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思路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143
简述医学影像诊断原则
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客观性:医学影像诊断需要客观分析影像信息,避免主观感受的干扰。
2. 综合性:医学影像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影像表现、病史、体检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诊断。
3. 比较性:医学影像诊断需要进行对比分析,对疾病变化进行追踪、评估,并与正常结构进行对比。
4. 系统性:医学影像诊断需要对整个疾病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诊断思路。
5. 安全性:医学影像诊断需要遵循安全与合理的原则,减少对人体的辐射影响,确保患者的安全。
6. 准确性:医学影像诊断需要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部位和范围,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528-免疫抑制患者肺部感染影像学诊断思路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免疫低下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影像征象及解读1、患病时肺部可出现碎石路征的疾病不包括()A、PCPB、PAPC、肺泡癌D、肉芽肿[正确答案]E、间质病变2、下列疾病患者不会出现肺部反晕征的是()A、真菌感染B、肺泡癌[正确答案]C、淋巴瘤样肉芽肿D、Wegner肉芽肿E、机化性肺炎3、免疫低下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影像伴随征象不包括()A、空洞B、空抛C、液气平D、蜂窝征[正确答案]E、胸水4、下列哪一项是肺部晕征的形态表现()A、弥漫毛玻璃B、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隔增厚,呈网格状改变C、环状磨玻璃影包围结节和实变[正确答案]D、局灶性毛玻璃环绕新月形E、局灶性毛玻璃环形实变5、关于肺空洞相关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肺内病变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B、可分为单发和多发C、内壁均光滑[正确答案]D、厚壁(≥3mm)、薄壁(<3mm)E、常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等(二)免疫缺陷患者肺内“渗出”的影像学鉴别1、下列疾病不属于肺实变的是()A、结核B、淋巴瘤C、哮喘[正确答案]D、GVHDE、药物性肺损伤2、引起肺部毛玻璃影的因素不包括()A、肺泡容积减小B、肺泡部分填充C、肺内灌注增加D、肺间质变薄[正确答案]E、肺泡壁增厚3、下列有关支气管(小叶性)肺炎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腺泡结节B、边界模糊,4-10mmC、单发,局限于一个肺叶[正确答案]D、气管壁可见增厚E、进展小叶、亚段、段实变4、不属于大叶性肺炎影像学特点的一项是()A、多发累及多个肺叶[正确答案]B、实变,支气管气相C、增强可见强化D、边缘可见毛玻璃E、起源于外周,贴近胸膜和叶间裂向中央进展5、下列疾病患者肺部可出现毛玻璃影的是()A、PTLDB、PCP[正确答案]C、GVHDD、结核E、真菌性肺炎(三)免疫抑制患者肺部感染临床鉴别诊断思路1、导致T淋巴细胞缺陷主要包括()A、肠道疾病B、化疗、移植[正确答案]C、急性白血病D、糖皮质激素药物E、烧伤2、在免疫抑制宿主肺部感染鉴别诊断要素中,不包括()A、宿主因素B、病史体征C、血/尿常规[正确答案]D、影像驱动E、全面检查3、B淋巴细胞缺陷主要见于()A、病毒感染B、糖皮质激素药物[正确答案]C、HIV/AIDSD、淋巴瘤E、移植4、如患者职业为养鸽者,则优先考虑感染()A、马红球菌B、曲霉菌属C、分支杆菌或地方性真菌D、新型隐球菌[正确答案]E、厌氧菌5、下列关于免疫抑制宿主肺部感染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机会感染比例逐年减少[正确答案]B、混合感染多见C、病原分布与免疫抑制类型、时间有关D、侵袭或播散病例发展迅速、预后差E、早期影像轻、不典型(四)免疫抑制患者肺部常见感染鉴别要点1、肺部真菌感染最重要的3个病原分别是()A、伊氏肺孢子菌、念珠菌、分枝杆菌B、大肠杆菌、伊氏肺孢子菌、新型隐球菌C、伊氏肺孢子菌、曲霉菌(尤其是烟曲霉)、新型隐球菌[正确答案]D、伊氏肺孢子菌、曲霉菌(尤其是烟曲霉)、肺毛霉菌E、新型隐球菌、大肠杆菌、念珠菌2、()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粘痰或拉丝痰,黑痰,咳血,喘息,可伴肺外播散A、病毒性肺炎B、分枝杆菌肺病C、侵袭性曲霉菌病[正确答案]D、新型隐球菌肺病E、念珠菌肺炎3、()的临床表现进展快,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表现,体征与症状不平行(无啰音)A、新型隐球菌肺病B、念珠菌肺炎C、肺毛霉菌感染D、病毒性肺炎[正确答案]E、分枝杆菌肺病4、下列有关新型隐球菌肺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影像:实变(宽基底、胸膜下)、结节伴晕或空洞B、症状影像特异,发热、肺部阴影不用筛查[正确答案]C、全身播散:肺、CNS、皮肤常见D、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测定可做诊断试验E、症状影像不特异,发热、肺部阴影都应筛查5、免疫抑制宿主CMV肺炎最常见,尤其T细胞抑制治疗和移植后()A、1-4个月[正确答案]B、1-2mC、1-3mD、2-4mE、2-6m。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75-肺部感染性疾病的
诊疗思路与病例分析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弥漫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
1、合格BALF所要求混有上皮细胞的比例应低于:
A、15%
B、10%
C、8%
D、3%[正确答案]
2、肺泡灌洗液中最主要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正确答案]
B、淋巴细胞
C、中性和嗜酸细胞
D、其他细胞
3、肺泡灌洗液中正常CD4+/CD8+比值为:
A、1.0
B、0.9~1.0
C、1.5~1.8[正确答案]
D、2.0~1.8
4、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来诊断弥漫性肺病,其依据有:
A、灌洗液的外观
B、细胞学检查
C、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D、以上皆是[正确答案]
5、以下不属于免疫介导性DPLD的是:
A、结缔组织疾病
B、PVOD[正确答案]。
临床分析中的疾病诊断思路在临床实践中,准确的疾病诊断是医生的首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临床分析中常用的疾病诊断思路。
一、病史采集在进行疾病诊断时,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生时间、症状的持续时间、病情发展情况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嗜好以及职业情况等,这些信息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和听诊等手段进行的。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精神状态、体态等,以及检查患者的皮肤、巩膜、黏膜、淋巴结等部位。
通过触诊、叩诊和听诊等技术,医生可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体内器官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体内是否存在异常的杂音等。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进行检验,获得患者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病原体标志物等信息。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血凝指标、免疫学指标、微生物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使用X线、CT、MRI、超声、放射性同位素等技术,在医学影像上获得患者体内结构和病变的信息。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摄影、CT扫描、MRI检查、超声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异常的结构、组织或肿瘤,为医生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帮助。
五、诊断思路在进行疾病诊断时,医生需要将上述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医生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以及可能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此外,医生还需要参考相关的临床指南和疾病诊断标准,以便更加准确地确定患者的疾病种类。
六、举例分析下面通过一个实际的疾病例子来进一步说明疾病诊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