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教案新版粤教版_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6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能够解释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相比较,提升对知识的归纳、迁移、运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温室效应及自然界中碳的循环,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制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二氧化碳的性质[情景导入]在意大利,相传有一个山洞,当地人叫它“死狗洞”,狗进洞就会死去,而人进洞却安然无恙,人们说洞里有个妖怪叫“屠狗妖”,科学家玻曼尔来到山洞揭开这个谜,原来这“屠狗妖”就是二氧化碳![探究活动]问题: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1. 先回忆已学知识,看看对CO2 的性质了解多少?(观察一瓶CO2,学生自由表达)2. 做【实验5-5】观察记录现象,引导学生推导出两个结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
[介绍]气体密度大小比较方法: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其密度就越大,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故CO2密度是空气密度的44/29=1.5倍。
3. 演示【实验5-6】记录现象,推断出CO2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 做【实验5-7】记录现象,推断出CO2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CaCO3。
[归纳总结]CO2的性质1.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一般燃料的燃烧。
不支持呼吸作用。
固态CO2(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2. CO2溶于水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遇热会分解。
H2CO3=H2O+CO2↑3. CO2与石灰水作用,生成CaCO3白色沉淀。
CO2+Ca(OH)2=CaCO3↓+H2O教学环节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复习导入]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后,我们知道了制取一种气体,实验装置由发生装置和集气装置两部分组成。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同学们,虽然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很小,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叔叔们就会用到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他们把灭火器倒过来轻轻磕一下,打开开关,马上会有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气罐中喷出,使火焰熄灭。
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使火焰熄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二氧化碳的世界吧!1.二氧化碳有何性质(1)物理性质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发生三态变化。
(2)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③如图所示,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④如图所示,点燃“阶梯形”铁皮架上的两支小蜡烛,将铁皮架放入烧杯中;从烧杯的一侧向烧杯中倾倒二氧知识链接: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会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①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③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④能与单质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CO2=====高温2CO。
2.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碳(1)药品及反应原理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可产生CO2;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蜡烛燃烧也可以生成CO2;煤气或天然气燃烧也可生成CO2;……实验室里用什么药品来制取CO2呢?从原料的来源、价格,操作是否便利,收集到气体的纯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实验室常用稀盐酸跟大理石(或石灰石)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H2O(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实验室里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吗?都是液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气体,实验室里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 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完成实验的能力。
能力目标:合作实验活动,并从实验中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练习法【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新闻报道《夺命的深井》引出新课。
二、讲述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1、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无无的2、观看简易的天平实验视频,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3、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加压降温由态变成态,再加压降温又由态变成态。
固态二氧化碳我们称它为。
自主探究过程:(课本136-137页)探究一:(课本实验5-6-1)桌面上有用塑料瓶收集好的一瓶二氧化碳,请同学们按照以下操作来完成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原因。
操作要点:打开塑料瓶盖往瓶内倒取约三分之一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振荡塑料瓶。
实验现象:塑料瓶变。
你的分析: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
探究二:(课本实验5-5)桌面上有课前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请同学们按照以下的操作来完成实验,并观察实验的现象,分析原因。
操作要点:(1)将铜片上的两根蜡烛点燃放入烧杯中(2)用装有二氧化碳矿泉水瓶瓶口紧挨烧杯口,打开瓶盖然后缓慢的倾倒瓶内的二氧化碳。
(注意:一定要缓慢倾倒)实验现象:你的实验现象是什么?请选择()A、没有明显的变化B、上面的蜡烛先灭,然后是下面的蜡烛C、下面的蜡烛先灭,然后是上面的蜡烛D、两根蜡烛同时熄灭你的分析:二氧化碳(能/不能)燃烧,也(能/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探究三:(课本实验5-6-2和5-6-3)1、用试管倒取少量(取1-2mL)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并观察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
教学内容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课时安排 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二、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2.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示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
2.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分析教学用具烧杯、蜡烛、集气瓶、石蕊、石灰水、试管、酒精灯、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一、创设情景,激情引入。
[展示]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展示一瓶可乐。
同学们,这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一份礼物,祝大家“百事可乐”。
在生活中,大家都喝过可乐,这里面有气体吗?是什么气体呢?[展示课题]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提问]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瓶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想研究它,我们先要把它取出来。
请同学们想一下,如何把这瓶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赶”到集气瓶中呢?[提问] 集气瓶里装了二氧化碳了吗?你们是如何知道的?[引导] 根据刚才的一系列实验,你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是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讨论,请一位同学上台协助教师收集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一位学生上台向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内确实有二氧化碳。
学生讲述的答案有多用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来引入新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通过趣味实验,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思考如何“取”气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激发其探究实验的热情。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引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1.有两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别开来。
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列举两种鉴别方法:举例: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下,复燃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氧气说法正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D.金属锈蚀、动物呼吸、锅炉爆炸都是缓慢氧化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选用10mL量筒量取5.5 mL 蒸馏水D.铁粉溶于足量稀硫酸中,形成黄色溶液4.在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硫燃烧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6.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氧气难溶于水B.氧气能支持燃烧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被压缩为液体时显淡蓝色7.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高温煅烧石灰石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只有④8.氧化银(Ag2O)钮扣电池常用于电脑和手表,该电池内的反应是:Zn+Ag2O═ZnO+2Ag,该反应中还原剂是()A.锌B.氧化银C.氧化锌D.银9.氧化银纽扣电池常用于手表和计算器,电池内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Zn+Ag2O=ZnO+2A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银具有氧化性B.锌发生了还原反应C.银是氧化银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D.在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炼铁,目的是把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参考答案:1.答案:方法1: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浑浊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方法2:分别加入少量的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方法3:用细线系小动物投入瓶中,窒息而死的是二氧化碳,安然无恙的是氧气。
5。
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第一个方面〕一、教材分析(它分为四个局部,第一局部)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第五单元[燃料]是初中内容的重要组成局部,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知识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以及性质,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氢气、碳,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根底,后面我们还要学习化石燃料,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第二局部〕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首先〕〔1〕、知识与技能〔要求)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以及〕2)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化学反响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以及〕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以及〕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3,(第三局部〕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具的准备〔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定如下)1)教学重点: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化学反响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4,(第四局部〕学生情况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掌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个方面〕二、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引入法、实验探究法以及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2、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教材及学情分析二氧化碳有哪些途径可以产生,学生都有一些了解,但实验室怎样来获得纯净的二氧化碳,用什么装置学生还不了解,通学对氧气制法的方法对比,使学生对选取制气的的装置做到心中有数,再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反应原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
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2.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3.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装置的比较,找出异同点;了解应用“比较法”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性质决定制法的实验设计思想。
重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本节教学程序是通过学生回顾和分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运用以上思路和方法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法学法指导对比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课前指导]:1、回忆实验室是如何制取氧气的?从哪几个方面讨论的?2、提醒学生到实验室去练习操练粉末状、块状的药品的取用及液体药品的滴加等技能。
3、回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4、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多少种化学获得方法(写出化学方程式)1、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步骤、装置等;2、到实验室操练粉末状、块状的药品的取用及液体药品的滴加等技能;3、尝试写出二氧化碳化学获得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使相关旧知识清晰起来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准备;使相关旧技能熟练起来;明确学习心向——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学过程通过以上探究索思考—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哪些药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这种装置如何检查它的气密性?实验室如何收集二氧化碳?收集气体须考虑哪些因素?[投影]几种仪器图:大试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导气管、玻璃片、集气瓶、水槽等。
科粤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5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⑴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和装置,经过对比的方法先生自主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基本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绪和方法。
(2)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基本装置停止改装,让先生初步了解实验探求的普通思绪。
2、进程与方法:经过导学案引入,分组讨论交流,画图展现,及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求,培育先生多维思想才干,协作的态度,激起先生的创新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气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培育先生探求的肉体。
教材剖析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探求进程和方法2、教学难点引导先生对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探求进程,提升装置设计水平。
3、教法分组讨论法微视频演示法探求法等教学进程【引入】观看旧事视频冰岛把二氧化碳封存在石头里。
师:好,看了刚刚的视频,冰岛是把二氧化碳贮存在什么石头里呢?生:石灰石。
师:那假设我们想在实验室释放出二氧化碳是不是可以从石灰石里取得呢?生:当然可以。
师: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它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碳?有没有其他石头和石灰石组成成分一样呢?请大家翻开书137页,快速找出答案,并填写好学案。
生:碳酸钙。
大理石。
填写学案。
师:知道了反响的药品和反响的原理,那么反响的装置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请同窗们看PPT这两个装置熟习吗?生:熟习,前一个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后一个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
师:很好,大家都记住了。
那我再问个稍微难一点的效果,谁还记得这两个装置前面的局部我们称作什么?前面局部又称作什么?生:装置前面局部称为发作装置,前面局部称为搜集装置。
师:真不错,那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作装置和搜集装置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让二氧化碳与氧气做个对比。
请同窗自己细心观看下面的表格,找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制取氧气的共同点。
师:请画好的同窗在模拟仿真平台上,组装好仪器。
并说出选择这套装置的理由及装置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