范文,并带学生分析范文;2、使用 PPT进行讲解分析;3、布置作业,提出写作要求。
4、给同学总结提纲。
六、教学过程(两个课时,每个45 分钟)第一课时1、组织教学( 3 分钟)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跟旅游有关的,相信同学们一定都喜欢旅游,那老师就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最想到什么地方去呢?(提问,引出上节课学习的句式“到去”【板书】,请同学回答,出示 PPT)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中国的香港,有没有同学去过香港,还知道香港有什么别称吗?(提问,出示PPT)2、阅读课文( 3 分钟)范文( PPT)师生齐读课文香港之旅我喜欢旅游,去过很多地方,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香港。
尽管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但我跟朋友们每次谈起旅游的事情,都觉得香港最有特色,在香港过得最舒服。
为什么呢?因为香港的生活跟中国内地的生活很不一样。
香港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
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选择巴士、地铁和的士,到哪都不用担心。
虽然城市拥挤,但几乎从来不堵车,所以花在路上的时间很短。
虽然是繁忙的大都市,但香港也有很多休闲的好地方。
比如喝茶,可以说是香港的特色。
《成功之路进步篇·读和写》第17课职业人生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课文的阅读和适当讨论,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人在就业、新职业等方面的情况。
2.识记课文中部分与本话题密切相关的高频实用词语。
3.识记课文中部分高频实用的书面词语。
4.掌握课文中部分句式和虚词的书面表达应用,并训练其相关单复句的写作能力及对相关话题的语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识记课文中部分与本话题密切相关的高频实用词语和高频实用的书面词语。
2.掌握课文中部分句式和虚词的书面表达应用,并训练其相关单复句的写作能力及对相关话题的语篇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课文一一块钱找到工作1)读前预热。
通过提问课文前的“课前思考”和相关图片,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阅读本课文的兴趣。
(约5分钟)2)阅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第一题。
安排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帮助。
(约15分钟)3)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描述。
通过提问学生,概述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约2分钟)总经理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不想录用那个女大学生?那个女大学生为什么给总经理一块钱?4)讲解课后第一题。
通过提问学生,订正第一题,并就疑难问题做出必要解答。
(约5分钟)5)依次完成并讲解后面的课后题。
根据学生做题的整体速度,通过提问、上黑板板书等方式,订正每个课后题,并就疑难问题做出必要解答。
(约20分钟)课文二大学生就业难1)读前预热。
通过提问课文前的“课前思考”和相关图片,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阅读本课文的兴趣。
(约5分钟)2)阅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第一题。
安排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帮助。
(约15分钟)3)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描述。
通过提问学生,概述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约2分钟)“就业难”是什么意思?高文在找工作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大学生为什么会就业难?4)讲解课后第一题。
通过提问学生,订正第一题,并就疑难问题做出必要解答。
(约5分钟)5)依次完成并讲解后面的课后题。
根据学生做题的整体速度,通过提问、上黑板板书等方式,订正每个课后题,并就疑难问题做出必要解答。
《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写作1》全套教案《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写作1》全套教案第1课《我和汉语》教案教学任务目标:1. 汉语文章写作的格式复习、拟定题目、标点符号用法的复习。
具体任务: 1. 范文阅读和有关内容、表达方式的讨论。
2. 一些句式的表达方法练习,短文概括能力训练。
3. 课后作文指导。
时间安排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一、关于写作课的学习目的要求二、本课导入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四、边读边练、小组活动,参考练习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
教学实施教学实施一、写作课的目的要求,学习方法1.从“写”的角度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写得好,也是汉语能力之一。
2.从书面表达词语、句式、格式、文章基本机构、开头结束方法、修辞表达等方面进一步理解汉语,使自己能有好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把自己学过的汉语知识运用到文章表达中,对汉语的词汇、语法能力进行全面复习,使之再提高。
二、导入新课。
让大家说说自己学汉语的经历。
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方法:可让学生默读一遍,或请学生朗读。
要求:1..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下画线。
2.在有关教师的态度和方法的词语下面划线,说说你为什么划这些词。
?学生再读一遍范文,加深印象。
读后讨论:例文中的作者是怎么开始学习汉语的?她是怎么学习的?引导学生查找例文后的5个问题的答案。
可以展开讨论,看选那个词更好,例如:作者是怎么开始了解汉语和汉字的?偶然方块字好奇作者是什么时候把汉语作为专业的?大学第二年作者是用什么机会来到中国学习的?奖学金机会作者在中国留学的体会是什么?珍惜作者在中国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汉语民族舞操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二人小组边讨论边做。
在文章内容和结构讨论之后,让学生把范文的内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短文,并且让学生读一读。
操作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给定的模板,学生几天讨论概括,也可以让学生分为二人小组总结概括后展示。
课本的模板可以引导学生:《我和汉语》写了作者学习汉语的经历。
发展汉语初级写作【《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写作1》全套教案】二、本课导入下面是一段短文,请阅读,然后用所给的词语简单概括一下短文的意思。
概括后互相交流一下,老师简评。
我最喜欢的食物是寿司。
因为:一,寿司看起来很美,有黄色的大根儿、红色的火腿、绿色的菠菜、白色米饭,它们包在黑色的紫菜里。
这么美的食物,吃的时候食欲一定很好。
二,做寿司的材料没有严格的规定,很灵活,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材料包在里面。
这样,做出来的寿司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
三,做寿司也不难,只需把菜烫一下,在米饭中倒点香油,放入切好的火腿、蔬菜,用紫菜紧紧地包起来。
出门游玩,把寿司放在饭盒里带到外边吃很方便。
四,寿司有营养,是一种健康食品。
概括:食物食欲材料灵活把方便营养三、例文讨论学习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作者问什么喜欢美食?各段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各写出一句概括的话。
我是个“小馋猫” 小时候我有三个心愿:一是读遍天下好书,满足自己好奇的愿望;二是买下所有漂亮的布娃娃,满足自己好玩的心愿;三是尝尽世上美食,满足自己好吃的天性。
妈妈说我小时候就贪吃,我学说话时,第一个说出的词是“妈妈”,第二个词就是“吃”,不知这是不是真的。
还有一个笑话,在我八九岁时,有一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一起吃饭,听说我看过《红楼梦》,大家就故意考我,问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章。
我马上就说:“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大家都频频点头,又问:“那么,你能说说这一章的内容吗?”我说:“我最喜欢刘姥姥吃的茄子和点心。
”接着,我流利地背起来:“鱼香茄子,绿豆糕……”大家都笑着说:你真是一只小馋猫。
长大后,我一直相信,热爱美食的人对生活也是充满热情的。
真的,看着那些颜色鲜艳、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食物,心情一下子就会单纯、开朗起来。
我的一个好朋友常常约我一块吃饭,她说:“看见你吃饭时手舞足蹈的快乐样子,我也非常高兴,胃口大开。
”原来好胃口和好心情一样是可以“传染”的!我也一直相信美食有一种让悲伤停止的力量。
《发展汉语·中级写作》范文难易度分析作者:蔡淑华来源:《天津教育·下》2018年第11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写作课是一门重要的语言技能训练课,教材在这门活动课中有着教学凭借的作用。
《发展汉语》作为对外汉语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凭借之一,其难易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果,其中的范文只有难易适当、长短适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示范和可模仿性作用。
中级写作是初高级过渡的桥梁,中级写作教材中范文选编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初级水平的学习者能否成功地实现向高级水平学习的过渡。
可见,对《发展汉语·中级写作》范文难易度进行分析至关重要。
易读性是指书面材料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程度。
文本易读性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易读性公式上,大多数学者采用Fry的“阅读难度评估指示图”,众多公式中,多数把词汇难度和句法难度两方面作为公式的重点。
卢伟提出汉字、词汇、语法结构、语篇等几个语言变量是影响对外汉语教材语料的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
张宁志参照Fry公式的研究方法,将对外汉语的句长、非常用词进行量化,指出每百字句子数是区分中高级教材的重要标准。
本文采用Fry公式的研究方法,从字频统计分析,生词量、词频统计分析,平均句长统计分析,篇长统计分析这五个方面对《发展汉语·中级写作》中范文的难易度进行定量分析,以明确范文在汉字层面、词汇层面、句子和语法层面、语篇层面所体现的易读性问题。
字频统计分析字频指一个字的常用度,是测量汉字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字频能反映汉字的难度,进而间接反映出文本的难度。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它将常用的汉字分为六个级别,统计文本中六个级别的字频是反映文本汉字层面难度的方法之一。
汉字字频与教材难度的关系是:高字频的汉字越多,教材难度越小;反之,教材难度越大。
字频统计采用传统的全文统计法,以《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为依据,统计每篇范文中所含汉字的等级,平均每百字三级、四级、五级、六级、超纲字数即范文中各级字数除以篇长乘以100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