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的药物治疗-王强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72
A型肉毒毒素治疗扭转痉挛
王欢;刘宁
【期刊名称】《兰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25)004
【摘要】扭转痉挛又名扭转性肌张力障碍或豆状核性肌张力障碍。
临床上以肌张力障碍和四肢、躯干甚至全身的剧烈而不随意的扭转为特征。
既往临床上常予给镇静剂、肌肉松弛剂、抗震颤麻痹药等,疗效轻微短暂,毒副作用大。
我科自1996年5月应用A型肉毒毒素多点肌肉注射治疗扭转痉挛9例,其中原发性扭转痉挛5例,肝豆状核变性所致扭转痉挛4例,并随访8~15个月,发现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王欢;刘宁
【作者单位】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05
【相关文献】
1.康复治疗结合综合护理模式对肝豆状核变性扭转痉挛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观察 [J], 徐悦;金艳;孙国
2.A型肉毒毒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所致严重扭转痉挛的近期疗效观察 [J], 胡纪源;王训;李凯;胡文彬;韩咏竹;程楠;杨任民
3.康复治疗联合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 [J], 高宝勤;赵
性泉;谢建雷;邓欣;李孚伟
4.A 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临床分析 [J], 贠国俊;魏道儒;曹建国;刘青;杨雪;王玉娟
5.A型肉毒毒素治疗紧张型头痛合并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J], 岳玉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强教授应用寒痉汤化裁治疗寒痹的临床经验作者:蔺妍钰蔺春彦王强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4年第06期【摘要】总结王强教授在临床上应用寒痉汤化裁治疗寒痹的经验。
文章从寒痹的归属范围、病因病机、其对寒痹的诊疗经验、寒痉汤的方药分析等进行论述。
寒痹是以肢体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且有“得温则痛减,得寒痛加重”的特性。
王强教授认为引起寒痹的原因不外乎是内虚外寒,多是由机体感受寒邪,经脉闭塞不通所致,并提出了发汗驱寒是治疗本病的一大法则。
王强教授另辟思路,运用寒痉汤化裁治疗寒痹,丰富了本病诊疗辨证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寒痹;痉脉;疼痛;寒痉汤【中圖分类号】R249.2/.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11-0057-03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11.zgmzmjyyzz202411012Clinical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Wang Qiang in the Treatment of Cold Paralysis by Applying the Chemical Formula of Cold Spasm DecoctionLIN Yanyu1 LIN Chunyan2 WANG Qiang21.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2.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the Third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ijiazhu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Abstract:To summarise Professor Wang Qiang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reating cold paralysis by applying the formula of cold spasm decoction. From the scope of cold paralysi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hi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cold paralysi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cription of Cold Spasm decoction are discussed. Cold paralysis is a disease with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pain in thejoints of the limbs,which is characterised by “pain decreases with warmth and increases with cold”. Professor Wang Qiang believes that the cause of cold paralysis is internal deficiency and external cold, which is mostly caused by the body feeling cold and the blockage of the meridians, and suggests that sweating and expelling the cold is a major rule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Professor Wang Qiangs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reating cold paralysis with the use of cold spasm decoction has enriched the experienc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which is worthy of our study and reference.Keywords:Cold Paralysis; Spasmodic Pulse; Pain; Cold Spasm Decoction王强教授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优秀继承人,是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石家庄市名中医。
祛风解痉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王强;孙增涛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7(027)010
【摘要】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论证祛风解痉法在其治疗中的意义.特别是虫类药物蝉蜕、僵蚕、地龙的应用.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王强;孙增涛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2
【相关文献】
1.祛风解痉降逆合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J], 黄雄
2.祛风解痉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药理作用 [J], 宋苹;张溪;张瞳;张忠德
3.疏风解痉法联合西药治疗5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J], 屈毓敏;王雪京
4.祛风解痉汤配合穴位敷贴对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观察 [J], 叶德梁
5.中医解痉法与滋阴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对比观察 [J], 于诗宇;龙旭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痉挛药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抗痉挛药是一类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痉挛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痉挛药物,包括其适应症和使用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一、抗痉挛药简介抗痉挛药是一类可以缓解肌肉痉挛的药物,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抗痉挛药和外周肌肉松弛剂两大类。
中枢神经系统抗痉挛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冲动传导,从而减少肌肉的痉挛。
外周肌肉松弛剂通过直接作用于肌肉,干扰神经冲动传导,从而缓解肌肉痉挛。
二、常见的抗痉挛药物及其适应症1. 苯巴比妥钠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癫痫、肌阵挛性疾病和肌肉痉挛。
2. 乙托维负(Lioresal)适应症:用于治疗肌肉痉挛,特别是痉挛性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
3. 地巴噻啶(Dantrolene)适应症:用于治疗肌肉痉挛、痉挛性斜颈和恶性高热等。
4. 氟马西尼(Flexeril)适应症:主要用于缓解由肌肉痉挛引起的酸痛和疼痛。
5. 盐酸曲马多(Tizanidine hydrochloride)适应症:用于治疗肌肉痉挛、肌张力障碍等。
三、抗痉挛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详细了解药物的说明书,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使用,不得擅自改变剂量和使用时间。
2. 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及有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慎用该类药物。
3. 在使用药物期间,避免饮酒或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4. 抗痉挛药有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嗜睡、头晕、恶心、干嘴等,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5. 长期使用抗痉挛药可能会导致耐药性,因此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及时进行药物调整或替换。
四、注意事项本文仅供参考,请在药物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并严格按照其指导使用。
不得擅自更改用药方案,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结语抗痉挛药是一类有效的药物,对缓解肌肉痉挛具有显著的作用。
然而,正确使用药物是确保疗效和安全的关键。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适应症和使用说明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促使他们在使用抗痉挛药物时更加谨慎和科学。
哪些药物治疗面肌痉挛效果好面肌痉挛患者在治疗时一定会问:哪些药物治疗面肌痉挛效果好?为此求医网编辑根据医生指导、患者反馈和网友评论,整理筛选出了5种治疗面肌痉挛常用药品,希望对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
以下治疗面肌痉挛的药品均已经过药监局审批,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放心服用:1、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参考价格:¥99成分:主要组成成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功能主治: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
禁忌症:对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有过敏史者禁用。
生产商:深圳市卫武光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2、注射用丙戊酸钠参考价格:¥138成分:丙戊酸钠化学名:2-丙基戊酸钠分子式:C8H15NaO2 分子量:166.20功能主治:本品主要用于癫痫的单纯或复杂性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禁忌症:有肝病或明显肝功能损害时禁用。
生产商: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403、卡马西平片参考价格:¥9.1成分:主要成分是卡马西平,其化学名为5H-二苯并[b,f]氮杂卓-5-甲酰胺功能主治: 1. 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或颞叶癫癎)、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上述两种混合性发作或其他部分性或全身性发作;对典型或不典型失神发作、肌阵孪或失神张力发作无效。
2. 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发作,亦用作三叉神经痛缓解后的长期预防性用药。
也可用于脊髓痨和多发性硬化、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痛、患肢痛和外伤后神经痛以及疱疹后神经痛。
3. 预防或治疗躁狂-抑郁症;对锂或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无效的或不能耐受的躁狂-抑郁症,可单用或与锂盐和其它抗抑郁药合用。
4. 中枢性部分性尿崩症,可单用或氯磺丙脲或氯贝丁酯等合用。
5. 对某些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性情感性疾病,顽固性精神分裂症及与边缘系统功能障碍有关的失控综合征。
治疗痉挛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治疗痉挛的方法取决于痉挛的原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常见的痉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等。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治疗痉挛的最佳方法。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痉挛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肌肉松弛剂、镇痛剂、抗炎药和抗癫痫药物等。
1.肌肉松弛剂:肌肉松弛剂是一类药物,可以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减轻肌肉痉挛。
常见的肌肉松弛剂包括苯神经阻断剂、中枢性肌松药和外周肌松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痉挛症状。
2.镇痛剂:镇痛剂可以缓解痉挛引起的疼痛。
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等被广泛使用。
如果痉挛症状较严重,可以考虑使用处方药如阿片类止痛药和抗癫痫药物等。
3.抗炎药:如果痉挛是由于炎症引起,可以使用抗炎药物来减轻炎症,并减少痉挛。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和塞来昔布等。
4.抗癫痫药物:某些痉挛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导致的,可以考虑使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
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加巴喷丁和丙戊酸钠等。
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治疗痉挛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常常与药物治疗结合使用。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和关节的功能,减轻痉挛。
1.热敷: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痉挛。
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热水浴等方式进行热敷。
2.冷敷:冷敷可以减少炎症和肿胀,缓解痉挛。
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等方式进行冷敷。
3.按摩:按摩可以通过刺激肌肉和神经,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痉挛。
可以使用手动按摩或使用按摩器等。
4.伸展运动:适当的伸展运动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和关节的功能,减轻痉挛。
可以进行伸展运动或进行针对性的物理治疗。
5.理疗和康复训练:理疗师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技术如电疗、水疗和超声疗法等来治疗痉挛。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重建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痉挛症状,并且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情况。
手术可以通过切断部分神经传导来减轻痉挛,或者修复异常的肌肉和骨骼结构。
巴氯酚口服对脑卒中偏瘫所致肌肉痉挛之缓解作用观察
赵国有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
【年(卷),期】2010(018)001
【摘要】目的探讨巴氯酚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缓解作用.方法将均为首次发病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100例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时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包括抗痉挛体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持续牵张运动、手法按摩、肢体空气压力治疗、站立训练、健康教育等.治疗组在上述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巴氯酚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5d对肌张力进行评分.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氯酚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所致偏瘫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赵国有
【作者单位】武陟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南,武陟,45495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康复疗法与口服替扎尼定联合治疗脑卒中偏瘫肌痉挛疗效观察 [J], 李江;朱其秀;孙希美;魏小丽;秦广平;王强
2.山莨菪碱不同给药方法在缓解小儿因平滑肌痉挛所致腹痛作用中优劣分析 [J],
邢娜;王玉丹;雷琳
3.局部热疗缓解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痉挛的疗效观察 [J], 金海芽;何东元;何文姬;褚笑慧
4.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 [J], 王颖;席佳韵;宗丽春;苏敏
5.盐熨法缓解血液透析相关性肌肉痉挛的效果观察 [J], 冯小芳;茅松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强教授:浅谈脑卒中后痉挛的康复治疗嘉宾简介王强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山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在神经康复专业领域有较深的造诣,能够解决神经康复专业的疑难杂症,为山东省神经康复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导语脑卒中慢性期(发病后3个月)患者痉挛发生率可高达46%,并且常伴有瘫痪等其他神经系统损害,脑部损伤越严重,痉挛发生率越高。
虽然目前尚无法预测卒中后痉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但在卒中发生早期可采取预防措施,并随着病情的进展紧密观察,进行有效的治疗。
痉挛定义痉挛比较经典的定义是速度依赖的牵张反射亢进。
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长度延长时,可引起受牵拉的肌肉反射性收缩,称为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是躯体运动反射的基础,也是常态姿势反射的基础。
牵张反射属于脊髓反射,而大脑皮层对这一反射起抑制作用,如果大脑皮层或支配脊髓的皮质脊髓束受损,就可能导致牵张反射亢进,如腱反射亢进。
所谓速度依赖,是指牵拉的速度越快,肌肉的张力就越高。
王教授特别强调,痉挛与挛缩是不同的,挛缩是由于肌肉、韧带,以及关节囊长时间制动而导致,与痉挛成因不同,二者不应混淆。
痉挛对人体有有利的一面,比如股四头肌痉挛可以支撑躯体站立,局部痉挛促进血液循环等等,但绝大部分痉挛对人体功能和正常生活是有害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个人卫生,如手部肌肉痉挛导致手握的很紧打不开,不能洗手,再如下肢内收肌痉挛,导致大小便受影响,都会引起个人卫生问题。
2、影响美观,痉挛患者从外表可以一眼看出来,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交产生不利影响。
3、最重要的一点,痉挛可导致运动功能下降,还可能引起疼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能力。
痉挛的临床处理影响到患者功能和正常生活的痉挛都需要进行临床处理,一般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非药物治疗王教授指出,痉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中,运动疗法非常重要。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疗效熊宁;彭志群;王强;刘俊;吴珊燕;陈传琳;邓丽娟【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 )是指在排除了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冠脉气体扩张、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因素后,在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中发现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但是冠状动脉远端血流灌注出现延迟的现象〔1〕。
1972年首先由Tambe等报道了6例有胸痛症状的患者,经CAG未发现血管病变,但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目前对CSF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亦无确切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CSFP的临床疗效。
【总页数】2页(P2230-2231)【作者】熊宁;彭志群;王强;刘俊;吴珊燕;陈传琳;邓丽娟【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心内科,江西鹰潭 335000;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心内科,江西鹰潭 335000;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心内科,江西鹰潭 335000;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心内科,江西鹰潭 335000;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心内科,江西鹰潭 335000;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心内科,江西鹰潭 335000;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心内科,江西鹰潭 3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和前列地尔注射液疗效的分析 [J], 梁伟东;钟毅2.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疗效 [J], 张红斌;刘飞;马健飞;赵靖华;张军3.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 [J], 曹先存;赵惠贞;孔德玉;衣少伟;武宗寅;孙伟4.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曲美他嗪治疗效果的分析 [J], 邹雪燕;李雷阳;张小娟;曲海燕5.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联合硝普钠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慢血流中的疗效观察 [J], 陈庞何;许锦荣;陈图刚;黄越升;苏成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痉挛药缓解肌肉痉挛的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肌肉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发,例如肌肉疲劳、受伤或病理性因素。
为了减轻肌肉痉挛的不适,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使用抗痉挛药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痉挛药物,并着重强调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是最常用的抗痉挛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受体,使肌肉放松。
这类药物在治疗运动障碍性肌肉痉挛以及疼痛性肌肉痉挛方面表现出色。
常见的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包括苯海拉明、安普林、氯硝西泮等。
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几点:1. 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按照指定的剂量和使用频率服药。
2. 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口干、视力模糊等症状。
如有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就医。
3. 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应避免过度依赖。
二、中枢肌肉松弛剂中枢肌肉松弛剂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抑制神经传递来减轻肌肉痉挛。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严重的肌肉痉挛,但需谨慎使用,因其有一定的镇静和催眠的作用。
常见的中枢肌肉松弛剂有巴氯巴比妥、索木溴铵等。
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 不得与酒精等中枢神经抑制剂一同使用,以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2. 长期使用中枢肌肉松弛剂可能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进行复查评估。
三、钙通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是一类可抑制肌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药物,能够减少肌肉收缩。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源性肌肉痉挛。
常见的钙通道阻断剂包括氟桂利嗪、维拉帕米等。
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 此类药物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患有心血管疾病或低血压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长期使用钙通道阻断剂可能引发钙平衡异常,建议定期监测相关生化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抗痉挛药物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肌肉痉挛。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应尽量寻找病因,如肌肉劳损、炎症、神经受损或其他系统性疾病等,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抗痉挛药缓解痉挛的西药及使用说明抗痉挛药是一类针对神经肌肉系统的药物,用于缓解痉挛疾病的症状。
根据痉挛的不同原因和程度,医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抗痉挛药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西药抗痉挛药物,并给出使用说明。
一、安定(Diazepam)安定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痉挛药物,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
它通过增强神经递质GABA的效应,从而产生镇静、抗焦虑和抗痉挛的作用。
安定主要用于治疗癫痫、肌张力障碍和痉挛性疾病等。
使用说明:1. 用药剂量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不得擅自增减剂量。
2. 安定口服片的起始剂量为2-10毫克,每日3次。
剂量可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调整。
3. 安定注射剂的用法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二、巴氯芬(Baclofen)巴氯芬是一种中枢肌松药,可通过激活脊髓GABA B 受体,从而抑制脊髓的递质释放,减少神经传导,达到抗痉挛的效果。
巴氯芬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等引起的痉挛。
使用说明:1. 巴氯芬的初始剂量为5毫克,每日3次。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反应,剂量逐渐增加,但总剂量不得超过80毫克/天。
2. 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免突然停药,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免出现戒断症状。
三、左旋痉挛停(Levosulpiride)左旋痉挛停是一种胃肠动力药物,通过去除突触前多巴胺D2受体的抑制,使多巴胺的含量增加,从而发挥抗痉挛的作用。
左旋痉挛停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脑血管病引起的运动障碍。
使用说明:1. 左旋痉挛停的常规剂量为每次25-50毫克,每日2-3次。
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进行调整。
2. 建议在饭前30分钟服用,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
四、托吡酯(Tolperisone)托吡酯是一种选择性中枢肌肉松弛药,通过抑制伸肌神经元的冲动传递来发挥抗痉挛作用。
托吡酯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引起的痉挛和肌张力障碍。
使用说明:1. 托吡酯的初始剂量为每日150毫克(分2-3次服用),用药第2天开始可逐渐增加到每日450-900毫克。
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40例刘璇;徐向青【摘要】目的:观察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40例给予解痉汤加减治疗,2周为一疗程。
结果:治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
结论:解痉汤治疗湿热蕴肝型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05【总页数】2页(P431-431,432)【关键词】面肌痉挛;解痉汤;临床观察【作者】刘璇;徐向青【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7.751.2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面部不自主抽动,抽动多呈阵发性﹑无规则性,多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引发﹑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
其病理变化大都存在有面神经的脱髓鞘改变,导致面神经核内产生异常电兴奋灶[1]。
面肌痉挛属中医“风证”﹑“肌肉瞤动”﹑“面风”范畴,治法长以息风﹑止痉﹑通络为主,多配合针灸治疗。
徐向青教授将面肌痉挛归结为肝经有热,湿热熏蒸上犯面目引起,善用验方解痉汤加减治疗,用之疗效颇佳,报道如下。
共40例,均为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
男15例﹑女25例,病程1~12天,年龄32~83岁。
纳入标准:面肌痉挛诊断参照《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
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对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患者需要借助辅助检查予以明确。
包括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卡马西平治疗试验。
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和异常肌反应或称为侧方扩散反应检测。
面肌痉挛中EMG可记录到一种高频率的自发电位,(最高每秒可达150次)是面肌痉挛特有的异常肌电反应,AMR阳性支持面肌痉挛诊断。
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MRI用以明确可能导致面肌痉挛的颅内病变,另外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还有助于了解面神经周围的血管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