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
- 格式:ppt
- 大小:481.00 KB
- 文档页数:28
著名元曲十首范文一:关于著名元曲十首大家好,今天我来介绍一下著名的元曲十首。
元曲是中国南宋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是散曲、杂剧等多种文学类型的综合,它不仅吸收了唐诗宋词的影响,也结合了当时社会风俗、民间艺术和曲艺,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首要介绍的是《汉宫秋》。
这首曲子给人的感觉是悠扬、抒情,通过对话和对景的烘托,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是《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三首是《满江红》。
这首曲子以描写官场幕僚为题材,表现了官场上的阴谋和欲望,展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政治斗争世界。
第四首是《青玉案·元夕》,这首曲子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的曲子,通过寄托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当时人们团聚思亲的情怀。
第五首是《蝶恋花》,这首曲子表达了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展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女子地位和家庭观念。
第六首是《长恨歌》,这首曲子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背景,以大气磅礴的风景和女子悲天悯人的心情埋下暗示,既描绘了唐玄宗的历史气质,又展现了儒家孝道思想和女子的爱情观。
第七首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曲子以凄美的音乐表现了墨客们对生活、对自然、对生命的情感,主要是寄托对诗人的思念之情。
第八首是《浣溪沙·瑶台怨》,这首曲子以著名的宫廷传说《牡丹亭》为背景,展现了宫廷生活、宫廷人物、个人命运和个人愿望。
第九首是《南乡子·别恨欲语》。
这首曲子用深沉的音乐表现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感慨,描写了不同阶层间的爱情,表现了世界的残酷和复杂。
第十首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曲子以中原往西的大漠为背景,以唐人世界的战乱、胡风的肆虐和诗人的孤独为主题,以虚无和轻盈的风格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典型的“山水”思考方式。
这些著名的元曲十首,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历史、了解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元曲精选十首1. 《天净沙·秋思》元曲《天净沙·秋思》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所创作的一首意境深远的抒怀之作。
这首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
秋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 《虞美人·倚楼听风雨》元曲《虞美人·倚楼听风雨》是元朝文学家杨炯所创作的一首爱情抒怀之作。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女子倚楼听雨的情景,以及她思念远方的情人的心情。
倚楼听风雨,淡看春草绿。
十三年,终未悔,一寸相思,千里误。
...3. 《浣溪沙·游子吟》元曲《浣溪沙·游子吟》是元代文学家文天祥所创作的一首抒怀之作。
这首词以游子离乡在外的心情为主题,描绘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 《渔家傲·秋思》元曲《渔家傲·秋思》是元朝文学家杨万里所创作的一首旷达豪放的抒怀之作。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渔家人在秋天的江南水乡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之情。
秋思水天清秋,万里无云风几丝。
齐襟月色征人怨,袖舞晴空啼乌鸢。
...5. 《沁园春·长沙》元曲《沁园春·长沙》是明代文学家朱权所创作的一首抒发对家乡长沙的思念和愁绪的作品。
通过描绘长沙的美景和自然特色,词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6. 《十面埋伏·望断南飞雁》元曲《十面埋伏·望断南飞雁》是元代文学家关汉卿所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的曲子,主要描绘了宋军在金军的追逼下,拼尽全力保卫家园的战斗场景。
望断南飞雁望断南飞雁,空余故人心,万里悲秋常作客。
白发缘愁见,夕阳醉,春睡足。
...7. 《阳关三叠·夜泊秦淮近水楼》元曲《阳关三叠·夜泊秦淮近水楼》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创作的一首描绘秦淮河夜景的作品。
元曲的名词解释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发展于元代(1271年-1368年)。
它是以元朝政治、文化、社会为背景的戏曲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元曲的名词解释主要包括元曲的定义、元曲的形式与特点以及元曲的流派。
首先,元曲可以被定义为元朝时期创作并演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戏曲作品。
元曲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杂剧、传奇、散曲等不同类型的戏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戏曲艺术。
元曲的作者们大多有文化修养,他们以诗词为基础,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曲艺作品。
其次,元曲的形式与特点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元曲主要包括剧本和曲调两个组成部分。
剧本是元曲的核心,包括了对话、台词和情节的安排等,可以根据不同剧本的题材和形式来进行分类。
曲调则是元曲演唱的重要方式,常常采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如歌唱、念白、做白,极大丰富了元曲的表现力。
元曲的特点之一是注重音乐与舞蹈。
元曲以音乐和舞蹈为表现手段之一,通过歌舞来展现剧情和情感,增强戏剧效果。
元曲的曲调多样,既有悲怆的曲调,也有欢快的曲调,如《西华山》中的“月儿弯弯照九州,长江遥遥流不休。
”这些音乐元素能够让观众更好地融入戏曲剧情之中。
另外,元曲还注重综合艺术的呈现方式。
元曲在表现形式上,不仅有演员的表演,还包括了舞美、服饰和化妆等多种元素。
这些元素的融合,使得元曲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将故事展现给观众,更加生动形象地诠释角色的心情和情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除了元曲的形式与特点,元曲还分为多种流派。
元曲的流派主要包括“南戏”和“北曲”。
南戏是元曲的重要流派之一,发源于南方地区,以福建、浙江等地民间曲艺为基础,融合了早期戏曲元素,在题材、表演形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而北曲则是元曲的另一重要流派,发源于北方地区,以当时的宫廷音乐和社会音乐为基础,在音调和唱腔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两者在地域、表演形式和技巧上略有差异,共同构筑了元曲这一丰富多彩的艺术体系。
学生必背的元曲100首001、《人月圆-春晚次韵》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崔护有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门掩残红”象征着爱情的花朵遭到狂风暴雨的摧残而凋零,青春也将在这无情的岁月中流逝!002、《普天乐-秋怀》为谁忙,莫非命。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
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李白有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萧瑟的西风下驱马奔波,在落月昏灯下发愤苦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莫非是命中注定?垂钓的严子陵,思恋莼羹的季鹰也要笑我啊!003、《殿前欢-离思》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
相思懒看帏屏画,人在天涯。
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
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杜牧有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想念心上人懒得看那帏屏的画,心上人远在天涯。
春天过去豆蔻开花,百花谢后酴醿独开冷清肃杀,青春流逝啊!004、《殿前欢-客中》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
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
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李白有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风雪千山”换来的却是“半纸功名”,明知功名不值得追求,却还要“风雪千山”;明知前程渺茫,却还要“南来北往”。
知识分子无法抹去的悲剧色彩!005、《折桂令-九日》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苏轼有词:“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翠袖美人,殷勤奉盏,觥筹交错,灯红酒绿,歌女弹琴助兴,都已成过眼云烟,无可留恋。
人生如梦,白发苍苍,纵有短暂欢愉,最终仍是不堪回首啊!006、《折桂令-西陵送别》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元曲三百首(一)元曲三百首(打字校稿者:邱宝慧、胡秀玲、张艾茹、刘思怡)1.元好问.喜春来(春宴):梅擎残雪芳心奈。
柳倚东风望眼开。
温柔尊俎小楼台。
红袖遶。
低唱喜春来。
2.杨果.小桃红(采莲女):采莲人和采莲歌。
柳外兰舟过。
不管鸳鸯梦惊破。
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
伤心莫唱。
南朝旧曲。
司马泪痕多。
3.刘秉忠.乾荷叶:乾荷叶。
色无多。
不奈风霜挫。
贴秋波。
倒枝柯。
宫娃齐唱采莲歌。
歌梦裏繁华过。
4.刘秉忠.乾荷叶:南高峰。
北高峰。
惨淡烟霞洞。
宋高宗。
一场空。
吴山依旧酒旗风。
两度江南梦。
5.商道.天净沙:剡溪媚压群芳。
玉容偏称宫妆。
暗惹诗人断肠。
月明江上。
一枝弄影飘香。
6.王和卿.醉中天(大蝴蝶):弹破庄周梦。
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
(一)采个空。
难道是风流孽种。
唬煞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
(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7.王和卿.喜春来(春思):柳梢淡淡鹅黄染。
波面澄澄鸭绿添。
及时膏雨细廉纤。
门半掩。
春睡殢人甜。
8.王和卿.一半儿(题情):鸦翎(般)水鬓似刀裁。
(小)颗颗蓉芙花额(儿)窄。
待不梳妆(怕)娘左猜。
(不免)插金钗。
一半儿鬅松一半儿歪。
9.盍西村.小桃红(杂咏):杏花开後不曾晴。
败尽游人兴。
红雪飞来满芳径。
问春莺。
春莺无语风方定。
小蛮有情。
夜凉人静。
唱彻醉翁亭。
10.盍西村.小桃红(西园暮秋):玉簪金菊露华秋。
酿出西园秀。
烟柳新来为谁瘦。
畅风流。
醉归不记黄昏後。
小糟细酒。
锦堂晴昼。
拚却再扶头。
11.盍西村.小桃红(戍楼晚霞):戍楼残照断霞红。
只有青山送。
梨叶新来带霜重。
望归鸿。
归鸿也被西风弄。
闲愁万种。
旧游云梦。
回首月明中。
12.胡祗遹.喜春来(春景):闲花酝酿蜂儿蜜。
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
帘外晓莺啼。
13.胡祗遹.沈醉东风:月底花间酒壶。
水边林下茅庐。
避虎狼。
盟鸥鹭。
是个识字的渔夫。
簑笠纶竿钓今古。
一任他斜风细雨。
14.王恽.黑漆弩(游金山寺并序):苍波万顷孤岑矗。
是一片水面(上)天竺。
元曲三百首原文与解析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戏曲的鼻祖。
它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人生思考而闻名于世。
元曲剧本中常包含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诗句不仅仅是为了组织戏曲情节,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本文将对元曲三百首中的一些经典原文进行探究和解析。
一、《西华山》——关汉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解析:《西华山》是元曲中的一首闺怨曲。
关汉卿以豪迈的笔调和激昂的词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悲叹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黄河奔流与人生白发相对照,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
后半部分描绘了豪饮狂欢的盛景,凸显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态度。
最后一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向往和执着。
二、《水调歌头》——柳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水调歌头》是元曲中的一首临别曲。
柳永以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凄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描绘了明月清辉,引出了对天地间万物易变的思考。
起舞弄清影的词句刻画了诗人对人间欢愉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生命短暂、欢喜离别的无奈之情。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事物的祝福和向往。
三、《霓裳羽衣舞女词》——李之仪霓裳羽衣舞,霞绡九重尘。
长相思,摧心肝,万里为期伤别离。
炎黄劫火中,烽烟锁二妃真。
度春风,寒意侵,回首彷徨万重险。
低年红窗几番凋,小斑鸠,凝羽细柳青。
烟花千绽争芬芳,春帏来,彤阙开砂注清琴。
元曲精选10000篇大全集(4200—4500篇)4200.【仙吕】一半儿_佳人才子共元代:未知作者佳人才子共双双,纨扇轻摇玉体凉,荷钱贴水满池塘。
拭罗裳,一半儿斜披一半儿敞。
南楼昨夜雁声悲,良夜迢迢玉漏迟,花梧树底叶成堆。
被风吹,一半儿沾泥一半儿飞。
见佳人缟素一身穿,阁着泪汪汪在坟墓前,哭着痛人天。
一只手匙撩一半儿蹇。
【中吕】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元代:顾德润旅中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
扁舟来往蒹葭岸,人憔悴云林又晚。
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
破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惊客梦晓钟寒。
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寄平安。
【黄钟】愿成双_梅脸退,柳元代:顾德润梅脸退,柳眼肥,雨丝丝开到茶蘼。
一春常是盼付佳期,不觉的香消玉体。
【幺】忒风流姝媚忒聪慧,怎生般信绝音稀?叮宁杜宇那人行啼,冷落了秋千月底。
【出队子】科场不第,出落着个三不归。
长安花酒价如泥,不信敲才主仗得,似恁般情怀说向谁?【幺】到中秋左右还相会,见他时擘破面皮。
紫泥宣于我甚便宜,青楼梦因谁没鉴识,且受回禁持悔甚的。
【尾】海神行忘不了些乔盟誓,多年前曾活取了个王魁,传槽病这些时敢轮到你。
【南吕】金字经元代:卢挚嵩南秋晚谢公东山卧,有时携妓游,老我嵩南画满楼。
楼外头,乱峰云锦秋。
谁为寿,绿鬟双玉舟。
宿邯郸驿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
时自嘲,虚名无处逃。
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般涉调】哨遍风情元代:朱庭玉惊破佳人春梦,晓庭红树流莺啭。
唤起伤春恨无穷, 鸾翘云鬓堆蝉。
首低勉,闺情脉脉,粉泪盈盈,界破残妆面。
埋怨萧郎薄幸,狂心不断,旧性依然。
恰才柳陌罢风流,又向花街趁芳妍。
推宴东楼,暗挈娇姝,浪游上苑。
【幺】昨夜来时,月移檐影花阴转。
门外玉骢嘶,下雕鞍醉帽斜偏。
暂眉展,红妆竞拥,翠袖忙扶,银烛朗珠帘卷。
拂杓牙床珊枕,锦衾轻 ,玉山低偃。
恨琐窗终日怨离鸾,喜罗幕今宵效双鸳,纵相逢却似孤眠。
【尾】早是更漏促,春夜浅。
醉醺醺直恁身躯软,到压的我黄金钏儿扁。
元曲经典10首
元曲是汉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以下是一些广受赞誉的元曲经典之作:
1.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2.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这首曲子以潼关壮丽的山河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3. 《双调蟾宫曲春情》- 徐再思。
这首曲子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深陷相思之苦的情感状态。
4. 《鹦鹉曲》- 一首表达人们对生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的元曲。
5. 《沉醉东风·渔父》- 一首生动描绘渔民生活图景的元曲。
6. 《得胜乐·夏》- 一首以夏日为背景,描绘人们愉快生活的元曲。
7. 《庆东原》- 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元曲。
8. 《寄生草·饮》- 一首以饮酒为主题的元曲,由白朴创作。
9. 《天净沙》- 又一首由马致远创作的元曲,用极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
10. 《阳春曲·题情》、《阳春曲·知几》、《沉醉东风·村居》、《清江引》等这些元曲都以其艺术性和情感深度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元曲的知识一、元曲的定义元曲又称词余、乐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
元曲虽有固定格格式,但并不生硬死板,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二、元曲的产生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指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正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随着时代变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元曲之所以成为一代文学是与元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后的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
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宋朝统一中国后,尖锐的民族矛盾与斗争就一直存在。
元朝统治者政治上实行武力镇压,对汉族知识分子严酷打压控制,使科举制度中断了长达78年之久,知识分子被降到比娼妓还要低的地位。
所以,元代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
知识分子排到倒数第九可想而知地位多么低微。
同时元蒙统治者借助儒学理学和宗教禁锢来麻痹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巩固其统治,使中国的文化学术沦入衰退境地。
另一方面,元代城市经济特别发达,外来文化的输入,加上作为统治者的蒙古族一直喜爱歌舞,因此戏曲为代表的市民文学就大大地发展起来,久而久之取代了以诗文为主的正统文学地位,从此古文,诗词渐渐衰弱。
这是因为诗文受到统治者的排斥,加上诗文作家大多是官宦,脱离大众,脱离生活,受重重思想束缚,不能写出反映社会现象的作品,而杂剧作家身居下层,了解和熟悉市民生活,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的思想影响较少,能自由地进行创作。
再就是诗文作家政治上得不到尊重,苦闷思想普遍存在。
有的作家不满现实留恋宋王朝,有的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等等.这一切,使文人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裂变。