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诊疗及护理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指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所引起的视网膜缺血性病变。
常见原因为中央动脉内粥样硬化、出血、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和夹层动脉瘤所引起。
【主要表现】
(1)症状:一眼突然发生无痛性完全失明是其主要临床特征。
发作前常有阵发性黑矇。
(2)体征:检查患眼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后极部视网膜混浊水肿,中心凹可见脉络膜橘红色反光,形成樱桃红斑。
视网膜动脉变细,数周后视网膜水肿消退,但视盘苍白,视网膜萎缩,血管变细呈白线状。
(3)辅助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与护理】
(1)就诊导向:入院治疗。
(2)降眼压治疗:应用乙酰唑胺250毫克/次,3次/日,口服;也可进行眼球按摩、前房穿刺等。
(3)血管扩张药物:可用亚硝酸异戊酯0.2毫1/次,吸人,1次/1~2小时,连续2~3次;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0.3~0.6毫克/次,2~3次/日。
(4)中药治疗:可用葛根60~150克,黄芪50克,丹参50克,川芎4.5克,柴胡10克,桃仁10克,地龙10克,1剂/日,水煎分2
次服。
病程早期,可加用麝香0.5克/日,分2次冲服。
(5)护理措施:①适当休息,生活规律、保持大便通畅。
②如有高脂血症应积极治疗。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概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是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阻塞,导致视网膜急性缺血、严重损害视力的眼底病变,主要由血管栓塞、血管痉挛、血管壁的改变、血栓形成、血管外部压迫引起,表现为单眼无痛性急剧视力下降至数指甚至无光感,发病前可有一过性视力丧失并自行恢复的病史,治疗主要是扩血管和降低眼压,以尽快恢复视网膜血流循环及其功能。
本病预后与阻塞的部位、程度、血管的状况关系密切,特别重要的是开始治疗的时间。
本病视力预后较差,一般患者就诊时间较晚,失去抢救时机。
英文名称: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暴盲、络阻暴盲、落气眼。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相关性。
发病部位:眼。
常见症状:单眼无痛性急剧视力下降、一过性视力丧失。
主要病因:血管栓塞、血管痉挛、血管壁的改变、血栓形成、血管外部压迫。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试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颈动脉超声。
重要提醒:患者应当及早就医,避免疾病进展为视网膜坏死、视力丧失。
临床分类:基于阻塞程度分类:1、完全性阻塞症状严重,发作迅速,视力可突然丧失,甚至降至无光感。
2、不完全性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不完全,视力下降程度不很严重,视网膜动脉轻度狭窄,视网膜轻度水肿,预后比完全性者稍好。
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发病特点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因病因总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为多因素致病,既有血管病变的基础,也有合并栓塞或其他诱因而综合致病,直接病因主要为血管栓塞、血管痉挛、血管壁的改变、血栓形成、血管外部压迫等。
基本病因:1、血管栓塞主要为各种类型的栓子进入视网膜中央动脉导致阻塞。
一、预案概述中央动脉阻塞是指视网膜中央动脉因各种原因发生阻塞,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的眼科急症。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中央动脉阻塞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抢救工作。
2. 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包括:眼科医师、护士、急诊科医师、护士、行政管理人员等。
三、预案流程1. 报告与接诊(1)患者出现视力突然下降,应立即报告眼科医生。
(2)眼科医生接到报告后,应迅速进行初步诊断,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严重性。
(3)立即将患者送入抢救室,进行紧急救治。
2. 诊断与评估(1)进行全面的眼底检查,明确阻塞部位、程度和原因。
(2)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
(3)必要时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
3. 采取紧急救治措施(1)迅速给予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
(2)使用血管扩张剂,如亚硝酸异戊酯、三硝基甘油等,缓解血管痉挛。
(3)进行眼球按摩或前房穿刺,降低眼压,改善视网膜血供。
(4)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清除血栓。
(5)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4. 严密观察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视力、眼压、血压等。
(2)做好眼部护理,预防感染。
(3)加强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
5. 转诊与后续治疗(1)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转诊至上级医院。
(2)继续进行后续治疗,如激光光凝、玻璃体切除术等。
四、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中央动脉阻塞应急处理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预案的修订与完善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和完善预案。
2. 对预案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六、应急预案的实施1. 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应急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抢救效率。
3. 加强对患者的关爱与支持,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望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视网膜中央动脉是视网膜内部营养的唯一来源。
由于该动脉属于终末动脉,分支之间没有一致性,一旦阻塞,视网膜内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急性缺血,导致视觉功能急剧障碍。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很快,大多数是单眼,也可以在几天或几年后累及另一只眼睛。
患者的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性别没有明显差异。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原因如下:1.动脉壁改变和血栓形成本病多为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全身或局部炎症性血管疾病(如颞动脉炎、血栓性血管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Behcet病,Eales疾病、葡萄膜炎等。
)可累及动脉,导致动脉内膜增生或水肿,使管腔狭窄,内壁粗糙。
由于血流冲动,狭窄的地方往往有间隙。
当间隙中有原管腔的三分之一时,临床上没有表现,但在某些因素(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血流灌注压不足或眼压升高等。
)的作用下,间隙可以突然关闭。
2.动脉痉挛在全身小动脉广泛硬化的基础上,急性进行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等动脉痉挛和慢性进行性高血压的动脉痉挛可累及视网膜中央动脉引起的主干或分支暂时性阻塞。
3.栓塞本病很少由血循环中的栓子引起,已如前述。
由栓子发生阻塞者,栓子常来源于心瓣膜及附近大动脉内壁脱落的赘生物。
如: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主动脉瓣、二尖瓣上的赘生物,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及动脉瘤内的血栓等。
栓子的病理检查发现有:钙、胆固醇、脂、中性脂肪及血小板等。
此外,文献报道亦有:空气、脂肪、肿瘤碎片、可的松、脓块、寄生虫及虫卵等。
视网膜中央动脉在进入视神经及眼球之前,由于视神经硬鞘膜及巩膜筛板处管径窄,为栓塞之好部位。
体积较小的栓子,可发生于该动脉的某一分支。
4.其他眼球麻醉后球后出血和手术俯卧全身麻醉后,也可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原因可能与眼球压迫和患者失血或休克有关。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对视觉功能的损害极其严重,及时治疗和抢救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其发病具体临床表现如下:眼睛的视力急剧下降,直到光感完全消失。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概述】视网膜中央动脉是视网膜内层营养的唯一来源。
由于该动脉属于终末动脉,分支间无吻合,一旦发生阻塞,视网膜内层血供中断,引起急性缺血,使视功能急剧障碍。
本病发病急骤。
大多数为单眼,亦可在数日或数年后累及另眼。
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诊断】无论主干或分支阻塞,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
在主干阻塞中央静脉阻塞时,因肯底广泛出血和水肿,动脉可被隐没,仅凭眼底所见,易于误诊为单独的中央静脉干阻塞,可从视功能忽然丧失而予以鉴别。
【治疗措施】视网膜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一旦血供中断,在很短时间内即可陷于坏死而使视功能永久性丧失,因此,应尽可能及早抢救以挽回部分视力。
1.急诊处理一经确诊,立刻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每次0.2ml),每隔1~2小时1次,连续2~3次,舌下含服三硝基甘油脂片,(每次0.3~0. 6mg),每日2~3次。
球后注射阿托品1mg或妥拉苏林12.5~25mg,以扩张视网膜动脉及解除痉挛;眼球按摩或前房穿刺,使眼压降低,加强视网膜动脉扩张程度。
这样,假如是栓子引起的阻塞,就能使栓子随血流移向较小分支。
在上治疗的同时,亦可给以吸入加有5%二氧化碳的氧气,每次10~15分钟,连续数次。
2.后期治疗经急诊处理,视功能有所恢复时,连续内服血管扩张剂如:烟酸(0.1g,一日3次),丹参片(每次3~5片,一日3次)等。
亦可用丹参注射液40~60ml(每ml含生药1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一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中药可用下列方剂,葛根60~150克,黄芪50克、丹参50克、川芎4.5克、紫胡10克、桃仁0克、地龙10克,水煎服,一日1剂,分两次煎服,在病程早期,加用麝香0.5克,每日分两次冲服。
此外,各种辅助药物如:维生素B1、B6、B12、E、ATP、辅酶A均可应用。
【病因学】1.动脉壁改变与血栓形成本病多数病例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全身或局部的炎症性血管病(如颞动脉炎、血栓性脉管炎、结节性动脉四周炎、behcet病,Eales病、葡萄膜炎等)均可累及该动脉,引起该动脉内膜增生或水肿,使管腔狭窄,内壁粗糙。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定义: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颈内动脉的分支,它和供应脑部的动脉一样,彼此之间无吻合支,属于终末动脉,一旦发生阻塞,血流中断即成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被供应区的视网膜立即缺氧、坏死、变性。
两小时以后,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遭受严重破坏,很难恢复。
临床表现:
是一支眼突然发生无痛性完全失明。
有的病人在发作前有阵发性黑曚,患眼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发射存在。
视网膜混浊水肿,尤其是后极部,但在中心凹,可透见其深面的脉络膜橘红色反光,在周围灰白色水肿衬托下。
形成樱桃红斑。
主要护理问题:
1、感知改变:突然视力丧失或视野缺损,与视网膜动脉阻塞有关
2、自理缺陷与视功能障碍有关
3、焦虑与视力突然下降或视野遮挡有关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精神放松,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吸氧:立即根据医嘱吸氧,白天每小时吸入10分钟的95%氧及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晚上每4小时吸入1次,能增加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含量
3、药物治疗:根据医嘱用药。
(1)血管扩张剂
(2)纤溶制剂
健康教育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抢救室注意事项
(1)应争分夺秒抢救视力,治疗原则是迅速恢复血流,局部或全身给与扩张血管药物,降低眼压。
(2)安抚患者并立即反复按摩眼球,以改善眼部灌注
(3)告知患者秋后注射扩张血管药物后会出现口干,咽干鼻部干燥、数药物引起,不必慌张
(4)伴有合并症如高血压者,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并防止外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