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通道外科理念下麻醉医生的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26
·医院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家逐渐兴起一种新的外科理念,即快通道外科(ast-track surgery,FTS),国内学者将其翻译为快速康复外科、快通道外科等。
它是将麻醉学、手术方式、疼痛控制、护理等多方面措施加以优化、组合,以达到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等目的的一门新兴学科[1]。
这一外科理念可概括为:在充分理解围术期患者病理、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应激和可能造成的不必要的操作损伤,以做到整个围术期的无痛苦与零风险[2]。
这个团队既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医生也包括手术室护士和康复人员。
各个成员广泛地通力合作参与到围术期患者医疗程序中时,快通道手术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3]。
1手术室的管理由于工作量的增加,手术室护士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如果只是依赖护士的加班是不现实的,并且疲劳工作只会给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而且增加人员面临人力资源和编制成本高的压力。
实施弹性排班可适应手术量的增长,缓解人员紧缺的现状,如何使有限的人力和手术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减少与手术科室的矛盾,提高手术台周转率,同时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成为医务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4]。
手术室的管理目标就是根据相关规范,制定工作制度、标准、规程,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让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5]。
2影响手术顺利完成的因素2.1手术延误手术延误是影响手术室效率的常见原因,Overdy 等[6]预见性地研究手术室延误的原因,结果显示普遍第一台手术延期的原因为手术医生[7]。
其次有患者、麻醉、手术护士的因素。
有文献报道利用数据库研究,显示造成手术延期最主要原因是外科医生对有些必要的术前检查没有进行、手术同意书未签[7]。
其他原因还有:患者静脉穿刺困难,导致手术室护士没能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临时取消了手术、麻醉穿刺困难、患者迟到、交接患者不及时等。
大多数的延期都可以通过外科医生及麻醉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协调配合得到消除的。
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在医院进行手术前,麻醉医生一定会与患者进行细致的沟通,这是为什么呢?在医院中,我们常听到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的话,其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麻醉医生对于手术患者的重要性。
相比于手术医生在进行治疗时主要关注与病灶部位的情况,麻醉医生时刻观察着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以及麻醉效果,以确保患者生命活动正常的同时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比如大出血等问题,麻醉医生则更加忙碌,可以说麻醉医生直接关系到了患者是否可以存活。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麻醉医生的重要作用。
1、什么是麻醉?麻醉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使人躯体麻木,丧失意识,感觉不到外界环境的刺激。
在这种状态下,当对病人进行手术时,由于无法感受到疼痛,因此可以更好的治疗病人,达到手术的目的。
因此,麻醉在初期主要是为了实现手术止痛的目的,随着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在医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其最基本的原则还是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无痛手术。
由于麻醉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麻醉师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其需要综合了解多个医学科目的理论基础知识,比如病理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儿、麻醉以及临床医学等。
除此之外,麻醉师还需要具备强大的心脏,在手术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细致观察力以及果断的决断力。
全面掌控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指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果断进行干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2、麻醉的工作范围(1)临床麻醉:临床麻醉是麻醉医生最常执行的操作,其指的是对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操作,在临床麻醉中,麻醉医生会预先与患者以及主治医生进行沟通,确定麻醉方案,并在手术中严密监视患者所有的生命指征,针对意外情况进行及时干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手术结束后,还会将患者送回病房中继续进行监控,以免出现意外情况;(2)重症监护:麻醉医生在重症监护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重症患者的生命脆弱,随时可能出现意外,在专业医护人员的细致护理之外,麻醉医生严密的监控工作也不可忽视,通过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对重症病人进行救治,是麻醉医生的基本工作内容之一;(3)特殊检查:医学检查是针对疾病进行检查的手段,对于诊断疾病非常重要,但是不是所有的医学检查都是无创或者无痛的,某些特殊的检查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麻醉医生对病人实施麻醉,解除病人的痛苦,保证检查可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4)急救复苏:危重急诊病人或者手术过程中,当病人出现意外休克或者体征变化时,需要麻醉医生紧急进行复苏抢救,挽回患者的生命;(5)疼痛诊疗:疼痛人体一种重要的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制止人类的一些危险行为,并提示人类身体存在的隐患。
快通道手术中手术室流程优化管理对手术病人满意度调查作者:胡俊许家丽顾超琼彭奎珍何英梅蒙慧华梁宁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流程优化管理,建立手术快速通道,提高手术室的操作质量,调查病人对手术室流程优化管理的满意度。
方法:通过优化管理手术室手术过程中的流程实施,分析各方面影响手术室优化管理进程的原因。
结果:手术间隔时间缩短10~25min,首台手术的时间准点率明显提高。
结论:手术室流程优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的操作以及管理质量,在手术快通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快通道;手术室;优化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05—02快通道外科的概念是通过整合多种围术期处理措施促进患者在择期手术后早期出院,较快恢复日常生活。
因此,快通道意味着一种新的围术期医疗模式的实现。
快通道外科是通过多学科合作加快患者的手术后康复,以提高围手术期效率的一种方法[1]。
麻醉医生作为围手术期医生,在快通道外科中起着关键性作用[1],随着待手术患者的增多,使得医院手术室的使用非常紧张,许多医院逐渐开始意识到优化手术室管理的必要性,手术室优化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和其他手术的有效运转,甚至还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何让使有限的人力和空闲的手术间得到有效的利用,减少与手术科室之间的矛盾。
这是现在摆在很多家医院面前的一个难题。
手术室的管理目标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手术间的使用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一套良好的优化管理系统[2]。
现将本院2011 年 3月至 2013 年 3月快通道手术中手术室流程优化管理以及对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室流程优化管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 临床资料本院是一所具有近2000张病床的教学性质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配备全省最先进的一起设备,中心手术室设有24个手术间,分为手术室一区和手术室二区,一区有18个手术间,二区有6个手术间。
※ 通信作者:双卫兵,Email :shuangweibing@围术期管理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具体实施与应用颉红杰1 邓 欣2 双卫兵3※(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2武警山西省总队机动支队勤务保障大队卫生队,山西 太原 030054;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山西 太原 030001)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是通过优化围术期的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心理/生理的创伤应激,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的外科新理念[1-3]。
研究表明ERAS 可减少约47%术后并发症,并缩短30%的住院时间[4,5]。
目前ERAS 已经在手术科室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腔镜技术日益成熟的基础之上,弥补了传统临床路径的不足,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
ERAS 理念在围术期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应用涵盖了麻醉、手术及护理等多个环节,主要包括:①术前准备措施;②术中优化措施;③术后康复措施。
现将详细阐述如下。
1 术前准备措施1.1术前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 外科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对机体会造成一定的创伤,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患者会针对手术是否成功、否会有并发症/后遗症而担忧,约有80.7%的手术患者因此产生焦虑,68%手术患者产生抑郁,从而增加了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增高了手术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8]。
ERAS理念认为由医生、护理及麻醉人员共同对入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围术期心理疏导,有助于建立医护患之间的信任,缓解患者因计划手术带来的焦虑和抑郁,减轻相关应激反应,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9]。
术前宣教主要包括具体病情的沟通、生活方式的指导、麻醉方式及相关并发症预防和控制的讲解、术后的镇痛策略、康复各阶段相关策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10,11]。
宣教时可以应用书面文字、多媒体课件或三维模型等手段,这样不仅利于患者理解手术相关问题,还有助于减少患者关于手术的焦虑,对于预后有积极的影响[12]。
临床麻醉在快速康复外科方面新进展鹤岗市中医院 154100【摘要】快速康复外科指的是通过相应的医学证据,采取一系列手术期的优化措施。
在快速康复外科中侧重于临床上多个学科的合作,从而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在快速康复外科中各个环节均需要麻醉,因此应提高对麻醉的重视。
【关键词】快速康复;临床麻醉;麻醉方式在快速康复外科中麻醉主要应用在术前宣传教育、评估优化、液体治疗与体温监控以及术后镇痛等环节,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一、快速康复外科快速康复外科也可以称之为手术快通道、加强康复路径等,英文简称为ERAS。
通过一系列有证可寻的医学证据,对手术期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优化,集合麻醉、微创手术和镇痛等多方面。
并且在临床上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合作,进而实现手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的降低,并降低患者的术后死亡率,实现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从而减少患者所需支付的医疗费用。
最初是由丹麦的一位外壳医生提出该理念,该医生指出导致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原因是多模式的,因此通过单一模式的方法进行干预,无法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
在2001年,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被提出,核心思想便是通过改进医疗行为,并对各项手术前期、中期和后期具有较好效果的方法进行应用。
从而使患者的应激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器官功能,最终使患者恢复至健康状态。
随着对病理、生理等深入了解,北欧地区的部分国家最先成立了快速康复外科合作组织。
该理念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最初被应用在心血管的外科手术上,并在结直肠外科中得到深入研究,促进了该理念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快速外科合作组织和国际外科代谢与营养协会等联合发布了指南共识,在该项指南中指出,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各个环节应用麻醉,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宣传教育、体温的监控、麻醉方式等方面。
随着相关人员对该领域的不断研究和创新,使得一部分新的观点诞生。
麻醉医师在整个手术中起什么作用?在手术的过程当中对经历过手术和麻醉的患者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打了一针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手术也完成的,麻醉就是简单的打一针那么简单,但是很少人可以清除的了解到,今天的麻醉医生在手术实当中的任务除了需要保障患者的舒适程度之外,更主要也是更重要的是在手术期间和麻醉恢复期间进行风险控制,手术,麻醉,原发疾病等引起的重要生命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诊断,并由此进行治疗,预防及紧急处理麻醉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异常,以免发生并发症及严重的后遗症,保证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
因此,业界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外科大夫治病,麻醉大夫保命”。
当下因为不同的人对于麻醉的耐受性和反应程度不同,在麻醉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在麻醉的过程当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意外和并发症。
在这些意外当中有循环抑制,心跳骤停以及呕吐和神经损伤等一系列的风险,这也是在当下手术的过程当中,麻醉医生需要随时守在病人的身边,并且需要对于手术的步骤进行深入了解,需要对于麻醉的药物的适应症和相关的禁忌症需要具有深刻的了解,核心的目的就是让患者的生命体征始终控制在正常的生理水平当中,更重要的是在手术的过程当中和麻醉的恢复时间段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生命功能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进行及时的治疗,保障安全性。
在一百多年前,手术开刀,哪怕是最简单的阑尾炎这样的治疗方法,对于一百年前的患者来说都是拿命在赌,在早期的手术实,和今天这样安静的操作具有巨大的差异,病房里面到处都是病人的哀嚎和满地的鲜血,麻醉方法非常原始,但是通过五十年代外壳和麻醉的发展已经可以让大部分人可以承受常规医疗,哪怕各种脏器的抑制以及心血管得到了安全的开展。
麻醉医生可以说是手术病人当中最重要的医生,所有的病人最主要的期待就是可以安全无痛的完成手术。
对于外壳医生来说,需要平稳,良好的手术模式和条件,麻醉医生的价值和重要性,其实是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水平是成正比的,越大的一员那么重症病人也就越多,麻醉科最主要的重要性也就越发重要,如果没有好的麻醉科那么医院的水平也不高,简单的来说高水平的重症急救和外科手术是无法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