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尾座体工序卡(长江大学课程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3.28 KB
- 文档页数:14
、零件的分析1.尾座体的用途题H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O17H6的孔与顶尖研配,底面和75。
斜面与磨床工作台相连,通过①14mm孔用螺栓将“尾座体”紧固在工作台上。
主要作用是固定顶尖。
圆柱体形的部分有一个①17H6孔,并且有一个M6的螺纹孔,顶尖穿过①17H6孔,将螺钉拧紧,这样就将顶尖固定。
2.零件的技术要求(1)①33左右端面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6. 3(2)①14孔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 5(3)①26沉头孔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 5(4)①40凸台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5。
(5)底面A的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1.6。
(6)底面槽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 5。
(7)斜面B的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1.6。
(8)右底面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5。
(9)O17H6孔圆度公差为0. 003mm: O17H6孔圆柱度公差为0. 004mm;①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A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 005mm: O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B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 005mm;①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 1;①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 15;(10)0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1D16O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导轨面配刮10〜13点/2525。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为170-24lHBo考虑到零件的形状,由于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已达到大批大量生产水平,故可以采用砂型铸造。
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零件而言,以加工面互为基准完全合理;但对于本零件来说,如果以①17的孔为粗基准可能造成位置精度不达标,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现在选择不加工0 35的外圆表面和外表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两个锥套夹持两端作为主要定位面以消除五个不定度,再用一个支承板、支承在前面用以消除一个不定度,达到完全定位。
一、尾座体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尾座体的用途该零件主要作用是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用于固定顶尖的,Φ17H6的孔与顶尖研配,底面和75°斜面与磨床工作台相连,通过Φ14mm孔用螺栓将“尾座体”紧固在工作台上。
圆柱体形有一个Φ17H6的通孔,并且上面有一个M6的螺纹孔,顶尖穿过Φ17H6孔,拧紧螺钉即可达到固定顶尖的作用。
2.尾座体的技术要求表 1.1尾座体零件技术要求表该零件形状特殊、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它要安装在磨床工作台上面,部分配合表面要求的加工精度比较高;对于17孔因为要与顶尖配合,而顶尖中心线又要与磨床的主轴中心线重合,以保证工件的外圆柱度,所以17孔德内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低,并且形位公差都有要求;对于底面A和斜面B要与机床工作台配合,所以表面精度要求也较高。
以上这两个部位是这个零件的主要加工面。
3.审查尾座体的工艺性分析零件图可知,Ф35圆柱体两端面、Ф40凸台面、Ф26沉孔面、底面槽、底部右端面和底部端面均需要铣削加工,由于粗糙度精度不是很高,通过铣削的粗加工即可达到加工要求;对于上面技术要求分析的两个主要加工表面,因为精度要求都比较高,并参与配合,所以需要精加工或超精加工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综合分析该零件的工艺性能较好。
4.确定尾座体的生产类型该零件的年产量只有5000件,可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
二、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1、选择毛坯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为170—241HB,考虑零件的形状,由于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属于中批量生产水平,金属模机器造型生产率较高、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与机械性能均好,并且适合批量生产规模所以对于尾座体毛坯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此外为消除参与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和毛坯的尺寸(1)、Ф35圆柱体两端面的粗糙度Ra达到6.3um,需要粗铣和精铣加工,取粗加工单边余量为4mm,精加工单边余量为1mm,所以要求铸件的尺寸为90mm。
课程设计--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17孔工序的专用夹具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17孔工序的专用夹具姓名:郭小玉学号: 090114141班级:机制091指导教师:程雪利目录第1章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零件的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确定毛胚的制造形成 (4)2.2 基面的选择 (4)2.3 制定工艺路线 (4)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8)2.5 确定机械用量及基本工时 (12)第3章夹具设计 (28)3.1 问题的提出 (28)3.2夹具设计 (28)总结 (33)参考书目 (34)感谢 (35)第1章零件分析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即顶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装丝锥攻螺纹工具、圆析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
尾座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1.1 零件的特点由图可知,该零件为不太规则的部件,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铸件需要消除毛刺和砂粒、并作退火处理2. φ17H6要求圆度为0.0033. φ17H6要求圆柱度0.0044. φ17H6与导轨面的平行度为0.0055. φ17H6与燕尾面的平行度为0.0056. φ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17. φ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8.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9. φ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10.导轨面配刮10~13点/25⨯251.2 零件工艺分析根据零件图可知、主要进行导轨面的加工、孔加工和表面加工、钻孔、攻丝,孔的精度要求高。
车床尾座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车床尾座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车床尾座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
3. 学生能够了解车床尾座调整与精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车床尾座的安装、调整和使用。
2. 学生能够运用车床尾座进行简单的轴类零件加工,并达到规定的精度要求。
3.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使用车床尾座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对机械加工职业的热爱。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遵守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提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车床尾座的使用方法,提高机械加工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车床尾座的深入了解和操作尚需加强。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车床尾座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车床尾座的结构与功能:讲解车床尾座的基本结构,包括尾座体、导轨、滑块、丝杠等部件,及其在车床加工中的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车床尾座的结构与作用》2. 车床尾座的安装与调整:学习车床尾座的安装方法、调整技巧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车床尾座的安装与调整》3. 车床尾座的使用操作:教授车床尾座的使用方法,包括工件装夹、切削参数选择、加工过程控制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车床尾座的使用操作》4. 车床尾座的维护保养:介绍车床尾座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强调注意事项,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车床尾座的维护与保养》5. 车床尾座的安全操作:讲解车床尾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尾座体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尾座体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尾座体夹具的安装、调整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尾座体夹具的维护与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尾座体夹具的安装和调试。
2. 学生能运用尾座体夹具进行简单的机械加工操作。
3. 学生能对尾座体夹具进行简单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沟通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尾座体夹具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尾座体夹具的相关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尾座体夹具概述- 夹具的定义、作用及其分类- 尾座体夹具的组成、结构与功能2. 尾座体夹具的安装与调整- 夹具的安装方法与步骤- 夹具的调整技巧及注意事项- 夹具安装与调整中的安全知识3. 尾座体夹具的使用与操作- 夹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操作要点- 夹具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4. 尾座体夹具的维护与保养- 夹具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夹具的日常维护方法- 夹具的故障排除与维修5. 实践操作- 安装与调整尾座体夹具的实践操作- 使用尾座体夹具进行机械加工的实践操作- 夹具维护保养的实践操作教学大纲安排:共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操作4学时。
进度安排:1. 第1-2学时:尾座体夹具概述2. 第3学时:尾座体夹具的安装与调整3. 第4学时:尾座体夹具的使用与操作4. 第5-8学时:实践操作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尾座体夹具的相关章节紧密相关,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车床尾座套筒学校:湖南工业大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指导老师: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9日至 2011年12月25日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12 月《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车床尾座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车床尾座套筒工序的设计计算二、原始数据和技术要求: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单件小批量生产生产条件:金工车间加工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毛坯图零件图1张零件-毛坯合图 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张工序卡1套(3)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四、进度安排:序号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备注1 准备阶段⑴阅读、研究任务书;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
⑵阅读教材和课程设计指导书。
⑶准备好绘图工具、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课程设计前进行2 绘制零件图⑴提高识图和绘图能力⑵了解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2天手绘3 制定工艺路线⑴掌握工艺路线的制定方法和步骤⑵初步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1天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1天4 工序设计掌握工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天5 编写设计计算整理和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说明书6 答辩或检验1天小计12天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工程班级指导教师目录1零件的工艺分析------------------------------------------------------------------------------------51.1 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 51.2主要表面及其要求--------------------------------------------------------------------------52 毛坯的选择-------------------------------------------------- -------------------------------------52.1 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尺寸公差----------------------------------------------52.2 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62.3 绘制毛坯图----------------------------------------------------------------------------------63 基准的选择-------------------------------------------------- --------------------------------------64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74.1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 74.2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75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96 选择机床及工艺装备--------------------------------------- -------------------------------------126.1 选择机床-------------------------------------------------------------------------------------126.2 选择刀具----------------------------------------------- ------------------------------------- 136.3 选择夹具----------------------------------------------- ------------------------------------- 146.4 选择量具----------------------------------------------- ------------------------------------- 147 确定切削用量------------------------------------------------------------------------------------ 158 总结-------------------------------------------------- ------------------------------------------------239 文献--------------------------------------------------------------------------------------------------241零件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车床尾座套筒是装夹顶针,钻头,绞刀,等工具的。
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教学班∶******(本)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 5月 15 日目录目录 (I)1 绪论 (1)2 零件分析 (2)3 工艺规程设计 (3)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3)3.2 基面的选择 (3)3.3制定工艺路线 (3)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7)3.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4 夹具设计 (25)4.1 问题的提出 (25)4.2夹具设计 (25)5 总结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1 绪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对我们完成本课程学习内容后进行的总体的系统的复习,融会贯通本科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毕业前进行的一次模拟训练,为我们即将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
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夹具设计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这次课程设计,难免会有许多的问题,恳请指导教师给予帮助,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零件分析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即顶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装丝锥攻螺纹工具、圆析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
尾座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
2.1 零件的特点由图可知,该零件为不太规则的部件,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铸件需要消除毛刺和砂粒、并作退火处理2.φ17H6要求圆度为0.0033.φ17H6要求圆柱度0.0044.φ17H6与导轨面的平行度为0.0055. φ17H6与燕尾面的平行度为0.0056. φ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17. φ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8.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9.φ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10.导轨面配刮10~13点/25⨯252.2 零件工艺分析根据零件图可知、主要进行导轨面的加工、孔加工和表面加工、钻孔、攻丝,孔的精度要求高。
本科生毕业设计车床尾座体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The Lathe Tailstock Body Processing Procedure and Fixture Design摘要车床是机械加工的主要工具,车床是由许多的零部件组成,其中尾座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件,这个说明书就是对一个给定了尺寸的车床的尾座体进行加工的分析和相应的设计,主要有下面这些工作:(1) 了解了车床尾座体的相关知识和对未来机械加工中车床尾座体的发展情况;(2) 制作了车床尾座体的相关工艺,而且做了两种不同的相关工艺进行了相关的比较;(3) 制作了车床尾座体的整个工艺流程;(4) 最后对车床尾座体的三种相关加工中需要用到的夹具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尾座体工艺夹具ABSTRACTThe lathe is the main tool for machining. The lathe is composed of many parts. The tailstoc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This manual is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ing of the tailstock of a given size lath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mainly have the following work:(1)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lathe tailstoc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the tailstock in future machining;(2) The related processes of the lathe tailstock were made, and two different related processes were compared and compared;(3) The entire process flow of the lathe tailstock body was made;(4) Finally, the fixtures required for the three related machining of the lathe tailstock were designed..Keywords: Lathe tailstock Process Fixture目录绪论 (1)第一章床尾座体的相关工艺设计 (2)1.1 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描述 (2)1.1.1 相关工艺规程的具体作用 (2)1.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作原则 (2)1.1.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的步骤 (2)1.2 车床尾座体的具体工艺分析 (3)1.2.1 车床尾座体的相关技术条件 (3)1.2.2 零件的材料 (3)1.3 毛坯的选择 (3)1.3.1 毛坯的种类 (3)1.3.2 毛选择毛坯的重要因素 (3)1.3.3 完成毛坯的种类和制作方法的确定 (4)1.4 表面的加工方式的选择 (4)1.5 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 (5)第二章切削量的计算以及工时的计算 (7)2.1 公差的计算以及加工余量和相应工序尺寸的计算 (7)第三章车床尾座体的工装设计 (14)3.1 夹具概述 (14)3.1.1 概述 (16)3.1.2 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 (15)3.1.3 夹紧装置 (16)3.1.4 定向键以及对刀装置 (16)3.1.5 夹具体 (16)3.2 定位方案的选择 (17)3.2.1 选择定位方案 (17)3.2.2 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17)3.2.3 夹紧装置的确定 (18)3.2.4 定位键、定向键、对刀块的确定 (18)3.2.5 夹具体的确定 (20)3.3 钻孔夹具设计 (20)3.3.1 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的设计 (21)3.3.2 定位元件的设计 (22)3.3.3 夹紧装置的确定 (23)3.3.4 底座和支架设计 (23)3.3.5 支架的确定 (23)3.3.6 底座的确定 (24)3.3.7 钻孔夹具的确定 (24)3.4 衍磨夹具的确定 (25)第四章技术经济分析 (25)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绪论机械制造工业是对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快速建设的主要产业之一,在我们一般的认识中机械加工一般只是指相关的金属加工成零件或者整个产品,其实机械加工其实分为冷机械加工和热机械加工。
车床尾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车床尾座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2. 学生掌握车床尾座的使用方法、调整技巧及维护保养知识;3. 学生了解车床尾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车床尾座进行金属加工,掌握相关操作技巧;2. 学生具备调整车床尾座的能力,确保加工精度;3. 学生能够对车床尾座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加工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操作安全,遵守工艺规程;3.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机械加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车床尾座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安全意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车床尾座的相关操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车床尾座结构及功能:介绍车床尾座的基本结构,包括尾座体、导轨、丝杠、手轮等部件,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 车床尾座的调整与使用:详细讲解车床尾座的调整方法,如导轨的平行度、丝杠的紧固程度等,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车床尾座进行加工操作。
3. 车床尾座的安全操作:阐述车床尾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禁止触摸旋转部位等,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4. 车床尾座的维护保养:介绍车床尾座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设备维护习惯。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车床尾座结构及功能;第二课时:车床尾座的调整与使用;第三课时:车床尾座的安全操作;第四课时:车床尾座的维护保养。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车床及其附件”章节相关,涉及车床尾座的结构、调整、使用、安全操作及维护保养等内容。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车床尾座的相关知识,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课程设计后盖工序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学科的基本概念,解释相关原理,并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原理的应用。
2.第二章:XX学科的方法,详细讲解学科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3.第三章:XX学科的应用,介绍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学科的知识点和案例。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前言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巩固,是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机床夹具已成为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装备。
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机床夹具的改进和创造已成为广大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1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材料、结构、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方面,技术制约着设计;另一方面,技术也推动着设计。
从设计美学的观点看,技术不仅仅是物质基础还具有其本身的“功能”作用,只要善于应用材料的特性,予以相应的结构形式和适当的加工工艺,就能够创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即在产品中发挥技术潜在的“功能”。
技术是产品形态发展的先导,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必然给产品带来新的结构,新的形态和新的造型风格。
材料,加工工艺,结构,产品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某个环节的变革,便会引起整个机体的变化。
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率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使多品种,对中小批生产作为机械生产的主流,为了适应机械生产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机床夹具提出更高的要求。
1.2 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夹具设计的内容按在夹具中的作用,地位结构特点,组成夹具的元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2)夹紧元件及定位装置(或者称夹紧机构);(3)夹具体;(4)对刀,引导元件及装置(包括刀具导向元件,对刀装置及靠模装置等);(5)动力装置;(6)分度,对定装置;(7)其它的元件及装置(包括夹具各部分相互连接用的以及夹具与机床相连接用的紧固螺钉,销钉,键和各种手柄等);每个夹具不一定所有的各类元件都具备,如手动夹具就没有动力装置,一般的车床夹具不一定有刀具导向元件及分度装置。
反之,按照加工等方面的要求,有些夹具上还需要设有其它装置及机构,例如在有的自动化夹具中必须有上下料装置。
专用夹具的设计主要是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设计:(1)定位装置的设计;(2)夹紧装置的设计;(3)对刀-引导装置的设计;(4)夹具体的设计;(5)其他元件及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