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学院“活动:争做科学”小问号“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活动主题:争做科学小问号(第二课时)活动目的: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增加科普知识,破解身边的谜团,发现宇宙奥秘的兴趣。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
活动准备:1、收集相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制作演示文稿(展示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2.、小故事、小诗歌3、学生自己的科技小制作的成品和介绍词。
活动过程:一、预备整队1.中队长:“全体坐正!”“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2.小队长:“第小队,起立!”“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报数完毕以后)“稍息”!3.小队长报告:“报告中队长,第()小队原有()人,实到()人。
报告完毕,请指示。
”中队长回队礼,回答:“接受你的报告。
”4.中队长发出口令:“全中队,立正。
”5.中队长报告:“报告中队辅导员,本中队原有少先队员()人,实到()人,《争做科学小问号》主题队会准备就绪,请指示。
”6.中队辅导员回答:“接受你的报告,批准你的要求。
并预祝你们的中队会取得圆满成功。
二、宣布活动开始1.出旗,敬礼。
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
”2.唱队歌。
中队长:“礼毕。
唱队歌。
”(注:有指挥,唱完整两段)3.中队长:“全体请坐。
”二()中队“我们爱科学”主题队会现在开始,有请()同学和我一起主持。
三、活动内容(一)开篇串词甲:当远古时代的原始人,开始用火做饭、取暖、照明;乙:当1800 年前的蔡伦纸出现在市井、宫廷;甲: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乙:当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胜利完成了太空之旅。
甲:人类在创造中成长,世界在创造中前进,社会在创造中繁荣。
乙: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吧。
甲: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乙:从小学会创造性劳动。
甲:努力培养创造性才能。
甲乙:《我们爱科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小问号》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小问号》,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生活中的小问号》和第四章《小问号帮助我们成长》。
具体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解答问题,帮助幼儿了解事物的本质,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疑问,提高幼儿的提问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解决问题,增强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学会解答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提问、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图片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幼儿学会提问,并尝试解答问题。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提问,共同解答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观察、提问、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提问。
六、板书设计1. 《小问号》2. 内容: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合作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一件物品,提出至少三个问题,并尝试解答。
(2)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提问能力?2. 答案:(1)问题示例:为什么这个杯子是透明的?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有什么用途?(2)探讨结果:鼓励幼儿多观察、多思考,给予表扬和鼓励,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提问、解答问题方面的困难,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提问和解答过程,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学会解答问题。
大班科学教案:我是小问号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问号的作用,知道问号是用来提问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问号的认识:让幼儿了解问号的外形特点,知道问号是用来提问的。
2. 问号的使用:教幼儿如何正确地使用问号提问,培养幼儿的提问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问号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问号的外形特点,讲解问号的作用。
3. 实践操作:让幼儿练习用问号提问,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总结提升:通过一个小游戏,巩固幼儿对问号的认识和使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问号的认识和运用情况。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提问的情况。
3. 通过定期测评,检查幼儿提问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问号的认识、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练习。
2. 谜语卡片:用于导入环节,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3. 提问小游戏:用于课堂实践,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提问。
4. 家长沟通表格:用于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问号的兴趣。
(已完成)2. 问号的认识:让幼儿了解问号的外形特点,知道问号是用来提问的。
(已完成)3. 问号的使用:教幼儿如何正确地使用问号提问,培养幼儿的提问意识。
(已完成)4.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的提问场景,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问号。
5. 提问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提问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提升:通过一个小游戏,巩固幼儿对问号的认识和使用。
(已完成)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问号的认识和运用情况。
(已完成)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提问的情况。
(已完成)3. 通过定期测评,检查幼儿提问能力的提升。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小问号》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身边的科学”内容,详细围绕“小问号”主题展开。
主要涉及第5节“生活中的小发现”,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学会用简单的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培养其观察能力。
2.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如放大镜、磁铁等)、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如放大镜下的昆虫、磁铁吸铁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讲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引导幼儿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小组进行讨论,观察周围的物品,提出问题并记录下来,然后尝试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幼儿可提出疑问或补充。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小问号2. 内容:观察现象:实物图片、视频等提出问题:幼儿记录的问题解决方法:幼儿提出的解决方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小问号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家中的物品,提出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2. 答案:幼儿根据观察和探究的结果,用画笔记录下来,形成观察日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小问号”主题活动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观察、多提问、多思考。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小问号》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小问号》,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生活中的科学》。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问题,学会提问;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提问,并能针对问题进行有效探索。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PPT、实验材料(放大镜、磁铁、纸杯等)、问题卡片。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有趣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问题卡片为例,讲解如何提问、思考、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提问、解决问题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4. 实验探索(1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引导幼儿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科学——《小问号》2. 主要内容:提问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科学实验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物品,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2. 答案:幼儿需将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绘画或文字的形式呈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幼儿的参与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提问,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组织相关的科学活动,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提问,并能针对问题进行有效探索。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少年队活动课教学计划
少先队活动课的目标: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总体目标,把握少先队组织属性,实现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少先队活动课的形式:
以少先队特有的大、中、小队及红领巾小社团等形式,根据时代要求和当今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特点需求,吸收少先队历史上经典、有效的活动形式,创新设计为少年儿童喜欢、有时代感、普遍性强的活动形式,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课主要采用少先队组织生活和集体活动形式,综合运用组织培养、群体互动、信息传播、个体辅导等方法。
注重运用包括图书、报刊、电视少儿频道、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少先队队室、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宣传栏等校内媒体,以及辅导员、家长和少先队员之间的人际传播等渠道,运用时代感强的优秀文化艺术产品,传播教育内容。
注意关心少先队员的个体特点,根据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少先队活动课的有效途径:
1.集中性活动。
2.经常性活动。
3.团体游戏活动。
4.红领巾小社团活动。
5.评价性活动。
二年级活动建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是小问号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2. 让幼儿学会观察、提问、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幼儿理解“小问号”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勇于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内容:1. 介绍“小问号”的含义和作用。
2.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3. 学习如何寻找和验证答案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幼儿观察的实物或图片,如动植物、日常用品等。
2. 制作一些关于“小问号”的教学卡片和海报。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材料,如水、杯子、颜色粉等。
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引入“我是小问号”的主题,让幼儿理解“小问号”代表的是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观察与提问:展示准备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
教师记录下幼儿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3. 寻找答案:选择一些幼儿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混合颜色、观察植物生长等,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5. 总结分享: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受,强调“小问号”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扮演“小问号”,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热情。
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观察家中的动植物、探索厨房里的科学等。
教学总结:本次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让他们学会观察、提问、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活动,幼儿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保持“小问号”的精神,勇于提问和探索。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看他们是否能主动提问和参与探究。
2. 通过幼儿提出的问题和找到的答案,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是小问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我是小问号”,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提问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有效探究。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提问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笔、纸张、放大镜、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内容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如冰融化、植物生长等。
邀请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知道为什么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讲解,引导幼儿思考。
举例说明如何观察、思考、提问,如:“为什么树叶会变色?”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和提问的成果。
4. 实践探究(15分钟)教师分组,每组提供一个实验器材,让幼儿观察并探究。
强调观察、思考、提问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是小问号2. 主要内容: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实践探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出至少三个问题,并尝试解答。
示例:问题1: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解答: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和微小粒子散射太阳光,蓝光散射得比较多,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问题2:为什么树叶会变色?解答:因为叶绿素在秋天不稳定,容易分解,使得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显现出来,导致树叶变色。
问题3:为什么水会结冰?解答:因为水分子在低温下会减缓运动速度,逐渐凝固成冰。
活动主题:争做科学小问号(第三课时)活动目标:通过知识问答和生动活泼的表演,让队员们在轻松松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科学的教育。
在活动中,让队员们认识到人类只有依靠科学,才能探索宇宙的奥秘。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从小爱科学,努力学科学,长大为科学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活动准备:1、确定主持人,确定航天人翟志刚的扮演者和地球的扮演者。
2、有关课件制作。
3、准备诗朗诵《望星空》,配乐。
4、排演歌伴舞《月亮之歌》,确定伴舞人选。
5、确定快板《爱科学,学科学》人选。
6、完成科技小制作——小火箭。
活动过程:一、队会仪式整理队伍、清点人数(1)中队长整队宣布:中队会准备开始,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2)小队长出队整队: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
小队长整队完毕,然后跑到或跨到距中队长约两步的位置立定,向中队长敬礼,中队长还礼,小队长报告:“报告中队长,第一小队有少先队员x人,出席x人,(缺席x人)。
报告完毕。
”中队长答:“接受你的报告。
”中队长敬礼,小队长还礼后回到本小队前,发出“第一小队,稍息!”的口令,站立原位。
(3)各小队依次报告完后,中队长转身面向中队辅导员敬礼,中队辅导员还礼,中队长报告:“报告中队辅导员,本中队原有少先队员×人,出席×人。
队会一切工作准备完毕,请您参加,并给予指导,报告完毕。
”(4)中队辅导员回答:“接受你们的报告,参加你们的队会,并预祝你们的主题中队会圆满成功。
”中队辅导员敬礼,中队长还礼。
二、开场:播放茫茫宇宙的画面,配背景音乐《月亮之歌》。
主持男:队员们,在这浩瀚无边的宇宙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有多少科学家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主持女:今天就让我们这些21世纪的少先队员们展开智慧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中一起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吧!主持男:啊!喜看未来的科学家们,正在茁壮成长……三、活动:航天人翟志刚扮演者上场。
翟:咦!今天你们班怎么这么热闹呀?主持女:啊?您不就是航天人翟志刚叔叔吗?主持男:(跑过来惊喜地拉住翟志刚的手)翟叔叔,我好羡慕您啊,见到您,我真高兴!全体队员:翟志刚叔叔好!主持女:欢迎翟叔叔参加我们的中队会。
活动主题:争做科学小问号(第一课时)活动形式:以中队主题队会的形式,现场表演、多媒体展示等反映主题。
活动准备:l.搜集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自然科学现象。
2. 搜集一些科学家和历史名人从小爱科学的小故事。
3. 准备一些和生活贴近的科学小实验。
4.自己动手的科技小制作、奇思妙想等。
活动目标:1.注重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汲取科学家身上的民族精神和魅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3. 面向全班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科普教育质量。
活动过程一、预备整队1.中队长:“全体坐正!” “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2.小队长:“第小队,起立!” “立正!” “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报数完毕以后)“稍息”!3.小队长报告:“报告中队长,第()小队原有()人,实到()人。
报告完毕,请指示。
”中队长回队礼,回答:“接受你的报告。
”4.中队长发出口令:“全中队,立正。
”5.中队长报告:“报告中队辅导员,本中队原有少先队员()人,实到()人,《争做科学小问号》主题队会准备就绪,请指示。
”6.中队辅导员回答: “接受你的报告,批准你的要求。
并预祝你们的中队会取得圆满成功。
二、宣布活动开始1.出旗,敬礼。
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
”2.唱队歌。
中队长:“礼毕。
唱队歌。
”(注:有指挥,唱完整两段)3.中队长:“全体请坐。
”二( )中队“争做科学小问号”主题队会现在开始,有请()同学和我一起主持。
三、活动内容(一)欢迎中队长讲话。
中队长:亲爱的队员们,邓小平爷爷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所以我们幼苗中队的少先队员们,早就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今天我们二()中队在这里举行“科技在我们身边”的中队活动,旨在展现我们的活动成果,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希望队员们在活动中踊跃发言,大展身手。
9月上一年级《我们的标志》9月下二年级《帮助实现小心愿》9月下一年级《认识新伙伴》9月上二年级《我们的队旗》9月上三年级《我们的队歌》9月上四年级《我们的队名》9月下三年级《集体的力量》9月上四年级《我们的队名》9月上五年级《我们的队礼》9月上六年级《我们的作风》9月下五年级《消除烦恼我能行》9月下六年级《在信任中快乐成长》10月上一年级《我是祖国小苗苗》10月上二年级《爱家乡爱祖国》10月下一年级《学会文明礼貌用语》10月下二年级《孝敬父母》10月上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10月上四年级《民族精神代代传》10月下三年级《做为人正直好少年》10月下四年级《学做诚实好少年》10月上五年级《日行一善》10月上六年级《学会感恩》10月下五年级《赞美伟大祖国好》10月下六年级《与祖国同行》11月上一年级《争做科学小眼睛》11月上二年级《学做“科学小问号”》11月下一年级《红领巾游戏》11月下二年级《要健康的生活》11月上三年级《科学小发明活动》11月上四年级《与科学工作者面对面11月下三年级《集体舞比赛》11月下四年级《体育技能展示》11月上五年级《争做科学小能手》11月上六年级《我们爱科学》11月下五年级《体育技能展示》11月下六年级《勇敢体验》12月上一年级《交通安全》12月上二年级《谨防受骗》12月下一年级《与新伙伴手拉手》12月下二年级《小队队员手拉手》12月上三年级《学习日常安全知识》》12月上四年级《防灾逃生》12月下三年级《城乡少年手拉手》12月下四年级《手拉手红领巾助残》12月上五年级《自护自救互助》12月上六年级《用法律保护自己》12月下五年级《各族少年儿童手拉手》12月下六年级《与低年级队员手拉手》9月上二年级《我们的队旗》.9月下二年级《帮助实现小心愿》9月上一年级《我们的标志》9月下一年级《认识新伙伴》9月上三年级《我们的队歌》9月下三年级《集体的力量》9月上四年级《我们的队名》9月下四年级《集体过生日》9月上五年级《我们的队礼》9月下五年级《消除烦恼我能行》9月上六年级《我们的作风》9月下六年级《在信任中快乐成长》10月上一年级《我是祖国小苗苗》10月下一年级《学会文明礼貌用语》10月上二年级《爱家乡爱祖国》10月下二年级《孝敬父母》10月上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10月下三年级《做为人正直好少年》10月上四年级《民族精神代代传》10月下四年级《学做诚实好少年》10月上五年级《日行一善》10月下五年级《赞美伟大祖国好》10月上六年级《学会感恩》10月下六年级《与祖国同行》11月上一年级《争做科学小眼睛》11月下一年级《红领巾游戏》11月上二年级《学做“科学小问号”》11月下二年级《要健康的生活》11月上三年级《科学小发明活动》11月下三年级《集体舞比赛》。
“少年科学院”活动:争做“科学小问号”少先队活动课授课方案活动主题“少年科学院”活动:争做“科学小问号”活动目标1、了解科学的作用,探索科学的奥秘。
2、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喜爱科学幻想。
教学重点鼓励队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知道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引导队员乐于探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有关科学常识。
教学难点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喜爱科学幻想。
活动形式少先队活动课前准备 1、课前请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记录发现并思考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2、思考自己曾经独立解决过的生活上的小事情。
活动内容活动案例一、预备部分:整理队伍,清点人数。
1、各小队清点人数,并报告中队长。
2、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请示批准。
二、正式部分:队会仪式、活动内容1、出旗、少先队员敬队礼。
2、唱队歌。
3、主题活动(一)导入1、主持人: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并懂得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
2、观看毕昇发明纸张的视频(二)我也爱科学1、观看科幻片:《冰川世界》等;2、科学探索小游戏活动;3、讲述达尔文《有趣的发现》,寻求《钱学森之问》、《爱迪生发明》故事;4、小队介绍“方便防雨书包”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呢?5、小队进行科学小魔术展示6、科学小实验:水的魔力。
(三)最棒“科学小问号”竞选活动:1、比比谁提出的科学问题多。
交流同学之间的问题,看谁的问题最令人感兴趣。
2、科学问答大比拼:比比谁找到的科学答案多我们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听到雷声?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海马是马吗?天为什么会下雨?酸奶是坏掉的奶吗?我们吃萝卜的根还是叶子?…………3、选出“最棒小问号”4、主持人小结:同学们,你们学习知识不仅在于课堂,生活中有许多的学问,还需要大家去多发现,多思考,这样咱们才能变得越来越聪明,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只要你们处处留意,说不定,就能从这些小事情、小问号中创造出伟大的发明呢!(四)中队辅导员总结(五)呼号。
“少年科学院”活动:争做“科学小问号”
少先队活动课授课方案
活动主题“少年科学院”活动:争做“科学小问号”
活动目标
1、了解科学的作用,探索科学的奥秘。
2、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喜爱科学幻想。
教学重点鼓励队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知道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引导队员乐于探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有关科学常识。
教学难点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喜爱科学幻想。
活动形式少先队活动
课前准备 1、课前请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记录发现并思考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2、思考自己曾经独立解决过的生活上的小事情。
活动内容活动案例
一、预备部分:整理队伍,清点人数。
1、各小队清点人数,并报告中队长。
2、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请示批准。
二、正式部分:队会仪式、活动内容
1、出旗、少先队员敬队礼。
2、唱队歌。
3、主题活动
(一)导入
1、主持人: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并懂得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
2、观看毕昇发明纸张的视频
(二)我也爱科学
1、观看科幻片:《冰川世界》等;
2、科学探索小游戏活动;
3、讲述达尔文《有趣的发现》,寻求《钱学森之问》、《爱迪生发明》故事;
4、小队介绍“方便防雨书包”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5、小队进行科学小魔术展示
6、科学小实验:水的魔力。
(三)最棒“科学小问号”竞选活动:
1、比比谁提出的科学问题多。
交流同学之间的问题,看谁的问题最令人感兴趣。
2、科学问答大比拼:比比谁找到的科学答案多
我们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听到雷声?
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
海马是马吗?
天为什么会下雨?
酸奶是坏掉的奶吗?
我们吃萝卜的根还是叶子?
…………
3、选出“最棒小问号”
4、主持人小结:同学们,你们学习知识不仅在于课堂,生活中有许多的学问,还需要大家去多发现,多思考,这样咱们才能变得越来越聪明,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只要你们处处留意,说不定,就能从这些小事情、小问号中创造出伟大的发明呢!
(四)中队辅导员总结
(五)呼号。
(六)退旗、敬礼
中队长:现在我宣布二二班班争做“科学小问号”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环境设计教室进行相关布置,队旗队徽教室正前方,黑板板书主题,课件准备音频、视频资料
课后实践参加科技活动能独立思考,学会分析查找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课后反思通过此次队会,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科学精神,了解到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学习他们的爱国之志、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同时,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