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15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4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七、明代漆画明时期漆器装饰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其装饰题材、纹饰结构及其装饰手法等更加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就装饰题材而言,大凡山水、祥云龙凤、花卉虫鱼、喜庆吉祥等纹样无所不包,图案活泼、自然、大方,既具有传承性,也不乏创新性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充满着生气。
髹饰品种日渐增多,在工艺上达到极高成就,尤其是在描金、螺钿、款彩、镶嵌等方面,迎来了千文万华之盛,奇技淫巧,料不厌精,工不厌细,谨严细致,似已达到极限。
明清时期漆器装饰技法,根据《髹饰录》可分为14类:素髹(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戗金、百宝嵌等。
构图多运用对称方式,题材广泛。
从传世之物来看,题材有龙凤、螭虎、虬夔、狮鹿、麒麟等动物纹,卷草、缠枝、牡丹、竹梅、灵芝、宝相花等植物纹,还有十离纹、冰裂纹、如意云头纹、玉环、绳纹、云纹、水纹、火焰纹和几何纹样等。
明代漆画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早期(洪武、永乐、宣德三朝)装饰手法主要有戗金漆和雕漆两类。
其中以雕漆器数量最为庞大。
《明太宗实录》卷二十四中记载永乐元年颁赐日本国王妃的礼物中,就有雕漆盒、盘、花瓶、果碟等,其装饰图案中主体纹饰有人物故事、宝相花、太平雀栀子花、太平雀葵花、苍头石榴花、牡丹花、石榴花、山鸡葵花、鹦鹉长寿花、山雀茶花、竹梅,边饰有香草、四季花、回纹等。
雕漆纹饰十分丰富,构图布局讲究对称舒展,或单用,或组合,或写实,或抽象,变化无穷,已远胜元代。
明早期装饰图案大体可分为花鸟、山水人物和龙凤等几类。
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一般雕刻在圆形器、蔗段式盒、蒸饼式盒上。
在其上雕刻一朵,或数朵盛开的大花朵。
花朵饱满,四周枝繁叶茂,或旁衬小花朵和含苞欲放的小蓓蕾,似众星捧月,突出主题,画面具有完美的整体感。
花卉之下一般不刻锦纹,而以黄漆为地,黄衬红色,鲜明醒目。
这种处理手法继承了元代雕漆的风格,但不同之处为元代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纹饰疏朗有致,留下的黄地空间较大,而明永乐雕漆,花卉满布,留下的黄色地较小,有紧密之感。
吳血秋濡*1■笼漆画一一可触摸的画种□黄嘉媛摘要:漆画在展览中的保护方式与其他画种无异——禁止观众触摸。
然而大漆的天然物理属性是坚固的,它具有优良的实用功能,说明漆画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接受观众的触摸。
触觉是作品与观众之间除视觉外的另一桥梁,相关人员应当尊重大漆本身的特有属性,发挥大漆在独立画种中的优势,打破漆画在公共空间中广泛运用的材料束缚。
关键词:漆画触觉立体呈现公共空间一、漆画与触觉的联系1.漆画起源与材料特性中国漆画由古代漆器上的装饰纹样发展而来,从立体走向平面,转变为纯粹的平面绘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如雷圭元、李芝卿、沈福文等优秀漆画家。
他们在天然漆这种能够产生独特肌理与材质感的工艺基础上,积极地探索出大漆特有的纹饰肌理,将这些独特的绘画语言运用在平面的创作上。
各种不同的漆艺技法如蛋壳镶嵌、螺钿镶嵌、戗金描金、雕刻填漆、彰髹变涂等,皆是在尊重大漆的属性的基础上而演变出的创作语言。
漆画迎来历史转变是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其以独立画种的身份呈现,至今不过短短几十年。
在材料特性方面,生漆涂饰产品在物理上具有防蛀、防霉、耐潮、耐高温、耐火烫、耐磨等性能。
这说明艺术家在绘制漆画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描绘手法,还可以借助不同的材料制作画面。
在漆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精神思想与漆质的相互交流体现在使用不同的漆色和入漆材料表现画面中的图像方面,这个过程则是“触摸”的开始。
2.触觉在漆画艺术表达中的显与隐触觉是一种身体机能,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一起构成了人体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触觉在漆画中的表现,以笔者的漆画作品《注入梦想力量》(图1)为例,作品中包含了漆液起皱、螺钿镶嵌、刮漆灰、贴金银箔、织布拼贴、变涂打磨、播撒碳粒等漆工艺。
运用不同的工艺手法表现画面中笔直的线条、人物、错综复杂的色块与富有书写性的笔画,这是漆画中“显”的部分,观众只需要站在展览线外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
论漆画的漆性与其绘画性漆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其漆性和绘画性是相辅相成的。
漆性是指漆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特征,绘画性则指漆画所能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漆画的漆性和绘画性,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漆画艺术。
一、漆画的漆性1.漆料的来源和种类漆画的漆性与其漆料的来源和种类有关。
传统漆画所采用的漆料主要有三种:人工漆、野生漆和植物漆。
其中,以人工漆最为常见,其来源即为“油漆树”。
野生漆则是生长在大自然中的漆,产量较为稀少。
植物漆则是指植物体内所含的漆液。
2.漆料的特性漆料的特性对于漆画的质量和稳定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漆料应当具有以下特点:(1)质地坚韧:漆料质地坚韧,能够在经历风吹雨打、百年风雨中经受考验。
(2)耐磨性强:漆料硬度高,能够抵挡外部环境的磨损,保持色泽和绘画效果。
(3)耐水性好:漆料应当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能够防止色彩流淌和变形。
(4)耐光性强:漆料对光线的抗性应当强,能够避免因光线照射而导致的色彩变化。
3.漆料的制作和处理漆料的制作和处理是漆画的重要环节之一。
制作漆料时,需要经过多次加工和处理,包括破皮、积漆、刮漆、修饰等环节。
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比例、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漆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漆画的漆性对其绘画性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漆料的特点和质量决定了漆画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同时也决定了漆画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1.漆画的特点(1)线条流畅:漆画的线条自然流畅,具有柔和的韵律感。
(2)造型饱满:漆画的造型饱满、细腻,常常富有立体感。
(3)颜色鲜明:漆画的颜色鲜明、艳丽,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4)可塑性强:漆画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可制作成各种形态的作品。
2.漆画的表现方式漆画的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
对于国画而言,漆画更多的是在传统的“轮廓线条”基础上,融合独特的“漆渍工艺”,使作品既具有传统国画的气韵,又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花鸟画、山水画等。
漆画名词解释
漆画是一种世界闻名的艺术形式,它的实质是彩漆的绘画,属于墙壁装饰艺术
的一种。
它是一种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类的艺术,具有极其明显的特点和鲜明的效果。
漆画的特点在于:它的彩色深浅、色彩调配,在同调基础上有更加细腻的手法,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情绪和气氛;其次,它受到当下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并未固定,可以从时间、空间等多角度进行灵活多样的再创作;再者,它风格多样,把手工艺中的雕刻、装裱、拼贴、编织等多种技法集合在一起,加强画面的质感和内涵,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复古彩色、内涵性和艺术性。
漆画对大学生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化学社会化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和高等教育应
增加对漆画相关教育的宣传,加强该项艺术的学习。
高校和高等教育应该把握相关教育的理念,使其逐渐成为一个新型的教育专业,开发和拓展新的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熟悉漆画文化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对漆画的创新思维;同时,还应当建立一定规模的漆画研究室,在系上开设差异化的漆画课程,由专业老师负责指导,使学生充分体会漆画文化与艺术的魅力。
漆画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文化积淀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必定会受到更多
的荣誉与继承,高校和高等教育也必须深入发掘漆画的精髓,以求持续发展。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中国现代漆画作为传统漆艺的延伸和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
本文将从中国现代漆画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历史与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运用漆料进行装饰和工艺制作的国度。
自商代以来,漆艺不断发展,成为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
进入现代,漆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养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现代漆画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性,漆画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情趣;二是现代性,漆画在表现形式、材料运用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具有鲜明的现代感;三是工艺性,漆画以天然漆为主要材料,通过特殊的工艺制作手法,实现了画面与工艺的完美结合。
二、中国现代漆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中国现代漆画在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既包括具象写实的描绘,也包括抽象形式的表达。
此外,漆画还常常采用拼贴、堆叠等现代工艺技术,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漆画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和谐性,漆画注重画面整体与局部的协调,追求和谐之美;其次是韵味性,漆画善于运用材料的特性和工艺的细腻手法,营造出独特的韵味和意境;最后是装饰性,漆画在构图、色彩等方面强调装饰效果,既富丽堂皇,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中国现代漆画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当前,中国现代漆画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漆画创作仍存在过于依赖传统、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其次,漆画行业存在人才短缺现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最后,社会对漆画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还有待提高。
然而,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中国现代漆画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漆画行业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创新性方向,即鼓励漆画创作者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动漆画艺术的现代化转型;二是专业化方向,加强漆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三是市场拓展方向,积极推动漆画走进生活、走进市场,加强社会对漆画的认知和认同。
论漆画的漆性与其绘画性漆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以漆料绘制图案而闻名于世。
漆画有着独特的漆性和绘画性,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漆画的艺术魅力。
漆性是漆画的本质特征,也是其与其他绘画形式的根本区别之一。
漆有天然与人工两种,具有很强的光泽度和坚硬的质感,能够长时间保存。
而漆是由漆树皮经过采集、提炼而成,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加工,除去水分与杂质之后,得到纯正的漆汁。
漆汁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自然凝固,并具有很高的附着力,可以使绘画持久而不脱落。
漆性的特点是耐久性强,色泽鲜艳,质感光滑,能够展现出独特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绘画性是漆画表现力的关键要素,它是绘画的技巧与艺术创作的体现。
漆画的绘画性体现在颜色运用、笔触技法以及构图等方面。
漆画的颜色运用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进行调配,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画家需要根据漆的特性和画面需求,使用适当的颜料和调色技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漆画的笔触技法灵活多样,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运用细笔、粗笔、湿笔、干笔等不同的笔触来表现不同的纹理和形态。
漆画的构图讲究对称、平衡与节奏感,通过安排画面的组合和布局,营造出独特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漆画的漆性和绘画性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漆画的艺术魅力。
漆的质感和光泽度使得漆画具有独特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而丰富多样的绘画技巧和颜色运用则使漆画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漆画通过漆性和绘画性的结合,使得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够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传递艺术信息。
漆画的漆性和绘画性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漆性赋予了漆画耐久性和光泽度,而绘画性则使漆画能够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漆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现代漆画的抽象特征分析
现代漆画的抽象特征是在现代画坛里出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它的诞生和发展源自
于西方现代艺术,随着近代彩墨的进一步技能发展,这种抽象特征得以在中国画境内得到
体现。
现代漆画通过色彩、形态、涂抹、细节等手法,将艺术家的丰富情感与内心表白呈
现于画面之上。
现代漆画的抽象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的抽象表现。
现代漆画通过色彩抽象化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
比如,画家对色彩的选择和组合,形成了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
二、形式的抽象表现。
现代漆画将形态抽象化,通过几何形状、线条等简洁的元素语言,表达出具体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个人的审美追求。
认真解读这些线条和形态的融合,能
明显看出艺术家对生活物象的审美体现。
比如,画家可以通过线条的运用,表达出生活中
的欢乐、痛苦、忧愁等情绪和意境。
三、技法的抽象表现。
现代漆画对技法的运用多样化,既有以古绘今,借古喻今之意,也有以现代技法表现古代传统元素之意,通过各种元素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
术风格。
例如,装饰修缀技法、重彩重料技法、水墨抒情技法等等。
总之,现代漆画的抽象特征体现在诸多方面,主要流传于当代艺术界。
在艺术的创作
和观赏中,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解读画面和作品之中的情感和内涵,达到把握艺
术风格的目的。
目录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1)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2)一、漆画概述 (3)二、乔十光漆画的创作理念 (3)(一)漆画创作扎根于民族 (3)(二)漆画创作取自于民间 (4)(三)漆画创作立足于现代 (4)三、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5)(一)多彩的艺术风格 (5)(二)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美 (8)四、对当前漆画制作“鱼龙混杂”现象的认识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 (11)结语 (12)参考文献 (12)Abstract (13)致谢 (13)承诺书 (14)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4)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用) (5)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用) (6)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表及总成绩表 (7)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美术系本科1101班郭辰兴指导教师:李越摘要:乔十光的艺术风格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的绘画写实风格、中期的平面装饰风格、晚期的抽象风格。
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乔十光的艺术生命力和永不停止的创作精神。
早期是他学习漆绘工艺的成长时期,主要体现的是绘画写实风格,对于漆的解读和表现及最终形成的独特漆画风格已初露端倪,即在尊重漆的特性和发挥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以装饰语言为基本表现语言,形成写实装饰风格。
在创作中期,乔十光先生创作了以平面装饰为主的作品,他的创作特色和个人风格也被称为“乔氏装饰风格”,意在走平面装饰路线。
他晚期的作品受吴冠中先生水墨画的因素影响,他的漆画出现了水墨画的元素,后开始注重漆语言与抽象表达的融合,寻求用简单的元素表现深远的意境是乔十光先生晚年创作的主题。
关键词:乔十光漆画绘画写实风格平面装饰风格引言乔十光①是我国著名漆画家,是中国现代漆画的创始人。
他的作品注重漆性与绘画性的统一,使得现代漆画在保持传统艺术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最终走向独立,代表作有《泼水节》、《青藏高原》、《饮茶藏女》等。
在漆画发展的过程中,乔十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他早期学习漆艺的过程中,就发现将“漆画”从漆器中脱离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是完全可行的。
他意识到自己所创作的“漆画”不仅可以继承中国数千年的漆器传统工艺,而且还能更好的体现出中国古老民族的艺术特色。
乔十光的漆画作品,风格各异,质朴而又清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且获奖无数。
《鱼米乡》是乔十光的第一幅漆画作品,在中国漆画界的影响很大;《泼水节》、《青藏高原》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7年,乔十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乔十光漆画展”,展出作品达数百十件;1979年所创的《江南水乡》获第二届亚细亚现代美术展国际奖、第二届中日韩三国国际绘画展银奖;作品《川南农家》、《饮茶藏女》被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可以说,乔十光及其作品是中国漆画艺术的“教科书”,他为中国的漆画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因此,他被誉为“中国漆画之父”。
①乔十光:中国著名漆画家,河北馆陶人,现为中央工艺美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一、漆画概述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辅助材料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螺钿、石片、木片等。
中国现代漆画是伴随着中国现代艺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有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理质感和新颖的材质变化。
中国现代漆画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工艺技法,以学习越南磨漆画为起点,结合了中国传统漆艺的特点和现代艺术观念。
经过了近50年的发展,漆画已经成为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我国也涌现出了许多漆画名家,乔十光先生就是代表人物。
中国现代漆画可以理解为是脱离实体又独立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绘画,这种新形式的绘画既与传统相连,又有创新意义。
在中国传统器物绘饰方面,如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漆瑟,彩绘有狩猎乐舞和神怪龙蛇形象的图形,精彩生动。
如长沙马王堆西汉漆绘棺椁(如图1.1),彩绘技艺十分精细,画面栩栩如生。
如魏晋时期山西大同市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彩绘漆屏风上(如图1.2)的绘饰,画面中的龙、鸟、蛇、怪惟妙惟肖。
二 、乔十光漆画的创作理念(一)漆画创作扎根于民族在福州学习漆工艺时,乔十光沐浴在浓郁的漆文化氛围之中,扎根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受到了当地有名的漆艺人李芝卿及弟子施萱荣等的严格指导和训练,练就了过硬的漆艺功底,为他以后的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乔十光对于漆艺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制作技术层面,对于漆文化、漆历史的深入使他对漆艺这一中国古老的民间文艺有了新的认识和解读,对于如何更好的传承这一技艺做出了最早的探索与尝试。
如祖先对黑红两色的选择和运用方面。
在古代漆器的绘饰中,黑红也是最主要的两种色彩,如红黑相间的代表:剔漆和雕漆工艺,及外红内黑或内红外黑的漆器装饰,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健康,黑色象征着博识、深厚、稳健。
黑红两色是我们民族的代表色,是我们民族精神和个性的反映,乔十光将这视为漆艺色彩语言的独特优势。
如“计白当黑”是传统中国画历久弥新的造型规则。
中国山水画在素白宣纸上有“白”有“黑”,观众认为那“白”的地方是水或者是雾。
乔十光将他挪用到漆画里,“计黑当白”,图 1.2 魏晋漆屏图1.1 西汉漆绘观众也相信那黑处是水或是雾,他将这类传统中国画处理空间的思想和技法运用到漆画里,成为造型法则,既有承续又有创新,这是乔十光漆画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主要特点。
作品《饮茶藏女》(如图2.1.1),1992年乔十光在四川藏族牧区写生时,被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所吸引。
他发现她黑亮的秀发与漆画中的黑漆一样洒脱优美。
图中,藏族姑娘黑色秀发下是以白色为主红、绿、黑三色相间的翻毛皮大衣,厚重的大衣,鲜艳的服饰,加上画面左边还有一个把古灰色的水壶,物品与颜色无形中构成了三角形,整体画面显得稳定均衡。
全图用黑漆作背景,全图仿佛凝固在美的瞬间中,叫人沉思。
(二)漆画创作取自于民间乔十光在初期创作漆画绘画时,一直坚持“人民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创作理念。
如他的代表作《青藏高原》就是他体验青藏高原生活时,见景生情所孕育发生的灵感。
如作品《江南水乡》(如图2.2.1),他在江南水乡写生期间,被水乡风景所吸引:淡蓝的天空,青色的河水,人们悠然的划船,水中鱼儿时隐时现。
于是他提炼出了水乡的纯朴自然的青色调,概括出梦幻清净的材质与感触,画面中有色调的和谐,水路的通透,银天银水。
他的水乡画作表达出了民间人和物特有的朴素和浪漫,纯洁的感情与轻灵的智慧。
所以说,他作品中表现的质朴,纯真的民间艺术气质是他自身所具备的。
(三)漆画创作立足于现代乔十光先生在创作理念上不仅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有意于西方现代构成主义形式的借鉴。
坚持创新理念,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他将漆画的传统技艺和现代形式表现进行完美结合,充分展现出漆画独特的形式美。
如他为了将西画的明暗造型法则引入漆画,创设了铝箔粉上罩染后研磨的新技法,使设在亮地上图2.2.1 江南水乡 图2.1.1饮茶藏女的颜色借深浅研磨而显现丰富的明暗条里和颜色转变,丰富了漆画的写实表现力。
又如在漆画《川南农家》(如图 2.3.1)里,大胆地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形式的组成因素,取得了非常好的画面效果。
又如在漆画作品《塞纳河上》(图2.3.2)图2.3.1 川南农家图2.3.2 塞纳河上中,他运用了蛋壳镶嵌的手法。
画中既有异国情调又有江南民间水乡的影子,所不同之处是其表现手法更自由,这是由于受印象派和尤特里罗的作品的影响。
各种材料镶嵌地自由率意,画面不求平,少研磨,保留色漆,景物比较写实且色彩绚丽,对面的建筑结构简洁概括,楼中窗户排列简单有序,表现了恬静优雅、富有文化色彩的巴黎。
三、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一)多彩的艺术风格纵观乔十光先生的一生,推陈出新、求新求变是他一直坚守漆画艺术和寻求漆画发展之路不变的创作理念。
乔十光的艺术风格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的绘画写实风格、中期的平面装饰风格、晚期的抽象风格。
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乔十光的艺术生命力和永不停止的创作精神。
1、早期的绘画写实装饰风格(1962-1987)乔十光先生真正进入艺术的大门是在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
在大学本科阶段,他不仅要完成绘画造型基础训练,还要在课堂上学习民间艺术、装饰艺术、剪纸、年画、青铜器等宝贵知识,他的创作理念深受其学院艺术风格的影响。
乔十光在创作装饰艺术作品的氛围中观察和思考,无形中继承了一种装饰风格。
这种“装饰风格”,乔十光自己理解为“民间风格”、“民族风格”,这种民族,民间艺术的素养构成他以后研究漆画的基础,也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他的漆画风格。
乔十光真正下定决心从事漆画艺术之路是在观摩完在上海展出的越南漆画的画展之后,欣赏完后,正在读研究生的他意识到:漆画的根在漆器中,原先作为漆画装饰形式之一,可以把脱离实体的装饰画又独立成一种新形势的绘画。
这种新形式的绘画既能与传统相连,又有创新意义。
同时,他意识到越南磨漆画与自己心目中的漆画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他心目中的漆画不仅要继承中国数千年的漆艺传统,而且还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从事漆画创作,不仅要有绘画才能,还要有漆工艺的基础,为此,乔十光在中国漆艺之乡福建福州拜师学艺,学习漆工艺的过程非常艰苦,但通过自己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有所收获。
1987年,乔十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展出的是他从1962年至1987年的优秀漆画作品。
早期是他学习漆绘工艺的成长时期,注重绘画写实,对于漆的解读和表现及最终形成的独特漆画风格已初露端倪,即在尊重漆的图3.1.1 鱼米乡特性和发挥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以装饰语言为基本表现语言,形成写实装饰风格。
《鱼米乡》(如图3.1.1)是乔十光先生的第一幅漆画作品,于1962年创作,这幅漆画在漆画界代表意义非凡。
此画取材于杭州钱塘江畔的农家,画面中装饰意味十足。
在技法上,他用漆的快干起皱(这本来是漆饰中的缺陷)来表现屋顶茅草的质感,他用半透明漆液的朦胧效果表现水中映像。
他还充分利用了漆的黑,发挥漆本身深邃与神秘的优势。
在内容上,他将画面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远景的山河,中景的田园和近景的池塘。
细分,又有茅舍、竹丛、水田、牧童、鱼塘、帆影,这些景物组合成了这幅局部细节真实、整体虚构的画面。
2、中期的平面装饰风格(1988-2001)乔十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之后,他的作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他在此后创作的作品内容更加倾向于大众口味,装饰化的漆画风格逐渐明显,个人的艺术品格逐渐彰显,漆画艺术作品被社会群众认可度日益加深,其社会影响力也日益突显,这个阶段是乔十光先生漆画创作的盛期。
在这一时期,乔十光先生佳作迭出,几乎每一幅都是漆画精品,如他创作的漆画作品《江南水乡》、《川南农家》、《饮茶藏女》、《塞纳河上》、《信徒》、《春兰》、《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