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色氨酸操纵子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7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色氨酸操纵子是指色氨酸在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包括色氨酸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
色氨酸操纵子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例如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免疫应答等。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涉及多个层面的控制,包括转录调控、翻译调控和后转录调控等。
一、转录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活性主要由转录因子的结合与调控相关。
色氨酸操纵子酶的基因通过转录因子的结合来调控其表达水平。
转录因子可以具有促进或抑制基因转录的作用。
二、翻译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翻译调控主要通过mRNA的
翻译水平来实现。
翻译调控可以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
启动子的选择性剪切和转运,以及调节与转运复合物的互作等方式实现。
此外,一些非编码RNA也可以通过与特定mRNA
结合来调控其翻译水平。
三、后转录调控:在色氨酸操纵子的后转录调控中,重要的方式是通过非编码RNA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稳定性和降解。
例如,微小RNA(miRNA)和长非编码RNA(lncRNA)可以
通过与mRNA结合形成RNA-RNA复合物,从而调控mRNA
的稳定性和降解速率。
总之,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涉及到多个层面和多个调控因子的参与。
这一调控机制对于维持细胞内
色氨酸操纵子代谢平衡以及正常生物学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色氨酸操纵子
色氨酸基因结构图
色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部分,一般的环境难以给细菌提供足够的氨基酸,细菌要生存繁殖通常需要自己经过许多步骤合成色氨酸,但是环境一旦提供色氨酸,细菌就会充分利用外界的色氨酸,减少或停止合成色氨酸。
做到这一点是通过色氨酸操纵子来调控的。
色氨酸调控机制
1.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与阻遏蛋白的负调控
如图所示:在调控色氨酸合成的结构基因上游有一个操纵基因trpR ●在低色氨酸浓度时,trpR控制的阻遏蛋白无活性,下游的结构基
因可正常转录翻译。
●在高色氨酸浓度时,trpR控制的阻遏蛋白具有活性。
能与trpO特
异性结合,阻遏结构基因的转录。
从而阻遏体内的色氨酸合成。
2.衰减子的作用
当色氨酸达到一定程度,但没有高到能够活化阻遏蛋白使其起阻遏作用的程度时,产生色氨酸合成酶类的量已经明显降低,靠着衰减子来调控。
如图所示:在高色氨酸时,trp mRNA在第一个trp E基因开始转录之前即停止生长。
低色氨酸时,mRNA正常转录。
这是因为在色氨酸操纵元trp O与第一个结构基因trp E 之间有一段前导序列。
高色氨酸时转录就会停止在这里。
如图所示:
在低浓度色氨酸条件下,2-3形成发卡结构,不含有U区域,不会形成终止子结构,不会停止转录,继续转录翻译形成色氨酸在高浓度色氨酸条件下,3-4会形成发卡结构,含有U区域,形成终止子结构,停止转录,阻遏色氨酸的合成。
色氨酸操纵子结构特点
色氨酸操纵子(Tryptophan Operon)是一种在细菌中常见的基
因调控系统,它控制了色氨酸的合成。
色氨酸操纵子包括一系列基
因和调控元件,通过这些元件的相互作用,细菌可以根据环境中色
氨酸的浓度来调节色氨酸的合成。
首先,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特点包括调控元件和结构基因。
调
控元件包括启动子、操纵子和终止子。
启动子位于操纵子的上游,
包含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用于启动转录过程。
操纵子包括操纵子
运算子和操纵子启动子,它可以通过结合共同调控蛋白来调节结构
基因的转录。
终止子位于结构基因的下游,用于终止转录过程。
结
构基因包括色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如trpE、trpD、trpC、trpB和trpA。
其次,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当环境中
的色氨酸浓度低时,操纵子运算子上的共同调控蛋白结合到操纵子上,阻止结构基因的转录,从而促使细菌启动色氨酸的合成途径。
而当环境中的色氨酸浓度高时,共同调控蛋白无法结合到操纵子上,结构基因得以转录,从而减少色氨酸的合成。
此外,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还受到其他代谢产物的影响,如核苷酸和核苷酸衍生物。
这些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共同调控蛋白的活性,从而间接影响色氨酸的合成。
总的来说,色氨酸操纵子结构特点包括调控元件和结构基因,其调控机制受到色氨酸浓度以及其他代谢产物的影响。
这些特点使得细菌能够根据环境的需要来调节色氨酸的合成,从而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
⾊氨酸操纵⼦
⾊氨酸操纵⼦
⾊氨酸基因结构图
⾊氨酸是构成蛋⽩质的部分,⼀般的环境难以给细菌提供⾜够的氨基酸,细菌要⽣存繁殖通常需要⾃⼰经过许多步骤合成⾊氨酸,但是环境⼀旦提供⾊氨酸,细菌就会充分利⽤外界的⾊氨酸,减少或停⽌合成⾊氨酸。
做到这⼀点是通过⾊氨酸操纵⼦来调控的。
⾊氨酸调控机制
1.⾊氨酸操纵⼦的结构与阻遏蛋⽩的负调控
如图所⽰:在调控⾊氨酸合成的结构基因上游有⼀个操纵基因trpR ●在低⾊氨酸浓度时,trpR控制的阻遏蛋⽩⽆活性,下游的结构基
因可正常转录翻译。
●在⾼⾊氨酸浓度时,trpR控制的阻遏蛋⽩具有活性。
能与trpO特
异性结合,阻遏结构基因的转录。
从⽽阻遏体内的⾊氨酸合成。
2.衰减⼦的作⽤
当⾊氨酸达到⼀定程度,但没有⾼到能够活化阻遏蛋⽩使其起阻遏作⽤的程度时,产⽣⾊氨酸合成酶类的量已经明显降低,靠着衰减⼦来调控。
如图所⽰:在⾼⾊氨酸时,trp mRNA在第⼀个trp E基因开始转录之前即停⽌⽣长。
低⾊氨酸时,mRNA正常转录。
这是因为在⾊氨酸操纵元trp O与第⼀个结构基因trp E 之间有⼀段前导序列。
⾼⾊氨酸时转录就会停⽌在这⾥。
如图所⽰:
在低浓度⾊氨酸条件下,2-3形成发卡结构,不含有U区域,不会形成终⽌⼦结构,不会停⽌转录,继续转录翻译形成⾊氨酸在⾼浓度⾊氨酸条件下,3-4会形成发卡结构,含有U区域,形成终⽌⼦结构,停⽌转录,阻遏⾊氨酸的合成。
色氨酸操纵子:是一种可阻遏操纵子。
(1)色氨酸操纵子模型结构:5 种结构基因:trpE、D、C、B、A;调控结构:启动子、操纵基因、前导序列、弱化子;阻遏物trpR基因:与trp操纵子相距较远。
(2)阻遏物对色氨酸操纵子的负调控:rpR基因编码无辅基阻遏物与色氨酸结合形成有活性的色氨酸阻遏物,然后与操纵子结合而阻止转录。
色氨酸不足:阻遏物三维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不能与操纵子结合,操纵元开始转录;色氨酸浓度升高:色氨酸与阻遏物结合,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可与操纵子结合,阻止转录。
(3)衰减作用对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色氨酸操纵子转录的衰减作用通过位于L 基因的衰减子使转录终止,衰减子中两个相邻的色氨酸密码子及原核生物中转录与翻译的偶联是产生衰减作用的基础,在高浓度色氨酸环境中,衰减子的部分序列的转录产物能形成ρ 因子不依赖的转录终止结构,使转录停止。
λ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转录的激活与被转录区域的染色质结构变化有关;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以正调控为主,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不偶联。
核心途径:环境信号转导-染色质活化-转录的激活。
启动子:与原核启动子的含义相同,是指RNA 聚合酶结合并起动转录的DNA 序列。
但真核同启动子间不像原核那样有明显共同一致的序列,而且单靠RNA 聚合酶难以结合DNA 而起动转录,它需要多种蛋白质因子的相互协调作用,不同蛋白质因子又能不同DNA 序列相互作用,不同基因转录起始及其调控所需的蛋白因子也不完全相同,因而不同启动子序列也很不相同。
真核生物有3 类RNA 聚合酶,负责转录3 类不同的启动子,分别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1)Ⅰ类启动子:由RNA 聚合酶I 负责转录的rRNA基因,启动子(I 类)比较单一,由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两部分序列构成。
第一部分是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由-45—+20 位核苷酸组成,单独存在时就足以起始转录。
另一部分由-170—-107 位序列组成,称为上游调控元件,能有效地增强转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