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013.50 KB
- 文档页数:36
梳理整合
诊断练习1.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 4H2 B 4H C. 2H2 D.H4
2.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 ,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元素名称是“硫〞
B.元素符号“S〞
C.元素的质量32.6g
D.核电荷数是16
3.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以下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 D确定元素的种类.
4.写出以下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Cl
②2Fe ③ nH
5.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2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__ ____;3个钾原子____ __;镁元素
_____ 。
作
业书面作业:教材P65页习题2。
课题2元素(第二课时)教案课题分析:在仔细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内容标准的模块仔细分析,元素处于一级标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的二级标题认识化学元素中,该主题旨在通过认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的学习,拉近学生学习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②能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③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④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⑤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体验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的学习过程;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会逐步地增强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②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学重、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与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教学材料教材,教辅,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元素》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D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写法:采用拉丁文一大二小(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元素符号的读法:3.元素符号的涵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记忆:氢氧锂镀硼,碳氮氧氟敏钠镁铝硅磷,硫氯氤钾钙三.元素周期表简介1周期:(电子层数)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
2.族: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纵行共成一族)3.元素周期表的起始:金属一►非金属一A稀有气体4.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