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落实练八 硫、氮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597.50 KB
- 文档页数:11
华鑫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化学(8)化学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3.氮及其化合物4.硫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铵盐的重要性质,知道氨气的制法用途 B2.知道硝酸的强氧化性,比较稀硫酸和浓硫酸性质的差异B3.了解氮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了解氮、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B4.了解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重要性质,了解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B5.了解氮、硫的重要化合物的应用,知道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气体A要点解读1.氮气:N2+O2=========2NO(无色气体)放电或高温2NH3N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 NO + O2 == 2 NO2(红棕色)NO2能造成光化学烟雾。
3NO2 + H2O ==2HNO3 + NO2.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制取: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氨气: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液化,液氨作致冷剂;极易溶于水(1:700)喷泉。
氨水:不稳定.氨水显碱性:NH3 +H2O NH3·H2O NH4+ + OH-氨与酸反应:NH3+HCl=NH4Cl 蘸有浓氨水和蘸有浓盐酸的两根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的烟。
3.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NH4Cl△NH3↑+HCl↑(假升华现象,不能制取氨气)4.硝酸:硝酸有强氧化性,和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产生氢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常温下,浓硝酸或浓硫酸可将铁、铝迅速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钝化)。
5、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①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SO2+CaO===CaSO3 (煤中加生石灰防大气污染)②SO2的漂白性: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恢复原来的颜色。
第五讲 硫及其化合物一、硫1.硫的物理性质硫俗称 ,是一种 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 ,微溶于 ,易溶于CS 2(用于洗涤沾有硫的容器)。
2.硫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Fe +S=====△ 、2Cu +S=====△。
(2)还原性:S +O 2=====点燃 。
二、硫的氧化物SO 2和SO 31.二氧化硫(1)SO 2的物理性质SO 2是一种 色、有 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且易液化;有毒,尾气中的SO 2 用 吸收;密度比空气的 ,收集SO 2用 。
(2)SO 2的化学性质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A .与H 2O 反应: 。
B .使指示剂变色:SO 2能使石蕊试液变 色。
C .与碱反应当NaOH 足量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NaOH 不足量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D .可与碱性氧化物或某些盐反应。
SO 2与Na 2SO 3溶液反应生成NaHSO 3,化学方程式为: 。
②氧化性将SO 2通入到氢硫酸(H 2S 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产生 。
③还原性A .SO 2被O 2氧化成SO 3的化学方程式为 。
B .SO 2的水溶液能被X 2(Cl 2、Br 2、I 2)氧化,如SO 2能使溴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 .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漂白性SO 2+H 2O +有色物质――→化合不稳定无色物质――→△有色物质2.三氧化硫(1)SO 3与水的反应: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SO 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①SO 3与氧化钙的反应: 。
②SO 3与Ca(OH)2的反应: 。
3.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1)来源: 的燃烧及 的冶炼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 (pH 小于 )。
(3)治理:燃煤 ,改进燃烧技术。
有两瓶经过Cl 2和SO 2漂白的品红溶液,如何通过简单实验鉴别?将等量Cl 2与SO 2通入品红溶液,漂白性是否增强?三、硫酸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一)硫酸1.物理性质挥发性: ;溶解性:浓H 2SO 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 ;浓H 2SO 4稀释的方法是 。
硫、氮及其化合物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硫:(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2Na+S===Na 2S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3(制取Al 2S 3的唯一途径)Fe+S(黑色)2S(黑色)②与非金属反应2S+H 22S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③与化合物的反应S+6HNO 34+6NO 2↑+2H 2OS+2H 2SO 42↑+2H 2O2S+Na 2SO 3+3H 2O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硫的氧化物: (1)二氧化硫:①SO 2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②SO 2是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中强酸。
③SO 2有强还原性 常见氧化剂(见上)均可与SO 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如:SO 2 + Cl 2 +2H 2O == H 2SO 4 + 2HCl④SO 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 2H 2S + SO 2 == 3S ↓ +2H 2O⑤SO 2具有漂白性,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实验室制法:Na 2SO 3 + H 2SO 4(浓) == Na 2SO 3 + H 2O +SO 2↑ 或Cu + 2H 2SO 4(浓) === CuSO 4 + 2H 2O + SO 2↑(2)三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
(3)比较SO 2与CO 2、SO 3(4)酸雨的形成和防治: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
酸雨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其中又以硫酸为主。
姓名,年级:时间:合格演练测评(九)(硫、氮及其化合物)姓名: 班级:正确率: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氨可以用浓硫酸干燥B.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氨气可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C。
氨本身没有毒,故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时,人们也不必采取任何防范措施D。
用水吸收NH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防止倒吸答案:D2.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A。
CO2(浓NaOH溶液):无色喷泉B。
NH3(H2O含石蕊):红色喷泉C。
SO2(浓NaOH溶液):红色喷泉D.HCl(H2O含石蕊):白色喷泉解析:B中,NH3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应形成蓝色喷泉;C中,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溶液无色,形成无色喷泉;D 中,HCl易溶于水显酸性,形成红色喷泉。
答案:A3。
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
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O遇O2转化为NO2C。
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D。
由NH3制碳酸氢铵解析: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只有A符合条件.答案:A4.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
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D。
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解析:NH3·H2O是一种弱碱,A错;氨水中存在H2O、NH3、NH3·H2O、NH错误!、OH-、H+,故B、D错.答案:C5.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A。
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成SO3,再与水反应解析:利用SO2生产硫酸发生的反应为:2SO2+O2错误!2SO3(被氧气氧化,体现还原性),SO3+H2O===H2SO4。
硫和氮的化合物练习题一、选择题1.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明矾净水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2.某雨水样品刚采集时测得pH为4.82,放在烧杯中2小时后,再次测得pH为4.6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雨水样品酸度逐渐减小B.雨水样品酸度没有变化C.雨水样品继续吸收空气中的CO2D.雨水样品中的H2 SO3被氧化成H2SO43.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A.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任意排放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和以含硫矿石为原料冶炼金属D.汽车排放的尾气4.下列过程属于固氮的是A.NH3 →NO B.NO→NO2C.N2→NO D.N2→NH35.现欲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加入硝酸银溶液C.加热和冷却D.加入水6.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A.NH4Cl溶液、NaOH溶液、碱石灰B.饱和氨水C.NaOH溶液、NH4 Cl溶液、浓H2SO4D.NH4Cl固体、碱石灰、消石灰7.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能在空气中燃烧 B.氨水显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D.在反应NH3 +H+ =NH4+ 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8. 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
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A.NO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C.NO常温下遇到O2 就化合成NO2D.NO2与水反应,有NO生成9.现有两瓶溶液,新制饱和氯水和亚硫酸,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①观察颜色②石蕊试剂③品红溶液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10. 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盐酸、水和氨水三种无色液体区分开的是A.pH试纸 B.酚酞试液 C.稀硫酸 D.氯化钡溶液11. 下列化学反应中,与“雷雨发庄稼”无关的是A.N2+3H22NH3B.N2+O22NOC.2NO+O2=2NO2D.3NO2+H2O=2HNO3+NO12.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的体积比充满一个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后,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45mol/L B.0.036mol/L C.0.026mol/L D.0.030mol/L13.相同状况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NH3 、HCl和NO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里,充分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内液体未扩散到水槽里)A.1∶1∶1 B.2∶2∶3 C.3∶3∶2 D.2∶2∶114.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生成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排查落实练八硫、氮及其化合物一、硫及其化合物1. 知识网络构建2. 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1)硫粉和铁粉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H2S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H2S气体在空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5)S与热NaOH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6)FeS与稀H2SO4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FeS与稀HN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将H2S气体通入亚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9)SO2通入Br2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11)SO2通入FeCl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将H2SO4、Na2SO3、Na2S三种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13)Cu和浓H2SO4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碳和浓H 2SO 4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FeS 2在沸腾炉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SO 2与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将少量NaHSO 4滴到Ba(OH)2溶液中:_______________(18)将Ba(OH)2滴加到NaHSO 4溶液中至中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S +Fe=====△FeS(2)H 2S +Cu 2+===CuS ↓+2H +(3)H 2S +2Fe 3+===2Fe 2++2H ++S ↓(4)2H 2S +3O 2=====点燃2SO 2+2H 2O(5)3S +6OH -=====△SO 2-3+2S 2-+3H 2O (6)FeS +2H +===Fe 2++H 2S ↑(7)FeS +4H ++NO -3===Fe 3++S ↓+NO ↑+2H 2O(8)2H 2S +H 2SO 3===3S ↓+3H 2O(9)SO 2+Br 2+2H 2O===SO 2-4+2Br -+4H +(10)5SO 2+2MnO -4+2H 2O===5SO 2-4+2Mn 2++4H + (11)SO 2+2Fe 3++2H 2O===SO 2-4+2Fe 2++4H +(12)2S 2-+SO 2-3+6H +===3S ↓+3H 2O(13)Cu +2H 2SO 4(浓)=====△Cu 2++SO 2-4+SO 2↑+2H 2O(14)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15)4FeS 2+11O 2=====高温2Fe 2O 3+8SO 2(16)2SO2+O 2催化剂△2SO3(17)H++SO2-4+Ba2++OH-===BaSO4↓+H2O(18)Ba2++2OH-+SO2-4+2H+===BaSO4↓+2H2O3. 实验现象强化记忆(1)硫在纯O2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SO2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
(4)将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浓H2SO4滴到胆矾晶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浓H2SO4滴入到盛有蔗糖的烧杯中_____________。
答案:(1)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2)品红溶液褪色又恢复红色(3)KMnO4紫色褪去(4)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5)胆矾晶体上出现白斑(6)蔗糖由白变黑,慢慢膨胀,形成疏松的海绵状,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4. 简答类语言规范再落实(1)浓H2SO4具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但浓H2SO4为什么不能干燥NH3、H2S、HBr、HI等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为什么常用“H2O2”作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能使Na2CO3溶液(滴有酚酞)、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品红溶液褪色,原理相同吗?表现了SO2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O2、漂白粉、活性炭、H2O2和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各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时,浓硫酸和足量Zn反应与浓硫酸和足量Cu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相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验某溶液中含有SO2-4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SO2的水溶液和Cl2的水溶液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将SO2和Cl2按1∶1体积比(同温同压)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吸收NH3生成(NH4)2SO4,能把H2S、HBr、HI氧化成单质(2)当H2O2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为H2O,无污染(3)原理不相同。
SO2能使Na2CO3溶液(滴有酚酞)红色褪去,是因为发生了反应Na2CO3+2SO2+H2O===2NaHSO3+CO2,表现了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表现了SO2的还原性;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4)SO2漂白是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可恢复原色,可逆,属于化学变化;漂白粉、H2O2和Na2O2是利用其强氧化性进行漂白,加热不恢复原色,不可逆,属于化学变化;活性炭是利用其吸附性进行漂白,不可逆,属于物理变化(5)气体成分不相同。
前者是SO2和H2的混合气体,而后者只是SO2气体。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变成稀硫酸,浓硫酸和Zn反应,开始生成SO2,变稀后生成H2,而Cu和稀硫酸不反应(6)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无现象。
再滴加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2-4(7)SO2+Cl2+2H2O===2HCl+H2SO4,HCl、H2SO4均不具有漂白性二、氮及其化合物1. 知识网络构建2. 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1)N2和H2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O与O2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NO2与H2O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把NH3通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室利用NH4Cl固体,Ca(OH)2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NH 4HCO 3与少量Ba(OH)2溶液共热:________________(8)Mg 3N 2与H 2O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9)浓HNO 3受热或见光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Cu 与浓HNO 3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Cu 与稀HNO 3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C 和浓HNO 3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13)Ag 和浓HNO 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NH 3的催化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NH 3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NO 2转化为N 2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2)N 2+O 2=====放电2NO(3)2NO +O 2===2NO 2(4)3NO 2+H 2O===2H ++2NO -3+NO(5)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6)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7)2HCO -3+Ba 2++2OH -===BaCO 3↓+2H 2O +CO 2-3(8)Mg 3N 2+6H 2O===3Mg(OH)2↓+2NH 3↑(9)4HNO 3=====光照或△4NO 2↑+O 2↑+2H 2O (10)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11)3Cu +8H ++2NO -3===3Cu 2++2NO ↑+4H 2O(12)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13)Ag +2H ++NO -3===Ag ++NO 2↑+H 2O(14)4NH 3+5O 2=====Pt△4NO +6H 2O (15)2NH 3+3CuO=====△3Cu +N 2+3H 2O(16)2NO 2N 2O 43. 实验现象强化记忆(1)加热盛有NH 4Cl 固体的试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