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鉴别介绍共58页
- 格式:ppt
- 大小:5.98 MB
- 文档页数:58
薄层色谱鉴别的操作步骤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别化合物的技术方法。
它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通常为硅胶或氧化铝)和流动相(通常为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化合物的分离和识别。
下面将介绍薄层色谱鉴别的详细操作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1.准备样品:将待鉴别的化合物按照所需的质量或体积制备好。
2.制备薄层色谱板:选择合适的薄层色谱板,通常使用硅胶或氧化铝涂覆在玻璃或铝板上。
确保色谱板的表面平整且没有明显的破损。
3.准备流动相:根据待鉴别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
通常使用的有机溶剂包括乙酸乙酯、正己烷、甲醇等。
4.标记色谱板:使用铅笔或无色墨水标记薄层色谱板的起点(样品施加的位置)和终点(溶剂前行的位置)。
步骤二:施加样品和进行色谱开发1.施加样品:使用微量注射器或玻璃冲管,在离起点约0.5-1厘米处,施加待鉴别的化合物样品。
确保施加的样品量尽量小,以避免色谱效果遭受干扰。
2.使用色谱槽:将标记好的色谱板放入预先装满流动相的色谱槽中。
确保色谱板竖直地插入槽中,并确保槽中的流动相不会超过色谱板的底部。
3.等待色谱分离:根据待鉴别化合物的性质,控制室温、相对湿度和开发时间等因素,让流动相沿着色谱板移动。
注意观察,当溶剂前行到距离终点约0.5-1厘米处时,取出色谱板,并迅速在色谱板上圈定前行边界。
步骤三:鉴别化合物1.可见检测:将圈定前行边界的色谱板,直接放入紫外光灯激发器中观察有无荧光发射。
或者,将之放入化学品磁暗室中观察有无荧光。
记录下颜色和Rf(色谱前进因子)值。
2.显色剂检测: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显色剂进行检测。
例如,使用碘蒸汽(在碘化器或浴中加热固体碘)显色、使用二蒽酮溶液显色等。
在显色后,观察有无显色斑点形成,并记录下颜色和Rf值。
3.化学反应检测:根据待鉴别化合物的特殊化学性质,可以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