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套双面自动切端面倒角机—总体三维及运动仿真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994.85 KB
- 文档页数:14
圆形工件双面外圆倒角工艺方案张仕翔发布时间:2021-09-14T01:51:21.84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6期作者:张仕翔吴彦钊[导读] 在机械加工中,圆形工件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绝大部分都需要进行端面位置的倒角,其常规加工方式存在操作频繁,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质量稳定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5摘要:在机械加工中,圆形工件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绝大部分都需要进行端面位置的倒角,其常规加工方式存在操作频繁,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质量稳定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
采用此工艺方案,可实现工件自动输送、自动上料、自动下料、连续加工,且此设备的通用性强,换线频率低,设备综合效率(OEE)高,对于制造效率的提升,劳动强度降低、成本降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面倒角装置;工件转动装置;自动上下料引言在机械加工中,圆形工件加工最为常见,通过设计一台预设工件自动输送接口的自动上下料双面倒角设备,实现圆形工件一次完成双面倒角,对大小不同圆形工件的兼容性强,减少频繁的换线调整及更换刀具等问题,特别对批量圆形工件的生产效率提升由巨大的提升作用。
1.目前加工主要存在的难点1.1车床进行外圆倒角,需进行人工上下料,且需掉头加工,手持打磨方式,打磨不均,这两种加工方式都存在多次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1.2而现在市面上的倒角机,倒角效果好,对工件外圆的圆度不高的兼容性好,但单面倒角机需要进行手动操作,存在安全风险,也需掉头加工,效率低。
1.3双面倒角机虽然在安全、效率、工人劳动强度上有了很大改善,但设备的造价高,倒角的通用性差,大小工件需更换或调整上下料装置,更换倒角刀头,且对于工件外圆的圆度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倒角效果不佳。
针对以上问题,专门针对圆形工件双面外圆倒角进行了工艺设计。
2.工艺方案设计为了更好的贴合生产实际,此方案从上料、下料、输送各个环节结合起来进行规划,以便更好的使该工艺方案能运用到具体生产中,实现圆形工件一次完成双面倒角,同时易于直接集成到现有生产线中,提高工件倒角效率,具有通用和兼容性等优点,总体设计方案如下图。
1前言1.1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几年来,冷挤压技术是各行各业得到迅速发展的新工艺之一,也是零件加工的重要手段。
与常规模锻工艺相比, 冷挤压工艺可以节材30% -50%,节能40%-80% , 而且能够提高锻件质量, 改善作业环境。
二战以后, 冷挤压技术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应用, 而新型挤压材料、模具新钢种和大吨位压力机的出现, 更拓展了其发展空间。
日本80 年代自称,其轿车生产中以锻造工艺方法生产的零件, 有30%- 40%是采用冷锻工艺生产的, 近年来生产的新型轿车则每车平均使用42kg的冷锻件。
美国等国家的轿车生产中, 每车平均使用40kg 的冷锻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行业对产品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 冷锻生产工艺技术已逐渐成为中小锻件精化生产的发展方向[1]。
对于大多数的工程技术问题,由于物体的几何形状比较复杂或者问题的某些特征是非线性的,则很少有解析解。
这类问题的解决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引入简化假设,将方程和边界条件简化为能够处理的问题,从而得到它的简化状态的解。
这种方法只在有限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因为过多的简化将可能导致不正确的甚至错误的解。
此外,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者得经验和技巧,模具设计费时、加工周期长,对设计中产生的问题只能靠试模后的修正,且返工费时花费大。
因此,人们在广泛吸收现代数学、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计算机来获得满足工程要求的数值解,这就是数值模拟技术[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材料成型过程物理规律研究的深入,材料成形过程有限元模拟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Clough教授于1960年发表的著名论文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plane stress analysis.中首次提出有限元这一名词。
在P.V. Marcal和I.P. King提出弹塑性有限元法后,日本学者Yamada首先将弹塑性有限元法用于筒形件拉深成形的仿真;Hibbit和Hill在有限变形理论基础上采用Lagrange描述建立了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方程, 随后McMeeking采用Euler理论建立了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方程, 完善了大变形弹塑性理论。
机械毕业设计1700轴套双面自动切端面倒角机——自动上料装置设计自动上料装置是机械毕业设计1700轴套双面自动切端面倒角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实现将直接影响整个机器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我为该设备设计的自动上料装置方案。
一、装置功能描述本设备的自动上料装置主要负责将待加工工件自动送入切端面倒角机进行加工。
其主要功能包括:自动对齐工件、自动上料、自动定位、自动送入切端面倒角机。
二、装置结构设计1.驱动系统:采用伺服电机和螺杆传动,通过电机的旋转带动工件自动送入切端面倒角机。
2.传感器系统:在自动上料装置中,需要安装多个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的位置、大小和对齐程度。
其中,光电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工件的位置,通过检测到工件的具体位置来控制驱动系统的启停。
3.气动系统:在自动上料装置中,需要使用气缸或气动夹具完成工件的定位和夹持。
通过气缸的伸缩,工件可以被稳定地夹在适当的位置,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误差。
4.控制系统:自动上料装置需要配备一个独立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上料过程中的驱动系统、传感器和气动系统。
同时,该控制系统还要能够与切端面倒角机进行信息交互,实现自动化生产。
三、装置工作原理1.工件进料:工件通过供料器逐个排列在进料位置,供料器内设有感应装置,依靠感应装置对工件数量的反馈,实现工件的自动供给。
2.工件检测:在进料位置设置光电开关,用于对每个工件进行检测,并将工件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
3.工件对齐:通过驱动系统驱动工件,将工件送到对齐位置。
在对齐位置附近,设置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的具体位置,一旦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则停止驱动系统,使工件停留在对齐位置。
4.工件定位:通过气缸的伸缩控制工件的定位,在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工件的具体位置后,气缸快速伸缩定位,将工件稳定夹持在适当的位置。
5.工件送入:工件被稳定夹持后,驱动系统继续运行,将工件自动送入切端面倒角机进行加工。
四、装置优势1.自动化程度高:通过使用伺服电机和螺杆传动,以及传感器和气动系统的配合,实现对工件自动上料、对齐、定位和送入的自动化操作,大幅减少人工操作。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轴套双面自动切端面倒角机——自动上料装置设计二级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时间 2013.5.18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总体方案的制定 (1)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2确定总体方案 (1)第2章振动盘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4)2.1振动盘的简介 (4)2.2振动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2.3振动盘设计原始数据 (7)2.4输送速度的计算 (8)2.5激振力的计算以及电磁铁的选择 (10)2.6振动输送参数的选择 (14)第3章振动盘的结构设计 (15)3.1料盘基本参数的设定 (15)3.2振动盘的定向方法 (17)3.3板弹簧的设计 (18)3.4橡胶减震胶垫的设计 (19)3.5振动盘给料控制器的设计 (21)第4章振动盘的使用和维护 (23)4.1振动盘的使用 (23)4.2振动盘常见故障 (24)4.3振动盘的维护 (25)第5章推料装置和料仓的气缸选择 (26)3.1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26)3.2气缸的选择 (28)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文献综述 (32)摘要轴套的自动上料装置,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机械系统,随着加工自动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使用这套系统之前,轴套加工时都需要工人把轴套固定在机床上,之后才能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浪费了劳动力。
这套系统提高了机械加工效率,解放了劳动力,同时也保证了工人的安全,所以我选择了本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
本次设计的自动上料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轴套的自动排序和轴套的自动落料填装,主要使用振动盘和气缸两大机械装置来实现这个目的。
通过对轴套加工现状的了解,通过指导老师对本次设计背景的介绍和设计目的及要求的说明讲解,通过在图书馆查看书籍、网络上查询相关资料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各个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轴套自动上料装置振动盘气缸AbstractSleeves’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which is a set of both strange and familiar mechanical system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part of the marke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automation.Before using the system,workers need put the sleeve on the machine.There is a lot of time and labor wasted in the process.The system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chining,librate the labor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workers.So I choose this topic as my graduation project.The design of th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consists of two main parts:the automatic sorting and automatic blanking filling of sleeves.The vibration plate and cylinder are mainly used to achieve this goal.By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ing status o f sleeves and teacher’s introduction,by looking for books in the school library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I have completed various parts of the design.Key words:sleeves;automatic feeding device;vibration plate;cylinder第1章总体方案的制定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
目录1.设计题目及零件图 (1)1.1数控车零件设计题目及零件图 (1)1.2数控铣零件设计题目及零件图 (1)2.工艺设计 (2)2.1数控车零件工艺设计 (2)2.1.1工艺分析 (2)2.1.2工艺安排 (2)2.2数控铣零件工艺设计 (3)2.2.1工艺分析 (3)2.2.2工艺安排 (3)3.零件工艺规程 (4)4.程序设计 (4)4.1数控车零件程序设计 (4)4.1.1机床的选择 (4)4.1.2刀具的选择 (4)4.1.3数值计算 (5)4.1.4切削参数的选择 (5)4.2数控铣零件程序设计 (6)4.1.1机床的选择 (6)4.1.2刀具的选择 (6)4.1.3数值计算 (6)4.1.4切削参数的选择 (7)5.数控加工程序清单 (7)5.1数控车零件程序清单 (7)5.2数控铣零件程序清单 (17)6.数控车、铣床程序仿真结果 (16)6.1数控车床程序仿真结果 (16)6.2数控铣床程序仿真结果 (17)7.设计总结 (18)参考书及资料目录文献 (19)1.零件的分析如图1.1所示为轴套零件三维模型图,图1.2所示为轴套二维零件图(图中有不清晰之处请参加CAD图),试制定出该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案,编制其数控加工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仿真加工。
图1.2 零件三维图图1.1 零件二维图1.1零件的尺寸标注分析零件图上的尺寸是制造、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生产中要求零件图中的尺寸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除要求正确、完整和清晰外,还应考虑合理性,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便于加工、测量。
关于尺寸标注主要包括功能尺寸、非功能尺寸、公称尺寸、基本尺寸、参考尺寸、重复尺寸等等。
该零件图说标注的尺寸均完整,符合国家要求,位置准确,表达清楚。
1.2零件的几何要素分析从图1.1分析得知,该零件的结构主要由圆柱面、圆弧面、圆锥面、螺纹头、螺纹孔、槽等特征组成,这些特征在普通车床上难以完成,需要在数控车上加工。
基于PLC控制的双头高效自动倒角机系统设计车德义身份证号码:******************摘要:对于进行批量生产的的石油、化工用双头螺柱,受到定尺寸切割影响,非常容易在端部产生凸起、毛刺和飞边等一系列现象,如果用手工倒角或是车床加工的方式,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也非常低。
所以要设计一种高效并基于PLC 控制的自动双头倒角机。
关键词:倒角机;PLC;控制系统现今市场上对于石油、化工用双头螺柱两端倒角,大部分都是由工人进行手动操作仪表机床来完成的,效率低下且精度不高。
为此,需要开发一台高效高精度的自动倒角机,提高工作效率。
工业控制系统中,PLC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倒角机采用PLC作为控制系统,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化倒角,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使企业能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增进企业效益。
一、结构组成此机床主要是由自动送料夹紧、左右进给装置、左右动力头、上卸料装置以及调整装置等组成。
1、左右动力头主要是利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带传动来完成对刀具旋转倒角功能的实现;2、进给装置是指用气液转换器的动力来推动气液缸来带动左右动力头从而实现快进、工进稳定进给,并且能够微调;3、上卸料装置是通过气缸来实现的,工人可一次上多根料,加工完之后,自动送料夹紧装置回退,在排序区,上料气缸把有待加工料顶出,这时刚好将加工完成的料顶出来,自动卸料就能够实现,并完成上料;4、自动送料夹紧装置是把上完后的料送至有待加工区,通过气液增压缸来对快速送料的实现,到位之后液压夹紧。
在对不同直径的零件进行加工时,可以更换夹具。
夹具的组成主要两个半圆,同时两个半圆在导向上滑动,并和工件是小间隙的配合。
5、调整装置是能够对不同的件来对不同长度加工的实现,用手摇丝杠进行调整,调整好之后锁死图1 机床总体结构二、工作原理自动倒角机是由左右工作台以及送料机构等组成的,如图2所示。
左、右工作台都是由三相异步电机、刀架、滚珠丝杠副、夹紧气缸、落料装置、步进电机和三个接近开关等组成的。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一种自动倒角设备的电气控制与plc编程的设计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21年3月18日目录摘要 (3)第一章自动倒角设备应用及开展 (6)1.1自动倒角机应用 (16)1.2自动倒角机开展 (16)第二章自动倒角设备简述 (11)第三章自动倒角设备总体设计 (13) (16)3.2 对于电气原理总体设计 (16)对自动倒角设备plc的设计 (16)第四章自动倒角设备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16)4.1 自动输送机构设计 (16)4.1.1自动输送机设计的概述 (16)4.1.2自动输送机结构部件设计 (16)4.2 工件加紧结构的设计 (17) (16) (16)4.3 双向倒角部件设计 (17)第五章自动倒角设备控制电气控制 (19)自动倒角设备电气控制 (16)5.2 自动倒角运行控制过程分析 (16)第六章自动倒角设备控制原理图及分析 (19)第七章自动倒角设备plc的设计概述 (23)第八章自动倒角设备控制系统梯形图及仿真 (26) (26)8.2自动倒角设备控制系统仿真 (30)总结 (32)参考文献 (34)谢辞 (36)附件〔机构三维图、二维图、电气原理图以及三菱plc梯形图)摘要随着工业的不断的向前推出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自动倒角机的出现改变普通的手动和机械自动加工,同时,自动倒角机采用远程调控和程序,进行了自动化的创新;而且在机械方面经过精巧的设计,确保加工物件与刀盘的中心线准确不变,可以一次均匀的完成无缝钢管的外角,外角、内角、和端面的加工;同时,采用自动上料机构和自动和气缸加紧机构,保证加工尺寸和精度的准确,通过振动盘自动上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力。
自动倒角设备采用自动化技术,主要是自动控制理论跨入了一个新阶段——现代控制理论。
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的最优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为根底的状态空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