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 格式:ppt
- 大小:615.00 KB
- 文档页数:44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差异-管理学论文在管理会计学中,以成本性态可分为基本假设,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完全成本法而言的,它从无到有、从一开始不为人们所认识到被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应用,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
本论文通过比较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概括其差异。
精品学习网管理学论文提供参考。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差异一、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了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则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如表:方法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二、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由于两种方法下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所以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也不同。
完全成本法下,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中均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下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中只包括变动性制造费用,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作为了期间成本。
所以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的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的成本。
三、计算损益的方法不同。
在不考虑税金问题的情况下,完全成本法下,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现举例如下: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连续三年产量均为600件。
而销量分别为600件、500件和700件。
单位产品售价为150元。
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年度总额为20000元。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2000元。
要求: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利润总额。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一)两种成本计算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1、完全成本法要求把全部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2、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变动成本;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与业务量变动的关系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样也要分解为变动和固定两部分。
(二)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
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2、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
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3、例(P32):MH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为简化计算,假定不存在在产品。
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仅包含全部非生产成本。
即: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在变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期间费用。
即: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①2、而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中,既包括单位变动成本也包括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因而本期销售成本既与销售量有关又与生产量有关。
所以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前后各期的生产量不相同时,其单位固定成本就会改变,所以本期销售成本应按照①式计算。
3、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①式可以改写成:本期销售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期末存货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3、显然两种方法下,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导致计入销售成本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不同,从而造成销售成本的金额产生差异。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管理会计)公式:一、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计算(一)产品成本计算:1。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本期产量2.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本期产量(二)期间成本计算1.变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个期间费用:变动性+固定性费用总和)2.完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个期间费用:变动性+固定性费用总和)二、销货成本计算本期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1。
变动成本法下:本期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货量(当期初存货为零时)2。
完全成本法下:本期销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货量(当期初存货为零时)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的损益计算步骤和公式(一)变动成本法下(贡献式):1、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贡献毛益—固定成本=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本期变动非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固定成本=本期固定生产成本+本期非固定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二)完全成本法下(传统式):1、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销售毛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销售成本=本期的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例题: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答案: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元(3)销售成本=22×600=13200元(4)贡献毛益=40×600—(22×600+4×600)=8400元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
毕业设计(论文)GRADUATION PROJECT(THESIS),XI′AN SIYUAN UNIVERSITY题目: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二级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西安思源学院教务处制二零一二年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摘要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两种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这两种方法因为对成本的核算切入角度不同,因而在产品成本、存货计价、收益计算方法及提供的信息用途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从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概念出发,对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包括从成本划分及构成上的区别、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上的区别、收益计算方法的区别、所提供的信息用途的区别等方面进行比较。
引申出两种成本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文章最后阐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一是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作为两种核算方法同时使用,二是基于变动成本法上的两种核算方法的结合,三是基于完全成本法上的两种核算方法的结合。
两种成本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者的作用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要兼顾两者。
企业在运用时,可以采用最佳的结合使用方式,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关键字: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目录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概述 (1)(一)变动成本法 (1)(二)完全成本法 (1)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2)(一)两种成本法下的成本划分及构成不同 (2)1.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划分及构成 (2)2.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划分及构成 (2)(二)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不同 (3)(三)收益计算方法及分期损益不同 (3)(四)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4)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利弊 (5)(一)完全成本法的利弊 (5)1.完全成本法的优点 (5)2.完全成本法的缺点 (5)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5)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6)四、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 (7)(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作为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同时使用 (7)(二)基于变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 (7)(三)基于完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 (10)参考文献 (13)引言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机会瞬息万变。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及比较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及比较摘要在不同的决策过程中,企业决策者需要不同的成本信息,因而在管理会计中就出现了许多种成本的分类方式,当然也随之出现了多种众多的成本核算方式。
但是当下企业使用频率最大的成本核算方式是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虽然在过去,在会计核算方式中,完全成本方法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对成本核算的需求在日益增长,然而完全成本法已经不能再满足企业的需求,因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性越来越广泛。
笔者重点分析了两种结算方式各自的核算特点、区别以及优缺点的研究,探索这两种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并对这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哪种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更有利。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的方式更加合理,既能避免重复核算,又能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对外提供报表的需求。
结合制能降低会计成本,对企业更有利,更能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优缺点;制造费用;结合制Analysis on the Variable Costing and Full Costing i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nd ComparisonAbstractEnterprise managers in the different decision-making process need of different cost information, so there have been many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classification, accompanying a variety of costing methods. Among each enterprise cost accounting, the full cost method and the variable cost method are two kinds of main methods. Although the full cost method has been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enterprise cost accounting, as in the perfection of market economy,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world, the full cost method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enterprise. As a result, the variable costing method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widely.Based on the respective feature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full costing and variable costing , and the study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m, we will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in the enterprise in this article, and compare the two different methods of accounting. Ourtarget is to draw a conclusion which accounting method is more advantageous. In the end, the article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way combinedvariable cost method with full cost method is more reasonable.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avoid duplicate accounts, but also meet the needs ofenterpris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providing reports. Combined system can reduce accounting costs, and companies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It isbetter for the enterprise.Key words: variable cost method; full cost metho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manufacturing costs ;combined system完全成本法认为,与生产成本相关的费用,以及原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制造成本,都应该记录在内。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利润(裁定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变动费用变动成本是根据产品的生产量而变动的,变动成本通常包括以下四个主要类别的费用:1.原材料费用:原材料是生产产品所需的材料。
变动成本法中,原材料费用按照单位产品的使用量计算。
2.直接劳动费用:直接劳动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工劳动,如生产工人的工资。
变动成本法中,直接劳动费用按照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计算。
3.直接变动制造费用:直接变动制造费用是与产品制造过程直接相关的费用,如能源消耗和机器维护费用。
这些费用按照单位产品的使用量计算。
4.变动销售费用:变动销售费用是与销售过程直接相关的费用,例如销售人员的佣金和运输费用。
这些费用按照销售量或销售额计算。
完全成本法(Absorption Costing)完全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目的是为了计算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成本。
在完全成本法中,产品的成本不仅包括变动成本,还包括固定成本。
完全成本法常用于外部财务报告和税务目的。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利润(报表利润)=销售收入-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类别的费用:1.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与产品生产数量变动相关的费用,如上述变动成本法中所提到的原材料费用、直接劳动费用、直接变动制造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
2.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是与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费用,但不会随产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如租金、折旧和设备维护费用。
3.固定非制造费用:固定非制造费用是与产品制造过程不直接相关的费用,如管理人员薪资和营销费用。
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成本一起分配到产品中,以计算每个单位产品的完全成本。
总结: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主要关注变动成本,并将固定成本视为期间费用,适用于内部决策制定和绩效评估。
完全成本法则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一起分配到产品中,适用于外部财务报告和税务目的。
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目的和需求。
《管理会计:深入理解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一、引言在企业管理中,会计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决策分析以及经营绩效评价。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以支持企业内部的决策和控制。
在管理会计中,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是两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适用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成本法的概念、特点和应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方法。
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1. 完全成本法是指将所有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分摊到产品成本上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2. 完全成本法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反映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间接费用等各个方面的成本。
3. 完全成本法适用于企业产品多样、生产过程复杂、成本计算困难的情况,可以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产品成本,并为定价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1. 变动成本法是指只将与产品数量变化有关的成本(即变动成本)分摊到产品成本上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2. 变动成本法的特点是能够清晰地界定出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3. 变动成本法适用于企业产品单一、生产过程简单、成本计算相对容易的情况,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衡量产品的边际成本,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四、例题分析假设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和B,使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得到的成本分别如下:- 完全成本法:产品A:总成本1000元,单位产量100个,其中变动成本为600元,固定成本为400元。
产品B:总成本2000元,单位产量200个,其中变动成本为1200元,固定成本为800元。
- 变动成本法:产品A:变动成本600元,固定成本400元。
产品B:变动成本1200元,固定成本800元。
根据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看到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上的不同,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与作用分析作者:闵梦真来源:《财讯》2018年第13期管理会计中两种基本的核算成本的方法分别是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然而由于这两种方法在制造费用的处置和成本期间的分配与计量上有所不同,从而对企业最后核算的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也将会有不同的影响,最终将影响企业的税前利润。
这篇文章将运用简易的分析来对比其中的差异和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早在1836年,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工厂中就展现出了变动成本法的萌芽,经过后来漫长的发展,一直到上世纪中叶变动成本法才逐渐被会计学家们所认可并沿用至今。
西方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变动成本法来进行产品成本的内部管理,在我国,变动成本法并没有得到广泛沿用,很多公司现依旧选择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概述及理论依据(1)变动成本法的概述变动成本法别称是“直线式成本法”,在一般的公司,变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中把成本习性作为充分条件,生产成本不全部计入产品成本当中,而是将变动生产成本纳入进去,固定生产成本归入到期间成本当中,并用“贡献毛益”这个中间指标来计算税前利润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2)完全成本法的概述完全成本法别称是“吸收式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把成本按照经济用途来分类,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计入到全部的成本当中,只将与成本无关的费用计入到期间费用。
完全成本法就是用“营业毛利”这个中间指标来计算税前利润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方法比较(1)产品成本的构成不同在完全成本法下,计入到产品成本的应该是全部的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成本部分只有与生产该产品无直接关联的成本,完全成本法并没有将制造费用分开来计算成本。
而在变动生产成本下,固定性制造成本和变动性制造费当作制造费用的两部分,而应当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在产品成本之外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这与完全成本法全然不同。
(2)销售成本与存货成本不同完全成本法下,当期末有存货时,那么在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当期所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要以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这就间接导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一部分会被当期的销售成本所吸收,剩下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便随之结转到下期成为期初存货的一部分。
1 绪论1.1 题目背景及目的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机会瞬息万变。
在企业外部环境优化、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大的前提下,谁拥有成本谁拥有成本优势,谁就拥有主动权,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财务部门的成本信息就称为企业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的重要依据。
在生产积水水平提高和生产工艺改善的前提下,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比重呈逐渐升高趋势。
虽然在以前常规的会计成本计算中,完全成本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现在仅按着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资料就越来越不满足企业预测、决策、考核、分析和控制的需要,而变动成本法因其在固定性制造费用处理方面的特点而有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为使企业在选用成本核算方法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本文通过对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区别、优缺点及结合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从而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关键要素。
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探求了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思路。
成本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是企业产生利润的驱动力,资源以成本的形式完成价值创造,进而通过收入的实现完成价值的转移。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为了最大化和高效率利用组织资源而进行的管理行为。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本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为此,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一直热度不减。
但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外学者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我国学者注重理论探讨,从研究的内容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的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而在我国,许多学者通过结合西方管理会计出现的新思维、新方法对中国的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由于环境的变革而应采取的对策。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都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们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下面是它们的比较分析:
1. 定义和范围: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是生产或销售一个产品或服
务的全部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计算与
生产或销售一个产品或服务有直接关联的变动成本。
2. 成本核算精度:完全成本法较为精确地计算了企业所有成本,对于全面掌握企业成本状况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有时也过于复杂;
而变动成本法只有涉及到变动成本的产品会计表才会被计算,精度
方面略逊一筹。
3. 应用范围: 完全成本法适用于企业在进行完整的产品制造周
期中对成本进行计算。
而变动成本法适用于企业在短期内决策时,
如加工定制,特许经营和包装等。
4. 管理决策:使用完全成本法会影响企业的定价策略,而变动
成本法鼓励将公司的变动成本用于最大化企业的收益。
因此,变动
成本法更适合用于短期决策问题。
5. 可操作性:使用完全成本法需要对企业中许多部分的详细信
息进行逐项核算,常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计算,需要专门的数据系
统支持;而使用变动成本法需要掌握变动成本的计算方法,更易操作。
6. 成本控制方面:采用完全成本法,由于需要计算全部成本,
所以对成本控制有很好的效果;而变动成本法仅仅计算变动成本,
不涉及固定成本,因此,不能对所有的成本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控制。
综上所述,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都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决策问题进行选择。
管理会计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成本性态: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2、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4、变动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5、完全成本法:是完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1、A2、B3、C4、B5、C6、D7、C8、B9、A 10、D三、多项选择题1、ACD2、CE3、ACD4、DE5、AB6、ABCDE7、CDE8、ACE 9、AB 10、AD四、简答题:1、什么是变动成本法?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变动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的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不应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固定性制造费用只是定期地创造了可供企业利用的生产能量,因而与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不管这些能量和条件是否在当期被利用或被利用得是否有效,这种成本的发生额都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其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丧失,不能递延到下期。
2、两种成本法出现营业利润差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导致两种成本法出现营业利润差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具体表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
完全成本法单位完全成本=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毛利
期间费用
全部销售费用
全部管理及财务费用
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
单位变动成本=
营业收入
变动制造费用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及财务费用
边际贡献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及财务费用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下的变动制造费用= 销售额x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完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本期生产量
两种计算法的关系:
1.当全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下税前净利相等
2.当全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全部成本法下的税前净利>变动法下的税前净利
3.当全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全部成本法下的税前净利<变动法下的税前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