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氨酸操纵子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3
简述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模型
简述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模型
1. 色氨酸操纵子的概念
色氨酸操纵子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的DNA序列,主要起到了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这种操纵子包含了一个感光质,可以吸收紫外线,进而使得DNA 发生结构变化。
这种结构变化会导致RNA聚合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达到调控基因的目的。
在细菌和古菌中,色氨酸操纵子经常被用作响应外界刺激和环境变化的信号,从而起到了抵御外界压力的作用。
2.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模型
在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模型中,一般会存在一个反馈回路。
这个回路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基因表达的平衡和稳定性。
具体来说,操纵子上的感光质吸收紫外线后,会导致五环结构的断裂,从而使得翻译转运体得到释放。
翻译转运体可以使得RNA聚合酶的活性发生改变,促进基因的转录。
3.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主要和次要调控。
主要调控是指直接通过改变操纵子上的感光质而调节基因表达的方式。
而次要调控则是指通过其他的调节因子来影响操纵子的功能。
例如,在一些细菌中,操纵子上的感光质可以被化学药品所识别,从而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4. 色氨酸操纵子的应用
由于色氨酸操纵子具有灵敏、可控、可重复的特性,因此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艺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色氨酸操纵子来构建速度可控的基因表达系统,从而研究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
同时,在医学领域
中,色氨酸操纵子也被用于研究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异常等问题,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说说色氨酸操纵子的组成》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色氨酸操纵子是啥玩意儿。
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让人摸不着头脑呢?别担心,听我慢慢道来。
咱先说说啥是色氨酸操纵子呢?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个小团队,专门负责管着色氨酸的生产。
就像一个小工厂,有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一起努力干活。
色氨酸操纵子有好几个重要的部分呢。
首先得说说启动子。
这启动子就像是个发令枪,一开枪,整个生产过程就开始啦。
它告诉细胞,嘿,该生产色氨酸啦。
没有它,后面的事儿都没法进行。
然后呢,有操纵基因。
这个操纵基因就像是个小开关。
如果开关打开,生产就继续进行;要是关上了,那就得停工。
它可以根据细胞里色氨酸的多少来决定开关的状态。
要是色氨酸够多了,它就把开关关上,别生产太多浪费啦。
要是色氨酸少了,就赶紧把开关打开,赶紧生产。
还有结构基因。
这结构基因可重要啦,它就像是工厂里的生产线。
这里面有好几个部分,一起合作生产出色氨酸。
这些基因就像一个个小工人,各自负责一部分工作,最后把色氨酸给生产出来。
还有一个衰减子。
这个衰减子就有点像个小监工。
它会看着生产的情况,如果生产得太猛了,它就会出来调节一下,让速度慢下来。
如果生产得不够快,它也会想办法让速度加快一点。
色氨酸操纵子的这些部分一起合作,就像一个配合默契的小团队。
它们会根据细胞的需要,调节色氨酸的生产。
如果细胞需要色氨酸,它们就努力干活,生产出足够的色氨酸。
要是不需要那么多了,它们就会停下来,省得浪费资源。
这色氨酸操纵子虽然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也挺有趣的。
它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世界,里面有各种神奇的部分在发挥作用。
咱了解了它的组成,就能更好地理解细胞是怎么工作的啦。
下次再听到色氨酸操纵子这个名字,咱就不会那么陌生啦。
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小团队在细胞里忙碌的样子,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哈哈,这就是色氨酸操纵子的组成啦!。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色氨酸操纵子是指色氨酸在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包括色氨酸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
色氨酸操纵子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例如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免疫应答等。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涉及多个层面的控制,包括转录调控、翻译调控和后转录调控等。
一、转录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活性主要由转录因子的结合与调控相关。
色氨酸操纵子酶的基因通过转录因子的结合来调控其表达水平。
转录因子可以具有促进或抑制基因转录的作用。
二、翻译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翻译调控主要通过mRNA的
翻译水平来实现。
翻译调控可以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
启动子的选择性剪切和转运,以及调节与转运复合物的互作等方式实现。
此外,一些非编码RNA也可以通过与特定mRNA
结合来调控其翻译水平。
三、后转录调控:在色氨酸操纵子的后转录调控中,重要的方式是通过非编码RNA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稳定性和降解。
例如,微小RNA(miRNA)和长非编码RNA(lncRNA)可以
通过与mRNA结合形成RNA-RNA复合物,从而调控mRNA
的稳定性和降解速率。
总之,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涉及到多个层面和多个调控因子的参与。
这一调控机制对于维持细胞内
色氨酸操纵子代谢平衡以及正常生物学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色氨酸操纵子应用引言:色氨酸操纵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重要化合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使其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色氨酸操纵子的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和前景。
一、食品领域的应用色氨酸操纵子在食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增强食品的香味和口感。
其次,色氨酸操纵子还可以用于食品的保鲜和防腐,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此外,色氨酸操纵子还可以用于食品的着色,增加食品的吸引力和美感。
可以说,色氨酸操纵子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和享受。
二、医药领域的应用色氨酸操纵子在医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作药物的原料,制造出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特殊功能的药物。
其次,色氨酸操纵子还可以用于制造医用敷料,加速伤口的愈合和修复。
此外,色氨酸操纵子还可以用于制造化妆品,改善肌肤质量,延缓衰老。
可以说,色氨酸操纵子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我们的健康和美丽提供了保障。
三、化妆品领域的应用色氨酸操纵子在化妆品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作化妆品的原料,制造出具有保湿、美白、抗氧化等功效的化妆品。
其次,色氨酸操纵子还可以用于制造洗发水和护发素,改善头发质量,增加发丝的光泽和柔软度。
此外,色氨酸操纵子还可以用于制造香水,增加香水的持久度和独特的香味。
可以说,色氨酸操纵子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为我们的美丽和形象提供了支持。
四、其他领域的应用除了食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色氨酸操纵子还有其他领域的应用。
比如,它可以用于制造染料和颜料,用于纺织、印刷和油漆等行业。
此外,色氨酸操纵子还可以用于制造光学材料和电子材料,用于光电、电子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可以说,色氨酸操纵子的应用前景广阔,为许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结论:色氨酸操纵子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独特性质和生物活性使其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色氨酸操纵子
色氨酸基因结构图
色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部分,一般的环境难以给细菌提供足够的氨基酸,细菌要生存繁殖通常需要自己经过许多步骤合成色氨酸,但是环境一旦提供色氨酸,细菌就会充分利用外界的色氨酸,减少或停止合成色氨酸。
做到这一点是通过色氨酸操纵子来调控的。
色氨酸调控机制
1.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与阻遏蛋白的负调控
如图所示:在调控色氨酸合成的结构基因上游有一个操纵基因trpR ●在低色氨酸浓度时,trpR控制的阻遏蛋白无活性,下游的结构基
因可正常转录翻译。
●在高色氨酸浓度时,trpR控制的阻遏蛋白具有活性。
能与trpO特
异性结合,阻遏结构基因的转录。
从而阻遏体内的色氨酸合成。
2.衰减子的作用
当色氨酸达到一定程度,但没有高到能够活化阻遏蛋白使其起阻遏作用的程度时,产生色氨酸合成酶类的量已经明显降低,靠着衰减子来调控。
如图所示:在高色氨酸时,trp mRNA在第一个trp E基因开始转录之前即停止生长。
低色氨酸时,mRNA正常转录。
这是因为在色氨酸操纵元trp O与第一个结构基因trp E 之间有一段前导序列。
高色氨酸时转录就会停止在这里。
如图所示:
在低浓度色氨酸条件下,2-3形成发卡结构,不含有U区域,不会形成终止子结构,不会停止转录,继续转录翻译形成色氨酸在高浓度色氨酸条件下,3-4会形成发卡结构,含有U区域,形成终止子结构,停止转录,阻遏色氨酸的合成。
色氨酸操纵子结构特点
色氨酸操纵子(Tryptophan Operon)是一种在细菌中常见的基
因调控系统,它控制了色氨酸的合成。
色氨酸操纵子包括一系列基
因和调控元件,通过这些元件的相互作用,细菌可以根据环境中色
氨酸的浓度来调节色氨酸的合成。
首先,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特点包括调控元件和结构基因。
调
控元件包括启动子、操纵子和终止子。
启动子位于操纵子的上游,
包含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用于启动转录过程。
操纵子包括操纵子
运算子和操纵子启动子,它可以通过结合共同调控蛋白来调节结构
基因的转录。
终止子位于结构基因的下游,用于终止转录过程。
结
构基因包括色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如trpE、trpD、trpC、trpB和trpA。
其次,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当环境中
的色氨酸浓度低时,操纵子运算子上的共同调控蛋白结合到操纵子上,阻止结构基因的转录,从而促使细菌启动色氨酸的合成途径。
而当环境中的色氨酸浓度高时,共同调控蛋白无法结合到操纵子上,结构基因得以转录,从而减少色氨酸的合成。
此外,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还受到其他代谢产物的影响,如核苷酸和核苷酸衍生物。
这些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共同调控蛋白的活性,从而间接影响色氨酸的合成。
总的来说,色氨酸操纵子结构特点包括调控元件和结构基因,其调控机制受到色氨酸浓度以及其他代谢产物的影响。
这些特点使得细菌能够根据环境的需要来调节色氨酸的合成,从而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
色氨酸操纵子名词解释
色氨酸操纵子是指一种由深色素组成的特定细胞结构,在生物学中主要存在于某些脊椎动物的皮肤、毛发、羽毛、角质和眼睛等部位。
它们也被称为"操纵素"或"生成色素",是由氨基酸色氨酸合成的一类抗氧化剂。
色氨酸操纵子的产生是由于色氨酸氧化酶(tyrosinase)的存在和活性。
色氨酸氧化酶是一种酶类,存在于生物体的皮肤细胞中,它通过催化氧化反应,将氨基酸色氨酸转化为操纵子。
色氨酸操纵子的合成和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遗传因素、荷尔蒙、细胞因子等。
在生物学中,色氨酸操纵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学意义。
它们在动物中非常常见,可以起到多种作用,如色彩诱惑、保护和伪装、社会标记和交流等。
色氨酸操纵子的产生和表达能够影响生物的体色、皮肤颜色和羽毛色彩等外观特征,对动物的适应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色氨酸操纵子还与一些疾病和病理变化相关。
例如,黑色素瘤是一种由皮肤中的黑色素母细胞发展而来的恶性肿瘤,其中操纵子的
异常积累可能导致黑色素瘤的发生。
因此,对于色氨酸操纵子的研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其产生机制、调控途径以及与身体功能和疾病发展之间的关系。
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机制色氨酸操纵子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它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然而,过量的色氨酸操纵子会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因此,细胞需要一种机制来控制色氨酸操纵子的水平。
本文将介绍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机制。
色氨酸操纵子的合成和降解色氨酸操纵子是由色氨酸合成的,它的合成需要多个酶的参与。
在细胞内,色氨酸操纵子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基因表达、蛋白质翻译和降解等。
其中,色氨酸操纵子的降解是最为重要的调控机制之一。
色氨酸操纵子的降解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通过泛素化途径,将色氨酸操纵子泛素化后送入蛋白酶体进行降解;另一种是通过蛋白酶体独立途径,将色氨酸操纵子直接送入溶酶体进行降解。
这两种途径都需要多个酶的参与,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泛素连接酶和蛋白酶体。
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机制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机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通过自身的降解,另一种是通过其他蛋白质的调控。
自身降解色氨酸操纵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自我降解。
研究表明,色氨酸操纵子的自我降解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通过氧化途径,将色氨酸操纵子氧化成代谢产物进行降解;另一种是通过酶催化途径,将色氨酸操纵子酶解成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降解。
这两种途径都需要多个酶的参与,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氧化酶和酶解酶。
其他蛋白质的调控除了自身的降解,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还受到其他蛋白质的调控。
研究表明,多种蛋白质可以与色氨酸操纵子结合,从而影响其降解。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泛素连接酶和蛋白酶体。
泛素连接酶是一种将泛素连接到靶蛋白上的酶,它可以将泛素连接到色氨酸操纵子上,从而促进其降解。
蛋白酶体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器,它可以将泛素化的蛋白质降解成小分子代谢产物。
研究表明,蛋白酶体可以将泛素化的色氨酸操纵子降解成小分子代谢产物,从而控制其水平。
结论色氨酸操纵子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它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然而,过量的色氨酸操纵子会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因此,细胞需要一种机制来控制色氨酸操纵子的水平。
色氨酸操纵子作用原理
色氨酸操纵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分子,它在细胞内参与了多种生物过程的调控。
色氨酸操纵子的作用原理主要涉及信号转导和蛋白质调控两个方面。
首先,色氨酸操纵子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是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
在细胞膜上,有一类叫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受体,它们能够与色氨酸操纵子发生结合。
当色氨酸操纵子结合到受体上时,会导致受体的构象变化,从而激活接下来的信号传递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激活蛋白激酶级联反应、激活某些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来达到对细胞功能的调控。
其次,色氨酸操纵子还能通过调控蛋白质的功能来发挥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色氨酸操纵子作为一种辅助分子,能够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构象或者活性。
这种结合通常发生在蛋白质的特定结构域上,例如酶活性中心或者配体结合位点。
通过与色氨酸操纵子的结合,蛋白质的功能会被激活或者抑制,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和相应的生物过程。
总结起来,色氨酸操纵子的作用原理可以说是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参与信号转导,或者通过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来调控蛋白质的活性和功能。
这些过程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色氨酸操纵子:是一种可阻遏操纵子。
(1)色氨酸操纵子模型结构:5 种结构基因:trpE、D、C、B、A;调控结构:启动子、操纵基因、前导序列、弱化子;阻遏物trpR基因:与trp操纵子相距较远。
(2)阻遏物对色氨酸操纵子的负调控:rpR基因编码无辅基阻遏物与色氨酸结合形成有活性的色氨酸阻遏物,然后与操纵子结合而阻止转录。
色氨酸不足:阻遏物三维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不能与操纵子结合,操纵元开始转录;色氨酸浓度升高:色氨酸与阻遏物结合,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可与操纵子结合,阻止转录。
(3)衰减作用对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色氨酸操纵子转录的衰减作用通过位于L 基因的衰减子使转录终止,衰减子中两个相邻的色氨酸密码子及原核生物中转录与翻译的偶联是产生衰减作用的基础,在高浓度色氨酸环境中,衰减子的部分序列的转录产物能形成ρ 因子不依赖的转录终止结构,使转录停止。
λ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转录的激活与被转录区域的染色质结构变化有关;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以正调控为主,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不偶联。
核心途径:环境信号转导-染色质活化-转录的激活。
启动子:与原核启动子的含义相同,是指RNA 聚合酶结合并起动转录的DNA 序列。
但真核同启动子间不像原核那样有明显共同一致的序列,而且单靠RNA 聚合酶难以结合DNA 而起动转录,它需要多种蛋白质因子的相互协调作用,不同蛋白质因子又能不同DNA 序列相互作用,不同基因转录起始及其调控所需的蛋白因子也不完全相同,因而不同启动子序列也很不相同。
真核生物有3 类RNA 聚合酶,负责转录3 类不同的启动子,分别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1)Ⅰ类启动子:由RNA 聚合酶I 负责转录的rRNA基因,启动子(I 类)比较单一,由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两部分序列构成。
第一部分是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由-45—+20 位核苷酸组成,单独存在时就足以起始转录。
另一部分由-170—-107 位序列组成,称为上游调控元件,能有效地增强转录效率。
色氨酸操纵子的表达调控机制
色氨酸操纵子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色氨酸操纵子包括TyrR、TrpR 和AT的三个调控因子。
这些调控因子通过直接结合到病毒、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的DNA序列上,从而影响基因表达。
这些调控因子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调控基因表达:
1. 路径阻断
当色氨酸浓度低时,TrpR为其基因的起始点跟结尾处形成一个剪切体(ribonuclease E),阻断转录,从而抑制基因表达。
而在色氨酸浓度高的情况下,TrpR与色氨酸结合,防止其结合到RNA结构中,这使得RNA的转录和翻译能够继续进行,从而提高了蛋白质合成。
2. 聚合物的形成
TyrR和AT是一类典型的反应调节蛋白,它们可以通过聚合来激活或抑制结合到DNA的效力。
在低浓度下,TyrR、AT抑制细胞代谢,而在高浓度时,它们通过聚合促进基因表达和胞内代谢。
总的来说,色氨酸操纵子是一种复杂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它通过直接结合到DNA序列上,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胞内代谢和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
色氨酸操纵子控制元件
摘要:
1.概述色氨酸操纵子
2.色氨酸操纵子的功能
3.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
4.色氨酸操纵子的作用机制
5.色氨酸操纵子的应用
正文:
一、概述色氨酸操纵子
色氨酸操纵子(tryptophan operon)是一种重要的基因调控元件,负责调控色氨酸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
它在许多细菌中存在,并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征。
当环境中存在足量的色氨酸时,色氨酸操纵子将不被使用。
二、色氨酸操纵子的功能
色氨酸操纵子的主要功能是调控色氨酸的生物合成。
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如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等。
通过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细菌可以有效地控制色氨酸的合成,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三、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
色氨酸操纵子包含五个结构基因,编码用于色氨酸生物合成的酶。
这些结构基因分别是TrpE、TrpD、TrpC、TrpB 和TrpA。
此外,色氨酸操纵子还具有上游trp 启动子和trp 操纵子序列。
四、色氨酸操纵子的作用机制
色氨酸操纵子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负载有氨基酸的核糖体快速移动到2 区,不再受色氨酸浓度的影响。
当环境中色氨酸浓度较低时,2 区和3 区可以形成抗终止结构,从而激活色氨酸操纵子。
然而,当环境中色氨酸浓度较高时,3 区和4 区会配对形成颈环结构(终止结构),导致RNA 聚合酶停止转录。
五、色氨酸操纵子的应用
色氨酸操纵子作为一个重要的基因调控实验系统,常用于教授基因调控的知识。
此外,色氨酸操纵子在生物工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通过改造色氨酸操纵子来提高色氨酸的产量等。
色氨酸操纵子色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组分,一般的环境难以给细菌提供足够的色氨酸,细菌要生存繁殖通常需要自己经过许多步骤合成色氨酸,但是一旦环境能够提供色氨酸时,细菌就会充分利用外界的色氨酸、减少或停止合成色氨酸,以减轻自己的负担。
细菌这种对色氨酸利用的调节是通过色氨酸操纵子(trp operon)来实现的。
一、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与阻遏蛋白的负性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与乳糖操纵子相似,结构基因由合成色氨酸所需要酶类的基因E、D、C、B、A等头尾相接串连排列组成,结构基因上游为启动子P trp 和操纵序列O,不过其调控基因trpR的位置远离P-O-结构基因群,在其自身的启动子作用下,以组成性方式低水平表达其编码分子量为47KD的调控蛋白R。
点击后看大图色氨酸操纵子是属于一种负性调控的、可阻遏的操纵子。
以组成性方式低水平表达的阻遏蛋白R并不具有与O结合的活性,只有当环境能提供足够浓度的色氨酸时,R与色氨酸结合后构象变化,才能够与操纵序列O特异性亲和结合,阻遏结构基因的转录。
因此这类操纵子通常是开放转录的,有效应物(色氨酸为阻遏剂)作用时则关闭转录。
细菌不少生物合成系统的操纵子都属于这种类型,其调控可使细菌处在生存繁殖最经济最节省的状态。
二、衰减子及其作用实验观察表明:当色氨酸达到一定浓度、但还没有高到能够活化R使其起阻遏作用的程度时,产生色氨酸合成酶类的量已经明显降低,而且产生的酶量与色氨酸浓度呈负相关。
仔细研究发现这种调控现象受转录衰减(attenuation)机制的调节。
在色氨酸操纵子P trp-O与第一个结构基因trpE之间有一段162bp的前导序列构成衰减子区域(attenuator region),研究证明当色氨酸有一定浓度时,RNA 聚合酶的转录会终止在这里。
这段序列能够编码14个氨基酸的短肽,其中有2个色氨酸相连,在此编码区前有核糖体识别结合位点(RBS)序列,提示这段短序列在转录后是能被翻译的。
色氨酸和乳糖操纵子表达调控的数学描述与分析图2.3色氨酸操纵子速率常数敏感度F蟾.2,3Therateconstantsensitivitiesof切operon图2。
4色氨酸操纵子动力阶g的敏感度Fig.2.4Thesensifiviesofgoftrpoperon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图2.5色氨酸操纵子动力阶h的敏感度Fig.2.5Thesensitivitiesofhoftrpoperon图(2.6)为对数增益图,从图中可以知道,所有对数增益的绝对值皆小于3,影响最大的是色氨酸从胞内到胞外的最大流量(q,)。
由此可见,在色氨酸操纵子模型中色氨酸的转运是应该考虑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s.系统模型鲁棒性较好,即小的参数扰动对代谢物浓度和流量的影响很小,该模型可用于优化。
图2.6色氨酸操纵子对数增益Fig.2.6Logarithmicgainsoftrpoperon-25-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a,g=0.3883.口7。
驯2.po00159.gfo90”.g乩2312.x—1.2969.屈。
90df·go00317.d5一oo。
019.聋害_01926瞒-p-0.00019d6-0'1.900021.盘.90,0237.矿”吗一O.1432·口90”1—0.8372.岛00。
”.“01.c鲁=o,5687.,I-O,O‰·d10'2312,户-I.X-[2'¥0"2329'e0"¥788--O.8327《2329·pO.8788f2””·dlo…2d20….g-O”32出一2船df赛_o.7983爿2”9∥7”·d5“2”·/曰50"0037.e0,3269.71027”·P·岛o”6.aO.82“d4…o”一“.P(3.43)(3.44)(3.45)(3.46)(3.47)图(3.6)为乳糖操纵子模型对数增益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对数增益的绝对值皆小于3,对系统影响最大的是半乳糖苷酶的浓度和胞外葡萄糖浓度以及乳糖和别乳糖在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下转化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